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信息共享空 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Information Commons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信息共享空 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Information Commons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刘 青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系 scnuliuq@163.com . 信息共享空 间溯源. 1992 年,美国的 爱荷华大学 ( University of Iowa ) 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信息共享空 间,命名为“信息走廊” (Information Arcade), 即“利用 电子信息和多媒体为教学、研究与自主学习服务的先进设施” [1] 。. ( 图片来源于爱荷华大学图书馆网站 ).

zach
Download Presentation

信息共享空 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Information Commons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信息共享空间及其在中国的发展Information Commons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刘青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系 scnuliuq@163.com

  2. 信息共享空间溯源 1992年,美国的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信息共享空间,命名为“信息走廊”(Information Arcade),即“利用电子信息和多媒体为教学、研究与自主学习服务的先进设施”[1]。 (图片来源于爱荷华大学图书馆网站) [1] About The Information Arcade.[2008-7-24] http://www.lib.uiowa.edu/arcade/.

  3. 信息共享空间溯源 在信息走廊成功运行的基础上,爱荷华大学又于1996年在哈汀健康科学图书馆(the Hardin Library for the Health Sciences)建立了另一个信息共享空间,命名为Information Commons(以下简称IC),并于1999年对其进行扩建[2]。 (图片来源于爱荷华大学图书馆网站) [2]Important Dat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UI Libraries. [2008-7-24] http://www.lib.uiowa.edu/history/timeline.html

  4. IC理论及其发展:IC概述 IC理论代表人物当论丹纳德·比格(Donald Beagle)。他领导北卡罗来纳大学图书馆(UNCC)组建了一个IC任务组,该小组于1998-1999年制定了一系列的IC发展计划。 1999年,比格总结其任务组的研究成果和UNCC的实践结果,发表了重要论文《IC构想》(Concep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了“Information Commons”这一概念[3]。 [3]李平.Information Commons: 一种新的研究型图书馆服务模式.图书情报工作.2005(04):41-43.

  5. IC理论及其发展:IC概述 目前IC的概念主要基于两种思想: 一种以Donald Beagle为代表,认为它是大学图书馆中新的服务空间,是数字环境下技术与服务的整合; 另一种以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南希·克拉尼其(Nancy Kranich)为代表,从社会学角度拓展了IC的内涵,认为它是开放存取运动背景下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共有设施[4]。 • [4]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03).

  6. IC理论及其发展:IC特征 国内外学者对IC的特征作了各种探讨。罗伯特·希尔(Robert A. Seal) 认为[5],IC所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是: 普遍性(ubiquity),指每一台机器都有相同的界面,相同的软件和资源; 实用性(utility),即能满足所有用户的各种需求; 灵活性(flexibility),即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进步; 公共性(community),即提供一种适合合作和交流的舒适的场所。 [5]他在第三届中美图书馆会议上所作的名为《信息共享空间:通往数字资源和知识管理的新道路》(The Information Commons: New Pathways to Digital Resource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的报告中归纳的四个IC特征获得了学界的认同。

  7. IC理论及其发展:IC的实质——永远围绕用户的需求而变化IC理论及其发展:IC的实质——永远围绕用户的需求而变化 它实实在在地贯彻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 IC因其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使图书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技术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大学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也在悄然变化,在IC创建之前要做大量用户需求调研。 (图片来源:http://www.singaporeedu.gov.sg/cn/images/common/liv/liv01009.jpg)

  8. IC理论及其发展:IC的实质——提供集成化服务IC理论及其发展:IC的实质——提供集成化服务 IC以其集成式服务节约了用户的时间与精力,让用户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从集成的内容来看,目前的大多数IC把实体与数字的知识资源、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士的服务集成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 从集成的功能来看,各个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量身定制,可以组合培训、咨询、查询、分析、制作、交流、讨论以及休闲、娱乐等多元化功能。

  9. IC理论及其发展:IC的实质——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信息与技术的共享IC理论及其发展:IC的实质——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信息与技术的共享 开放存取运动背景下的IC在倡导“共享、交流与协作”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上,图书馆员、技术专家、科研教职人员和学生在交流与沟通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发挥内在智慧,激发出储藏于大脑深层的主观知识,让这些隐形知识也为目标的实现发挥作用。 (图片来源:http://hktla.school.net.hk/graphics/arts/meeting.gif)

  10. IC在中国的发展 自2005年以来,台、港、澳地区的一些大学图书馆对IC研究与实践走向深入。 2006年起,在大陆地区部分高校图书馆和科学机构开始关注和尝试建立IC。 (图片来源:http://news.sznews.com)

  11. IC在中国的发展

  12. IC在中国的发展

  13. IC在中国的发展 表中数据截至2008年7月,并按各IC建立时间先后排序。

  14. 我国IC建设特点——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为IC建设创造了条件我国IC建设特点——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为IC建设创造了条件 有的学校在改造或新建图书馆时开始注重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和功能分布设计; 有的图书馆在用户集中利用文献资源的不同阅览区,开辟了休息场所; 有的图书馆开设了无线网络接口,使用户在图书馆的任意空间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获取馆内的各种电子资源。 ……

  15. 我国IC建设特点——IC建设还处于试验阶段,尚不完善我国IC建设特点——IC建设还处于试验阶段,尚不完善 同国外相比,我国IC建设空间面积比较小,计算机数量也未达到国外的标准,软硬件配置,特别是应用软件的齐全性上也有不小的差距[6]。 有的图书馆可能只是简单模仿和照搬这种服务模式,过分强调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配置,而忽视了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纸本资源和虚拟资源的整合。 我国的IC虚拟空间的建设也不够完善。 [6]房宝金.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实例比较研究.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8(01)

  16. 我国IC建设特点——IC的发展仍然面临种种阻力我国IC建设特点——IC的发展仍然面临种种阻力 现阶段,资金、意识、人员等问题是阻碍IC发展的主要阻力。 很多高校图书馆因经费问题而不愿也无力开展IC建设。 意识方面,很多馆员还不认识、了解IC,从而很难接受这种高要求的服务模式。而中国大学生的学术交流与协作意识普遍不强,很少与馆员进行咨询交流活动,他们对IC的需求自然也不迫切。 人员方面,IC集成的咨询服务需要大量专家与参考咨询馆员,而我国大学的专家学者却很少直接或间接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活动, 参考咨询馆员服务能力和意识也亟待加强。

  17. 对策和建议——高校图书馆应走与学院合作建设IC的道路对策和建议——高校图书馆应走与学院合作建设IC的道路 与学院合作建设首先有利于解决资金。 其次,有利于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 最后,有利于使IC服务更具针对性。 (图为上海师范大学的信息共享空间的网站主页)

  18. 对策和建议——图书馆应将IC服务人员的培训当作一项长期任务对策和建议——图书馆应将IC服务人员的培训当作一项长期任务 本馆IC工作人员的长期培训工作,因为他们终究是IC活动的组织者、主力军,他们决定IC的服务风格。 培训的内容依各馆的要求及工作岗位而不同。 (图片来源:http://zopen.cn/images/training.jpg)

  19. 对策和建议——大力推广IC理念 图书馆要对用户进行“共享、交流与协作”理念的引导,引导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之间,以及咨询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 IC宣传推广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各种市场营销策略也可以借鉴。

  20.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