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青少年与互联网研究 经验与问题分析

青少年与互联网研究 经验与问题分析. 卜卫 刘晓红 2003/9. 一、基本情况介绍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抽样和调查方法 研究的主要发现(只列出有地区差异的结论) 二、经验和问题分析 1. 城市的差异 2. 青少年个人使用体验和城市差异分析 3. 提高抽样精度努力的方向. 研究目的 1. 了解青少年的互联网采用及其影响因素 2. 了解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经历和经验 3. 探讨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包括:身体健康、学习活动、人际交流、大众媒介使用、娱乐活动、社会参与等。. 研究方法

wern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青少年与互联网研究 经验与问题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青少年与互联网研究 经验与问题分析 卜卫 刘晓红 2003/9

  2. 一、基本情况介绍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抽样和调查方法 研究的主要发现(只列出有地区差异的结论) 二、经验和问题分析 1.城市的差异 2.青少年个人使用体验和城市差异分析 3.提高抽样精度努力的方向

  3. 研究目的 1.了解青少年的互联网采用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经历和经验 3.探讨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包括:身体健康、学习活动、人际交流、大众媒介使用、娱乐活动、社会参与等。

  4. 研究方法 研究从青少年访谈开始。访谈的目的是从青少年中收集研究资料,建立基本的研究结构和内容。总共进行了两次个人深度访谈(12岁学生和18岁学生),三个焦点组访谈和一个问卷焦点组访谈。访谈主要内容包括:互联网接近;互联网使用;以及互联网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根据访谈内容,并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报告,研究人员编制了调查问卷。其中,“使用互联网最让你高兴的经历是什么”、“使用互联网的负面经验是什么”两项调查内容,完全根据青少年的经验来编制。尔后,分别在中学、小学进行了两次试测,以检验问卷的效度。 抽样调查

  5. 抽样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调查的目标总体: (1)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西宁、呼合浩特7城市市区小学四五六年级普通中学初中和高中在校学生为一总体; (2)上述七个城市每个城市各自构成一个总体。经事后对样本加权得到对总体的推论。

  6. 2.调查城市的确定 考虑到中国城市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状况,及便于与2001年互联网调查结果对比,选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呼和浩特和西宁等7个城市作为本次调查的城市。 城市发展水平,主要依据《(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的数据。该报告列出了全国50个城市104个指标的综合排名,下表为7城市4个综合指标的排名情况。从表中数据可见,北京、上海、广州是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成都和长沙是发展水平中等的城市,西宁和呼和浩特是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与CNNIC2002年第二次调查结果对比,可以大致的看出互联网使用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对应关系。对这三组7个城市进行青少年使用互联网调查,对中国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情况,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7. 3.样本学生的年级 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样本学生的年级为小学五年级、初一和高一。 4.样本量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每城市500人,呼和浩特和西宁每城市450人。

  8. 5.抽样和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二级)抽样方法。 具体做法是:① 7个城市分别按小学四五六、初中、高中在校学生数比例分三层,每层样本量按总体比例抽取。② 在层内确定样本学校,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每城市25个学校,西宁、呼和浩特每城市15个学校。选定样本学校的原则是,按城区的各行政区学生数比例,确定各行政区的学校数,根据学校名单,随机抽取学校,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与当地参与本次调查的联系人(教委、少工委或其他了解当地情况的负责人)商定,考虑重点校的比例,及其他各地特有的具体情况。③ 每学校根据实际可能(例如是自习课)选定一个班。④ 在班内按1、3、5、7列或2、4、6、8列选定20位(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或30位(西宁、呼和浩特)学生作为调查样本。

  9. 6.样本的加权 每城市样本量的确定主要考虑研究经费和实际可操作性,因此7城市合并为一个总体时,按7城市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比例共21块对样本作了加权。 每城市内各层的样本量,按小学四五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比例抽取。

  10. 上网百分比 N 抽样误差 北京 66.9% 498 5.9% 上海 61.5% 497 7.2% 广州 73.3% 457 5.8% 成都 52.6% 492 8.5% 长沙 78.4% 485 5.1% 西宁 37.1% 442 5.8% 呼和浩特 43.8% 438 8.9% ①7城市各自为一个总体时的上网百分比及9%置信度下的抽样误差 ② 7城市为一个总体时的上网百分比及9%置信度下的抽样误差 七城市平均上网比例:63.3%,加权后的7城市样本量:3375,90%置信度的抽样误差3.2%

  11. 调查实施 2003年3月至4月,课题组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西宁、呼和浩特七个城市展开了调查。共调查了155个班的3400名中、小学生,获得有效问卷3375份。

  12. 研究的主要发现(只列出有地区差异的结论) 第一部分. 青少年互联网采用 结论1: 各城市上网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长沙78.4%、广州73.7%、北京66.9%、上海61.5%、成都52.6%、呼和浩特43.8%和西宁37.1%。

  13. 结论2: 家庭电脑拥有率与互联网采用显著相关,家庭电脑上网率也与互联网采用显著相关。七个城市中的家庭电脑拥有率有显著差异。其中,广州普及率最高,为84.5%,以下依次为北京81.3%;长沙59.9%;上海为58.7%;成都48.8%;西宁36.9%;呼和浩特35.4%。各城市的家庭电脑上网率有也显著差异。其中,广州家庭电脑上网率最高,为77.6%,其次为长沙77.1%。以下依次为北京、上海、成都、西宁和呼和浩特。

  14. 结论5: 调查表明,在家上网的青少年用户比例最高,为78.6%,其次是亲戚朋友家,为67.2%。以下依次为学校50.3%;父母或他人办公室42.7%;以及网吧等公共休闲设施为30.5%。地区差异检验说明,青少年在自己家、亲戚朋友家、学校、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均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如:青少年在家上网比例最高的城市是广州(91.5%)、北京(90%)和上海(71.8%),比较居中的为成都和长沙,约60%左右,比例较低的城市是西宁和呼和浩特,在50%左右。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五个城市中,约50%的青少年用户可以在学校使用互联网,尽管其使用频度不高。在西宁和呼和浩特,其比例则低得多,分别为20.7%和13.3%。相反的是,呼和浩特和西宁的青少年用户到网吧上网的比例最高,分别为68.9%和64.8%。其次是成都和长沙,均为60.1%。广州、上海、北京青少年用户到网吧上网的比例较低,分别为24.1%,27.2%和16.7%。 统计表明家庭是否拥有上网资源与上网吧呈负相关,即家庭拥有上网资源的青少年,越不经常使用网吧。

  15. 结论5: 调查表明,在家上网的青少年用户比例最高,为78.6%,其次是亲戚朋友家,为67.2%。以下依次为学校50.3%;父母或他人办公室42.7%;以及网吧等公共休闲设施为30.5%。地区差异检验说明,青少年在自己家、亲戚朋友家、学校、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均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如:青少年在家上网比例最高的城市是广州(91.5%)、北京(90%)和上海(71.8%),比较居中的为成都和长沙,约60%左右,比例较低的城市是西宁和呼和浩特,在50%左右。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五个城市中,约50%的青少年用户可以在学校使用互联网,尽管其使用频度不高。在西宁和呼和浩特,其比例则低得多,分别为20.7%和13.3%。相反的是,呼和浩特和西宁的青少年用户到网吧上网的比例最高,分别为68.9%和64.8%。其次是成都和长沙,均为60.1%。广州、上海、北京青少年用户到网吧上网的比例较低,分别为24.1%,27.2%和16.7%。 统计表明家庭是否拥有上网资源与上网吧呈负相关,即家庭拥有上网资源的青少年,越不经常使用网吧。

  16. 结论10: 调查表明,在课堂学习时有机会利用电脑或互联网的青少年,其互联网采用比例较高。七城市在“老师是否留过需要用电脑或互联网才能完成的作业”方面有显著差异。北京、广州、长沙的青少年在课堂学习中利用互联网的比例最高,西宁和呼和浩特则较低。

  17. 城市 第一位 第二位 北京 浏览互联网内容 下载互联网内容 上海 玩游戏 浏览互联网内容 广州 浏览互联网内容 下载互联网内容 成都 玩游戏 浏览互联网内容 长沙 玩游戏 浏览互联网内容 西宁 玩游戏 使用聊天室 呼和浩特 玩游戏 浏览互联网内容 第二部分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 结论7:七个城市的青少年用户在使用功能上有显著差异。

  18. 二、主要经验和问题 1.城市的差异 湖南长沙的例子 2.青少年使用网络正负面经验与地区差异

  19. 使用互联网最让你高兴的事 F Sig.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长沙 西宁 呼和浩特 找到解作业难题的方法 4.697 0.000 55% 43% 62% 59% 58% 53% 55% 结交新朋友 5.314 0.000 57% 58% 65% 75% 69% 69% 68% 下载工具或杀毒软件 9.54 0.000 63% 61% 63% 52% 47% 38% 47% 下载图片或flash 17.109 0.000 80% 71% 76% 67% 55% 51% 53% 下载或看网络电影 7.871 0.000 45% 59% 51% 64% 64% 67% 63% 为完成学校作业查找资料 9.343 0.000 75% 65% 70% 56% 58% 48% 59% 在网上可以找不认识的朋友聊天 4.481 0.000 49% 51% 55% 63% 56% 63% 67% 查阅我们学校的网站 8.422 0.000 49% 43% 54% 45% 43% 28% 30% 表中数据为选择“有时是”或“经常是”的百分比(曾有过)

  20. 负面经验 F Sig.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长沙 西宁 呼和浩特 QQ不安全 7.683 0.000 37% 45% 43% 51% 54% 58% 62% 别人骂我 7.628 0.000 29% 34% 35% 47% 45% 51% 44% 玩游戏时遇到黑客 5.193 0.000 26% 33% 30% 38% 40% 46% 39% 遇到大色狼 4.584 0.000 19% 27% 25% 33% 29% 37% 32%

  21. NO 层 R r M m f1 f2 s1方系数 s2方系数 S1方 S2方 总方差 1 北京456 4460 10 36 20 0.0022 0.5556 0.0998 0.000005 0.0559 0.209 0.0056 2 北京初中 6120 12 40 20 0.002 0.5 0.0832 0.000004 0.0385 0.186 0.0032 3 北京高中 2997 3 42 20 0.001 0.4762 0.3330 0.000009 0.0059 0.118 0.0019 4 上海456 5574 10 42 20 0.0018 0.4762 0.0998 0.000005 0.061 0.205 0.0061 5 上海初中 7668 11 47 20 0.0014 0.4255 0.0908 0.000004 0.0564 0.206 0.0051 6 上海高中 3546 4 46 20 0.0011 0.4348 0.2497 0.000008 0.0139 0.074 0.0035 … … … … … … … … … … … … … 21 呼市高中 442 2 52 28 0.0045 0.5385 0.4978 0.000037 0.0214 0.21 0.0106 3.提高抽样精度努力的方向

  22. ★分析:对计算表作多元回归分析,采用逐步进入方法,采用.05的P值,第一影响因素是班级间方差,第二影响因素是班级间方差的系数,主要是样本班的个数;班级内方差及系数则未进入方程。和柯老师书P.339的分析一致。★分析:对计算表作多元回归分析,采用逐步进入方法,采用.05的P值,第一影响因素是班级间方差,第二影响因素是班级间方差的系数,主要是样本班的个数;班级内方差及系数则未进入方程。和柯老师书P.339的分析一致。 ★今后提高抽样精度的重点:一是每层尽量同质,这就要把重点非重点也作为层对待,二是增加每层内班数,但这必然增大工作量。这两点从直观经验看也是这样。 在分配样本时,由于高中的学生数比例低,在每班抽取同样学生的前提下,样本班数就相应少,班级间方差系数就大,所以在21个层中,7个高中层的系数从21~15,是最大的,因此按学生数比例抽取班数,是一个失误,在学生数比例低的层,例如高中层,应当适当减少每班人数,适当增加班数。

  23. 结束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