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第七章 運動中的天體

第七章 運動中的天體. 7-1 我們的宇宙. 宇宙的誕生. 大霹靂 學說:又稱「宇宙大爆炸」學說。科學家相信今日的宇宙,是由一個溫度極 高 、密度極 大 、體積極 小 的點,經由大爆炸後,再經 一百多億 年的膨脹與演化而形成的。 (1) 大霹靂初期,先形成結構最簡單的物質 氫 和 氦 。. 宇宙的誕生. (2) 在大霹靂 10 億 年後,大致已形成目前的宇宙結構,宇宙中絕大多數的物質仍然是以 氫 和 氦 為主,只有極微量的其他元素。

verd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運動中的天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運動中的天體 7-1 我們的宇宙

  2. 宇宙的誕生 • 大霹靂學說:又稱「宇宙大爆炸」學說。科學家相信今日的宇宙,是由一個溫度極高 、密度極 大 、體積極 小 的點,經由大爆炸後,再經 一百多億 年的膨脹與演化而形成的。 (1)大霹靂初期,先形成結構最簡單的物質 氫 和 氦 。

  3. 宇宙的誕生 (2)在大霹靂10億年後,大致已形成目前的宇宙結構,宇宙中絕大多數的物質仍然是以氫 和 氦 為主,只有極微量的其他元素。 (3)早期形成的恆星,比氦重的元素極少,但恆星內部核融合反應可形成碳、氧、鐵等元素。有些恆星死亡後發生爆炸,將物質散布到太空中,成為富含碳、氧、鐵等元素的氣體塵埃,稱為 星雲 。

  4. 宇宙的誕生 (4)星雲未來可能再形成 恆星 ,甚至 行星例如: 太陽 。

  5. 宇宙的誕生 • 宇宙膨脹論:西元1929年美國的天文學家哈伯發現所有的星系都有「紅位移」現象,顯示星系之間正在互相遠離,越遠的星系遠離速度越快,整個宇宙正在膨脹擴大中,於是提出了『哈伯定律』,即20世紀偉大理論之一的『宇宙膨脹論』,成為「大霹靂學說」的重要證據之一。著名的「哈伯太空望遠鏡」即為感佩哈伯的貢獻而命名(哈伯事蹟請參閱課本延伸閱讀)。

  6. 距離單位 • 光年 :光行進一年的 距離 (光速30萬公里∕秒×86400秒∕天×365天≒ 9.46×1012公里),約1013公里。適用於恆星間、星系間的距離單位。 (1)月球與地球相距38萬公里,月光只要1.3秒就可傳到地球。 (2)太陽距地球相距1.5億公里,所以要500秒才能到達地球。

  7. 距離單位 (3)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人馬星座中的毗鄰星)距離地球4.3 光年。 (4)天狼星距地球約為8.7 光年;織女星約26 光年。 【註:我們看到的太陽是500秒前的太陽、8.7年前的天狼星、26年前的織女星。】

  8. 距離單位 • 天文單位:以 地球 和 太陽 的平均距離=1.5×108公里為1天文單位(Astronomical Unit,簡寫為AU )。 • 國際單位制(SI制)縮寫為ua(源自法文unité astronomique)。 • 宇宙年齡:以目前所能觀測的宇宙最遠 距離 ,來估計宇宙的最低年齡。

  9. 宇宙的組織 • 宇宙:由 星系 與星系團所組成。 • 星系群:許多鄰近的 星系 所構成的的巨大集團,又稱為 星系團。如:我們的銀河系與鄰近的仙女座大星系、大麥哲倫星系、小麥哲倫星系等共五十多個大小星系,合稱為本星系群。

  10. 宇宙的組織 • 星系:由 星團 、星雲 、 恆星 組成,如: 銀河系 。目前估計約有1000億個星系。 • 星團:由數百~數十萬顆 恆星 構成的星體。

  11. 宇宙的組織 • 恆星:由星際空間中的氣體塵埃凝聚而成,以 氫 氣、 氦氣為主。其內部核心不斷以核融合的方式進行核反應產生能量、發光、發熱。如: 太陽 。目前估計約有1000億顆恆星。

  12. 宇宙的組織 (1)因為幾千年來星座的形狀幾乎都沒有改變,古代中國人便以為構成星座的星體是恆久不動的,因而稱之「恆星」。事實上恆星皆會移動,只是距地球太遠,需數萬年後才能明顯察覺位置改變,如:右圖北斗七星的形狀變化。

  13. 宇宙的組織 (2)夜空中看到的星星,其實都是跟太陽一樣自行發光發熱的 恆星 。 (3)恆星 是宇宙的基本成員,夜晚肉眼能見的恆星約有6000多顆,構成全天空88 個星座。(每顆星其實有近有遠,人們對天空只有平面的感覺,分不出遠近。星座的形狀純粹是人們的想像,多數恆星之間並無關聯。)

  14. 宇宙的組織 • 行星:繞著 恆星 運轉,本身 不會 發光,只能接受或反射恆星的光和熱。如:八 大行星。 • 小行星:零散、不完整的石塊。

  15. 宇宙的組織 • 衛星:繞著 行星 運轉,本身 不會 發光如: 月亮 。 • 彗星:由 冰雪 、微塵、稀薄氣體組成,本身 不會 發光

  16. 銀河系 • 太陽系所在的星系稱為 銀河系 ,屬於螺旋星系。 • 側面看為 扁平 而 中央凸起的圓盤,狀似荷包蛋 。 10萬光年

  17. 其他星系

  18. 銀河系 • 蛋黃所在是銀河系的核心,稱為銀核,厚度約1.5萬光年,是由眾多、密集、且年齡較 老 的恆星所組成;旋臂上的恆星較核心的 年輕 。 • 俯視銀河系,是由數條 螺旋 狀的旋臂組成盤面,圓盤直徑約為10萬 光年。

  19. 銀河系 • 太陽系位於其中一條旋臂上,距核心約有3萬光年。 • 我們所熟知的牛郎星、織女星、北極星、天狼星等,都是屬於銀河系內的恆星。

  20. 太陽系的成員 • 太陽系的誕生:大約在46億年前,一團星際雲氣與微塵逐漸凝聚盤旋,形成一個扁平的圓盤系統。在中心的太陽誕生時,圍繞太陽的各類天體也逐漸成形,構成了太陽系。 • 八大行星:依據距離太陽遠近,由近到遠依序為 水 星、 金 星、 地球 、 火 星、木 星、 土 星、 天王 星、海王星。

  21. 太陽系的形成

  22. 太陽系的成員

  23. 太陽系的成員 (1)當位於中心的太陽 核融合 啟動瞬間,強大的 太陽風 將周圍的氣體與微塵往外吹,大部分較輕的物質(例如氫、氦等)被吹至外圍 ,形成類似木星的行星,稱為類木行星 。而較重的物質則保留在內圈,形成類似地球的行星,稱為 類地行星 。(行星的各項詳細數據見課本表7-1)

  24. 太陽系的成員 (2)類地行星及類木行星的比較:

  25. 太陽系的成員 (3)原九大行星的第九顆 冥王星 ,因為體積太小(比月球還小),運行軌道會與海王星交會,成分與其他行星不太一樣(岩石和冰構成),因此不屬於類地行星也不屬於類木行星。西元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簡稱IAU),為「行星」下了新的定義,另外定義了新的「矮行星」類別,將冥王星歸類為矮行星,太陽系九大行星正式減為八大行星。

  26. 太陽系的成員 (4)八大行星之最: • 距離太陽最近的是 水 星。 • 質量、體積最大的是 木 星。 • 密度最小的行星是 土 星。 • 表面溫度最高的是 金 星。 • 衛星數目最多的是 木 星。 • 沒有衛星的是 水 星、 金 星。

  27. 太陽系的成員 • 小行星帶:位於 火星 和 木星 之間,存在著幾十萬顆大大小小的小行星,此區被稱為「小行星帶」。這些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後的剩餘物質和碎塊,因木星重力的影響而無法蓄積形成較大的星體。

  28. 太陽系的成員 • 彗星:主要是由 冰雪 和 灰塵 所組成的小天體,進入太陽系內部,受太陽照射時,冰雪揮發成氣體,並挾帶 灰塵噴出而形成長長的 尾巴,俗稱 掃帚星。 彗星的尾巴(彗尾)必 背向 太陽,且越靠近 太陽尾巴越 長 (如右圖所示)。

  29. 彗星(俗稱掃帚星) 冰雪和 灰塵構成 彗星靠近太陽時,外圍受熱成為氣體,因為太陽風的因素,噴出的氣體以遠離太陽方向噴出

  30. 太陽系的成員 (1)週期性彗星:軌道呈狹長偏心率大的橢圓形,如:哈雷彗星週期約76 年。

  31. 太陽系的成員 (2)非週期性彗星:軌道呈拋物線形,只靠近太陽一次便一去不回。如:臺灣於西元2007年7月發現的鹿林彗星。

  32. 太陽系的成員 • 流星:太空中飄浮的碎石顆粒、彗星經過所殘留的碎屑、小行星等,受地球引力影響而掉入 大氣 層,與空氣摩擦而燃燒,稱為 流星 。未燃燒完而撞擊地面者,稱為隕石 ,可能會形成隕石坑、甚至引發災害。 (1)沒有大氣的星球不會產生流星的現象,如: 水星 和 月球 。

  33. 比較—彗星與流星的差別

  34. 探索生命 • 地球提供生命形成育發展的因素: (1)距離 太陽 的遠近 適中 -溫度適宜。 (2)存在大量液態水。 (3)固體外殼-提供生物不同棲息場所。 (4)擁有 大氣 -保護生命並提供呼吸。

  35. 探索生命 • 金星(Venus):大氣 濃密 ,CO2占96%,溫室效應 強 。 • 火星(Mars):大氣 稀薄 ,CO2占95%,溫室效應 不足

  36. 恆星亮度與星等【補充教材】 1.決定恆星亮度的因素: • 發光能力的強弱。 • 與地球的遠近。 2.星等 • 恆 星亮度的單位。 • 亮度越高,數值越 小 。 • 每差1星等,亮度差2.5 倍。 • 人類肉眼可觀察到最微弱亮度為6 星等。

  37. 星星亮度 太陽 亮度-26.1 天狼星 亮度-1.6 (夜晚中最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