340 likes | 620 Views
第四部分区 域 地 理 第一章世 界 地 理. 广东珠海实验中学 陈姍. 学案 1 世界地理概况.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 、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_______ 、欧洲和 _______ 。 2. 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_ ,面积最小的是 _______ 。 二、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1. 陆地地形. 2.海底地形. 三、世界的气候 1. 气温的时空变化特点
E N D
第四部分区 域 地 理 第一章世 界 地 理 广东珠海实验中学 陈姍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_______、欧洲和_______。 2.四大洋: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 二、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
2.海底地形 三、世界的气候 1.气温的时空变化特点 (1)时间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内北半球大陆上气温_______月最高, _______月最低,海洋上气温_______月最高, _______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2)空间变化:世界气温从_______向_______逐渐降低,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 _______降水多; _______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 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 _______和 _______、 _______、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 _______地区。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 _______和 _______。 一、1.亚洲 南极洲 大洋洲 2.太平洋 北冰洋 二、1.高原 山地 平原 2.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海岭 三、14 7 1 8 2 低纬 高纬 2.东岸 西岸 四、1.东部 南部 欧洲 平原 2.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方法技巧】世界海陆分布的记忆方法 利用经纬网进行海陆分布的记忆,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方法。以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为例,掌握记忆模式,熟记其他经纬线穿过的海陆分布情况。
【例1】(2011·四川文综)图4.1-1-4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例1】(2011·四川文综)图4.1-1-4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1)C(2)A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不难判断出该大洲为南美洲,乙国为巴西。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巴西的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其农业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第(2)题,甲地位于南美洲东岸,有巴西暖流经过,与甲地所在大洋同纬度对岸的非洲西海岸处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暖流经过海区温度高,蒸发强,盐度高。
(1)该洲的地形特点是( ) A.中低周高,以山地为主 B.三大地形单元纵列分布 C.东南高,西北低,以平原为主 D.以高原为主 (2)根据图示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此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尼罗河水量大增,阿斯旺大坝的发电量进入高峰期 B.图中丙地树木落叶,草木枯黄,动物大规模南迁 C.开普敦少雨,好望角附近风急浪高 D.开罗昼短夜长,昼逐渐增长
(1)D(2)A[本题组主要考查非洲的自然地理状况。根据图示沿经线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可知,该洲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得出为非洲。第(1)题,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高原为主。第(2)题,图示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说明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尼罗河水主要来源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降水,夏季降水多,河水量大,阿斯旺大坝发电量进入高峰期。南半球的丙地为热带草原区,此时草木枯萎,动物向北迁移寻找食物。此时,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好望角风大浪涌;开罗昼长夜短,但基于不能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也就不能判断开罗昼在变长还是变短。](1)D(2)A[本题组主要考查非洲的自然地理状况。根据图示沿经线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可知,该洲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得出为非洲。第(1)题,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高原为主。第(2)题,图示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说明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尼罗河水主要来源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降水,夏季降水多,河水量大,阿斯旺大坝发电量进入高峰期。南半球的丙地为热带草原区,此时草木枯萎,动物向北迁移寻找食物。此时,开普敦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好望角风大浪涌;开罗昼长夜短,但基于不能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也就不能判断开罗昼在变长还是变短。]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2)南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 (3)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4)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规律,列表进行比较。
【例2】[2010·海南卷]读图4.1-1-6,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例2】[2010·海南卷]读图4.1-1-6,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特点:终年温和,年温差很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 3000米)。 基多地处赤道附近的高山(海拔接近3000米),赤道地区海平面常年高温(大于25℃),又因山地气温随高度递减(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左右,基多常年温度在17℃(25—18℃)左右,气温应该是“终年温和”,年温差很小,但由于受山地影响,昼夜温差较大(昼夜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大)。
图4.1-1-7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图4.1-1-7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完成下表(1)分析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完成下表 (2)两图所示的50°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图该地区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1)
(2)甲图中50°N地区冬季(较乙相应地区)更加温暖湿润。(2)甲图中50°N地区冬季(较乙相应地区)更加温暖湿润。 原因:甲区域地处西风带,西部沿海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使甲区域较乙区域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冬季温暖湿润。 [本题通过西欧和北美局部地区等温线的比较,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题,乙图为美国部分区域,西北部沿海受洋流影响,等温线沿海岸线分布;西南部受山地影响,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海岸线走向)一致;图示东部地形平坦,受纬度影响明显,等温线则东西走向。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甲图中一月0℃等温线分布纬度比乙图中纬度高,说明甲图比乙图区域冬季气温高,一是与大气环流有关,二是与有利地形有关。]
图4.1-1-8为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2题。图4.1-1-8为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2题。
1.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2.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A.海峡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1—2.DB(因相邻两条等深线之间的差为1000m,当P点为10 497米时,在现有等深线的基础上再画6条等深线,P点等深线超过万米应为海沟。)
图4.1-1-9为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回答3—4题。图4.1-1-9为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序号表示另外四块大陆,排序正确的是( ) A.①澳大利亚②南美③北美④非洲 B.①南美②澳大利亚③非洲④北美 C.①澳大利亚②北美③南美④非洲 D.①北美②南美③澳大利亚④非洲 4.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大陆的面积与平均高度呈正相关 B.六块大陆构成全球六大板块 C.面积为25×106km2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500m D.南极大陆的高度是包括了冰层厚度的高度
3—4.AD(首先看懂坐标,横坐标表示面积大小,纵坐标表示平均海拔高度,图中六个点表示六块大陆。其次根据各大陆的特征来判断其名称,面积最小的①为澳大利亚大陆;④面积仅次于亚欧大陆,平均海拔近1000米,应为以高原为主的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相比北美大陆的面积和平均海拔高于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平均海拔最高,而面积居第五位,故A项错。板块既包括大片陆地,又包括大片海洋,而大陆仅指陆地。面积为25×106km2的大陆平均高度大于500m。)
读图4.1-1-10,回答5—6题。 5.图中两个区域( ) A.同属一个大洲 B.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 D.同为发展中国家
5.B(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所在国是美国,乙所在国是澳大利亚,两国均临太平洋。)5.B(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所在国是美国,乙所在国是澳大利亚,两国均临太平洋。) 6.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6.C(甲城市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7月炎热干燥,1月温和多雨,乙城市是南半球亚热带湿润气候,1月高温多雨,7月温和干燥,所以两地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1)通过表中所给数据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1)通过表中所给数据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2)北纬30°—20°的大洋降水与其他纬度大洋降水相比偏少,试分析其原因。 (3)与上题所述大洋降水偏少相比,同一纬度大陆东岸降水却偏多,试分析其原因。
7.(1)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多雨区与少雨区相间分布。大洋降水比大陆降水多,北纬60°—50°和北纬30°—20°全球年降水量较少。 (2)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3)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第(1)题,从表中材料可知,世界降水地区分布不均。第(2)题,30°N—20°N大洋降水少的原因是受副高控制。第(3)题,大陆东岸受台风和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复习至此,请做练案39 世界地理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