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第二章 科學方法的基本概念 (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 )

第二章 科學方法的基本概念 (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 ). 本章重點. 人類思想的謬誤 : 西洋大思想家 培根 認為 思想的謬誤 原因有四種錯誤的偶像: 獲得知識的來源 : p44-47 ( 與第一章獲得資訊方法 ?) 操作性定義 ( 專題論文常用到來解釋 ) 變數 ( IV-DV-MV-IVV spss 統計軟體常應用 ) 命題和假設 (H)- 操作性定義 ( 專題論文常用到來解釋 ) 推論過程 ( 演繹法 & 歸納法 -- 統計學所用的方法 ). 第二章 科學方法的基本概念. 科學的假定 方法論的角色 科學研究的特性 研究的觀念基礎

tivo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科學方法的基本概念 (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科學方法的基本概念(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

  2. 本章重點 • 人類思想的謬誤:西洋大思想家培根認為思想的謬誤原因有四種錯誤的偶像: • 獲得知識的來源:p44-47(與第一章獲得資訊方法?) • 操作性定義(專題論文常用到來解釋) • 變數(IV-DV-MV-IVVspss統計軟體常應用) • 命題和假設(H)-操作性定義(專題論文常用到來解釋) • 推論過程(演繹法&歸納法--統計學所用的方法)

  3. 第二章 科學方法的基本概念 科學的假定 方法論的角色 科學研究的特性 研究的觀念基礎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補充) 人類思想的謬誤 獲得知識的來源 推理演繹與歸納

  4. 科學的假定 科學方法奠基於一套未經證明且不可證明的基本假定,它們是從事科學論述的先決要件。藉著檢查這些假定,我們更能了解科學方法及其所稱優於其他探尋知識方法的主張。 Nachmias 曾列下列六個基本假定: (一)自然界是有秩序的(事件並非偶然發生的) (二)我們能理解自然界(能理解自己和其他人得心智) (三)所有的自然界現象都有自然的原因(反對基本教義派唯心論及所謂的巫術) (四)沒有任何事物是不證會自明的,(最原始的主張,也需要客觀的證實) (五)知識奠基於經驗(能夠是實證的) (六)知識優於無知(並不意味著自然界中每一事物都能或都將被了解)

  5.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補充) *人類思想的謬誤:p43 • 西洋大思想家培根認為思想的謬誤原因有四種錯誤的偶像: • 部落的偶像(由結果來尋找線索): • 山洞的偶像(與個人性格有關-刻板映像): • 市場的偶像(起源於語言文字失真--以訛傳訛): • 戲院的偶像(學統之敝—緊抱著某些傳統信條,深信不疑,易固執偏見,抹煞其他的思考性觀念架構):

  6.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補充) • 部落的偶像(由結果來尋找線索): • 對於一個問題,先照自己的意見決定好了,然後才去尋找支持的證據或經驗,再把經驗捏揉得和自己得意見相同,它不是由一系列的邏輯線索來求得結果,而是由結果來尋找線索

  7.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補充) • 山洞的偶像(與個人性格有關-刻板映像): • 這與個人的性格有關,有些人會在自己的潛意識中形成「洞」或「巢」,這個「洞」或「巢」常會把自然光線掩蓋著,於是在判斷事務時,就會戴上有色眼鏡,這就是所謂的刻板映像(藝術家性格?)

  8.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補充) • 市場的偶像(起源於語言文字失真--以訛傳訛): • 起源於語言文字「失真」,人類同聚一處,賴語言文字傳遞訊息與意見,文字語言的創造貴在群眾對此文字語言的理解力的正確性,否則容易產生(以訛傳訛)的情形(三人成虎?)

  9.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補充) • 戲院的偶像(學統之敝—緊抱著某些傳統信條,深信不疑,易固執偏見,抹煞其他的思考性觀念架構):(死忠派?) • 古今以來各種學派的哲理,往往像一戲劇,在舞台上一幕一幕的呈現著,如果對某一戲劇深信不疑,做為一切思考的前提,則容易固執偏見,抹煞其他的思考性觀念架構。

  10. 方法論的角色: 科學的方法論是一個用於從事研究及評估知識主張之明確規則與程序的系統,從三方面說明: 1、方法論提供溝通的規則 方法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幫助科學家「看見」,協助已分享或想要分享某一共同經驗的研究人員之間的溝通。藉著使方法論的規則明確、公開和易使用,可建立重複研究和建設性批評的架構。重複研究──即是由同一科學家或其他科學家以完全相同的方法重複進行相同的調查──是防止發生無心錯誤或欺騙的保證。

  11. 方法論的角色: 2、方法論提供推理的規則 雖然實證上的觀察是科學方法的基礎,但它們並不能「為自己說話」。必須實證上的觀察或事實必須加以整理,並整合成系統性的邏輯結構。科學方法論說明推理知識的邏輯基礎。

  12. 方法論的角色: 3、方法論提供相互主觀的規則 科學的方法論提供決定實證的客觀性(真實)、選擇驗證證據及結論的適當方法和技術的公認準則。要做到-(知識)-特別是科學的方法論--必須是可溝通的。p26

  13.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補充) • 獲得知識的來源:p44-47(與第一章獲得資訊方法?) • 未經證實的意見(跟著做就對了「職訓員工」--山洞的偶像?) • 不言而喻得真理(人都會死亡-自我證實的真理) • 權威(不可盲從否則易犯部落的偶像) • 個案研究(發展通則是相當有限的) • 科學方法(利用歸納方式而得) • 數學模式(思考的公理風格-如作業研就、管理科學、模擬等)模組?

  14. 科學研究的特性:(非科學的方法、科學研究 的特性與標準) 1、非科學的方法:在科學方法發明以前,人類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非科學的。這些非科學的方法包括(與第一章獲得資訊方法?) (1).傳統法:(過去曾經有過的事情便是真實可信的) (2).權威法:(部落的偶像) (3).直覺法 :(相信自己直覺即使是無法證時也是認為真實可信的) (4).理性法:推論正確,結論當場是可信的

  15. 2.科學和科學知識的特性「略」 Zaltman等人曾列舉十三項科學和科學知識的特性如下: 1.科學知識是講求事實的 2.科學知識是超出事實的:不僅要敘述事實且要創造新事實 3.科學是分析性的 4.科學研究是專業化的 5.科學知識是清晰和明確的 6.科學知識是能夠加以證實或否定的 7.科學研究是有次序的 8.科學知識是系統性的 9.科學知識是普遍性的 10.科學知識是有法則的:特定事實轉變成一種一般性法則 11.科學是解釋性的 12.科學是預測性的 13.科學是開放的

  16. 3.科學和科學知識的標準(略) Fox 也曾提出七個標準,用來評估研究的優劣。這些標準雖嫌比較含糊而不夠明確,但卻能反映出一般人對科學方法所持的觀點。這七個標準包括: 1.研究的目的或涉及的問題應清楚地加以界定。 2.應充分而詳盡地說明研究的程序。 3.研究設計應小心規劃,以儘可能獲得客觀的結果。 4.研究人員應十分坦誠地報告在程序設計上的缺陷。 5.資料的分析應足以顯示它的重要性。 6.所獲結論應以研究資料所能證實者和資料可提供充分基 礎者為限。 7.如果研究人員經驗豐富,在研究方面聲譽良好,而且是 一個正直誠實的人,那麼人們對研究結果將有較大的信 心。

  17. 3.科學和科學知識的標準(略) • Boyd等人也提出三個標準:p30 1.研究人員的客觀性 2.衡量的正確性:自然科學衡量工具大於社會科學衡量工具 3.調查的持續性和包羅性 Boyd等人提出三個標準,可協助我們判斷該項工作是否合乎科學要求、是否應用科學方法或用來評定該項企業研究合乎科學要求程度。

  18. 研究的觀念基礎(略) 1.觀念和構念p30 觀念是有關某些事件、事物或現象的一組特性,它是代表事件、事物或現象的一種抽象(如知覺、學習是消費者行為研究中常用的觀念)意義。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它有四種重要的功能: 1.觀念提供溝通的工具。觀念不是現象本身,而是現象的一種 抽象的象徵 2.觀念允許我們去發展一種觀點─一種觀看實證現象的方法。 3.觀念允許我們去分類和概化。科學家係以觀念將他們的經驗 和觀察建立結構,加以分類,排出順序,並予以概化。 4.觀念是理論的要素,也是解釋和預測的要素。 「構念」是指為某特定研究及/或為建立理論的目的而特別發 明的一種印象或理念

  19. 2.定義(略) 觀念必須具有清晰、明確和大家共同接受的意義,才能發揮其各項功能。觀念的意義如果混淆不清,將毀損科學研究的價值,因此,觀念必須加以界定,賦予清晰和精確的定義。在企業研究中,有兩種定義是非常重要的,即觀念性定義和操作性定義 (1)觀念性定義 所謂「觀念性定義」是指以其他觀念來描述觀念的定義。譬如,「態度」的觀念性定義可能是「對某一刺激物」作有利或不利的反應傾向;這項定義利用「反應傾向」和「刺激物」這兩個構念來界定「態度」。

  20. 2.定義 (2)操作性定義(專題論文常用到來解釋) 一個「操作性定義」是指一套描述活動的程序,這些活動是為了要以實證方法證實某一觀念的存在或存在的程度。 操作性定義可依研究目的及研究人員採用的衡量(統計)方式之不同而不同,且在不同的研究中同一觀念所用操作性定義也常不盡相同。P32~33(分兩種操作性定義來做)

  21. 3.變數(spss統計軟體常應用) 在從事實證研究時,研究人員要把命題轉化作假設,並進假設之檢定,此時研究人員就要去處理變數間的關係。變數可視為構念的同樣字,也是我們所要去研究的特質,我們可根據變數的特質把用數字表示的價值指派給變數。 1.二分的變數(類別-名目尺度):只有兩個數值,分別代表存在或不存在某一特質。如用1代表男性,0代表女性。 2.不連續的變數:有數個數值,分別代表不同的類別。如用1代表佛教,2代表道教,3代表基督教,4代表天主教等等。 3.連續的變數:在某一範圍內有許多可能的數值。如所得、溫度、考試成績(從0分到100分)等一般都屬於連續的變數。

  22. (一)獨立和相依變數(項目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 研究人員一向對變數間的關係感到興趣。在此關係中,被預測的變數就稱為相依變數(亦稱「應變數DV」或「依變數」, 或準則變數(果), 而構成預測基礎或用來預測相依變數的變數就稱為獨立變數(亦稱「自變數IV」,解釋變數或預測變數。(因),P72 如吸煙(自變數IV-因)會導致肺癌(依變數DV-果)

  23. (二)調節變數MV(多變量分析迴歸分析) 在最簡單的變數關係中,只有一個獨立變數(解釋或預測變數)和一個相依變數。但在許多情況下,研究人員可能需要利用另一種類型的獨立變數──即調節變數。(調節變數是研究人員認為會對獨立變數─相依變數(IV-DV)的關係產生重大影響因而將之包含在IV-DV關係中第二個獨立變數)。P34加薪IV--生產力DV--教育程度MV

  24. (三)中介變數IVV((多變量分析迴歸分析)) 中介變數是指在理論上會影響被觀察的現象,但卻不能被看見,被衡量或被操弄的因素,它的影響必須從獨立變數(IV)和調節變數(MV)的影響中去加以推論。 如果上述簡單的IV-DV關係(「加薪將可提高員工的生產力」)中,我們構想因為加薪會提高員工的滿意度(不能被看見),所以才會提高員工的生產力。此時,員工的滿意度就是一個中介變數IVV。

  25. 四種變數IV-DV-MV-IVV相互關係之假設 • 加薪(因.IV)會提高公司員工之滿意度(IVV) ,因此將可提高公司員工的生產力(果.DV)尤其是對教育程度(MV)高的公司員工

  26. (四)外生變數EV(多變量分析迴歸分析) 「略」 有許多變數會影響相依變數,有些變數可以當做獨立變數、調節變數或中介變數來處理,但為了研究的便利或可以掌控,大多數的變數都必須排除在IV-DV的假設關係之外,這些被排除的可能影響變數就統稱為外生變數。

  27. 4.命題和假設(H) 「命題」為「對觀念的陳述,此一陳述如依據可觀察的現象,可判別其真偽」;而將一命題用可供實證檢定的形式加以呈現,此一命題即稱為「假設」。 假設可分為敘述性假設和關係性假設兩種。「敘述性假設」是指說明某一變數之存在、大小、形狀或分配情形的命題。譬如,「百分之八十的公司股東贊成增發現金股利」即為一敘述性假設。

  28. 「關係性假設」是指敘述兩個變數間某種關係的陳述。譬如,「消費者認為外國車的品質比本國車好」即為一關係性假設。在關係性假設中,變數間的關係可能是相關關係),也可能是解釋關係或(因IV果DV)關係「關係性假設」是指敘述兩個變數間某種關係的陳述。譬如,「消費者認為外國車的品質比本國車好」即為一關係性假設。在關係性假設中,變數間的關係可能是相關關係),也可能是解釋關係或(因IV果DV)關係 假設具有引導研究方向的重要功能。一個良好的假設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足夠 2.可檢定3.比對手好 (P36表2-1假設查核表)

  29. 5. 理論(略) 理論幫助我們去解釋和預測我們關切的現象,因此,可幫助我們去制訂有良好依據的、切合實際的決策。 理論和假設的區別有時是不容易的,因為二者均涉及到觀念、定義、以及變數間的關係。理論和假設的基本差異在於複雜性和抽象性的程度:理論常是複雜的、抽象的、涉及多個變數;而另一方面,假設通常是簡單的、涉及具體事例的有限變數命題。

  30. 6.模式(略) 「模式」是真實事物的代表。在模式中,我們將某些經驗現象特性,包括其組成成分及各成分間的關係,以合乎邏輯的方式呈現出來。 模式和理論常交互使用,其實二者是有區別的。理論的關鍵概念是解釋,模式的關鍵概念是敘述和了解;一個理論可能以一個模式型式來表明,但並非所有的模式都是理論。

  31. 7.推論過程 推論過程有兩個主要的類型,一是歸納法,一是演繹法。P38 歸納法:它是先觀察和記錄若干個別(樣本)事件,探討這些個別事件的共同特性,然後將所得結果推廣到其他未經觀察的類似事件,以獲得一項普遍性的結論。(有可能從正確的前提中導致錯誤的結論)

  32. 7.推論過程 演繹法:正好與歸納法相反,自一項普遍性 (整體)的陳述開始,根據邏輯法則,獲得一項個別性的陳述。如果普遍性的陳述是正確的,則個別的陳述也必然是正確的。(案例一:所有(整體)專任職員考績甲等,案例二:班長是專任職員,案例三:班長考績是考績甲等)

  33.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補充1(略)) • 推理演繹與歸納: • 科學活動有時被稱為解謎活動,此謎可加以澄清及解決問題,其方式有演繹法與歸納法 • 演繹法p48:是推理的一種型式,其目的在於獲得某種結論,結論必須經過前提(理由-有效)而來;這些前提會暗示結論,其本身也代表某種證據。導致結論的前提不能脫離真實世界的現象(真實) ,即前提(理由-有效)是結論(真實)的必要條件。如上考績案例

  34.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補充1(略)) • 歸納法(又稱為實證性通則) :表示將某種(所有或多數)現象加以歸納所產生的結果。 • 也可以說從一個(或以上)的特殊事實或部份證據中來產生結論謂之歸納,雖然前提與結論之間並沒有強烈關係,但是其結論解釋了事實,事實支持了結論。 (有可能從正確的前提中導致錯誤的結論)p49

  35. 演繹法--統計學所用的方法--補充2 • 是指如何由假設參數已知的母體中抽出樣本,並計算其樣本的特性,這種由已知母體推導出樣本特性的方法,謂之演繹統計分析法。 *相似推論過程之演繹法

  36. 歸納法--統計學所用的方法--補充2 • 是指利用樣本資料,以推理統計的方法,獲得母體參數的估計值,即由已知的樣本資料去推演未知母體的特性(或歸納出一般性通則的結論),此種方法謂之歸納法,又稱為歸納統計分析法。 • *相似推論過程之歸納法

  37. 運用科學思考解決管理問題 • 習題作業 1.解釋下列名詞或術語: 部落的偶像、山洞的偶像、市場的偶像、戲院的偶像 2.請由運用科學思考推論過程與統計學所用的方法來解釋演繹法與歸納法。 3.解釋獨立與相依變數、調節變數、中介變數,並舉例說明之。 4.操作性定義如何解釋並舉例說明 5.如何獲得知識的來源?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