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保溫原理

保溫. 保溫原理. 人是 恆溫動物 ,藉由身體對 食物的代謝作用來產生熱量 ,以維持適當的體溫及活動能力。 大部分產熱的代謝作用發生於 肌肉及肝臟 。 對於體溫的保持則是藉由身體 皮膚表面薄薄的暖空氣保溫層 來達成。 低溫、風、雨 都會帶走這空氣層的熱量造成體溫下降,如果 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熱量來抵抗 ,體溫持續下降則可能 導致失溫或凍傷 。 反之在高溫、悶熱或活動過度的情形下,體內所產的熱量如果散出不良,則可能導致 體溫過高 造成中 熱衰竭 、 中暑 等熱病,這和失溫一樣會造成致命的傷害。 要保持舒適的體溫又要能便於活動的最佳方法就是 穿衣服 。. 輻射.

Download Presentation

保溫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保溫

  2. 保溫原理 • 人是恆溫動物,藉由身體對食物的代謝作用來產生熱量,以維持適當的體溫及活動能力。 • 大部分產熱的代謝作用發生於肌肉及肝臟。 • 對於體溫的保持則是藉由身體皮膚表面薄薄的暖空氣保溫層來達成。 • 低溫、風、雨都會帶走這空氣層的熱量造成體溫下降,如果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熱量來抵抗,體溫持續下降則可能導致失溫或凍傷。 • 反之在高溫、悶熱或活動過度的情形下,體內所產的熱量如果散出不良,則可能導致體溫過高造成中熱衰竭、中暑等熱病,這和失溫一樣會造成致命的傷害。 • 要保持舒適的體溫又要能便於活動的最佳方法就是穿衣服。

  3. 輻射 • 在溫和無風的環境中「輻射」是體熱散失的最大因素 • 輻射熱無法以衣服做有效的阻絕,因為熱會由身體輻射到衣服上,再由衣服輻射到環境中。企圖以具有反射能力的材質做衣服以達保溫目的,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太大的成果。最近日本雖已研發出一種內含陶瓷的纖維衣料並聲稱具抗紫外線能力,但尚未有成品出現市面上,希望這種具反射能力的衣物能早日出現以強化衣著系統。 • 事實上在登山作息環境中由輻射所散出的熱比其他途徑所散出的熱小很多,所以對人體保溫影響不大。然而人在休眠狀態或在極冷的環境中,如果無法有效阻絕其他散熱途徑時,輻射熱的散失依然會構成重大的影響。 • 求生紙、絕緣地布具有很好的反射效果且質地很輕又防水,在野外求生中特別有用(運用方式另述)。水銀內膽式的保溫瓶其保溫能力比真空式保溫瓶更強。MSR汽化爐的防風板及反射板同時使用可提高20%的燃燒效率。使用鋁箔睡墊時這下子您該知道鋁箔面朝上才是正確的用法。

  4. 傳導 • 屬於接觸性的熱傳遞,媒介體的比熱是相當重要的因素。當身體或器具與岩、雪、地面等較低溫的地方直接接觸時,熱量自然會向較低溫處流去。在雪地從事登山活動時,有時必須坐著為隊友做確保,此時即會產生極大的傳導性熱散失,唯有嫺熟快速的動作才能減少體力虛耗。空氣的比熱極小可以有效的阻絕熱傳導。 • 膨鬆的衣服、睡袋可以在身體皮膚表層造成空氣保溫層,達到保溫目的。但睡覺時身體下面的部分由於體重的壓迫而無法形成空氣層,所以要靠睡墊來撐開,以免身體與地面直接接觸造成大量的體熱散失。在高山上(尤其是雪地上)很多人會有冷得睡不著的經驗,但這並不完全是睡袋保溫力不足的關係,有些根本就是背部太冷所造成的,所以只要改善睡墊即可解決。水的比熱不小所以衣服弄溼時體熱散失極快。鋁的比熱大於鋼所以使用鋁製炊具在傳熱時有較佳的效率。

  5. 對流 • 體熱散出的主因,皮膚表面的暖空氣層會藉由對流跑掉並移入冷空氣,空氣流動時或在較冷氣溫中會加速這過程帶走更多的熱量,即使在溫和的微風中亦會喪失大量的熱。 • 由空氣流動(風)所帶走的熱量與空氣流速的平方值成正比,所以強烈的風所帶走的熱量是非常可怕的。這種因風所引起使體感溫度較實際氣溫低的現象稱為「風寒效應」。 • 當環境溫度為12℃時如果吹著風速為每秒9公尺的風,則體感溫度只有0℃;也就是說相當置身於無風雨而氣溫為0℃的環境中,由此可知防風的重要性。 • 衣服是保溫的好方法,但真正扮演保溫角色的是存在衣服纖維間的的靜止空氣層。所以選擇能形成較厚空氣層的衣服就能減少較多的對流熱散失。 • 防風外套可以防止風直接帶走這層空氣,增強衣服的保溫性。 • 野炊時有個擋風的東西自然可以增加燃燒效率。選個避風的營地住起來也比較安全舒適。

  6. 水汽蒸發 • 體熱散出的主因,由於是潛熱的關係所以會帶走大量的熱,即使在寒冷的環境中人體仍會持續的小量的排汗。 • 當淋溼、落水、或大量流汗時造成衣服潮溼的情況下,水不但會把衣服上的暖空氣層排擠掉使其失去保溫作用,因其比熱較大所以會很快的經由傳導從身體上吸收很多熱,更由於水汽的蒸發作用會帶走更多的熱量,如果還有強風來肆虐加速水汽蒸發,則在低溫下有立即凍斃之虞。 • 雖然不自覺的小量排汗及由呼吸(儘量用鼻呼吸,參考附註八)所造成的熱散失是無法減少,但穿溼衣服及大量出汗則應極力避免,因為溼衣服所造成的熱散失為乾燥衣服的25倍。然而在高溫、潮溼的環境下,身體能否有效的以排汗來散熱,則與熱病息息相關。

  7. 預防熱病 • 除了攝取足量的水份和鹽份外,最重要的是辨認不利於熱散失的環境並調整自己在該環境中的體能活動。不論何種散熱方式,溫差及散熱面積都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在睡覺時如果保暖不夠,皮膚先會變得較冷(降低與環境的溫差)接著身體會自然採取蜷縮的睡姿(減少散熱面積並形成體溫共濟)。這是人體自然反應機制(參考附註九),最主要是維持人體的核心溫度。如果仍無法維持核心溫度,這時會凍得睡不著自然醒來,清醒時各種生理循環加速及不自主的顫抖會增加產熱,並由於求生意志人會運用智慧想出各式方法來保溫,或逃離低溫環境。如果仍然不足以維持核心溫度,則手腳部分會先被身體放棄(遭受凍傷),所有血液亦向身體中心及頭部集中企圖維持生命到最後一秒鐘。另外我們從身材來看,對於相同體重的人而言,高瘦者會比矮胖者容易失溫,也是由於前者的散熱面積較大的關係。還有併指手套比五指都分開的手套保暖也是相同的道理。

  8. 少量多餐 • 水和食物也與保溫息息相關。身體產熱需要食物當燃料,較高的進食頻率(少量多餐)能持續補充身體所需,這要比一天吃兩三次大餐更能預防體能下降。 • 有經驗的登山者常會在行進間不時的吃些零食來補充熱量,就是最好的証明。水份的補充則是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之必須,但喝水要適量,太多的飲水容易造成大量流汗,加速體熱發散及體能的流失。 • 飲用水的溫度要溫和(最好與體溫相似)才能快速為身體所吸收,太熱的水一喝馬上冒汗顯然是不智的,但如果喫的是冰水那也不好,一來身體吸收慢、二來身體還得需付出額外的熱量把這些傢伙加熱到與體溫相等的溫度,當然更忌諱吃雪或冰來止渴;在雪地裡應喝熱一點的水,可以增加體溫。

  9. 水份補充 • 當我們看到隊友吃不下東西但卻又一味的猛喝水時(走沒兩步就想喝水而且看到水就喝)這是很明顯的體力透支現象。如果放任其喝水只會加速體力惡化,此時應給予適度的休息及流質食物(可沖泡些高醣類的飲料,助其迅速補充熱量)並限制喝水。如果其體力仍無法完成預定行程只好提前紮營,並找出體力透支的原因,以免隔天又重蹈覆轍。 • 人可以三天不吃飯但不可以一天沒有水,水份補充不足也是大問題,在大熱天及雪地裡會有渴感消褪現象導致不自覺的水份補充不足。其實我們在排尿時注意一下尿液的顏色即知,正常顏色應為淡黃色,深黃或橘紅時表示有脫水現象應自我警惕,除了在行進間做少量的、持續的補充水份外,如果環境許可應在紮營後儘量多喝一點水,當然泡茶聊天更好。

  10. 睡袋與睡墊 • 睡眠不佳或不足常會嚴重影響第二天的體力,而體力不好時又會降低判斷能力及反應速度,進而造成登山安全問題,故如何獲得較佳的睡眠也是登山活動中重要的事。個人習慣、行程安排、營地選擇與整理、寢具....等因素都會影響您的睡眠。

  11. 睡袋 • 保暖力係源自較厚之保溫絕緣層,故一定重量的睡袋其保暖力是取決於充填材料的膨脹力、隔間方式及睡袋形狀;而睡袋的表布及裡布則決定了睡眠的舒適程度。 • 睡袋的充填材料主要有羽毛、人造纖維及棉質等數種 • 無可置疑的優良的羽毛最保暖但其價格也相對的昂貴。基本上羽毛分為絨羽、扇羽及翼羽三種,其中扇羽及翼羽屬支撐材,而絨羽則屬於保溫材是真正扮演著保暖的角色。在國外常以「單位重量的膨脹體積」作為羽毛製品良寙的指標,其單位為「立方英吋/盎司」。這種評價方式有個好處,就是買方根本不必去管什麼羽絨含量、什麼樣的水禽或處理羽毛的技術是否高超等,很明顯的不管這一盎司的羽毛內含有多少比例的羽毛絨或羽毛扇,只要它能膨脹到那種程度就代表它有多少保暖力,所以它算是一種比較合理的品質指標。 • 人造纖維的保暖力次之但具有抗潮溼及保養簡便的優點,人造纖維的種類繁多其中以中空纖維及超細纖維較常用於高級睡袋。 • 棉質睡袋具有價格便宜的優點,但僅適合在低山露營時使用。

  12. 睡袋 • 隔間是為了不讓充填材料在睡袋內跑來跑去,造成分佈不均影響睡袋的整體保暖力。睡袋的間隔方式一般可分為單層隔間、單層隔間加覆布、雙層隔間、W型立體隔間及箱型立體隔間等數種。 • 單層隔間者在隔間之車縫處,其絕緣厚度降為零,故體熱會由此處流失,常用於較輕或較不需高強保暖力的睡袋。 • 單層隔間加覆布,相當於一個單層隔間的睡袋加一個睡袋內套,對於單層隔間的缺點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 W型及箱型的立體隔間方式則徹底解決了隔間車縫處厚度為零的問題。雙層隔間亦屬於立體隔間的一種,它是由兩個單層隔間的睡袋組成,具有雙睡袋的觀念,但因其表布、裡布共四層故較重。

  13. 睡袋 • 睡袋除了長短外還有各種不同的造型,其形狀主要有信封型、蛹型及人型三種。 • 我們說穿衣要合身而睡袋亦同,因為多餘的空間便需要較多的時間來對睡袋內的空氣加熱,而且當您翻身時會造成睡袋內的暖空氣流動散佚,故以人型睡袋最符合保溫需求。但某些人可能認為需要在睡袋內穿脫衣服或放置一些雜物,則信封型睡袋有較大的空間,另外兩個相同的信封型睡袋還可以利用拉鏈結合成一個更大的睡袋,這也是它特有的應用方式。 • 關於睡袋的長短,很不幸的由於量產的關係很難買到完全符合個人身長的睡袋,一般市面上看到的成人睡袋其長度大約在180 公分左右。如果真的非常需要長短合宜的睡袋,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行動手修改。

  14. 睡袋 • 睡袋的表布及裡布對於睡眠的舒適度影響頗巨。使用一般的睡袋常有悶溼的感覺,這種狀況有時不是因為睡袋的保暖力太強所引起,而是睡袋的表布及裡布的材質處理錯誤所致。睡覺時人體的代謝作用雖較低但仍會不斷的排汗,很多人都會在起床時發現睡袋及睡墊間非常潮溼就是最好的証明。 • 由此觀之睡袋是需要適當的透氣,所以裡布不能有防水加工以免防礙透氣,而且是越薄越好可以減輕重量。至於表布最好具有撣水性(防潑水處理)可免露水濡溼睡袋。

  15. 睡袋 • 長期壓縮會降低充填材料的膨脹性,所以不管是那一種睡袋在儲存時應令其自由膨脹,不要為了整理方便或節省空間而將其壓縮在袋子裡。這對於所有的保溫衣物亦相同。 • 選擇睡袋最重要的是看季節氣候及使用場合,來決定需要多少保暖力的睡袋。就季節氣候而言,如以玉山北峰測候站為台灣高山之溫度指標:元月份的平均溫為-3.3℃;七月份的平均溫度為 7.5℃,則全年無休的高山登山者需要準備兩個睡袋,即春、夏、秋三季用保暖力可達 0℃的睡袋,及冬季雪地用保暖力可達 -10℃的睡袋。 • 至於一般郊山或平地露營則使用保暖力5~8℃的睡袋即可。切記,太暖或太冷的睡袋是會讓人睡不著的。 • 或許您已根據季節氣候攜帶適當保暖力的睡袋,但有時天氣劇變非您所能預測。這時睡袋可能睡不暖或睡得太熱,此時必須採取一些應變措施。當不夠暖時,您可以先戴上帽子,然後將身上所有的衣物脫下(除了排汗內衣褲外),將它們蓋在身上(即塞在睡袋與您的身體中間),如此可以得到體溫共濟及增加睡袋之保溫絕厚度的雙重效果。如果這樣還不行,可以再把其他的衣物(保暖外套、備用衣物... 等)拿來如法泡製,如此通常能增加睡袋之保暖力達4~5℃,這樣如果還不夠,則請等「野外求生」篇再論。 • 若睡袋太暖時,通常第一步一樣是把身上所有的衣物脫下(除了排汗內衣褲外)放到旁邊去,如果還太熱那只好由睡袋的拉鏈來調節了,通常雙頭拉鏈具有較好的調節效果,因為它能令睡袋的下部開啟使腳部通風透氣,而上半身卻仍有適度的保暖,這樣比較不易半夜著涼。

  16. 睡墊 • 保暖力取決於材料所能造成的絕緣層厚度,由於身體的重量會壓扁睡袋的底層,大大的減少了絕緣厚度,這時候最好有睡墊來補救睡袋底層所失去的絕緣厚度。否則您的背部將會與地面十分親密,當夜暮低垂時地表會有強烈的輻射冷卻,您會感到有一股強大的冷流由地下竄入您的體內,這時如果您還睡得著那真是服了您。 • 小弟我自認還沒那種抵抗力,故睡覺時都以睡墊伺候之。若依材質來分,常見的睡墊有錫箔睡墊、泡棉睡墊及充氣睡墊三種,若依長度來分則有全身及半身兩種。錫箔睡墊既薄且輕適用於夏山;泡棉睡墊及充氣睡墊可以依其厚度適用於各種天候。 • 一般而言充氣睡墊不但睡起來較舒服,且在摺疊攜帶上也比較方便,但泡棉睡墊沒有刺破漏氣之虞,用起來頗為安心。 • 若純以保溫觀點而言,由於泡棉睡墊是由聚合體發泡而成,在其組織裡形成一個個獨立的小氣室,這些小氣室裡的空氣無法互相流通,故無對流現象,而充氣睡墊裡的空氣卻可以自由流動。所以對於相同厚度的睡墊而言,泡棉睡墊的保溫效果較佳。 • 睡袋內套及外套_[m最初是因為羽毛睡袋保養不易,故以內、外套來保護睡袋以減輕保養負擔。漸漸的內、外套有了其獨立的用途,尤以睡袋外套為甚,因為有防水透氣材質的製品出現,使我們可以不必擔心在外露宿時露水或雨水會濡溼睡袋,因此大家都稱它為「露宿袋」。其實露宿袋在帳篷內使用也不錯,尤其是睡在外側的兩位同伴,他們的睡袋常會被露水濡溼;有時連續的天候不佳,營地積水時使用它您一樣可以安睡到天明。另外它也會降低對流作用增加睡袋的保暖力。至於睡袋內套除了可以避免自身汗漬弄髒睡袋外,也可以用來增加睡袋的保暖力;或在某些場合單獨使用以替代睡袋。

  17. 多層衣服的穿法及織品質料 • 穿得多不一定暖和,正確的衣著才能帶來輕暖舒適及方便活動。關於穿得輕暖我們可以從保溫原理中了解到就要作到: • #迅速隔離汗水減少汗水直接在皮膚表面蒸發,#加厚空氣保溫層, • #防止風及雨水帶走空氣保溫層。也就是_[1;31m排汗、絕緣及防風雨。 • 關於方便活動由於山上天氣多變,所以衣著要能穿脫方便以適應天氣變化。而「三層皮膚」穿衣法最能達到這兩點要求。 • 第一層皮膚:排汗層,通常為長內衣褲。此層衣物需通風良好,以保持身體涼爽、不悶熱。所以必需要求衣服的纖維本身不吸水以得快乾的特性;並且毛細現象要強以便迅速將溼氣及汗水吸到衣料的外層表面,使得汗水不會直接在皮膚表面蒸發;因此不會使皮膚因水汽蒸發而冷卻,另以輻射的觀點而言在顏色方面宜用淺色,可減少輻射熱的發散。在一天中較熱的時候或活動進行中可以直接穿著長內衣褲外加一件短褲即可,當天氣轉涼或休息時再添加衣服。 • 第二層皮膚:絕緣保溫層,以加厚空氣層為主。此層衣物需能聚積乾燥空氣以造成空氣保溫層,聚積的空氣層越厚保暖的效果也越好。幾件輕而寬鬆的衣服比單一件厚重的衣服來得保暖,因為空氣保溫層較厚之故。且多件穿法較具變化性可依照氣溫和活動的程度作不同的搭配,以台灣山區而言兩件薄的PILE應比一件厚的PILE來得適用。在質料要求方面為材質本身不吸水、材質聚積空氣的能力高及壓縮性好(即膨鬆性強)。此層衣物常位於衣著系統的中層或外層,以輻射的觀點而言宜用深色;但以登山環境而言宜用色彩鮮艷者,以方便別人從遠方辨視。 • 第三層皮膚:防風雨層,以保住絕緣層的效果為主。請參考保溫原理中的「對流」及「水汽蒸發」的說明。此層衣物必位於衣著系統的最外層,在顏色方面宜選用色彩鮮艷者,以方便別人從遠方辨視。選擇防水透氣材料製成的防風雨層不但可以防止風雨的侵襲更可以使身體蒸發的水汽排出,大大的改善外面溼裡面也溼的狀況。 • 不過不要幻想成裡面完全不會溼,因為它透氣的速率有一定,當它來不及把水汽排出時裡面一樣會溼。 • 普通的雨衣雖然會使裡面因流汗而潮溼悶熱(汗水由身體排出溫度跟體溫一樣),但總比不穿雨衣而淋溼好,因為至少它阻擋了風及低溫雨水的直接侵襲。 • 織品質料關係到衣服的適用性,所以認識它將能使你的衣服用對地方且發揮最大的效能,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織品質料以供參考。文中提到的適用與否皆針對目前台灣的登山環境而言,如果使用於其它地方則又另當別論。

  18. 〈一〉棉(COTTON) • 棉質的衣服在乾燥時穿著很舒適,但它的吸水力很強,所以受潮後會喪失絕緣保溫能力而且不易乾。然而在炎熱的氣候下,棉質衣服通風良好很能幫助身體散熱,把衣服弄溼扭乾後再穿在身上可以幫助身體冷卻,所以棉質衣物適用於乾燥炎熱的地區。但登山時由於氣溫垂直遞減(參考附註十)及天氣變化大,縱使炎炎七月天亦不宜使用,美國登山者常稱純棉衣服為死人穿的衣服,所以在進行登山活動時還是不用為妙。

  19. 〈二〉絲(SILK) • 絲質的衣服也容易吸收水份,但比棉好一點,也比較快乾。和棉質衣物一樣適用於乾燥炎熱的地區。

  20. 〈三〉羊毛(WOOL) • 在天然材質中算是比較適合登山用的,由於富含羊毛脂,在受潮後僅吸附少量的水份,在保溫、快乾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適合製做絕緣保溫層的衣物。但在台灣看到的羊毛製品大都為脫脂羊毛做的,所以必須確定是否為非脫脂純羊毛製品,否則效果將大打折扣。

  21. 〈四〉多元脂(POLYESTER)、壓克力(ACRYLIC)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PP)等人造纖維 • 具有質輕、不吸水和快乾的特性。當它潮溼時水份雖會附著在纖維組織間的空隙中,但是大部分附著其上的水份都可以擰出。所以上述纖維製成的衣物即使潮溼亦相當保暖、快乾而且清洗容易,足以取代羊毛製品,適合製造長袖內衣褲和絕緣保溫層之衣物,其中聚丙烯因其毛細現象特別強,最適合用來製作排汗層之衣物(即長袖內衣褲)。

  22. 〈五〉派爾(PILE) • 派爾不是指一種材料的名稱,而是一種特殊的編織法製成的一類產品。其原料可能為多元脂、壓克力或聚丙烯等單一材料或是數種材料混紡而成。經過特殊織法作成布再經刷毛處理,摸起來毛茸茸的非常膨鬆,故能造成厚厚的空氣保溫層。由於材質輕、不吸水和快乾再加上特殊織法能造出膨鬆效果,故遠優於羊毛製品極適合當做絕緣保溫層的衣物。

  23. 羽毛(DOWN) • 羽毛仍為目前最輕最保暖的材質;可壓縮性亦最佳,即打包後體積小而且解壓縮後能迅速恢復膨鬆的狀態形成厚厚的空氣保暖層,所以它是寒冷天氣下最佳的保暖物。 • 適合製做需強大保溫能力的用品如外套及睡袋等。但是羽毛一但溼透便喪失保暖絕緣的特性而且不易乾燥,所以在潮溼的天氣下並不是很好的選擇。另羽毛製品的清洗也是一大問題,最好使用專用的清洗劑而且不能使用洗衣機清洗或脫水。

  24. 〈七〉中空纖維(SPUN SYNTHETIC FILAMENT) • 中空纖維的材質類似多元脂,但是每一根纖維都是中空的(也就是管狀的),目前有單孔、四孔及七孔等多種型式。其保暖力來自纖維孔中的空氣所以越多孔其保暖力越佳質量也越輕。雖然它的保暖力及壓縮性都略遜於羽毛製品,同時也比較重。 • 但它受潮後仍具有相當好的保暖能力;在清洗方也很容易只要以中性洗潔劑清洗即可,所以特別適用於潮溼的天候。適合製做的產品與羽毛製品相同。

  25. 〈八〉尼龍(NYLON) • 尼龍數量不會比雨水多;溫度也比雨水高;而且它不透氣所以絕對防風,故尼龍雨衣仍具相當好的保護效果。另一種常見的 PVC雨衣因強度較弱在此並不建議使用。

  26. 〈九〉GORE-TEX防水透氣布 • 防水透氣布最適合用來製作防風雨層的衣物,而GORE-TEX為第一個在市面上銷售的防水透氣風雨衣的品牌,使得它成為防水透氣的代名詞,但它並不是唯一的防水透氣的品牌。其實還有其它材料也具有防水透氣的能力只是名聲沒它大而己。一般的觀念裡防水與透氣本是互斥的東西,但GORE- TEX 卻實現了防水與透氣的相容,對登山者而言真是一大褔音。GORE-TEX是一種微孔式的衣料(每平方英吋約有90億個孔),微孔孔徑的大小是水分子團的2萬分之一所以它能防水;但卻是水蒸汽分子的 700倍使水蒸汽能很容易地通過所以它能透氣。不過它並非十全十美,在劇烈活動下身體所排出的汗氣可能會超過其透氣負荷,以致未及排出的汗氣會在衣內凝結,一但在衣內凝結則會防礙透氣使得透氣效果打折扣;另在防水方面亦有一定限度當降雨強度超過它的防水等級時則可能出現滲水情形。大多數的防水透氣製品都需要小心保養,當雨水不再成水珠狀從衣服表層滑落時衣服便需要清洗,晾乾後再以防潑水劑均勻噴灑。以經驗而言最好不要常洗,因為不當的洗濯常是造成損壞的主因。

  27. 身體各部所需之衣著裝備 • 氣象因素是衣著系統的基本考量,通常可由季節氣侯特性(例如雪期或颱風期等)、近期天氣狀況(天氣預報是很好的依據)及區域天氣特性(例如該山區多霧或多雨等)等三方面來考慮。個人生理特性也是很重要,有些人對冷的耐受性較佳;而有些人則對熱的耐受性較佳,在攀登珠峰的基地營附近,很多歐美隊員在好天氣時常穿短褲到處走動,而台灣隊員仍是羽毛衣裹得緊,所以就算是在相同的登山環境下個人的衣著需求還是會有所出入的。 • 認清別人合用的東西我們不一定適合更不要盲目追求流行。有了以上這些考量,再依據保溫原理、多層衣服的穿法及織品質料做最適當的選擇,就大致不會錯了。

  28. 頭部之衣著裝備 → 帽子 • 頭是人體所有神經的總中樞;綜理生理及心理所有的運作,其重要性不待言述。尤於腦部運作時代謝率高需要非常大的能量,所以必須有足夠的血液循環來維持其機能。當身體其他部位有衣物保護遮蔽時,未受保護的頭部有如一熱輻射源。根據研究顯示:溫度在0~-20℃時身體的熱量會有40%從頭部散出;-20~-40℃時則佔60%;-40℃以下則幾乎是100%由頭部散出。為什麼會這樣呢?就如前文所提及人體受寒時大部份的皮膚表層微血管會收縮以減少血液流量降低體熱散逸速度,但有一個地方例外就是頭部,它不但不收縮反而會擴張微血管增加血液流量,這是為了維持腦部正常運作所需的溫度。古云:「腳冷快戴帽」正是說明了為增加手足部的血液循環越是低溫的環境越須注意頭部的保溫。相反的如果在高溫的環境下則須注頭部的散熱,環觀世界各地生活在高溫環境的人通常較為慵懶,在美國常稱懶惰的人為「慵懶的南方人」,其時不是南方人天生懶惰而是天氣使然,因為在高溫地區要躲避熱害最佳的方式就是降低白天的活動量,因此造成這種為了適合生存的生理基礎。所以說當過熱時頭部是首先需要露出散熱的部位,過冷時頭部是首先需要遮蔽保溫的部位。

  29. 頭部之衣著裝備 → 帽子 • 對頭部可能造成傷害的環境因子,除了外力撞擊外首推氣溫、雨水、風及太陽輻射,動物攻擊較少列入考慮。帽子的主要功能為保溫、防風及防曬,尤其對於防風很多人可會因炎熱而疏忽,結果在吹了一整天的風以後常導致頭痛體能下降等,至於防雨則交給雨衣,登山的人最好能視各種不同的環境使用不同的帽子,綿製的帽子多用於防曬及防風,搭配頭巾使用時可以同時遮蔽頸部、耳朵和臉部,不但防曬;還可以防止在密林中鑽行時枝、葉等異物經由衣領處掉入身上。目前市面有一種防曬帽就是這兩者的結合,其形狀類似於二次世界大戰日軍部隊在東南亞作戰所用的軍便帽。其實頭巾單獨使用也不錯,例如攀岩族為防止頭髮遮蔽視線的包頭形式(類似急救的頭部包紮);山行者為防範風吹襲太陽穴或吹散頭髮的簡易環綁方式,這些用法都是既實在又帥氣。另外在炎熱的天氣下還可以將頭巾弄溼繫於頭部幫助散熱。

  30. 頭部之衣著裝備 → 帽子 • 在寒冷天氣下應選用保暖力強且防風的帽子,例如羊毛、PP、PILE、羽毛等製品。 • 如果方便不妨考慮帶兩頂,因為多帶一頂帽子相當於多帶一件毛線衣,而且帽子重量輕、體積小。以台灣而言少有超過 -20℃的氣溫,所以在雪期登山筆者對於頭部的保溫常採用PP頭套加一頂高所帽,高所帽有小小的前方帽緣不會遮蔽前方視線而在側方及後方則有較長的帽緣,寒冷時可把側方及後方的帽緣放下可以防止臉部及頸部受寒,太熱則可把帽緣捲起。不論冬夏如果在野外露宿的話,一頂保暖的帽子是必須的。輕便的雨帽或斗笠於暖和天氣時是很有用的,它不但可以保持頭部乾燥亦可使不受雨衣遮蔽的頸部有良好的通風效果。至於外力撞擊的防範最主要是第一在行進時不要老低著頭走路只顧看地面的起伏而忽略了前方及上面的樹幹或岩角;第二在可能的落石地形最好小心快速通過,前行人員應避免踏落石頭以免殃及後面的人;第三是帽子的前方帽緣不應太大以免遮蔽視線或防礙眼睛餘光的運用。當然如果能像本會的某些前輩一樣不論大山小山都習慣戴岩盔上山最好。

  31. 上半身的衣著裝備 → 衣服 • 軀幹的保護從穿著適宜的內衣開始,內衣的主要功能為排汗、快乾及柔軟舒適。所以其材質必須柔軟(觸感佳)、毛細現象要強(能排汗)、具伸縮性(能貼身故能使吸汗面積達到最大)、維纖本身不吸水(能快乾),目前的人造材質PP或POLYESTER 等不但具有上述特性且保溫能力也不錯,所以很適合用來製作登山用內衣。 • 內衣的型式有長袖、短袖、圓領、高領、高領半開衿…等多種並有厚薄及顏色之分。在顏色方面選擇一件淺色內衣是很明智的抉擇,淺色不論吸收熱量或輻射出熱量都比較慢。當你熱得需要脫上衣時,你將會發現在陽光曝曬下穿白色內衣要比黑色或深藍色舒適。在型式的選擇上筆者建議依據加法原則應使用一件薄的圓領長袖及一件薄的高領半開衿長袖,如此在排汗保溫的程度上可以有三種安排。至於女性的內衣除了同樣具有排汗保溫的製品外,尚有專門為運動量不同而設計的各式運動型內衣,在顏色方面如有下水之虞可以考慮避免選有白色的。

  32. 上半身的衣著裝備 → 衣服 • 第二層的衣物以絕緣保溫為主,在寒冷的天氣下可能要帶好幾件絕緣層衣物以禦寒。由於純綿的衣物一旦潮溼後便失去保溫能力所以盡量不要在山上使用,其他如羊毛襯衫、PILE、羽毛衣、中空纖維外套等則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層衣物必須夠長以便衣襬能塞進褲子或蓋在褲子外面,因為上衣及褲子間的間隙易造成熱量散失。同樣的高領衣服則可以防止熱量從頸部散失,測試結果顯示有高領的衣服可以使其保暖力多1~2℃。在行進的過程中羽毛衣或保暖力較高的外套可能不需要,但在露宿或紮營時就非常需要;不過依據筆者的經驗在台灣山區兩件薄的PILE是不錯的組合在一般的情況下可以取代羽毛衣在紮營時使用。 • 第三層的衣物以防風雨為主,在所有衣物外面需要一件尼龍或其他質料的外套以供防風雨之用,理想的風雨衣是防風、防水而且透氣。雖然GORE-TEX風雨衣是一件很好的選擇,但因其透氣所以當絕緣保溫層不夠時就沒有穿機車雨衣來得保暖(因為有蒸氣阻絕作用)而且價錢相差懸殊,應再配合個人經濟狀況來考量,若選用機車雨衣那麼建議您再帶一件輕便的風衣它能讓您在山上受到更多的保護。其實透氣在某些場合不是很需要的,例如在乾燥嚴寒地區使用蒸氣阻絕系統時或是溯溪攀登時。

  33. 不論選擇的風雨衣透氣與否適用才是最重要的,當你選購時必須注意一件好的風雨衣應有下列之特點:不論選擇的風雨衣透氣與否適用才是最重要的,當你選購時必須注意一件好的風雨衣應有下列之特點: • 尺寸須夠大,以免絕緣保溫層衣物受到擠壓而影響空氣絕緣層之厚度,或使行動受到束縛。 • 兜帽部份必須具有帽緣、領緣和鬆緊拉繩的設計,才能防止雨水滴入避免使臉部和頸部潮溼。兜帽也必須夠大足以容納一頂帽子或頭盔;但不可影響眼晴左右餘光的視線。 • 車縫處需做防水處理,最好能在所有車縫處貼黏防水膠帶。 • 若使用拉鏈則齒要大及防水耐用,並具有保持拉鏈乾燥的蓋布。蓋布應具有扣子或快速黏扣才能將拉鏈密封。 • 口袋必須有口袋蓋以防止雨水滲入,並能方便在手戴手套及背負背包時取物。 • 衣襬長度須足以覆蓋臀部,在腰部應有鬆緊拉繩才能使衣服配合內部的穿著調整到合身的程度;衣襬亦應有鬆緊拉繩才能使衣襬密封防止風雨由下方灌入。 • 袖口應設計有袖扣或鬆緊帶或快速黏扣,使其能固定在手腕的部位。 • 在肩部及肘部最好能有耐磨補強。 • 較高級的衣服還會考慮通風性,也就是在衣服前面、腰部、腋窩、兩側和袖口都有可以調整大小的開口,可以打開通風或關閉保暖。其實在簡單即耐用的原則下那些沒有拉鏈的套頭式(並非小飛俠式)風雨衣雖然穿脫不方便但比較沒有漏水、拉鏈故障的困擾,也是可以列入考慮。

  34. 下半身的衣著裝備 → 褲子 • 在山野行進時下半身的運動量遠大於上半身,爬山有點像行軍都是要花很長的時間在走路,穿著不合宜的內褲不但行走時不舒服嚴重還會造成燒襠(磨傷襠部大腿內側的皮膚,導致抬腿走路非常痛苦),所以更要注意舒適及貼身的要求。以目前而言內褲之材質仍以PP及POLYESTER 較佳,如能與 LYCAR(註二) 或 SPANDEX 混紡則能加強其伸縮性。內褲長短之選擇,在寒地或雪期登山時由於身上穿的、戴的裝備很多應避免重覆穿脫,況且在暴風侵襲下根本沒有穿脫的機會,所以此時長內褲己不是選擇性的衣物而是禦寒衣物重要的一環。 • 在非雪期登山則可選擇長內褲加短外褲或短內褲加長外褲,但在密林、灌木叢、荊蕀或芒草多的地方穿行如果穿著長內褲加短外褲則因內褲容易被勾破比較不適宜。

  35. 下半身的衣著裝備 → 褲子 • 第二層(絕緣保溫層)褲子必須寬鬆有彈性以利於行動,目前以POLYESTER 、羊毛、羊毛/POLYESTER混紡等材質較適合,這些材質最好能經強化處理並使用較細密的織法才能防風、耐磨。在較涼、潮溼的天氣時PILE是明智的抉擇因為PILE在潮溼後仍具保暖性,然而PILE在大一點的風吹襲下感覺就像沒穿褲子一樣所以必須搭配有防風能力的褲子或是使用具有防風外層的PILE褲子才能改善這缺點。外褲的型式也很多,短褲通常不列入考慮(除非配合長內褲),七分褲是不錯的選擇,兩側有拉鏈的全開式褲子即使穿登鞋也能直接穿脫,腰部用鬆緊帶的褲子雖然很簡便但在溯溪時小心褲子不要被水沖走。依據筆者的經驗一件路邊攤的運動褲(材質為 POLYESTER)在非雪期的台灣山區己經很好用了,但在雪期則略嫌單薄。 [按: 轉貼者亦有同感.]在此強調穿牛仔褲上山是最不智的,縱使現有所謂的彈性牛仔褲但因其主材質為綿所以仍然不適合在台灣山區使用。

  36. 下半身的衣著裝備 → 褲子 • 第三層褲子必須能提供防風及防雨,其用法及選購要點與風雨衣類似。有種連身吊帶式的防水透氣雨褲主要是用於冰雪攀登,因其設計遮蔽了身體的大部分可使雪不致在腰圍溶化而弄溼了身體,但其通風性並不好所以不適合平常使用。另在從前有一種只有兩隻褲管而無褲襠的雨褲,它能防止腿部被淋溼而未遮蔽的襠部及臀部必須靠長雨衣的下襬來防護,雖然這種雨褲很輕而且通風但在許多情況下都會失效,例如風雨較大時、行走在草叢密林時;還有就是行走時由於兩腿內側的褲管會互相踫撞或摩擦導致部分雨水由下往上爬其結果還是溼,所以選擇這種雨褲也不是很恰當。

  37. 手部之衣著裝備 → 手套 • 手、足部是肢體末端血液循環較差且其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很大容易失溫,若保護不當很容易遭受凍傷或其他傷害。幸運的是台灣氣候溫和在非雪期登山一雙普通的綿製工作手套即可應付自如,而且是保護重於保溫。但在雪期登山由於氣溫低且潮溼(台灣下的雪通常較潮溼)此時要特別注意防潮及保溫的問題,以下針對雪期登山之需求來說明。 • 在大部分非技術攀登的場合只要在防水手套內加戴一雙PILE、厚PP或厚羊毛的手套就相當夠用了。不過在手套受潮時PILE或PP的製品遠優於羊毛製品因為它可以快速擰乾並維持其絕緣保溫層;羊毛一但溼透保溫效果即受影響,所以要記得多帶一雙內層手套(如果沒有多帶萬一在緊急時襪子可以當成手套使用)。內層手套的長度應及於腕關節。外層手套在手掌部位應選用防水或防水透氣等材質製品,在手背部位最好能選用防水透氣的材質製品。外層手套的長度應與風雨衣的袖子重疊10~15公分,且手套口有鬆緊帶或快速黏扣才能緊束於前臂上。

  38. 手部之衣著裝備 → 手套 • 在技術攀登的場合由於環境比較惡劣且需時常操作攀登器材,所以除了上述的保溫防潮的保護外應再注意手套的分指形式及外層手套的手掌部位最好有防滑、耐磨之處理,如此便可以改善戴手套操作攀登器材的不便。在岩攀或雪攀時有時需取下手套為防止手套掉落或被風吹跑遺失,最好在內層手套的手套口車縫以鬆緊帶做成的繩環,以套在手腕上;外層手套則可使用約兩臂長的細尼龍繩兩端各繫於一隻手套口上,使用時細尼龍繩應穿在風雨衣內以免影響行動。 • 在雪地沒有手套是很嚴重的事,因手套遺失而遭致手部凍傷切掉手指的例子不少,所以在出門前應妥為準備免遭不測。 • 有時為了使手指能靈活的操作器具而採用露指式或薄的PP手套當內層手套,尤其在 -18℃以下的低溫時有了PP手套可避免手裸露直接觸及金屬(註三)。 • 露指手套的操作靈活度稍勝於PP手套,當在低溫下攀岩通常不希望手指與岩石之間隔著手套,此時露手套是不錯的選擇。露指手套可以自行製作,只要將一般手套的手指部分剪掉即可。 • 薄皮手套在繩索操作時可以防止手和繩子磨擦生熱灼傷而放鬆繩子,不過皮手套防水性不佳而且吸水比較不適合於需強力保暖的場合。

  39. 足部之衣著系統 → 襪子 • 足部擔負山行者全部的重量穿越山林、涉過溪壑,一但受到傷害行動能力立刻受損,甚致失去行動能力。足部是如此的重要但其所處之環境遠較手部為差,當在寒冷時我們可以將手部藏在腋窩下取暖但足部卻無處躲藏。所以對於足部的保護要更為用心。 • 穿著合適的襪子可以達到絕緣保溫、吸汗、減少衝擊及減少足部與鞋子的摩擦。羊毛和人造材質的製品皆具有上述之功能而純綿襪卻不能,綿襪因吸收過多的水份會失去其保暖力並增加足部與鞋子之間的摩擦力(此為造成起水泡的主因之一)。 • 通常的情況下我們都是穿兩雙襪子登山,內襪為PP或POLYESTER的製品具有排汗及柔軟舒適之功能;外襪必須較厚且耐磨一般採用PP或POLYESTER與羊毛混紡之製品。

  40. 足部之衣著系統 → 襪子 • 當然也有許多例外的情況,如攀岩者配合岩鞋通常只需一雙薄襪甚致不穿襪子。在冬攀時就可能穿上三雙襪子(鞋子尺寸必須稍大)但切記要讓腳趾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如果因為勉強穿上三雙襪子而影響足部血液循環其效果(保溫性及舒適性)反而不如只穿兩雙襪子。 • VBL 系統在台灣可能用不著,但在這裡還是介紹一下算是增廣見聞。足部的VBL 系統是在兩層襪子間再加一雙蒸氣阻絕襪(一般為尼龍製),多了這一層保護可保持水氣於足部並防止水氣蒸發而使外層厚襪潮溼,同時還可因防止汗水蒸發而達到保暖的效果。在冰點以下此種襪子可以降低足部被凍傷的危險,但是長時間使用時水氣滯留於內造會造成壕溝足(註四),這是相當嚴重的問題,故在使用蒸氣阻絕襪時必須每天至少讓足部完全乾燥一段時間。 • 如果您久未登山足部還不夠堅韌時或是穿新登山鞋時,在穿襪之前可以考慮使用透氣膠帶或厚棉布貼在足部易起水泡的地方,如腳後跟等;或是灑一些足粉在襪子和鞋子裡面,如此可以預防水泡的發生。

  41. • 是一種分子運動的效應,所有物質均由無數的小分子所組成,這些分子均在快速、不停的做不規律的運動,由於彼此間的摩擦、碰撞及震動因此產生了熱;它也是一種能量的形式。分子運動越快熱能就越大;反之則反。

  42. 溫度 • 是用來表示物體實際的冷熱程度。雖然它並不是能量的本身。然而我們可以把溫度高低看成表示物質中每個分子具有的能量大小。因為物質所含的熱量為所含分子能量的總和,所以溫度高並不代表熱量多,體積也是決定因素之一。就像小老鼠的體溫比大象的體溫高但大象所含的總熱量絕對比小老鼠多。

  43. 「顯熱」及「潛熱」 • 「顯熱」是在物質三態中僅改變物質的溫度,而不改變其形態的熱;亦即一物體因吸熱或散熱而引起溫度的改變者。 • 而「潛熱」則是在物質三態中僅改變物質的形態,而不改變其溫度的熱;亦即一物體因吸熱或散熱而產生形態的改變者。一般而言潛熱的影響常大於顯熱,例如:一毫升的水升高1℃所需的熱量為1卡;但一毫升的水變為水蒸汽所需的熱量卻為 580卡。一般環境下,人體熱量約有三分之一藉水汽蒸發散出。

  44. 「熱」的傳播途徑可分為傳導、對流、輻射三種「熱」的傳播途徑可分為傳導、對流、輻射三種 a.「傳導」係熱量藉由媒介物的分子震動將熱能由高溫(分子震動快)的一端傳向低溫(分子震動慢)的一端,直到兩端的溫度一樣為止,屬接觸性的熱傳遞。單位時間內傳導熱量的多寡視距離、接觸面積、溫差及媒介物的比熱而定。 b.「對流」係熱在傳播時因媒介物為流體時特有的現象。由於流體受熱時會膨脹、密度減小、比重變輕而往上昇,較冷部分的流體因密度大比重亦大而下降補充上昇的部分,待其溫度升高後再行上升,如此互相交替即形成熱之對流。單位時間內對流熱量的多寡視該流體之比熱、黏稠度、對流面之面積、流速及溫差而定。如果該媒介正在快速流動的狀態,則經對流所傳遞的熱量將大大的增加。 c.「輻射」係以波動(對人體而言屬紅外線所以看不見)的形式來傳遞熱,不需任何媒介體即可將熱能釋入環境中。輻射熱以直線傳播,影響其傳播的因素為溫差、物質本身的透明度、表面的光滑性及顏色。若物質愈不透明則輻射熱越難穿透,表面越光滑、顏色越淺則愈能阻止輻射熱之傳遞(也就是反射愈好)。在有雲的夜裡比滿天星斗還溫暖,就是雲會將部分由地面輻射出的熱反射回地面的關係。

  45. 「相對濕度」 • 通常用來表示潮溼程度,為影響水蒸發速度的要素。相對濕度越低越容易蒸發。在一定的溫度及壓力下單位質量乾空氣所佔空間能含之水汽量有一定的上限,當達此上限時空氣中的水汽呈飽和狀態,水便無法蒸發成為氣體形態,溫度提高時這個上限也會跟著提高,反之則降低。也就是說高溫空氣比低溫空氣能包含更多的水汽。夏天的夜晚由於溫度降低使得空氣中達到飽和所需的水汽減少,而多餘的水汽便凝結成露水。溫度降到水汽凝結的那一點的溫度就稱為露點溫度;另外地形雨也有相似的情況,飽含水汽的氣塊被風推到高地時由於氣溫下降使得水汽凝結而降雨。相對濕度的大小影響流汗之蒸發甚巨,當環境潮溼到相對濕度為百分之百時,人體已無法憑藉汗水蒸發來散熱,這時特別容易發生熱病。台灣高山在稜頂附近由於氣候之分佈及少森林植被之故,夏季溫度雖高但濕度低,所以只要身體健康應不容易發生熱病;反倒是中級山恰在森林植被下,夏季常有高溫潮溼的情況,此時應多預防熱病之發生。

  46. 體熱經由各途徑散失所佔比例 • 在溫和無風的環境中人類體熱(休息狀態)經由各途徑散失所佔比例:輻射→40% 對流與傳導→30% 蒸發→20% 呼吸→10%由此可以看出睡眠時除了找個避風的場所外,保住輻射熱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在野外運動則風雨及汗水是免不了的,那時對流及蒸發就成了散熱的主力佔八成以上。

  47. 風對身體散熱的影響可由此公式: • 體感溫度=氣溫-4×√(每秒風速) 看出端倪。 • 依蒲福風級表,風速9m/s是五級的清風只會使內陸水面有小波或有葉之小樹搖擺,這在山上只能算很小的風,卻能使體感溫度低於氣溫9℃之多。一般高山上的平均風速都比這大得多,由此可見防風的重要。為何風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主要是它會加快「對流」與「水汽蒸發」的散熱速度。風與對流的關係如主文所言不再贅述;風與水汽蒸發的關係導因於它會帶走水面表層溼度較高的空氣,填入較乾的空氣,使得水面的溼度及水汽壓都降低所以水容易蒸發。風越大水汽壓越低蒸發也越迅速。

  48. • 是呼吸系統的第一道關卡,能直接改善吸入空氣的溫度、溼度及清潔度。它的組織結構複雜且精緻,無時不在執行著進出體內之空氣的過濾及熱量、溼度的交換工作。當乾冷的空氣吸入鼻子時鼻黏膜便會對這空氣加熱、加溼以減低乾冷空氣對肺部的直接衝擊,當然對鼻黏膜而言因為是損失熱及水份所以變得較冷、較乾。然後這空氣經氣管到達肺部繼續被加溫、加溼同時在肺泡中進行氣體交換。交換完畢後這空氣之溫度約與體溫相似並且有相當的溼度,然後再經氣管及鼻子排出,經過鼻子時由於空氣之溫度及溼度都高所以反而會對鼻黏膜加熱、加溼,這相當於回收部分的熱量與水份,這就呼吸與鼻子的大概關係。當然用嘴也可以呼吸但嘴巴完全沒溫度及溼度的交換功能,所以用嘴呼吸時不但沒有過濾空氣的作用並會散失較多的熱量及水份;同時對肺部也不好。有慢跑習慣的人應很容易發現用嘴呼吸在跑完後不但比較渴也比較累,而且距離越長差得越多。登山屬於長時間的耐力運動更應用鼻呼吸,當體力不濟時如果還硬衝常會弄得氣喘如牛張著大嘴呼吸,然後很快就掛了。此時應放慢腳步閉上嘴巴重新調整呼吸,調到不喘的程度然後維持著,那麼你還可以撐很久很久。

  49. 體溫 • 人體對溫度的自然反應機制是很奧妙的。求生意志雖是人類有意識自我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但生理之自然反應機制在此時亦會作出對生存最有利的反應。人處於高溫環境時皮膚微血管會擴張,讓較多的血液循環到表層以幫助散熱,另一方面則會增加流汗藉水汽蒸發加速散熱。持續高溫或太潮溼的環境下身體散熱不易(超出身體所能忍受的極限),即使大量流汗也不容易蒸發,此時就容易會發生中暑或中熱衰竭,如不趕緊加以適當處理嚴重時可能喪命。 • 相反的如果處於低溫環境則會自主的運動或不自主的顫抖來加速代謝作用增加體溫。

  50. 體溫 • 如果還不行那第二步就是收縮皮膚微血管以減少血液流到表層去散熱,但頭部及臉部的血管並不收縮,所以越是低溫越要注意頭部保溫,由於皮膚組織的溫度下降使與外在環境之溫差減少,也會減緩熱量流失。這些溫度較低的組織會形成保護層限制了身體核心溫度的散失。人體的手腳部份屬於瘦長結構,其表面積與體積之比,比身體軀幹部份大得多,所以比較容易散熱,當溫度太低且自身產熱不足時由於大量的皮膚微血管收縮(所以手腳部位容易遭受凍傷)血液自然集向腦部及身體中心以維持核心溫度。 • 由於核心溫度得以維持,使得大部分的主要器官能維持正常運作,所以縱使手腳遭受凍傷人依然能運用智慧逃離低溫環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