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追赶与相遇;运动图象专题

追赶与相遇;运动图象专题. 追赶与相遇专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问题中的 条件 是: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因此应分别对两物体研究,列出位移方程,然后利用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而解出。. (一)追赶问题. 1 、追赶问题的特征:“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①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相等,即 v 甲 = v 乙. 。.

Download Presentation

追赶与相遇;运动图象专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追赶与相遇;运动图象专题

  2. 追赶与相遇专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问题中的条件是: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因此应分别对两物体研究,列出位移方程,然后利用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而解出。

  3. (一)追赶问题 1、追赶问题的特征:“追及”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①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乙,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的条件: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甲=v乙 。

  4. ②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判断方法是若当两者速度相同时甲的位置在乙之前,即可追及;若在同一位置,即此时恰追上;若在乙之后则不可能追及,此时物体间距离最小。②匀速运动的物体甲追赶同向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乙,存在一个能否追上的问题。判断方法是若当两者速度相同时甲的位置在乙之前,即可追及;若在同一位置,即此时恰追上;若在乙之后则不可能追及,此时物体间距离最小。 ③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情形跟第二种类似。

  5. 2、分析追赶问题的注意点 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③仔细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同时注意v-t图象的应用。

  6. (二)相遇问题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的追及问题即其相遇问题,分析同(一)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绝对值的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7. 例1在十字路口,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例1在十字路口,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 ①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②在什么地方汽车追上自行车?追到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8. 方法一:数学方程法 (1) 当t=10s时,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25m。 (2)追上时 ,即 解得t1=0;t2=20s。 t1=0表示开始两车从同一位置出发, t2=20s表示经20s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两车行驶的距离,S=100m。汽车的速度v=10m/s。

  9. 方法二:临界条件法 开始, ,两车距离不断增大,当汽车速度增大到 ,两车的距离将逐渐减小,所以 时,两车距离最大。 , , 最远距离 追上时, , , 行驶的距离

  10. 方法三:图象法 两车的v-t图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看出当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最远的距离为△ABD的面积。 由 得 从图中可看出当 时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 ,追上汽车时的速度为: 位移

  11. 方法四:相对运动法 取自行车前进方向为正。 取自行车为参照系,汽车相对自行车的初速度(因为 )v0=-5m/s和加速度a=0.5m/s2;即汽车向反方向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向正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1)相距最远时为汽车相对速度为0时。 (负号表示位移为反方向。)

  12. 当汽车再次回到自行车处时,两车相遇。即汽车位移为0时。 即相对地的速度为10m/s。时间为 相对地的位移为

  13. 例2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列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v1>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例2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列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对地、且v1>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a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若两车速度相等时恰好不相撞,则有加速度的最小值。 ; 且 ,故 即以 加速度的大小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14. v乙= 9m/s v甲= 15m/s a= -1m/s2 32m 追上处 例3甲车在前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在后以9m/s的速度行驶。当两车相距32m时,甲车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1m/s2。问经多少时间乙车可追上甲车? 分析:画出运动的示意图如图示:

  15. 乙车追上甲车可能有两种不同情况:甲车停止前被追及和甲车停止后被追及。乙车追上甲车可能有两种不同情况:甲车停止前被追及和甲车停止后被追及。 究竟是哪一种情况,应根据解答结果,由实际情况判断。 解答:设经时间t 追上。依题意: v甲t + at2/2 + L = v乙t 代入数据解得 t=16s t=-4s(舍去) 甲车刹车的时间 t′= v0 / a =15s

  16. 显然,甲车停止后乙再追上甲。 甲车刹车的位移 s甲=v02/2a=152/2=112.5m 乙车的总位移 s乙=s甲+32=144.5m ∴t =s乙/v乙=144.5/9=16.06s 思考:若将32m改为14m,结果如何? 答:甲车停止前被追及,t =14s

  17. S0 a=1m/s2 v=6m/s 例4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相距s0为25m处,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如追不上,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 解析:依题意,人与车运动的时间相等,设为t,当人追上车时,两者之间的位移关系为: s车+s0= s人 即: at2/2 + s0= v人t

  18. 由此方程求解t,若有解,则可追上;若无解,则不能追上。由此方程求解t,若有解,则可追上;若无解,则不能追上。 代入数据并整理得:t2-12t+50=0 △=b2-4ac=122-4×50×1=-56<0 所以,人追不上车。 在刚开始追车时,由于人的速度大于车的速度,因此人车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当车速大于人的速度时,人车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因此,当人车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离最小。

  19. at′=6 t′=6s 在这段时间里,人、车的位移分别为: s人=v人t=6×6=36m s车=at′2/2=1×62/2=18m △s=s0+s车-s人=25+18-36=7m

  20. 运动图象专题 一、位移—时间(s-t)图像 1、物体运动的s-t图像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物体运动的轨迹无任何直接关系。

  21. 2、如图, 图中a,b,c三条直线对应的s-t关系式分别为 sa=vt+s0 sb=vt sc=v′(t-t0) 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 纵轴截距s0表示t=0时a在b前方s0处; 横轴截距t0表示c比b晚出发t0时间; 斜率表示运动速度,易见v′>v; 交点P可说明t时刻b、c位移相同,即c追及b。

  22. 二、速度—时间(v-t)图像 1、物体运动的v-t图线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物体运动的轨迹也无任何直接关系. 图中a,b,c,d四条直线对应的v-t关系式分别为 2、如图, va=常数 vb=v0+at vd=v0-at. vc=at a是匀速运动的速度图像,其余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23. 纵轴截距v0表示b、d的初速,横轴截距tm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速度等于0需要的时间.纵轴截距v0表示b、d的初速,横轴截距tm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速度等于0需要的时间. 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斜 率为负值(如d)对应于匀减速直线运动。 图线下方复盖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大小。 两图线的交点P可反映在时刻t两个运动(c和d)有相同的速度.

  24. v2 v1 v2 v1 v/ms-1 v/ms-1 例5物体沿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0.5 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0.5 t 处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v1 >v2 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v2 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v1=v2 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1<v2 0.5t 0.5t 0.5s 0.5s t/s t/s t t A B C 解析:

  25. 例6如图示,两个光滑斜面的总长度相等、高度也相等,两小球分别由静止从顶端下滑,若小球在图中转折点无能量损耗,则 ( ) A. 两球同时落地 B.b球先落地 C. a球先落地 D.无法确定 a v b a b vt t 0 tb ta B b球下滑的 加速度开始大于a球,后来的加 速度小于a球. 解:v-t图如图所示: 因为下落高度相等,所以最终速度相等; 因为路程相等, 所以图线所围的面积相等。 不难看出, tb < ta 所以b球先落地

  26. 例7有两个个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A和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B长(如图示),一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vA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滑下。设滑块从A点到C点的总时间是tC,那么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C

  27. 例8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速度相同,则( )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B

  28. 例9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的表面垂直升空,假设探测器的质量恒为1500kg,发动机的推力为恒力,宇宙探测器升空到某一高度时,发动机突然关闭,如右图表示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①升空后9s,25s,45s即在图线上A、B、C 三点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如 何?②求探测器在该行星 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③计 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及发动机的推动力(假 设行星表面没有空气)

  29. ①9s时发动机突然关闭,由匀加速直线运动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25s时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零,准备反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45s时回到星球表面。 ②25s时达到最高点,由图线所围面积可求出最大高度为800m。 ③由于BC段作自由落体运动,可由图线斜率求得重力加速度为40m/s2;OA段的加速度约为7.11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可求出F为70665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