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 流行病学 ]

[ 流行病学 ] 病鱼为主要传染源。病鱼通过排泄物污染水而传播。鱼卵外部易被感染,病毒随卵的运转而传染。但病毒不能侵染卵的内部。本病对虹鳟、金鳟、大鳞大麻哈鱼和白鲑等均有易感性。尤其在淡水中饲养的鱼苗和鱼种易感性特别强,死亡率高达 90% 。幼鱼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 病理变化 ] 剖检病鱼可见口腔、鳃、肌肉、脂肪、脑膜、内脏等有出血斑。严重的病鱼贫血,鳃、肝、肾颜色变淡。本病的病理特征为造血组织变性、坏死。病鱼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突。鱼苗的卵黄囊出血,肿胀。

tys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 流行病学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流行病学] • 病鱼为主要传染源。病鱼通过排泄物污染水而传播。鱼卵外部易被感染,病毒随卵的运转而传染。但病毒不能侵染卵的内部。本病对虹鳟、金鳟、大鳞大麻哈鱼和白鲑等均有易感性。尤其在淡水中饲养的鱼苗和鱼种易感性特别强,死亡率高达90%。幼鱼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2. [病理变化] 剖检病鱼可见口腔、鳃、肌肉、脂肪、脑膜、内脏等有出血斑。严重的病鱼贫血,鳃、肝、肾颜色变淡。本病的病理特征为造血组织变性、坏死。病鱼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突。鱼苗的卵黄囊出血,肿胀。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脾、肾前部的造血组织坏死,在肝、胰和消化道黏膜下固有层中的粒细胞坏死。在幽门垂的胰细胞的细胞质内见有包涵体。

  3. [诊 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如狂游,鱼体发黑,眼球突出,肛门红肿及剖检病变如脾、肾前部造血组织坏死,可初步确诊。但必须对病原体进行检测,才能最后确诊; 病毒分离 取病死鱼的肾、肝、脾等研磨制成乳剂或繁殖种鱼的体腔液接种于RTG-2或FHM细胞上; 动物接种试验 采取病死鱼的肝、肾、脾、胰等脏器研磨制成悬浊液,接种于健康鱼的腹腔内,进行观察。可见被接种的鱼不活泼,出现回旋游动,腹部膨大,眼球突出。体表变黑,鳃贫血,苍白。鳍基部出血; 电镜检查 取细胞培养物,负染色后在电镜下观察,可见到60~100nm×120~300nm的病毒粒子,如子弹头形状,部分病毒为球形,表面有纤细的刺突; 病理组织学检查 用病鱼的肾脏作冰冻切片或石蜡切片,以检查病原; 血清中和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直接法)。

  4. [防治效果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建全检疫制度。对鱼群定期进行检疫,发现病鱼及时陶汰和预防; 因鱼卵外部常被病毒感染而造成垂直传播,所以,对鱼卵用50mg/L有机碘消毒15min,可切断卵的垂直传播感染; 牛鲁祺等报道,IHN组织浆灭活疫苗浸泡免疫,保护率可达到75%; IHNV核酸疫苗(美国),黑龙江所; 中草药拌饲投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黑龙江所、甘肃所)。

  5. 病毒性疾病——传染性胰腺坏死(IPN)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l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由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所引起虹鳟等幼鱼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胰腺坏死,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大量死亡。游动异常,转圈,胸腹呈紫红色,体色发黑。 1940年在加拿大首次发现本病,1955年传入美国,以后先后传入法国、德国等欧洲和美洲各国。Wolf等于1960年首次从河鳟分离出病毒。日本在1971年从虹鳟中发现该病毒,死亡率达80%以上。本病在1986年传入我国,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6. [病 原] IPN的病原为双股RNA病毒科(Birnavirudae)中的传染 性胰腺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 本病毒的理化特性为,对乙醚、氯仿、甘油等稳定,对 热和酸有抵抗力。对EDTA和胰酶不敏感。 病毒在加有血清或蛋白质的pH5.0~7.0培养液中,置4℃可贮存4个月。 本病毒抵抗力较强,在4℃的水中至少可维持5~6个月,在10℃自来水中可存活7个月以上。 某些毒株,如Ab、SP、VR299在pH5.75~7.0的条件下,能凝集小鼠(Balb/c)的红细胞。 在鲑科鱼类的肾和生殖腺原代细胞或RTG2、FHM等鱼类细胞内培养,在16℃~24℃条件下增殖良好,细胞被病毒感染后变瘦,也出现长的细胞病变。但是,在温水性鱼类细胞中不增殖,也不产生病变。 当前,本病毒的血清分型为A、B两组,A组有SP、Ab、He、Te、WB、Ja、Cl、C2、C3、N1,B组有TV。我国科学家分离到病毒的血清型为A组中的SP型。

  7. [症 状] 潜伏期6~10d。在感染初期,病鱼生长良好,外表正常的鱼苗死亡率突然升高。病鱼游动缓慢,顺流飘起,摇晃游动,痉挛时浮起横转,激烈狂游后死亡。幼鱼和体质差的鱼不能转圈。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鳃苍白。腹部膨胀,肛门处带有白色黏液便。 [病理变化] 最主要的特征性变化为胰腺坏死。肝、脾和前肾贫血、苍白、褪色。消化道内无食物,肠内见有硬黄色物或白色卡他性渗出物。在胃的幽门部见有淤点样出血或淤斑。生殖器和内脏脂肪组织有出血点。 组织学检查,在幽门垂散在的胰腺细胞坏死为本病的特征性变化。有时伴有横纹肌纤维变性,脾和前肾部组织坏死。造血器官和肾输出管坏死。肠黏膜颗粒细胞坏死、脱落。在幽门垂的胰腺细胞质内见有包涵体。末期肝出现局部性变性及坏死。

  8.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虹鳟、河鳟、褐色鳟、银鳟、北极鲑、红点鲑、大西洋鲑、湖红点鲑、克氏鲑、大口玫瑰大麻哈、银大麻哈、大鳞大麻哈及鳝、贝壳类、鳗鱼、梭鱼等。其中主要危害14-17日龄的鱼苗和鱼种,死亡率高达80%左右。较大的鱼也可被感染。患病未死鱼可在几年内或终生带毒。所以病鱼和带毒鱼是主要传染源。本病也可通过卵而垂直传递,带毒的亲鱼,通过人工授精得到的受精卵大多被病毒感染,也为主要传染源。再有,病毒通过病鱼的粪便、尿、性腺分泌物排入水中,健康鱼可经消化道和鳃而感染; 此病毒在河水和井水中,4℃可存活10d,15℃可存活5d。在海水中4℃-10℃,4-11周仍存活,5-6个月损失99%。在室温下35d后仍有少量感染力。因此水和空气也有可能传播本病; 青鹭、枭和紫貂也能经人工感染本病。所以,野鸟和野生动物也会带毒,传播本病; 本病主要在春季到夏季鱼业生产集中的季节,养鱼池水温(12℃-14℃)提高时发生,并且反复流行。

  9. [诊 断]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如游动异常,离群狂游、翻滚、旋转,体色发黑,眼球突出及胰腺坏死,可初步确诊。但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测,才能最后确诊。 病毒分离 取患病鱼苗或幼鱼的肾和胃幽门盲囊,无症状的带毒鱼应采取其精液、卵液、粪或白细胞,最好取其内脏(其中肾脏含病毒量最高)或雌性繁殖种鱼体腔液,制成乳剂,接种于RTG-2或FHM细胞,15℃~18℃条件下培养4~5d后,可见感染的细胞变为圆形,呈葡萄状的病变。在蚀斑的中心部见有残存的崩溃细胞,边缘不整齐,被大量的圆形细胞所围绕。最后用中和试验鉴定病毒。有条件的也可取细胞培养物在电镜下观察病毒; 血清学诊断 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细胞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凝集试验等检测本病,效果均较好; 另外,也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致敏本病的抗血清,再用其作凝集试验,检查样品中的病毒,快速、简便,2h可出现结果。

  10. [防治措施]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建立建全检疫制度,对引进的鱼卵必须进行检疫和消毒。不得将带有IPNV的鱼卵、鱼苗、鱼种和成鱼输出或引进; 发现疫情,应坚决将病鱼销毁,同时用有效氯等消毒鱼池。在8~10℃时,工具用2%福尔马林或氢氧化钠水溶液(pH12.2)消毒10分钟; 在发病初期,可用伏碘拌饵投喂,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有效碘1.64~1.91g,连喂15d,可有效控制本病的发展; 一般在水温达到10℃以下时可减少IPN发生和降低死亡率,因此可将病鱼放在低水温的环境中饲养,以控制该病的进一步发展,或在发病季节将易感幼鱼放在低水温中饲养,待发病期过后再迁回,但这种方法较难推广;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 疫苗防治。

  11. 病毒性疾病——病毒性出血败血症(VHS) VHS是由弹状病毒属的艾伟特病毒(Egtved virus)引起的,主要感染淡水养殖的虹鳟鱼。主要特征为出血性败血症。 德国有关专家在1938年首次发现了本病。以后波兰、丹麦、法国、捷克、瑞典、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均有本病存在。国外有人报道,为传染性肾脏肿胀和肝脏变性。Jensen于1963年以丹麦最初发病地命名为Egtved病。 [病 原]鱼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为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中的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irus) 该病毒对酸和乙醚敏感。病毒能在哺乳动物细胞株BHK-21、WI-38和两栖动物细胞株GL-1上生长,但更易在鱼细胞株如BF-2、CHSE-214、EPC、FHM、PG和RTG-2上生长。

  12. [症 状] 本病潜伏期的长短随水温、病毒的毒力、寄主年龄及鱼体抵抗力而异,一般为7~15d,有时可长达25d。在临床上分急性、慢性和神经型三种类型。 急性型:病鱼初期表现为体表暗黑色,不久眼球突出,在眼球和胸鳍基底部有出血斑。鳃发白或有花斑状出血,发病快,死亡率高为主要特点。 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病程较长。多在初期之后,鱼体变黑,眼球突出,鳃发白、水肿,但多无出血斑。病死率不高。此型见于整个流行期。 神经型:病鱼表现狂奔,回旋游动,有时狂游或侧游,有的沉于池底。此型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该型在流行末期多见。

  13.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危害在低温季节淡水中养殖的虹鳟,全长5cm至体重200~300g的商品鱼受害最严重,人工感染可使美洲红点鲑、河鳟、湖红点鲑、白鲑等发病。 病鱼和污染的水为传染源。病毒通过病鱼的排泄物排出体外而污染水,经健康鱼的鳃进入鱼体而感染。鱼的移动和污染的饲料均可传播本病。由于病毒颗粒较大不能进入鱼卵的内部,所以本病不进行垂直传播。本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如挪威、瑞典、意大利、法国等,均有发生和流行。本病在冬末春初8℃~15℃水温低于14℃常常暴发和流行,如水温超过15℃有时散发或不发生本病。 [病理变化] 急性型:可见眼球内出血,肌肉和内脏有明显出血点。肝脏和肾脏水肿,变性,坏死,特别是前肾部更为明显。血检时,白细胞数明显减少。 慢性型:全肾肿胀,呈白色。消化道内无食物。鱼体各处很少出血或不出血,常伴有腹水。肾前部可见单核淋巴细胞异常增殖。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神经型:无肉眼可见的病变。

  14. [诊 断]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初步确诊。但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查才能最后确诊。 病毒分离 采取病料研磨制成混悬液,离心,取上清液接种RTG-2或FHM细胞。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直接法) 采取病鱼的肾脏、脾脏、心脏等病料,冷冻切片,该法对急性病鱼检测效果明显,但对慢性病鱼检出率低。 [防 治]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关键在于预防。 每天观察鱼群,发现病鱼及时检查和确诊。 对于感染或发病的鱼坚决不外运。同时要彻底清除污染的新鱼。对鱼体要定期进行病毒检查,早期发现,早期采取防治措施。 最根本的措施是培育无病原种鱼,并且用碘水溶液进行鱼卵消毒。 因本病在冬末春初水温在8℃~15℃发生和流行,所以将养鱼池水温提高到15℃以上,可有效地预防本病发生。 在该病流行地区改养对VHS抗病力强的大鳞大马哈、银大麻哈鱼或虹鳟与银大马哈鱼杂交的三倍体杂交种。

  15. 病毒性疾病——鲑疱疹病毒病 [病 原] 鲑疱疹病毒,双链DNA病毒,衣壳为20面体,有囊膜;病毒对热、乙醚、氯仿和酸敏感。复制生长最适温度为5-10℃,只能在鲑科鱼类细胞系上复制生长,在CHSE-214和RTG-2细胞系上生长最适宜。 [症 状] 患病鱼食欲减退或不吃食,有些患病鱼腹部或侧面朝上,经惊动后会出现阵发性疯狂游动,临死前呼吸急促;大多数患病鱼体色正常,只有少数变黑,有些鱼的眼球突出,眼眶周围出血,鳃苍白。

  16.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虹鳟的鱼苗、鱼种。该病流行水温10℃及10℃以下。 [诊 断] 根据症状、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在CHSE-214和RTG-2细胞系上培养,出现合胞体; 最后确诊需要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和荧光抗体法。 [防 治]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进行综合防治; 提高鱼卵孵化和育苗饲养的水温,一般维持在16-20 ℃ ; 发病鱼池应全池遍洒杀菌药,防治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17. 寄生虫性疾病——小瓜虫病 [症 状] 病鱼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即脓泡。鱼群集进水口处,急躁不安,呼吸困难,食欲 减退,大批死亡。 [流 行] 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15-25℃侵袭力强,春、秋两季流行。 [诊 断] 显微镜检查(与粘孢子虫、打粉病区分)。 [治 疗] 1/4000甲醛洗浴1小时,可连续1周,见好转就停用;

  18. 寄生虫性疾病——车轮虫病 [症 状] 病鱼急躁不安,呼吸困难,在池底或池角集群,食欲减退,可大批死亡。 [流 行] 主要危害鱼苗。 [防 治] 0.4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二者比例3∶2)浸洗20min~30min(不可全池泼洒)。

  19. 寄生虫性疾病——三代虫病 • [症 状] • 病鱼皮肤上出现一层灰色的黏液,鱼体失去光泽,游动极不正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呼吸困难。 • [流 行] • 主要危害饲养鱼类的仔、稚鱼,其繁殖适宜水温为20℃左右,每年春季和夏初流行。 • [防 治] • 用20-25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浸洗鱼体15-30min,或用1/4000的甲醛溶液消毒1h。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