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说 课 —— 拓宽教学研究的新视野

说 课 —— 拓宽教学研究的新视野. 刘 剑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提 纲. 第一部分:说课理念 一、什么叫说课 二、 说课的功能 三、说课的分类 四、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第二部分:说课内容 一、分析教材与学生 二、陈述教学目标 三、陈述教学设想 四、设计教学过程 五、说明设计意图 第三部分:说课评价.

yukio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说 课 —— 拓宽教学研究的新视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说 课 ——拓宽教学研究的新视野 刘 剑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 提 纲 第一部分:说课理念 一、什么叫说课 二、说课的功能 三、说课的分类 四、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第二部分:说课内容 一、分析教材与学生 二、陈述教学目标 三、陈述教学设想 四、设计教学过程 五、说明设计意图 第三部分:说课评价

  3. 第一部分:说课理念 • 一、什么叫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4. 二、说课的功能 • 更新教育理念 • 营造教研氛围 • 强化备课意识 • 提高群体能力 • 提供考证依据

  5. 三、说课的分类 二大类型: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 三种形式:整体说课,重点说课,微型说课。 四个层次:说一块、说一节、说一章、说一本书。 五种主要课型:研究性说课、示范性说课、 评比性说课、综合性说课和提高性说课。

  6. 四、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一)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1、相同点:(1)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2)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3)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2、不同点:(1)概念内涵不同。(2)对象不同。(3)目的不同。(4)活动形式不同。(5)基本要求不同。

  7. (二)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说课与上课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说课与上课要求不同 2、说课与上课的对象不同 3、说课与上课的评价标准不同

  8. 第二部分:说 课 内 容 • 一、分析教材与学生 对教材有关内容的基本理解和对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起点分析(学生已经具备哪些学习条件?学习本课主要难处何在?…….等) • 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2.说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3、说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9. 案例:说教材“0的加减法” 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与代数方面,低年级要让学生学习整数及有关运算,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作为“认数与计算”的内容之一,学好本课题有关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0的意义和5以内的加减法,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也可为学习10以内的其他加减法奠定基础。 2.说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从课题内容的整体安排来看,教材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由“实”到“虚”、由形象到抽象的安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首先,教材通过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浇花场景为例(例1),让学生借助具体情境来理解得数是O的减法的算理,接着又通过设置例题2让学生来理解一个数加0的加法的原理。例题内容的设置充分体现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对生活中数学的感受。通过设置形式多样的“想想做做”练习,让学生结合观察、讨论、交流,巩固O的加减计算,从中体会和发现有关O的加减法的特性和规律,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本课题重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理,学会有关O的加减计算。 本课题难点:让学生自己发现和体会有关O的加减法的特性和规律。

  10. 案例:说学情“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案例:说学情“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 3.说已有知识和经验 (1)在日常生活和小学《自然》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获取二氧化碳的几种途径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为此,在进行本课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个基本原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学生在课题”制取氧气”的学习中,已初步了解了气体的制取不仅要考虑反应原理,还要根据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等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因此,在进行本课题教学时,要善于采取对比的方法组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在回忆、对比、分析、归纳、实验等过程中形成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1. 二、陈述教学目标 • 根据课程标准(或大纲)、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 普遍存在的问题: •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概念不清 • 主体关系不清 • 行为动词不明确 • 目标体系不全面

  12. 教学目标研究的历史背景 • 30年代 “行为主义之父”泰勒 • 50年代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 60年代 马杰,三要素行为目标 • 60年代末 加涅,五大学习结果 • 80年代末 皮连生,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学

  13. 什么叫目标? • 目标包括两层意思: • 一是表示按确定方向努力,达到所要达到的境地 • 二是表示标准、尺度和指标 • 什么叫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 •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

  14.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区别 • 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前者具有稳定性,后者具有灵活性 • 教学目的描述抽象、笼统、模糊;教学目标的描述明确、具体、详细,且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 • 教学目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

  15. 教学目标的功能 • 指导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 指导教学策略选择的功能 • 指导学习的功能

  16. 教学目标的分类 • 布鲁姆 • 认知领域: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 评价(六层次) • 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 化(五层次) • 动作技能领域 • 新课程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 教学目标的陈述策略 • 行为目标策略:马杰认为好的行为目标应具有三个要素 • (1)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 • (2)说明通过教学活动后,学生能做什么 • (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 • 例如:传统教学目标陈述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的含义” 行为目标策略陈述 “提供一组物质,说出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18. 注意:规范的教学目标应包含四个要素 •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 •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后预期达到的基本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

  19. 问题在哪里? • 例:一位生物教师上“克隆技术”一课时写的“教学目标” • 理解克隆的概念 • 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过程 • 认识克隆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20. 编写认知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表

  21. 建议:教学目标的陈述 • “传统目标写法+行为目标写法” • 例如: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的含义” 改为: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的含义” ⑴ “提供一组物质,说出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⑵“不看课本,能用课本原话或自己的语言给电解质下定义”

  22. 情感领域目标的制定 • 情感目标的陈述 三要素: 行为条件(通过……) 行为表现(感受、体验、确立、形成……) 行为标准(精神、态度、意识、兴趣……)

  23. 例1: 通过“绪言: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的学习,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 例2: 通过对“侯氏制碱法”的学习,积极体验侯先生勇于探索、报效祖国的精神内核,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正确态度

  24. 目标层次 主要特征 行为列举 接受 愿意接受和留心某种特定现象和刺激的存在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愿意参加化学课程的学习活动 反应 对所关注的现象积极、主动地参与,充分投入到化学学习或活动中并从中得到满足、产生兴趣 积极参加化学学习活动,主动质疑、发言;乐于参加讨论、与他人合作 价值评价 在一定的情境中形成一定的价值标准,并用以对特定的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判断 在课堂讨论中或研究性学习中,对化学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习认真、努力,并能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 组织 将多个价值标准组成一个体系,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重要性,形成个人价值观体系 能较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能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化学和化学学习有自己的看法 性格化 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和内化,使个人品行规范化、固定化,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习惯;学习认真而有成效;在集体中表现出合作精神;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看待世界 情感目标的层次结构

  25. 编写情感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表

  26. 案例:说目标“我们周围的空气”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2)知道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与分析,了解空气的成分;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组织开展以空气污染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通过介绍空气中成分气体的用途,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27. 三、陈述教学设想 • 为达成有关教学目标而在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媒体运用等方面的总体考虑。 • 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二)设计思路 (三)教具学具准备

  28. ◆教学设计按什么样的程序进行 马杰教授认为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⑴你想到哪里去?---------确立目标 ⑵你怎样到那里?---------导向目标 ⑶你是否到了那里?------评价目标 即:目标(任务)、策略(活动、方法、媒体) 与评估(反馈与调节)

  29.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哪些问题 ●学生情况分析:一是学习者知识起点能力的分析 二是学习者技能起点能力分析 三是学习者态度起点的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 ⑹凸现教学着重点 ⑺突破学习疑难点 ⑻精心组织训练点 ⑼设计教学收束点 ⑽预留课外延伸点 ⑴抓住知识关键点 ⑵找准最佳结合点 ⑶确定教学起讫点 ⑷考虑教学切入点 ⑸把握课堂兴奋点

  30. ◆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策略的选择:如何教如何学 ⑴教学方法的运用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以欣赏为主的方法:体验法/鉴赏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尝试法/发现法/研究法 ⑵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程序的安排 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结课与布置作业 ●教学效果的评定

  31. 教师使用教材的三个层次 用教材 第三层次 处理教材 第二层次 教教材 第一层次

  32. 教师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 悟其渔识 第三境界 授人以渔 第二境界 授人以鱼 第一境界

  33. (一)教法的选择与学法指导 • 讲授教学法 • 讨论教学法 • 探究教学法 • 实验教学法 • 自学指导法 • 问题教学法 • 经典训练法 • ……

  34. (二)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就是对教学流程主要环节的概括。说设计思路,有助于听者更清晰地了解和把握说课者关于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例如,科学探究教学的设计思路一般可表示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巩固运用等。这一环节,可以单独列出,也可以隐含在教学流程中。

  35.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就是教师为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根据授课内容的安排或优化教学过程的需要,选择使用的如挂图、幻灯、录像带、录音带、新闻图片、实验仪器、计算机、网络等教学媒体。说课时,这部分内容一般可结合在具体教学环节中体现,也可单独列出。

  36. 四、设计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 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 6、作业布置

  37. 五、说明设计意图 在上述四块内容的右侧,有“说明”一栏,如果说上述四块内容着重是体现“怎么样”,那么,这块内容重点是体现“为什么”,具体反映教学设计的内在意图,即一定的教学理念,特别是要体现一定的新课程理念。

  38. 新课程教学理念 以德育为灵魂 课改为核心 小班化为载体 改理念 改培养目标 改教学内容 改教学方法 改评价方式

  39.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对传统智力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身上蕴含着多种强弱不同的智力,这些智力体现在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之中,因此,个人的智力并不是容易被测量的东西,也非简单的纸笔测试所能穷尽。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给了智力一个全新的定义:智力是“解决问题和创造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他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人的智力至少可以分成言语-语言、音乐-节奏、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动觉、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七种类型,具体到个体的表现又有所不同,而适当的教育可以使每种智力都能发展到很高的水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对传统智力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身上蕴含着多种强弱不同的智力,这些智力体现在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之中,因此,个人的智力并不是容易被测量的东西,也非简单的纸笔测试所能穷尽。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给了智力一个全新的定义:智力是“解决问题和创造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他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人的智力至少可以分成言语-语言、音乐-节奏、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动觉、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七种类型,具体到个体的表现又有所不同,而适当的教育可以使每种智力都能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多元智力理论

  40. 准备好一些套话 • 关于说教材、说学情 依据学习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使教学活动能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依据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的要求,将三维目标化解到具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整体把握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活动,为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提供教学参考。

  41. 关于说目标 素质化的教学过程,它应该是一个在三维目标指引下的精神生产活动。围绕学习内容,全面化解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各项目标与具体学习内容有机地整合,这既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

  42. 第 三 部分: 说课评价

  43. (一)关于说课者理解和把握教材情况的评价 (1)是否全面理解和把握了课程标准 (2)是否全面正确地理解把握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关于说课者贯彻落实教学目标的评价 评价说课者贯彻落实教学目标的意识,我们不能仅仅依据 他是否阐述了三维目标来判断.而是要从他所设计的各个教 学环节和各项教学活动中来审视,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后可 能获得的体验中来判断。

  44. (三)关于说课者选择的教学方法的评价 评价说课者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我们可抓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来做出判断。   (1)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2)问题的设计是否具有一定的梯度,使各类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出估计并提出改进和调整教学的设想;   (3)教学过程是否关注到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定了与其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学习指导方法;   (4)教学媒体或教学手段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5)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并有效地处理好继承、发扬与创新优秀经验的关系。

  45. (四)关于说课者设计的教学程序的评价 一般地,评价一个教学程序设计的好坏,重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所安排的各项学习活动能否有效地为既定目标服务; (2)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结合教材资源,贴近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做到科学正确无差错; (3)教学结构、教学节奏的安排是否合理,学习重点、难点是否突出; (4)教学方法的选择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各类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5)教学媒体的选择有效、实用,能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6)教学过程流畅,条理清晰,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46. 结束语 • 实施新课程,贯彻新理念,迫切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学校教研活动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研究制度的创新。积极改革以听课、评课、工作布置及业务学习相结合的传统教研方式,大力开展以说课、听课、评课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建立有利于教师个人和教研组整体提高的校本教学研究机制,不仅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深化课程改革、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基本要求。

  47.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