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是指 存储器资源 (主要指内存 ) 的管理。 存储空间的分配与管理; 地址重定位 (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 存储保护 存储空间扩充: 虚拟存储器技术以及各种调度算法。. 4.1 地址重定位 4.2 分区存储管理 4.3 覆盖和交换 4.4 页面式存储管理 4.5 请求式页面存储管理 4.6 段式存储管理 4.7 段页式存储管理. 4 . 1 地址重定位. 主存储器分为两部分: 系统区,用户区 存储管理主要 管理用户区 的存储空间. 地址空间和存储空间.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 存储器管理是指存储器资源(主要指内存)的管理。 • 存储空间的分配与管理; • 地址重定位(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 • 存储保护 • 存储空间扩充:虚拟存储器技术以及各种调度算法。

  2. 4.1 地址重定位 • 4.2 分区存储管理 • 4.3 覆盖和交换 • 4.4 页面式存储管理 • 4.5 请求式页面存储管理 • 4.6 段式存储管理 • 4.7 段页式存储管理

  3. 4.1 地址重定位 主存储器分为两部分:系统区,用户区 存储管理主要管理用户区的存储空间 地址空间和存储空间 • 名空间:程序中由符号名组成的空间。 • 逻辑地址(相对地址):用户的程序经过汇编或编译后形成目标代码,目标代码通常采用相对地址的形式。相对于0编址。 • 逻辑地址空间(地址空间):相对地址的集合。 • 物理地址(绝对地址):主存储器中一系列物理单元的编号。物理地址可直接寻址。 • 物理地址空间(存储空间):物理地址的集合。

  4. 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和地址映射 • 逻辑地址(相对地址,虚地址):用户的程序经过汇编或编译后形成目标代码,目标代码通常采用相对地址的形式。 • 其首地址为0,其余指令中的地址都相对于首地址来编址。 • 不能用逻辑地址在内存中读取信息。 • 物理地址(绝对地址,实地址):内存中存储单元的地址。物理地址可直接寻址。 • 地址映射: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运行时由机器直接寻址的物理地址。

  5. 源程序 逻辑地址空间 物理地址空间 0 BA=1000 Load A,data1 Load A,200 100 1100 Load A,1200 编译连接 地址映射 1200 3456 200 3456 。 。 data1 3456 。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和地址映射

  6. 地址重定位 • 地址重定位:实现程序的相对地址空间到绝对地址空间之间的映射。 • 程序在成为进程前的准备工作 • 编辑:形成源文件(符号地址) • 编译:形成目标模块(模块内符号地址解析) • 链接:由多个目标模块或程序库生成可执行文件(模块间符号地址解析) • 装入:构造PCB,形成进程(使用物理地址) • 重定位方法: • 静态重定位 • 动态重定位

  7. 静态重定位 • 在程序执行之前进行地址重定位,即可执行文件中装入主存时,由操作系统中的加载程序来完成地址映射。 • 重定位项:程序中涉及直接寻址的每条指令都要进行修改,需要修改的位置称为重定位项。 • 重定位项表:用相对地址给出需修改的位置。列出各个需要重定位的地址单元和相对地址值。 • 优点:容易实现,无需硬件支持。 • 缺点: 程序在主存中只能连续分配; 程序装入内存后不能移动; 对共享的同一程序,各用户必须使用自己的副本,浪费存储空间。

  8. 源程序 逻辑地址空间 物理地址空间 0 BA=1000 Load A,data1 Load A,200 100 1100 Load A,1200 编译连接 地址映射 1200 3456 200 3456 。 。 data1 3456 。 静态重定位

  9. 可执行文件在内存中的重定位 0 2000 Relocation 150 150 Table ... ... jmp jmp 150 100 2150 2100 • 说明:重定位表中列出所有修改的位置。如:重定位表的150表示相对地址150处的内容为相对地址(即100为从0起头的相对位置)。在装入时,要依据重定位后的起始位置(2000)修改相对地址。 • 重定位修改:重定位表中的150->绝对地址2150(=2000+150) • 内容修改:内容100变成2100(=100+2000))。

  10. 动态重定位 在程序运行期间进行重定位,装入和执行时通过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完成虚拟地址到实际内存地址的变换 • 优点: • OS可以将一个程序分散存放于不连续的内存空间;可以移动程序。 • 有利用实现共享。 • 缺点:需要硬件支持(通常是CPU),是虚拟存储的基础。

  11. 逻辑地址空间 物理地址空间 BR(基址寄存器) . 0 . . 1000 VR 100 1100 + LOAD A,200 LOAD A,200 200 . . . 200 3456 1200 3456 . . . 1300 300 动态重定位

  12. 4.2分区存储管理 基本思想:将主存储空间划分成若干个连续的存储区,称为分区。每个分区只能存储一道程序,一个程序只能访问其所在分区的存储单元。 缺点:不能充分使用存储空间。

  13. 4.2分区存储管理 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 适用于单道程序系统 • 内存分为两个连续区域:系统区,用户区。应用程序装入到用户区,可使用用户区全部空间。 • 最简单,适用于单道程序设计的OS。 • 优点:易于管理。 • 缺点:对要求内存空间少的程序,造成内存浪费(空闲存储区)。

  14. 0H 中断矢量表 操作系统 界限寄存器 7FFFH 08000H 用户程序区 空闲区 FFFFFH 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

  15. 分区存储管理 • 基本思想: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连续区域----分区(partition),每个分区只能驻留一个程序。操作系统占用其中一个分区。 • 特点:适用于多道程序系统和分时系统 • 支持多个程序并发执行 • 问题:存在碎片(小得难以使用的分区)问题,可能存在内部碎片和外部碎片。 • 内部碎片:占用分区之内未被利用的空间 • 外部碎片:占用分区之间难以利用的空闲分区(通常是小空闲分区)。

  16. 固定分区(fixed partitioning) 把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连续分区。一旦划分好,在系统运行期间不再重新划分。 • 分区大小相等:只适合于多个相同程序的并发执行(处理多个类型相同的对象)。 • 分区大小不等:多个小分区、适量的中等分区、少量的大分区。根据程序的大小,分配当前空闲的、适当大小的分区。

  17. 固定分区(大小相同) 固定分区(多种大小)

  18. 优点:简单易于实现,开销小。 • 缺点: • 内部碎片造成浪费 • 分区总数固定,限制了并发执行的程序数目。 • 采用的数据结构:分区表(分区说明表)--记录分区的大小和使用情况 00000H Operating System 08000H 作业A 分区1 0A000H 作业B 分区2 12000H 分区3 空闲分区 1A000H 作业C 分区4 3A000H 分区5 内存分区说明表 空闲分区

  19. 动态分区(dynamic partitioning) • 动态分区:在装入作业和处理过程中,按其要求的内存容量以及当时的内存资源使用情况,将一块大小与所要求相近的存储区分配给作业。 • 优点:没有内部碎片。 • 缺点:有外部碎片。

  20. Operating Operating Operating 128 K System System System 320 K 320 K Process 1 Process 1 Process 2 224 K 896 K 576 K 352 K

  21. Operating Operating Operating System System System 320 K 320 K 320 K Process 1 Process 1 Process 1 128 K 224 K 224 K Process 4 Process 2 96 K Process 3 288 K Process 3 288 K Process 3 288 K 64 K 64 K 64 K

  22. 动态分区管理: • 分区的数据结构:分区表,或分区链表 • 可以只记录空闲分区,也可以同时记录空闲和占用分区 • 单一分区表中,表项数目随着内存的分配和释放而动态改变,表长难以确定,分配回收分区时降低查找速度。 • 分区表可以划分为两个表:空闲分区表,使用分区表。从而减小每个表长度。空闲分区表(一般常用链表结构)中按不同分配算法相应对表项排序。 • 分区分配和释放算法

  23. 分区分配算法和释放算法: • 分区分配算法:寻找某个空闲分区,其大小需大于或等于程序的要求。 • 分区释放算法:需要将相邻的空闲分区合并成一个空闲分区。(这时要解决的问题是:合并条件的判断和合并时机的选择)

  24. 分区分配算法 • 最先匹配法(first-fit):按分区的先后次序,从头查找,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 • 该算法的分配和释放的时间性能较好,较大的空闲分区可以被保留在内存高端。 • 但随着低端分区不断划分而产生较多小分区,每次分配时查找时间开销会增大。 • 最佳匹配法(best-fit):找到其大小与要求相差最小的空闲分区 • 从个别来看,外部碎片较小,但从整体来看,会形成较多外部碎片。较大的空闲分区可以被保留。 • 最差匹配法(worst-fit):找到最大的空闲分区 • 基本不留下小空闲分区,但较大的空闲分区不被保留。

  25. 动态重定位式分区分配 • 基本思想:分配算法与可变分区分配基本算法基本相同,并对作业进程分区进行搬迁,以形成大的连续的空闲分区。 • 特点:解决外部碎片问题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 对占用分区进行内存数据搬移占用CPU时间 • 如果对占用分区中的程序进行“浮动”,则其重定位需要硬件支持(提供基址-界限寄存器对)。 • 实现空闲分区拼接的时机:每个分区释放后,或内存分配找不到满足条件的空闲分区时

  26. 多重分区存储管理不拼接而解决碎片问题 • 基本思想:一个作业由一些相对独立的程序段和数据段组成,每个段占用一个连续分区,而相应的各分区之间不要求是连续的。 • 特点:有效地解决外部碎片问题 • 要求: • 相应的语言编译器能在作业的每个段内生成有效地址(各段相对于0编址) • 系统内设置多对基址-界限寄存器。 • 优点: • 可以实现分区共享 • 诸进程可以共享数据分区。

  27. 4.3 覆盖和交换 覆盖(overlay) • 引入:其目标是在较小的可用内存中运行较大的程序。常用于多道程序系统,与分区存储管理配合使用。 • 基本思想:一个作业的若干程序段,或几个作业的某些部分共享同一存储区。 • 优点:解决小主存容量与大作业之间的矛盾。 • 缺点:实现覆盖管理的系统开销较大。

  28. 覆盖技术 不存在调用关系的模块不必同时装入到内存,从而可以相互覆盖。(即不同时用的模块可共用一个分区) • 注:另一种覆盖方法:(100K) • A(20K)占一个分区:20K; • B(50K)、D(20K)和E(40K)共用一个分区:50K; • F(30K)和C(30K)共用一个分区:30K;

  29. 缺点: • 编程时必须划分程序模块和确定程序模块之间的覆盖关系,增加编程复杂度。 • 从外存装入覆盖文件,以时间延长来换取空间节省。

  30. 交换(swapping) • 引入:解决主存容量不足的矛盾。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可以将暂时不能执行的程序送到外存中,从而获得空闲内存空间来装入新程序,或读入保存在外存中而目前到达就绪状态的进程。交换单位为整个进程的地址空间。常用于多道程序系统或小型分时系统中,与分区存储管理配合使用。又称作“对换”或“滚进/滚出(roll-in/roll-out)”。 • 基本思想:暂停执行内存中的进程,将整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保存到外存的交换区中(换出swap out),而将外存中由阻塞变为就绪的进程的地址空间读入到内存中,并将该进程送到就绪队列(换入swap in)。

  31. 优点:增加并发运行的程序数目,并且给用户提供适当的响应时间;编写程序时不影响程序结构。优点:增加并发运行的程序数目,并且给用户提供适当的响应时间;编写程序时不影响程序结构。 • 缺点: 对换入和换出的控制增加处理机开销;程序整个地址空间都进行传送,没有考虑执行过程中地址访问的统计特性。 • 考虑的问题: • 程序换入时的重定位; • 减少交换中传送的信息量,特别是对大程序; • 对外存交换区空间的管理:如动态分区方法;

  32. 覆盖与交换的区别: • 覆盖由用户解决空间不足 • 交换由系统解决空间不足

  33. 4.4 页面式存储管理 • 引入:避开作业的连续性要求,将一个作业存放在 不连续的存储空间中,以很好地解决碎片问题。 • 基本思想:系统把内存物理空间等分为若干大小相等、位置固定的块(或帧)。将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与块大小相同的页或页面(page or page frame),程序加载时,分配其所需的所有块,这些块不必连续。需要CPU的硬件支持。 地址空间分成大小相同的部分 –––页 存贮空间分成大小相同的部分 –––块(页帧) 页大小=块大小

  34. 页表(PMT):又称页面映象表,记录一个作业程序的页号所对应的内存块号。页表(PMT):又称页面映象表,记录一个作业程序的页号所对应的内存块号。 • 需要CPU的硬件支持。 页表包括:页号,块号 页号 块号 分配时页对应块,但不要求连续 0 2 1 3 2 8

  35. 逻辑地址空间 页表 物理地址空间 0 20 0 1 22 1 页帧0 Operating System 作业1(4K) 页帧19 00000H 作业1(页0) 页帧20 0A800H 0 作业2(页0) 21 页帧21 0 0B000H 1 25 1 作业1(页1) 页帧22 0B800H 2 24 2 页帧23 0C000H 作业2(5K) 作业2(页2) 页帧24 0C800H 作业2(页1) 27 0 页帧25 0 0D000H 页帧26 作业3(1.8K) 页帧号 0D800H 作业3(页0) 页帧27 0E000H 页帧28 ……

  36. 页面式存储管理硬件 • 地址变换:指令所给出地址分为两部分:逻辑页号,页内偏移地址->查进程页表,得物理页号->物理地址 • 页面大小:通常是几KB到几十KB(取2的幂)。 小->内部碎片小;大->页表短,管理开销小,交换时对外存I/O效率高。

  37. 页式地址变换

  38. 分页存储管理算法 • 作业表:记录每个作业的状态和资源使用情况,包括页表起始地址、页表长度。 • 空闲块表:页记录内存空闲块的帧号。以链表形式组织内存空闲块。 • 建立进程时,作业调度程序调用存储管理程序为作业进程分配存储空间。按作业请求的内存容量size计算要分配的块数N=size/size_page(上取整) • 一个作业终止时,系统调用存储管理程序,回收该作业释放的物理页,修改空闲存储块链表。

  39. 4.5 请求式页面存储管理 • 引入:向用户提供大容量存储器,把内存和外存统一考虑,外存作为存储信息的主要媒介,内存作为处理机需要访问的数据缓冲区。 • 基本思想:运行一个作业程序时,并不要求把该作业的全部程序和数据都装入内存,可只把目前要执行的几页调入内存的空闲存储块,其余部分仍保存在外存,以后根据作业程序运行情况需要时再调入内存。 • 需解决的问题: • 提供一种机制,检测访问的页是否在内存,若不在,为之分配一物理页,修改页表项,并将逻辑页调入到物理页。 • 选择淘汰算法。

  40. 分页故障处理 • 活动页:某一时刻驻留在内存的页,称为进程的活动页。 • 非活动页:某一时刻驻留在外存的页。 • 作业的页表项包括该页是否在内存的信息。 存在位p=1:该逻辑页在内存 p=0:该逻辑页在外存,对该逻辑页的任何访问都将产生“缺页故障”中断。 • 作业进程欲访问一条不在内存物理页中的指令或操作数时,由地址变换机构硬件产生“缺页故障”中断,并由缺页故障中断处理程序实现物理页的调入、调出操作。

  41. 淘汰算法 • 当外存上某页信息需调入内存而内存中又无空闲存储块时,则需按某种淘汰算法从内存中选择一页将其内容淘汰。 • 淘汰算法不合理将产生抖动现象--刚被调出的页马上又被要求调入。

  42. 最佳淘汰算法:从内存中淘汰永远不再使用的页;如这样的页不存在,则选择最长时间不再被访问的页为淘汰页。最佳淘汰算法:从内存中淘汰永远不再使用的页;如这样的页不存在,则选择最长时间不再被访问的页为淘汰页。 • 老页:某时刻前,进程访问过的所有页 • 新页:某时刻,进程正在对某页进行第一次访问。 • 自然页流:老页中以后还要访问的页和新页构成进程的使用页集,使用页集的变动为进程的自然页流。 • 特点:仅有理论意义,实际不可实现 • 明确知道各将来时刻对各页的访问情况,很难。 • 内存容量有限,使得某些页过早淘汰。

  43. 先进先出FIFO算法:采用先调入内存的页面先被淘汰的策略;即总选择驻留内存时间最长的一页淘汰。先进先出FIFO算法:采用先调入内存的页面先被淘汰的策略;即总选择驻留内存时间最长的一页淘汰。 • 原因:最早调入的页面不再使用的可能性要比最近调入的要大。 • 以调入内存的时间先后顺序组织一个进程现行使用的内存储块为FIFO队列 • 优点:仅在程序按线性顺序访问地址空间时才是理想的。 • 缺点: • 未考虑程序运行时的动态特性。 • 可能导致程序中常被访问的页,因其在内存中驻留时间最长而被淘汰。

  44. 最近最少使用LRU(Least Recently Used) 算法:选择最近很长时间未被访问的一页淘汰。 • 原因:若一页刚被访问过,很可能最近还要被访问;若一页最近很长时间未被引用,则最近访问的可能性极小。 • 按照各页最近一次的访问时间进行排序 • 缺点:每访问一次要进行一次排序,系统开销大,难以实现。 • 近似LRU算法(第二次机会淘汰算法)

  45. 举例: 设某作业占有7个页面,如果在主存中只允许装入4个工作页面(即工作集为4),作业运行时,实际访问页面的顺序是1, 2, 3, 6, 4, 7, 3, 2, 1, 4, 7, 5, 6, 5, 2, 1。用FIFO与LRU页面调度算法,列出各自的页面淘汰顺序和缺页中断次数。(假设开始的4个页面已装入主存) FIFO: 页面淘汰顺序:1 2 3 6 4 7 缺页中断次数:6次 LRU: 页面淘汰顺序: 1 2 6 4 7 3 2 1 4 7 缺页中断次数: 10次 注:假定前面四页1 2 3 6 已在主存

  46. 最少使用LFU(Least Frequently Used) 算法:淘汰在现在时刻之前某一段时间内访问频率最低的页。 • 原因:过去一段时间最经常访问的页,将来访问的可能性最大。 • 特点: • 需要为每个内存页面设置一个“访问次数计数器” ,每当页面被访问时,该页面的访问计数器加1; • 应禁止淘汰最近一个时间间隔内调入内存的新页; • 发生缺页中断时,淘汰计数值最小的页面,并将所有计数清零。

  47. 分页虚拟存储管理调入策略 (fetch policy) 调入策略确定在外存中的页面调入时机。在虚拟页式管理中有两种常用策略。 • 请求调页(demand paging):只调入发生缺页时所需的页面。 • 优点:容易实现。 • 缺点:对外存I/O次数多,开销较大 • 预调页(prepaging):在发生缺页需要调入某页时,一次调入该页以及相邻的几个页。 • 优点:提高调页的I/O效率。 • 缺点:基于预测,若调入的页在以后很少被访问,则效率低。常用于程序装入时的调页。

  48. 页面的共享与保护 1. 存储保护 由于存储保护检查是针对每个存储访问操作进行的,必须由相应的处理器硬件机构支持。 • 存储保护的目的: • 保护系统程序区不被用户侵犯(有意或无意的) • 不允许用户程序读写不属于自己地址空间的数据(系统区地址空间,其他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

  49. 存储保护类型 • 界限保护(上界寄存器/下界寄存器或基址寄存器/限长寄存器):所有访问地址必须在上下界之间;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进程空间,如果一个进程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地址在其地址空间之外,则发生地址越界。 • 访问方式保护(保护键):通过保护键匹配来判断存储访问方式是否合法。对于允许多个进程共享的存储区域,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访问权限。如果一个进程对共享区域的访问违反了权限规定,则发生操作越权(即读写保护)。对每个内存区域指定一个键值和若干禁止的访问方式,进程中也指定键值,如果访问时键值不匹配而且是被禁止的访问方式,则出错; • 环保护:处理器状态分为多个环(ring),分别具有不同的存储访问特权级别(privilege),通常是级别高的在内环,编号小(如0环)级别最高;可访问同环或更低级别环的数据;可调用同环或更高级别环的服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