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第二十章 移民與文化

第二十章 移民與文化. 王志弘 摘要 反思多元文化課程. 移民的種類. 屯墾移民 (Settlers) - 打定主意要在新國度定居的人,以技術移民和依親 、商業投資 為主。 契約勞動移民 (contract workers) -接納國認定只能居留一段短暫期間的條件下入境的工人。 專門技術移民 (professionals) -包括在國與國之間流動的跨國公司員工。 沒有身分的勞動移民 (undocumented workers) -就是非法移民。有些偷渡入境,有些持觀光簽證逾期居留 (美國有六百萬人) 。

tolink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十章 移民與文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十章 移民與文化 王志弘 摘要 反思多元文化課程

  2. 移民的種類 • 屯墾移民(Settlers)-打定主意要在新國度定居的人,以技術移民和依親、商業投資為主。 • 契約勞動移民(contract workers)-接納國認定只能居留一段短暫期間的條件下入境的工人。 • 專門技術移民(professionals)-包括在國與國之間流動的跨國公司員工。 • 沒有身分的勞動移民(undocumented workers)-就是非法移民。有些偷渡入境,有些持觀光簽證逾期居留(美國有六百萬人)。 • 難民和庇護申請者(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有充分理由擔心因種族、宗教、國籍、某特定社會團體成員或政治意見不同,而遭到迫害的人。(2000年底止,全球有一千兩百萬難民和九十萬民庇護申請者。) 引自Stalker (2002)

  3. 遷徙流量VS.移民總量 • 遷徙流量(flow)是指每年穿越國際邊界的人數。 • 移民總量(stock)是指暫時停留人數的累計。亦即任何時刻在一國境內生活的移民總數。 • 遷徙流量不斷變動,例如德國在1998年人口淨流出為三萬三千人,其中有六十萬六千人入境,六十三萬九千人出境,後者大部分是返鄉的庇護申請者和難民。1998年有十萬名波士尼亞人返國。難民抵達德國時媒體經常會出現聳動照片,這些難民返鄉時,媒體卻很少報導。 引自Stalker (2002)

  4. 移民的規模1965年全球有7500萬人在出生國以外某國居留一年以上。1975年增至8400萬,2000年到達1億5000萬移民的規模1965年全球有7500萬人在出生國以外某國居留一年以上。1975年增至8400萬,2000年到達1億5000萬

  5. 為何要遷徙? • 人口遷徙理論可分為兩大類:個體因素分析和結構分析。個體因素分析把每個移民視為具有理性的人類,會審慎評估可行的選擇方案,選擇待遇最高和最容易找工作的國家做目的地。這類分析又成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論。 • 但遷徙不必然是個體的決定,通常整個家庭都會參與該重大決策,先派遣一兩個成員到海外以分散風險。 • 結構因素則考量各種經濟、社會或政治的力量。在移出國方面,把人民往外推的力量可能是人口壓力、土地短缺或性別歧視等。在移入國方面,吸引移民的結構因素可能是人口萎縮、短缺務農人手或居家僕傭。 • 個體因素和結構因素相互重疊,例子之一就是移民網絡的發展。成功的移民先鋒會引發一連串移民連鎖效應。

  6. 雙勞動市場理論 • 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產生兩種不同的工作,一種是有保障、可做到退休、技術層次高、待遇好的工作,另一種則臨時性、很辛苦、待遇低的雜役。後者通常被形容為「三D」,即dirty, dangerous和difficult的工作。 • 為了避免提高底層工人工資,維持兩者的待遇差距,而不必提高上層工資,雇主樂於讓兩種工作的界線愈清楚愈好。雇用不挑剔工作、不計較工作保障和職位升遷的外來移工,對雇主而言是最佳辦法。

  7. 較高工資的誘惑,以及富有國家對勞動力的需求,可能是國際人口遷徙背後的主要驅策力。但人民想要遷移,就必須具備機動力,然而人民通常沒有多少選擇。災變、工業化生產的競爭、現代化的理想生活方式、全球化的自由經濟競爭,導致既有社會經濟結構轉化,激化了移民的流動。較高工資的誘惑,以及富有國家對勞動力的需求,可能是國際人口遷徙背後的主要驅策力。但人民想要遷移,就必須具備機動力,然而人民通常沒有多少選擇。災變、工業化生產的競爭、現代化的理想生活方式、全球化的自由經濟競爭,導致既有社會經濟結構轉化,激化了移民的流動。 每年,開發中國家都有近三千萬人湧向城鎮和大都會。都會區居住人口比例快速成長,1960年為22%,1994年為37%,預估到2025年為60%。 全世界第一個人口突破百萬的城市倫敦,花了一百三十年,人口才成長為八百萬。但墨西哥市從一百萬成長到一千五百萬,只花了五十年。

  8. 如何選擇目的地和旅程 • 全世界都可以是移民的目標,但他們傾向於依循已開拓的途徑,根據歷史淵源和開路先鋒建立的網絡來選擇。雖然他們可以自主行動,但很多人仍仰賴勞力仲介或走私集團的協助,甚至落入人蛇集團的掌控。 • 追隨殖民統治者的腳步- (前)殖民地人民移居到殖民母國。 • 移民接納國常將讓家族團圓列為要務。這是人權保障,也讓勞工生活更安定,且容易和所居留的社區打成一片。依親是最容易成為合法移民的途徑。 • 移民網絡的影響。網絡可以幫新來的移民找到棲身之所,以及找工作。網絡不僅把有地緣關係的移民結合起來,也把他們 安插到特定行業。

  9. 輸送移民勞工的管道 • 政府安排送出的勞工移民(韓國、越南、中國大陸、菲律賓等) • 勞力仲介業。 • 偷渡客、郊狼和蛇頭。 • 落入人口販子圈套。 船上非法移民

  10. 移民帶來的經濟利益 • 一般對移民最常見的迷思,就是移民會從他們所進去的國家「拿」走些什麼東西-也許是搶走工作機會,或是吸走社會福利制度的資源。 • 事實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大部分工業化經濟體如果沒有移民勞工的協助,經濟可能會惡化,而且如果沒有新血挹注,移民接納國人口勢必出現老化現象,甚至迅速衰退。 引自Stalker (2002)

  11. 對移民母國的影響 • 紓解人口壓力 • 人才外流 • 把錢寄回家-匯款的流動 • 出走的文化 • 衣錦榮歸或落葉歸根 • 跨國社區 • 空中飛人

  12. 跨國移工、台灣建國意識與公民運動 • 成露茜(2002) • 本文企圖以台灣境內移駐外勞為例,介入目前國際學界對兩個彼此相關問題的討論(1)跨國主義(transnationalism)與新跨國勞動力流動。(2)移駐勞工、公民權及人權之間的關係。 • 當前跨國勞動力流動不是線性的,而是迂迴放射性的。由於亞洲國家對公民權的取得以血統為主要原則,入籍限制嚴格,兼以亞洲地區契約式勞動力的流動形態,以致跨國移工已成為永久性客工。建立在客工是個過渡現象上的傳統移民概念,因此不足以處以現在的跨國人力流動。 • 有些學者認為應該重新界定「公民」概念,不可將之侷限於國家的疆土範圍之內。台灣改變中的國族概念如何與人民、公民這些概念連結?這樣的連結對跨國移工有何影響?

  13. 跨國移工、台灣建國意識與公民運動 • 本文就外勞意向、建國意識、地域空間,及權利主張這四種變項之間的關係做一初步探討。這說明了傳統中國對血統的重視,雖然仍舊主導台灣對公民概念的理解,但在台灣進行中的建國方案的地緣政治考慮下,正產生改變。面對全球性的人力流動,同時做為一個亟需外勞的國家,台灣必須重新評價它的建國意識。 • 本文分析出三條途徑: (1)優遇外勞多於中國大陸華人而改變以血統為原則的排外政策;(2)偏重華裔而放寬對大陸居民來台的限制;(3)以居民參與公共事務和經濟、社會及政治生活為公民的基礎。 • 前兩者都要求發展出一個有前瞻性的、以公民參與為原則的國族概念;後者則完全跳脫族國框架。無論採取何者,都必定是一個新的包容方式來面對全球化人口流動引發的人文、社會和經濟的挑戰。

  14. 跨國移工、台灣建國意識與公民運動

  15. 游移認同與飲食實踐 • 藍佩嘉(2002)有關飲食的論點: • 典型的星期天:午餐在菲律賓小吃店打牙祭,或是帶著自製的家鄉食物在公園野餐。三兩聚在美式速食店或群坐在台北車站的地板上,消磨最後的自由時光。 • 〔聖多福〕教堂後的巷子或是周遭小店,提供了菲律賓海外勞工各式家鄉小吃及低成本的服務。 • 平日她們只能配合雇主的飲食偏好,沒有烹煮自己喜歡食物的自主權,多數人必須在廚房孤零零地進食,有些人因為雇主吝嗇於提供充分食物種類或份量而挨餓,有些人甚至被迫要接受雇主出外用餐帶回來的剩菜剩飯而感覺屈辱。星期天則成為她們享受盛宴的一天,外勞可以結夥成群在小吃店自由購買家鄉食物來滿足她們思鄉的腸胃。透過假日的飲食行為,外勞得以重建她們在工作中被抹煞的個人自主性,以及集體性的族群認同。此外,在星期天後台與「自己人」的交談中,有些外勞會嘲弄批評台灣雇主的餐桌禮儀和飲食品味,以質疑顛覆雇主基於階級或族群的優越宣稱。【例如有關炒飯是早餐吃,還是當晚餐吃的問題。】

  16. 游移認同與飲食實踐 • 外勞星期天的「野餐」卻引起不少台灣民眾的微詞。我和外勞朋友在兒童樂園、火車站席地而坐聚會時,不時目睹領受路過台灣民眾的蔑視眼神、或刻意迴避的眼光。 • 林津如(2000)有關飲食的論點:自主性的抗爭之二:食物與進食方式的支配自由 • 外籍家務勞動者總是被期待會煮台菜且自然而然地習慣吃台式餐點。然而,有很多菲籍家務勞動者表示她們可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逐漸習慣台菜。 • 雖然有些仁慈的雇主表示,家務勞動者可以自由運用廚房煮她們習慣吃的伙食;但因為家庭中雇傭關係的不平等,使得外籍家務勞動者猶豫不前。

  17. 游移認同與飲食實踐 • 通常是由雇主決定女傭進食的時間與地點。倘若是大一點的家庭或較正式的場合,外傭很少與整個家庭一起吃飯。倘若是小家庭,或者是家庭看護,在人少或較非正式的場合下,家務勞動者通常會和雇主一起吃飯。 • 葛瑞斯的拒絕(一起同桌吃飯)是個展現自主性的姿態。對她而言,一起吃飯並不代表什麼,重要的是自主性:能夠自己決定在哪裡、以及如何吃飯,而不是被雇主所決定。 • 雇主總希望家務勞動者不要吃太多,並決定她的進食方式。當然,雇主決定了進食方式,但外傭則在有限的資源下,爭取較佳的進食方式,怎麼吃飯,也變成她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議題。

  18. 移民、認同與多元文化 倫敦唐人街過年 曼谷唐人街 多倫多唐人街

  19. Translated space/translated identity: landscapes of Chinese food in a Sydney street • Martin (2000) : • Food landscapes configure ethnic collective identities, they are a translated space, mapping out the “translated” identity of diasporic populations – a complex way of “being in place” in a wandering life. • In unknown social space, food, as a recurring feature of habitus, marks out a familiar territory in an alien environments, links it to our emotions, to our senses, and to our past, suffusing the space with intuited meaning – apprehension – to make it a place.

  20. “Eating”, as a bodily activity, provides an imaginative repertoire of sensory and cross-sensory expressions to describe ourselves, our relation to others, and to describe broader social structures. Food practices familiarize and domesticate unfamiliar spaces, translate those spaces, giving them rhythm and meaning, so that they become places in which one belongs. Marking public spaces with familiar food odours, colours, textures, rituals and practices domesticates those spaces and makes them your own.

  21. Food’s semiotic capacity to concentrate multiple arenas of cultural life in food practices and food objects, means that food operates as a powerful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s well as within an ethnic group. “Cosmo-multiculturalism” as expressed in local bourgeois cosmopolitan food practices, is a process of ingesting otherness, and of containing, of appropriating the control of , difference, eg. Chinese-ness.

  22. 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 • 以東南亞外籍勞工休憩活動為基礎的消費空間,逐漸浮顯於台灣各處城市地表,展現為新一波的族裔地景塑造與空間政治。 • 回顧戰後外省移民的眷村景觀,以及美軍駐台時期催動的台北市中山北路沿線與天母地區的發展,已多少帶有族裔地景的色彩。前者於威權政體轉型與眷村改建後,隨著竹籬笆一起逐漸消融,徒留眷村保存與博物館化的呼籲,透露了本土化風潮席捲下外省族裔的認同焦慮;後者則於都市消費社會崛起的過程中,成為彰顯國際風味的時尚象徵。

  23. 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 • 各處出現的東南亞外勞族裔地景,無論是中山北路聖多福天主堂周邊、台北火車站周邊與二樓金華百貨,以及桃園和中壢火車站周邊等地的「外勞街」,特點都是在交通要津形成了以休閒消費為主的商業「公共」空間。但這些消費族裔地景引發的不僅是外勞置身異國的思鄉懷想,或是暫時解脫緊繃雇佣關係的鬆懈消閑,還經常有本地居民的嫌惡走避,抱怨環境品質、治安秩序和地產價格的下降。 • 在實質空間上,位居車站周邊的外勞消費空間,也常與本地的商業發展街區形成明顯對比。例如台北車站捷運地下街光鮮亮麗的新消費空間,相對於地面上因商機蕭條而轉由外勞利用的金華百貨;以及桃園火車站前站新百貨公司陸續開張呈現的繁榮景象,與後站「外勞街」的克難性格恰成對照。

  24. 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 • 本研究選擇桃園火車站為田野場域,探討桃園縣這個北部主要工業區域,也是外勞人口最多的縣市,其東南亞消費族裔地景的形成過程及發展狀況,尤其是擺放在桃園市的都市發展過程裡來分析。 • 本研究將突出兩個重點: (1)空間政治—族裔地景的形成引發了什麼樣的社會衝突和緊張,如何展現為爭奪空間使用和意義的空間政治,包括與本地居民的關係、警方的監控手段、都市發展的方向,以及外籍移工的對應方式。 (2)移∕置認同—從外籍移工的角度來看,這個消費族裔地景的形成和利用,與其游移身分下的認同過程有何關聯?都市商業空間的佔取,對於外勞協商自我和集體認同的影響是什麼?尤其是,部分由東南亞外籍配偶經營的餐飲店,做為不同身分(移民或移工)的東南亞族裔集聚的社會空間,在認同形構上有何特殊意義?

  25. 推手 移民電影-前進天堂 新加坡小印度

  26. 延伸閱讀書目 •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 45-92。 •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 99-127。 • 曾嬿芬(1997)〈居留權的商品化:台灣的商業移民市場〉,《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7: 37-67。 • 劉梅君(2000)〈「廉價外勞」論述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 59-90。 • 吳佳琪(1994)〈海外華人作品的詮釋問題—由「喜福會」談起〉,《當代》126: 104-113。 • 李鑑慧(2001)〈流浪者之歌—英國的排外情緒與移民政策〉,《當代》163: 4-13。 • 邱琡雯(2001)〈女性移民:文化邊界標誌與認同〉,《當代》164: 92-103。 • 吳沛珍譯(2001)〈亞裔美國人在美國空間尋找定位〉,《當代》168: 122-133。 • 〈勞工流移〉專題(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8期。

  27. 引用書目 • Stalker, Peter (2002) 《國際遷徙與移民》,台北:書林。 • 成露茜(2002)〈跨國移工、台灣建國意識與公民運動〉,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8: 15-43。 •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8: 169-218。 • 林津如(2000)〈「外傭政策」與女人之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 93-151。 • Martin, Jeannie. (2000). “Translated space/translated identity: landscapes of Chinese food in a Sydney street”,收於《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 211-45),台北:中國飲食基金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