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第二章 国际收支管理

第二章 国际收支管理.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 / 地区的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的内、外经济平衡协调发展举足轻重。 第一节 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国际收支 ( Balance of Payments , BP s ):以统计报表的方式,系统总结特定时期内(半年,或一年)一国的经济主体与他国经济主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它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单项转移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债权与债务交易。 开放经济体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彼此链接,通过分析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来判断、研究一国国际收支的变动,初步分析其成因,这是国际收支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国际收支的变动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国际收支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国际收支管理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地区的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的内、外经济平衡协调发展举足轻重。 • 第一节 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BPs):以统计报表的方式,系统总结特定时期内(半年,或一年)一国的经济主体与他国经济主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它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单项转移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债权与债务交易。 • 开放经济体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彼此链接,通过分析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来判断、研究一国国际收支的变动,初步分析其成因,这是国际收支管理的基础工作。

  2.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国际收支的变动 •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BOP) • 编制标准:IMF BPMⅤ(1993);BPM6(2008) 由两大部分组成:经常帐户(Current Account,CA),反映商品、服务进出口及净要素支付等实际资源流动。包括4个二级帐户:货物(goods)、服务(services)、收入/益(income)、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 资本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KA):反映资本所有权流动,由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组成。金融账户又细分为如下子账户: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3. 中国BOP表的编制:基本按照MBPⅤ,但作了轻微调整。主要是把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项从金融账户中拿出,单独作为和CA、KA平行的一级账户看待。 • BOP表是复式记账原理下的会计报表,每笔交易由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贷方(credit,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减少),借方(debit,表示资产/资源持有量的增加)组成,故原理上所有的贷方与借方总额最后必须能够抵销,但由于种种原因结帐时一般会出现净的贷方或借方,这时需人为设置一个抵销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E&O) • BOP=CA+KA+E&O=0

  4. 案例:中国2010年BOP表(source: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index.html统计数据与报告栏目)案例:中国2010年BOP表(source: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index.html统计数据与报告栏目) 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tjsj/tjsj_detail.jsp?ID=110500000000000000,44&id=5 IMF-BOP表 PRC,1980-2008 BOP_CN1980-2008.xls 1.经常帐户差额 CA差额反映实际资源的流动,在一国国际收支中占支配地位,KA在本质上是为CA融资的,因此一般所指的国际收支平衡就是CA的平衡。如果不考虑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货物(goods)+服务(services)=贸易账户额(Trade Balance,TB) • 差额/净额=贷方-借方 • 近些年来,中国国际收支CA差额绝大比重是货物贸易差额,即净出口(出口X-进口M)。 • 中国净出口顺差(X-M>0)额虽然较大,但由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少,所以实际获得的收益并不多。“八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值得我们深深反思!

  5. 2.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由于资本账户差额较小,KA净额一般都是金融账户差额。其大小与一国金融市场开放度、成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开放经济下,一国对KA账户的管理,即要合理利用外资又要监控、规避大规模游资/热钱的无序冲击成为一项新的挑战。 3.综合差额(Overall Balance) IMF: Overall Balance=CA+KA- reserve assets 中国: Overall Balance=CA+KA 如果不考虑E&O,Overall Balance=CA+KA>0→国际收支顺差(出超,surplus)→RA增加(注意:RA<0,表示储备资产增加); Overall Balance=CA+KA<0→国际收支逆差(入超,deficit) →RA减少(注意:RA>0,表示储备资产减少); 如果不考虑E&O,那么BOP=CA+KA+RA=0 • 案例讨论1: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Two-Surplus) 中国国际收支账户CA>0,KA>0

  6. 案例讨论2: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激增,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利、弊)案例讨论2: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激增,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利、弊) • 阅读材料:李俊青,韩其恒.不完全金融市场、海外资产结构与国际贸易[J].经济研究,2011,(2):31-43 文章观点:金融市场欠发达的国家,由于存在更多的预防性储蓄而出现贸易顺差,相应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例如,美、英)会出现贸易赤字;金融市场发达国家选择“做多股权,做空债权”,金融市场欠发达国家选择“做多债权,做空股权”,导致资本由金融欠发达国家流入金融发达国家(因为总体上金融欠发达国家的做多债权大于金融发达国家的做多股权),从而完成物流与金融流的大循环。贸易伙伴国间金融市场差距越大,两国的贸易就越不平衡。 • 世界经济不平衡始于1996年,2000年以后迅速扩大,自金融危机前达到顶峰,之后有所缓解。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国家巨额CA赤字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大量CA顺差。截至2008年发达国家CA赤字高达4650亿美元(占世界GDP的1.1%),新兴市场国家CA顺差7144亿美元。具体到:美国,2005-2008年,CA赤字占世界GDP平均为1.4%,2009年降为0.6%;中国同期是顺差占世界GDP均为0.6%(IMF)

  7. 二、调解国际收支政策 •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常态,但要有限度。比如在2010年10月22日韩国庆州召开的G20财长会议上美国财长盖特纳 (Franz Geithner )要求各国应该将|CA/GDP|≤4%。逆差超过GDP4%的国家应该被允许汇率贬值;顺差超过4%的国家应该重新评估它们的币值(汇率升值)。 • 国际收支出现持续、较大规模逆差或顺差的弊端p38-39 • 国际收支失衡下的调解政策: • 需求方面包括支出/需求增减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以此调节社会总需求,具体又包括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和支出/需求转换政策( 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 ),后者意在调解国内外商品的需求结构比例,可进一步分为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 • 供给方面的政策调节又称为结构调节政策,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社会供给能力。 

  8. 1.财政政策:政府预算和税收变动 如果,BP<0(逆差)→G↓or T↑(减少政府支出or增加税收,即采取紧缩财政政策) 如果,BP>0(顺差)→G↑or T↓(增加政府支出or将降低税率,即采取扩张财政政策)注:当前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此政策,比如扩大民生支出,落实公共财政,达到一举两得效果。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恒等式:Y=GNP=C+I+G+NX NX(净出口)=X-M ≈ CA 吸收A=C+I+G,那么CA=Y-A,如果Y给定,A↓(C↓orI↓orG↓)→CA↑ 2.货币政策

  9.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的调节来调整国际收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的调节来调整国际收支。 • 例如, BP<0(逆差) →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or提高再贴现率,or在公开市场发行证券回笼货币 )→M ↓ →r ↑ →I ↓ S↑→CA=S-I>0 外资流入KA>0 →BP改善(逆差减少,直至恢复均衡) • 支出转换政策 1.汇率政策 在一国存在较严重逆差情况下,本币汇率人为贬值→外币相对升值→以外币标价的进口品相对更贵 →需求转向相对便宜的本国进口替代品 →M ↓ 同时,外国进口本国商品相对便宜→X ↑ →逆差减少

  10. 2.财政管制:关税、进出口补贴等 • 讨论:中国“出口导向” (Export Orientation )外贸政策,“奖出限入”政策的时代意义与局限。 3.直接管制:外汇审批,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 IMF的态度!自2008金融危机后IMF对资本管制的态度由先前的反对转为有条件的赞成。2011.4,IMF明确表态新兴市场经济体为管理国际资本流入可以采用资本管制,并提出管理资本流入的政策框架。 三、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适用性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效果越来越倚重国际合作的紧密和配合程度。 •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政策搭配理论 • 开放经济体宏观调控目标:4个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前三个指标的实现意味着一国/地区“内部”经济平/均衡,最后指标的实现意味着一国/地区“外部”经济平/均衡。 四者兼得十分困难的,大多情况下不得不面对Trade-off的选择。

  11. 中国指标案例:经济率增长[8%,10%]闭区间;充分就业指标:失业率≤5%;物价稳定指标:CPI≤3%;国际收支追求平衡,略有顺差。中国指标案例:经济率增长[8%,10%]闭区间;充分就业指标:失业率≤5%;物价稳定指标:CPI≤3%;国际收支追求平衡,略有顺差。 • 丁伯根法则(Tinbergen’s rule):要实现N种独立目标(比如,经济“内”、“外”平衡两个目标),至少需要N种独立的政策工具。 一、斯旺图(Swan’s diagram ):需求增减与需求转换政策搭配 • 假设前提:3个 • Swan’s diagram 见p45 图2-3 • 对斯旺图的说明:该图是q-Y两维平面 • FF线是外部均衡线,此线上表示BP=CA(前提条件1)=0,该线上倾,因为:实际汇率(q)↑,即本币贬值→本国出口↑→外贸顺差→为平衡此顺差恢复外部均衡,本国必须增加需求/支出( Y=GNP=C+I+G+CA),即Y↑(花掉出口赚来的钱) • YY线是内部均衡线,此线上表示经济“内部”均衡,该线下倾,因为:实际汇率(q)↑,即本币贬值→本国出口↑→CA↑→ 为了保持内部平衡,国内支出必须相应减少

  12. FF线与YY线的交点是整个区域唯一“内”、“外”经济同时达成平衡点。可见“鱼和熊掌兼得”是多么不易。因此,均衡是偶然,失衡是经济的必然。实际上,我们应该主要关注失衡“度”的问题。FF线与YY线的交点是整个区域唯一“内”、“外”经济同时达成平衡点。可见“鱼和熊掌兼得”是多么不易。因此,均衡是偶然,失衡是经济的必然。实际上,我们应该主要关注失衡“度”的问题。 • FF线之上表示外贸顺差,因为给定Y,线上方实际汇率贬值,导致顺差;此线下方表示逆差 YY线之右边表示经济繁荣,因为给定q,线之右边表示需求过旺,这是经济繁荣的标志;此线之左边意味萧条。 • 斯旺图缺陷 • 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如果要实现“内”、“外”经济同时达成平衡的双目标,但却仅有一个政策工具(需求增减工具,在Bretton Woods System下汇率工具不可用)这是不可能的, “内”、“外”目标实现必然顾此失彼。

  13. 二、Mundell’s Model: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 在固定汇率,资本流动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克服Meade’s Conflict •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蒙代尔分配原则 • 财政政策工具解决“内部”经济平衡问题,货币政策工具解决“外部”经济平衡问题。 • 该原则利用了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原理 • 对Mundell’s Model的说明:该图是i-Y两维平面 • IB(Internal Banlance)表示内部均衡线,该线上倾,因为i↑→经济紧缩→为保持内部经济平衡→支出Y↑ IB线之右边表示经济繁荣(通胀),左边表示经济萧条(失业) • EB(External Banlance)表示外部均衡线,该线也上倾,但比IB线更平缓(斜率小),因为利率变化主要是货币政策的结果,蒙代尔政策指派货币政策是对外的,即利率变动对外部目标的影响要大于内部目标,即对同一幅度的利率变化,从横轴Y看,EB线变动幅度要大于IB线。 EB线上倾,因为:i↑→资本内流→KA顺差→为平衡掉此顺差→Y↑(花掉该资本净流入)。该线之上表示顺差,因为固定Y,i增加,引发资本流入;该线之下,表示存在逆差。

  14. 三、一般均衡模型(Th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即IS-LM-BP Model • Mundell’s Model的拓展:汇率可变动,将开放经济体经济的“内”、“外”均衡,归结为三个市场的同时平衡:货币市场平衡(以LM线表示,此线上L=M,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商品市场的均衡(以IS线表示,此线上I=S,即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国际收支平衡(以BP线表示,此线上表示外汇需求等于外汇供给,BP=0)。 • 在以纵轴利率r和横轴国民收入Y构成的r-Y坐标平面内,IS、LM线表示国内经济状况。IS线向下倾斜,LM线线上倾斜,两线的交点表示“内部”经济达到均衡。BP线向上倾斜,此三线的交点,即意味着开放经济体“内”、“外”经济同时达成均衡。 • IS-LM-BP Model假设前提:4个p48

  15. BP线随资本流动程度的不同而向上倾斜的程度不同。当资本完全不流动时,BP线是一条垂直线,此时BP=CA(Y);当资本完全流动时,BP线是一条水平线,此时BP=KA(r);介于上述两个极端之间的是,一般情况下BP线向上倾斜,资本流动性越强,BP线越平缓,BP=CA(Y)+KA(r)。BP线随资本流动程度的不同而向上倾斜的程度不同。当资本完全不流动时,BP线是一条垂直线,此时BP=CA(Y);当资本完全流动时,BP线是一条水平线,此时BP=KA(r);介于上述两个极端之间的是,一般情况下BP线向上倾斜,资本流动性越强,BP线越平缓,BP=CA(Y)+KA(r)。 • 汇率的变化会引起IS线、BP线的移动:本币贬值,会使得IS线平行右移;BP线平行右移。反之,反是。 •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得LM线向左平移,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LM线向右平移。同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IS向右平移,紧缩财政使得IS向左平移。 • LM线、BP线均上倾,二者的位置不同会使得政策工具的效果不同。因为当今中国对资本账户的控制仍较严格,使得资本流动较弱,故我们认为对于中国,BP线要比LM线更陡峭。

  16. BP BP1 r LM (一)浮动汇率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 1.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效应(分3种情况讨论:资本不完全流动、资本完全不流动、资本自由流动) r3 d BP1 b r1 BP r2 c IS3 r0 a IS1 IS2 IS Y 0 Y0 Y2 Y1Y3 图2-7A 浮动汇率,资本有限流动,扩张财政政策效应

  17. 如果BP线比LM线陡,IS→IS1和LM交点b 就在BP线的下方,意味着逆差,浮动汇率下本币贬值,此时IS线就会继续右移至IS3, IS3线和LM线的交点由b→d,BP线也会右移,在一般均衡条件下,BP线一定会右移通过三线相交的d点。收入会进一步增加,从Y1→Y3,因此BP线比LM线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效果更好(具有放大效应)[可参见:姜波克 主编 《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p211] 注意:上述过程LM线始终保持不变,因为货币政策未变。 2.浮动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效应:p51 图2-8 • 浮动汇率,货币政策下,LM、IS、BP线都会移动。 • 总体结论:浮动汇率条件下①财政政策在资本自由流动下完全无效(因为收入Y最终没有变化),有限资本流动下的财政效应小于资本完全不流动;②货币政策都有效,且会放大这种政策效应。

  18. (二)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 • 因为汇率固定,BP线保持位置不变。 1.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效应(通过收入效应和利率效应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p52 图2-9 • 为保持汇率稳定,央行被动吞吐外汇,引致本币供给变动,从而导致LM线被动移动。 r BP LM1 LM LM1 r2 c b BP r1 r3 d r0 a IS1 IS 0 Y Y0 Y2 Y1 Y3 图2-9A 固定汇率,资本有限流动,扩张财政政策效应

  19. 如果BP线比LM线平缓(红线所示),那么扩张财政后,a→b,b在BP线的上方,表示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升值压力,为打消升值压力,维持汇率不变→央行买入外汇,抛出本币→LM线右移;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LM线一定会右移通过BP线和LM1的交点d的位置。这样,最初扩张财政的效果得到强化,Y1→ Y3,且利率有所降低,r1→r3 • 注意:在固定汇率,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条件下,BP线是一条水平线,LM线也是一条水平线,二线重合,在纵轴的截距大小就是世界利率。 姜波克 主编 《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p208,LM线仍然上倾,应该是错误的。 2.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效应 总体结论:固定汇率下①财政政策在资本完全不流动下无效(收入Y没有变化);在资本流动下有效,且资本流动性越强,财政政策越有效。 • 案例:中国,钉住汇率,要发挥财政政策效力,增加资本流动的必要性 ②货币政策一般无效。因为货币政策固定汇率下内生于汇率稳定目标而失去独立性。

  20. 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调节效果:小国、开放经济体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调节效果:小国、开放经济体 • 注:小国仅只该国对世界利率没有控制权,是价格的接受者。 (三)大国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效果 在固定汇率下,大国的货币政策因为可以影响世界利率,故也可转为有效。 案例:对中国的启示:只有把自己变得举足轻重,方可获得更大的游刃空间!

  21. 第三节 政策搭配理论案例分析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2~1999.12)前的韩国、马来西亚经济概况 均存在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连续几年的较大额度(占GDP的比例)的经常帐户逆差。汇率制度事实上采取钉住美元。 二、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国的不同应对 1.韩国(Korea ):接受IMF570亿美元贷款,紧缩财政和货币,允许汇率较大幅度波动 2.马来西亚(Malaysia ):拒绝IMF贷款援助,Ringgit 大幅贬值后,重新固定在较低汇率处,资本严格管制。 3.几点启示:3点

  22. 第四节 中国的国际收支管理 一、中国国际收支历史演进 • 中国在1982年才开始有正式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在1985年参照IMF国际收支编制的相关要求开始编制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自1987年出现了国际收支的第一个“双顺差”,到2010年共有有19年出现过“双顺差”。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除1993年那次119亿美元的经常账户逆差外,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已经形成单边顺差态势。资本金融账户的变动与经常账户大体类似(尽管波动的程度更大些),除1992年产生2.51亿美元极轻微的逆差,和因受1997年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波及影响所导致的中国1998年资本金融账户出现63.21亿美元的小幅逆差外,中国资本金融账户也呈现出单边顺差态势。 •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长期持续,日益严重,同时中国政府又力求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致使中国外汇储备的累积规模呈现爆炸性增长。到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高达近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3.28%,占全球外汇储备的30.7%,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2011.6中国外汇储备近3.2万亿美元。 央行易纲副行长到北大朗润园做报告,提到为持有2.85万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 (2010年底),央行用了约20万亿人民币购汇,其中80%已被对冲。 • 1982~1993中国国际收支总体上符合CA、KA账户,“顺/逆”搭配,国际收支大体平衡

  23. 案例讨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及后果案例讨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及后果 二、一般均衡模型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较高要求,选讲) 1.中国商品、金融市场开放的不对称性 中国利率、汇率均未市场化;商品市场的的开放度远高于金融市场,甚至某些商品市场过度市场化。 外部经济失衡调节的压力无法通过金融市场充分释放,外贸部门承担的调节压力过大。 2.资本管制的不对称性 资本流入易,流出难,导致BP线发生折拐。折点(kink point)发生在国内利率与世界利率相等处。此时无论财政政策是采取扩张还是紧缩,都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并且中国钉住汇率制下,央行必须买入大量外汇,同时抛出相应数量本币(尽管央行会采取本币冲销措施),这会带来外汇储备激增,通胀压力。(这是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解释) 三、加入WTO后中国国际收支管理

  24. 第二章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p32 2.国际收支平衡表p32-33 3.国际收支综合差额p35 4.丁伯根法则p44 5.米德冲突p46 6.蒙代尔分配原则p47 7.外汇平准基金(Exchange Stabilization Fund)p42 二、单选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最重要的账户是( )p33 A、贸易账户 B、经常帐户 C、资本账户 D、金融账户 2.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中最重要子账户( )p34 A、货物 B、服务 C、收入 D、经常转移 3.国际收支综合差额为顺差时,储备资产( )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D、不确定 4.国际收支平衡线BP,此线上方(左边)表示( )p48 A、逆差 B、平衡 C、顺差 D、经济萧条 5.如果本币升值,BP线会( )p49 A、向左平移 B、向右平移 C、位置不变 D、向左旋转 6.固定汇率,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条件下,LM线( )p53 A、上倾 B、下倾 C、垂直 D、水平线 7.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 )p53 A、无效 B、有效 C、有一定效果 D、不确定 8.经常帐户逆差与GDP之比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不超过( )p60 A、4% B、5% C、3% D、10%

  25. 三、多选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两大标准组成账户是( )p33 A、货物账户 B、储备资产账户 C、经常帐户 D、资本金融账户 2.IMF编制标准下,金融账户包括的子账户( )p33 A、直接投资 B、证券投资 C、其他投资 D、储备资产 3.中国BOP表金融账户包括( )p34 A、直接投资 B、证券投资 C、其他投资 D、储备资产 4.国际收支综合差额大于零,表明( )p35 A、国际收支顺差 B、国际收支逆差 C、储备资产增加 D、储备资产减少 5.从宏观需求管理的角度,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包括( )p39 A、需求增减政策 B、需求转换政策 C、融资政策 D、产业政策 6.开放经济体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有( )p44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物价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7.BP线根据资本流动的不同可分为( )p48 A、向上倾斜 B、垂直线 C、水平线 D、向下倾斜 四、判断题 1.国际收支各账户差额是借方减去贷方( )p34 2.一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特点,一定会带来经常帐户顺差( )p35 3.国际收支综合差额的变动会带来储备资产的反向变动( )p35 4.国际收支平衡表最终一定是平衡的( )p34 5.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多年的显著特点是“双顺差” ( ) 6.国际收支失衡是常态( )p38 7.当今经济国际化大环境下,世界性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解决需要加强国际协调( )p42 8.蒙代尔模型是支出增减与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 )p46 9.浮动汇率,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大国财政政策无效( )p55

  26. 五、简答题 1.国际收支持续、较大规模顺差的不利影响有哪些?P35-36 2.加入WTO后中国国际收支管理会发生哪些变化?p72 六、问答题 1.美国国际收支出现长期、大额逆差。你认为美国政府应该实施何种财政、货币政策来应对?P39-40 2.图示说明固定汇率、资本有限流动(BP线斜率大于LM线)下货币政策效用。P53-54 七、材料题 1.给出中国20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某些数据,提出并分析一些问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