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关于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com. 回顾:近十年的新课程之旅 在一个波及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经济并不发达、社会正在急剧转型、差异悬殊的国度,如何进行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本国国情的课程变革,世界上没有现成答案。 对我国近十年来课程发展过程的回顾与反思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应该制度化,因为面对未成年人,课程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更因为成功的中国课程变革对世界将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 1996-1998 年)

win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关于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关于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com

  2. 回顾:近十年的新课程之旅 在一个波及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经济并不发达、社会正在急剧转型、差异悬殊的国度,如何进行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本国国情的课程变革,世界上没有现成答案。 对我国近十年来课程发展过程的回顾与反思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应该制度化,因为面对未成年人,课程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更因为成功的中国课程变革对世界将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3.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1998年) •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1999-2001年7月) •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 案形成阶段(2001年7月—2004年) •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新课程实验阶段(2004年——至今)

  4.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1996-1998年)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1996-1998年) 主要事件 1、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调查。 2、课程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3、逐步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5. 反思与评论 • 这个阶段是漫长的、自发的、充满草根气息的,正是这种状态造就了的良好学术氛围,才使得课程改革有了灵魂——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6. 第二阶段(1999-2001年7月) 课程文本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阶段 主要事件 1、教育部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 “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 程教材体系”。 2、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 3、优先启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等几个学科课程标准 的研制工作,探索并初步建立起一整套学科课程标准研 制的工作程序。

  7. 4、全面启动课程标准及相关文本的起草工作。 5、2001年6月1日,教育部全面审议并原则通过 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义务 教育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并要 求2001年秋季组织实验。 6、筹备新课程实验工作。

  8. 反思与评论 1、明确了课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结构系统和过程系统。

  9. 结构系统 课 程 管 理 课 程 目 标 课 程 结 构 课 程 内 容 教 学 过 程 课 程 评 价

  10. 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 决策过程 评价与反馈 实施过程

  11. 2、初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运行机制,加快了课程发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2、初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运行机制,加快了课程发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 3、教师培训方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以基于平等、对话、合作为特征的研修文化,全面重建培训制度。

  12. 第三阶段(2001年7月—2004年)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课程方案的形成 重要事件 1、2001年7月,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实验工作会议,确定了新课程实 验的总体目标和工作策略,全面部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和师资 培训等各项工作。

  13. 2、实验规模逐步扩大。 2001年 42个实验区 0.5%-1% 2002年 570个实验区 18%-20% 2003年1642个实验区 40%-50% 3、成立 “教学专业支持工作组”。

  14. 4、组织对实验过程的评估与调研 • 第一次评估活动:2001年12月23—28日 • 第二次评估活动:2003年3月4—12日 • 第三次评估活动:2004年11月22—26日 • 每次评估活动分5-7个评估小组,每个评估小组由7-10人组成,包括大学校长、专家、地方行政官员、校长、教师和记者; • 3次评估工作考察了近50个实验区、150所中小学校,听课达500多节,座谈会300余次、参加座谈的代表逾5000人,回收的各种问卷一万多份。

  15. 反思与评论 1、课程发展成在教师、败在领导。 (1)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 重要契机和主要平台; (2)教师—校长—局长—政府主管领导

  16. 2、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教学研究领域正在 确立的基本制度。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核心要素: • 实践与反思 • 交流与合作 • 引领与创新 如何促进专业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是课程实践所提出并亟待解决的课题。

  17. 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 义务教育课程反思、推广与高中新课程实验 主要事件 1、新课程实验进入第三个年头,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展了阶段性的总结与反思。 2、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4年 70%-90% 2005年 85%-100%

  18. 3、新课程的初中毕业生经历中考改革。 4、山东、宁夏、广东、海南、江苏、福建、浙江、安徽、辽宁、天津等省区陆续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19. 反思与评论 反思一: 追问—新课程“新”在哪里?

  20. 新课程“新”在哪里? 门类? 课时? 内容? 教材?

  21. 新课程“新”在哪里?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评价方式? 管理方式?

  22. 新课程“新”在哪里? 课程文化 课堂文化 教研文化 管理文化 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

  23. 问题:实施新课程需要多久? • 1-3 年? • 5-8 年? • 50-100 年?

  24. 反思二:点上的经验如何在面上得到推广?从“样品”到“产品” 从“试点”到“推广”

  25. 这中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非线性关系? • 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到底如何? • 是哪些因素在主宰着这种变化? • 学术界的力量能够发挥多大的影响力? • 作为实践者的教师呢? • 舆论在其中又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 行政的力量是更为有力了,还是相反?

  26. 反思三变革,并非静悄悄 一直以来,尤其是前一段时期,一系列冲突的观点相互交锋,在突显学术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深深的隐忧。

  27. [案例〕 •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学校,何错之有? • 学生希望自己考一个好的成绩,何错之有? • 学校帮助学生和家长实现他们的愿望,何错之有?

  28. 争论的焦点 1、双基的内涵 2、质量的内涵 3、国际与本土 4、城市与乡村 5、大众与精英 ‥‥‥

  29.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 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 • 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 • 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并走出误区 • 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30. 反思四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质量

  31. 争论的本质 1、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 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32.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Four Tasks

  33. 教育发展生态图 实践能力 创造性 好奇心 兴趣爱好 自尊 自信 人生观 价值观 …… 知识 技能 解题能力 认真 勤奋 刻苦 踏实 谨慎 ……

  34. 学生发展现状反思 • 优势与问题同样突出 • 我们的优势正是西方教育所力图解决的问题 • 我们的问题也正是西方教育的优势 • 无论是优势还是问题,都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 我们的优势需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寻求平衡

  35. 我们有理由相信: • 在这样一种集东西方优秀文化元素于一体的环境中成长的人,自尊心将得到保护,自信心会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责任感、合作意识、创造精神都将得到发展;孩子们的学校生活会更幸福,人格更健全,心胸更开阔。 • 越接近新课程的核心,人们越将感受到新课程带来的“心灵冲击力”。 • 一个创造力不断涌流的社会将指日可待!

  36. 反思五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效益 • 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 • 教学投入:师生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 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性质及 投入程度;设备、物力、财力 • 教学产出: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能 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须 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

  37. 存在的问题 • 重时间的投入,缺乏效益观; • 重外在行为的投入,忽视内心感受; • 重知识、技能的输入与产出,轻视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 重有形成果的产出,忽视负效应的消除; • ……

  38. 反思六 来自实验区的声音

  39. 一位小学教师的呼吁 • 真正扎实搞课改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新课程下的学生明显地爱学习了,自信心增强了,能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了,有自己的见解了,学习渠道和空间拓宽了,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多了,尝试探索和实践的意识增强了。这难道不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吗?

  40. 济南市2005年中考数学成绩情况 说明:1、该数据由济南市教研室提供2、三所学校都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各方面条件相当

  41. 四川省德阳市200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统计表四川省德阳市200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统计表

  42. 国家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相关数据(辽宁省 2005) 实验区和非实验区之间的比较(小学)

  43. 实验区和非实验区之间的比较(中学)

  44. 新课程正在给基础教育带来本质的、积极的变化,其成效将在今后逐渐显现出来。新课程正在给基础教育带来本质的、积极的变化,其成效将在今后逐渐显现出来。 •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 •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 ——摘自《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9日周济部长的独家专访

  45. 案例:台湾的数据 1、建构教学的小学毕业生国中入学初期学习情况 说明:数据由台湾地区教育部教学与课程高级辅导 组数学组长钟静教授提供

  46. 2、国二学生参加IAEP测试中的表现

  47. 反思七 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机制与制度 促进新课程走向常态? • 决策保障机制 • 规范办学行为 • 校本教研制度 • 考试评价制度 • 专业支持体系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