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 诗经 》 三首

《 诗经 》 三首.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制作者 艾惠. 教学目标. 1 、学习掌握有关 《 诗经 》 的文学常识和其现实主义的风格; 2 、学习掌握 《 诗经 》 四言诗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节奏特点; 3 、理解三首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 4 、背诵课文。. 《 诗经 》 简介.

wils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 诗经 》 三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诗经》三首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制作者 艾惠

  2.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其现实主义的风格; 2、学习掌握《诗经》四言诗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节奏特点; 3、理解三首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 4、背诵课文。

  3.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反映了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诗经》分为“风”(即15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又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颂”(宗庙祭祀乐歌)三大类。 《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直陈其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就是比喻。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4. 卫风 . 氓(méng) 主旨 《卫风 . 氓》表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和怨恨感情,鲜明地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全诗六章,以“我”(女主人公)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写法。

  5. 卫风·氓 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7.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8.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9.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0.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1.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2. 内容分析 1-2章,追叙恋爱生活。女主人公是一个热情、温柔、纯真又痴情的姑娘,对未来充满幸福的憧憬。 第3、4、5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3章,总说自己的生活教训。 第4章,概说自己的不平遭遇和内心痛苦。 第六章,写她决心与他决裂,表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衬男子的反复无常。 婚前: 两情相悦; 婚后前期:和睦相处; 婚后晚期:情感破裂。 小结

  13. 深入理解 1、 诗中女主人公是一位钟情的女子。她“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对所爱之人满怀着期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表现她情真意切;“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她的天真、单纯、善良尽显其中。 2、 诗中女主人公的遭遇是悲惨的。一个钟情的女子,碰到了一位“另寻新欢”的负心汉,她只有“老使我怨”的痛苦与哀伤。“女也不爽”,说她不仅钟情,且品行端正。“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是她经历爱情挫折后的心灵流露。“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是女子恪守妇道的宣言。“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表现了她的勤劳可爱。 3、 全诗笼罩着悲剧气氛。尽管恋爱时充满了欢乐,但很快就因为男子的“喜新厌旧”而成了悲哀的反衬,使得悲剧氛围更加浓厚。“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表现出自己对感情忠贞不渝,男子则“二三其德”,朝三暮四,不能从一而终。 4、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感线索叙事,情感线索则顺着“热烈——冷却——冰冻”的轨迹发展变化。

  14. 结构图 : 情节 感情基调 热情 幸福 •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过于痴情。(比、兴) •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比、兴) •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 苦。(赋、比、兴) 恋爱 沉痛 怨恨 婚变 清醒 刚强 决绝

  15. 鉴赏要点一 • 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卫风·氓》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体格局,是它的最大特色,对我国后世诗歌创作,有至为重要的影响,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6. 鉴赏要点二 • 对比的写法 《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 婚前:生活幸福,性格热情、温柔、纯真。 女主人公 婚后: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 氓 婚后:“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17. 鉴赏要点三 • 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又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18.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9. (以第一节)示范朗读 要求:要读出句内节拍,章内节奏, 语气语调。 稍停 快连 稍停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 (反问语气) (肯定语气) (感叹语气)

  20. 内容分析 《无衣》是古代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 第一章——写军情紧急,大家统一思想 , 准备上 战场。 第二章——写大家一起行动,投身到征战当中。 第三章——写大家一起上战场,团结对敌。 诗歌在悲壮的爱国情绪笼罩下,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21. 艺术鉴赏 1、重章叠句(重章叠唱) 全诗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同袍”“同泽”“同裳”和“同仇”“偕作”“偕行”的递进层次)。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将士们不畏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将士们同心协力、无畏无悔、勇往直前的风采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赋”的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赋体诗。全诗用“赋”,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22. 主题思想、感情基调 1、《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2、全诗的感情基调——豪放与悲壮、激昂与亢奋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23.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4. 内容分析 第一幅画面——相约来见图。 背景:城角。人物:“我”、静女。情境:一面是躲在墙角后的静女,她正在捂着嘴,调皮地笑。一面是“我”,“我”满头大汗,正因见不到静女而着急,“我”跑前几步,再大喊几声…… 第二幅画面——恋人相见图。 背景:城角下面的小路。人物:“我”、静女。情境:一面是美丽的姑娘,她手握一个红润美丽的彤管,无限深情地望着“我”。一面是“我”正伸出双手要接住这沉甸甸的爱,“我”的内心有万分的喜悦。 第三幅画面——依依惜别图。 背景:郊外小路。人物:“我”、静女。情境:静女与“我”分别,她正为“我”送别,她低下身去,正采摘茅草芽,并送给我。“我”在不舍中感受着恋人对自己的爱。

  25. 主题思想 《邶风·静女》描写的是情人幽会的经过,生动地描写了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风情。诗中男女对爱情的追求自由、大胆、热烈,诗中的感情又是热烈、纯朴与真挚的。

  26. 艺术鉴赏 1、节奏及章法创设出全诗的韵律美(重章复唱)。 “相约来见图”透示出悬念美; 2、 文章创设了情境美 “恋人相见图”透示出情调美; “依依送别图”透示出情韵美。 3、 人物形象美:静女小鸟依人,楚楚动 人,男青年调皮钟情,风度翩翩。 4、巧妙选用细节,风格朴实,增添了艺 术魅力。 5、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 以“彤管有炜”来暗喻女子之美; 以馈赠之“荑”暗喻女子感情真挚与纯洁。

  27. 比较鉴赏,区别异同 1、 《诗经》是以写实为主的。多方面地描写了现实生活。《卫风·氓》详细地交代了一个女子的婚姻悲剧;《秦风·无衣》则反复而着意地描述了将士们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情景;《邶风·静女》真实地记录了两情相悦的一对男女城角约会的情形。 写实艺术为后来的文学评论家定评为现实主义,故可认为《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 2、“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 《卫风·氓》通篇使用“赋”的手法叙述事物,诗中兼用“比、兴”。 《秦风·无衣》使用的是“赋”的表现手法。 《邶风·静女》使用了“比”的表现手法。 3、《诗经》中的民歌结构形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重章叠句。 它表示事物进展的程度和顺序,并有加强抒情的效果。

  28. 通假字 匪来贸丝 非,不是。 于嗟鸠兮 吁,叹息,叹气。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脱,拖、摆脱,脱身。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畔,边岸。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襗(zé),内衣。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薆(aì),隐藏;现,出现。 说怿女美 悦,高兴;汝,代“彤管”。 自牧归荑 馈,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