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 社會學動動腦 」 授課人:苗延威

「 社會學動動腦 」 授課人:苗延威. 本週主題 社會運動. 社會運動的定義. Donatella della Porta & Mario Diani 著,苗延威譯, 《 社會運動概論 》( 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 )( 台北:巨流, 2002) 。 頁 17-18 。 1. 非正式的互動網絡 2. 共享的信念和凝聚力 3. 突顯衝突的集體行動 4. 抗爭手段的運用. 社會運動的定義. 何明修, 《 社會運動概論 》( 台北:三民書局, 2005) 。 頁 3 。

Download Presentation

「 社會學動動腦 」 授課人:苗延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會學動動腦」授課人:苗延威 本週主題 社會運動

  2. 社會運動的定義 • Donatella della Porta & Mario Diani著,苗延威譯,《社會運動概論》(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台北:巨流,2002)。 頁17-18。 • 1.非正式的互動網絡 • 2. 共享的信念和凝聚力 • 3. 突顯衝突的集體行動 • 4. 抗爭手段的運用

  3. 社會運動的定義 • 何明修,《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5)。 頁3。 「社會運動是一種持續性的集體挑戰,由一群彼此團結的人民所發動,共同目的在於改變現狀。」

  4. 社會運動的定義 • Jeff Goodwin & James M. Jasper, “Introduction,” in Jeff Goodwin & James M. Jasper, eds., Social Movements: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 I (London: Routledge, 2007), p.1. • “Social Movements are collective, organized, self-conscious, and sustained efforts by ordinary people to change or preserve some aspect of their society by acting outside the usual routines and institutions of governance.”

  5. 社會運動的興起(政治過程論模型)

  6. 社會運動的文化框架(Cultural framings) • 不義框架 frame of Injustice • 認同框架 frame of Identity • 能動框架 frame of Agency

  7. 理性選擇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與社會運動 理性選擇論的基本預設: 個體主義 行動的可理解性 行動的理性計算 結果的理性預測 利己主義 行動效益極大化的考量傾向

  8. 賽局理論者 Garrett Hardin • -- 「共有地的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 • 奧森困境(集體行動的困境 ):Mancur Olson • 「民怨」導致社運的「不可能」 • -- 代價與效果的計算 • – 搭便車現象 (free riding)

  9. 2. 集體行動作為一種囚犯兩難 • 古典的囚犯兩難 • 作為囚犯兩難的集體行動

  10. 3. 奧森困境的解決 • 反對奧森功利個體假設者: • 當代的社會抗議並非為了要求利益分配,而是為了建立新的文化價值 • 團體誘因– 團體歸屬感/公共參與 as 行動報酬

  11. 接受功利個體假設者(如 Lichbach):「集體行動的理性選擇分析是可以與制度分析、文化分析形成某種的互補,而不是完全對立的。」四種突破之道: 1.市場取向 -- 增加參與者的利益誘因 2.社區取向 -– 社區感的塑造 – 增加超越個體的價值 3.契約取向 – 經由協商確保利益分配的公平性 4.層級觀念 – 重構組織動員方式 – 外來動員者、重組個體、強制協定、監督

  12. 「新社會運動」 • NSM主張的1960年代後的社運特點: 1.為社會結構帶來變遷; 2.新的社會矛盾取代了階對立; 3.新的價值與文化; 4.新的集體行動參與方式 • Craig Calhoun 對「新」的批評意見 :早在十九世紀初的許多集體行動就已有這些特點了(p.64)

  13. 1. 新的社會結構 • 社會預言的性格– 指引社會變化的方向 -- 「事先宣布正在形成的事物」 • 知識生產取代經濟生產– 學生、新中產 – 符號消費領域 – 經濟生產與環保 • 分配的正義原則– 正當性危機 – 福利經濟的邏輯 – 私領域生活的政治化

  14. 2. 新的政治對抗軸線 • 新右派– 含蓋低下階層與失業工人 – 反移民、種族主義 • 新左派– 反國家自由主義 – 教育程度高、專業人士 – 環保、性別

  15. 3. 新的文化價值 • 實現未完成的現代性, 捍衛溝通理性以防止系統力量的介入與扭曲 • 草根參與 • 基本教義的隱憂

  16. 4. 新的集體行動參與 • 日常生活成為社會衝突場域 • 社會運動參與 as 認同形塑的過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