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 Introduction. HIE or HIBD? The relation with asphyxia How and when it happens Clinical diagnosis Advances in treating it. 定义 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产时窒息和缺氧缺血性损害. 对病生机制的认识和病名的延革 :. 新生儿窒息  新生儿产时窒息

tul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

  2. Introduction • HIE or HIBD? • The relation with asphyxia • How and when it happens • Clinical diagnosis • Advances in treating it

  3. 定义 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 产时窒息和缺氧缺血性损害 对病生机制的认识和病名的延革: •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时窒息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 HIBD, HI/MODS • 其中最重要损害: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HIBI

  5. 产时窒息和HIBI临床流行病学资料 • 产时窒息发生率:活产儿中6-10% • HIBD发生率: 窒息儿和宫内窘迫儿中60-70% 发生时间: 宫内(出生前): >90% • HI/MODS发生率:70-90% • 死亡率: 产时窒息/HIBD为新生儿死亡的1/3

  6. 病因 所有引起窒息的原因均可导致本病1、母亲因素2、胎盘、脐带异常3、分娩用药4、产程延长5、新生儿本身呼吸、循环、CNS疾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7. 发病机制一.脑血流(CBF)改变正常足月儿CBF50-60ml/min/100g,CBF恒定;若CBF<20ml/min /100g 脑损害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8. 二.脑代谢改变 * 缺O2无氧糖酵解增加,低血糖、代酸,ATP产生不足 * ATP减少,Na+、Ca2+ 泵功能减弱, Na+、Ca2+内流 * 血流再灌注时产生氧自由基 * 兴奋性氨基酸在CSF增多,Na+、Ca2+内, 阻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9. 三.神经病理学改变 足月儿:皮质梗死、深部灰质核坏死 早产儿: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 白质病变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0. 临床表现临床分为:轻度:24h内症状最明显,过度兴奋, 无惊厥发作,脑电图正常。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1. 中度24 h-72 h内症状最明显,有意识障碍, 约50%出现惊厥 生后48-72h是关键 恢复 进一步恶化:前囟紧张、昏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2. 重度 生后即处于浅昏迷或昏迷状态。 呼吸不规则 生后12h内出现惊厥,肌张力明显降低, 呼吸暂停等脑干症状, 囟门膨隆, 多在一周内死亡,存活者处于浅 昏迷状态,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3. HIE的诊断—临床表现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 2004年11月修订; 长沙 1. 胎儿宫内窒息史,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 (胎心<100次,持续5分钟以上;和/或羊水III度污染) 2.  出生时有重度窒息:(Apgar评分1分钟≤ 3分; 至5分钟时仍≤5分;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 ≤ 7.00; 3、出生后24 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表现; 4、排除低钙血症、低糖血症、感染、产伤和颅内出血等引 起的抽搐,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 起的神经系统疾患。 • 同时具备以上4条者可确诊,第4条暂时不能确定者作为 拟诊病例。

  14. HIE的诊断—脑电图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 2004年11月 长沙修订 • 在生后1周内检查 • 脑电图异常程度与临床分度基本一致 • 脑电图异常表现: 脑电活动延迟 (落后于实际胎龄), 背景活动异常 (以低电压和爆发抑制为主) • 振幅整合脑电图 (aEEG)

  15. HIE的诊断—影象学检查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 2004年11月修订; 长沙 • 头颅B超 可在HIE病程早期 (72小时内) 开始检查 有利于了解脑水肿、基底神经节丘脑损伤 和脑动脉梗死等病理改变 • CT 生后4-7天为宜 • MRI 对HIE病变性质与程度评价方面优于CT

  16. HIBI的诊断:影象学表现 • 脑水肿 US

  17. HIBI的诊断: 影象学表现 • 脑水肿 CT MRI

  18. HIBI的诊断影象学表现 US • 丘脑基底节损伤

  19. HIBI的诊断: 影象学表现 • 丘脑基底节损伤 MRI CT

  20. HIBI的诊断: 影象学表现 • 旁矢状区损伤 CT MR I

  21. HIBI的诊断: 影象学表现 • 足月儿脑动脉梗死 US 早期回声增强

  22. HIBI的诊断: 影象学表现 • 足月儿脑动脉梗死 CT MR I

  23. HIBI的诊断: 影象学表现 •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US

  24. HIBI的诊断: 影象学表现 •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CT MRI

  25. HIBI的诊断: 影象学表现 • 点状脑实质出血 MRI

  26. HIE的分度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 2004年11月修订; 长沙 • 轻度  兴奋,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活跃,吸吮反射正常, 呼吸平稳,无惊厥。症状多在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 中度  抑制,肌张力降低,吸吮反射和拥抱反射减弱, 出现惊厥。症状持续7~10天以上,可能有后遗症 • 重度  昏迷状态,惊厥频繁,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甚至出现 呼吸衰竭。重度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后遗症

  27. 预后 轻、中度:<5天恢复,预后较好 中度 >7d,或重度者预后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8. 诊断临床表现l 有围产期窒息史 : 重度1分钟<3′ 5分钟<6′ 10分钟后出现自主呼吸l 生后12h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肌张力、反射、惊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9. 诊断影像:头颅超声l 脑室变窄或消失l 侧脑室周围或脑实质见高回声区诊断影像:头颅超声l 脑室变窄或消失l 侧脑室周围或脑实质见高回声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诊断 影像:头颅CT,分四级① 正常② 斑点状,局部密度降低,分布在2个脑叶③ 弥漫状 2个以上区域密度降低④ 全脑

  31. 治疗原则1.尽量争取早治2.采取综合措施3.治疗及时、细心4.保证足够疗程5.建立治疗信心治疗原则1.尽量争取早治2.采取综合措施3.治疗及时、细心4.保证足够疗程5.建立治疗信心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2. 治疗早期:保证内环境稳定,积极控制各种 神经系统症状。1.维持良好通气,保持酸碱平衡2.维持足够的血流灌注3.维持血糖在正常高限4.控制惊厥5.降低颅内压6.消除脑干症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3. 中期:改善脑血流,促进神经细胞代谢, 恢复神经组织功能。1.药物治疗2.高压氧治疗3.保证热卡供应后期:坚持继续治疗,加强功能训练, 减少后遗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