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 土质学与土力学 》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 土质学与土力学 》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第六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 概述 ★ 土的压缩性 ★ 地基沉降量计算 ★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概述. 土具有压缩性. 荷载作用. 荷载大小. 地基发生沉降. 土的压缩特性. 一致沉降 (沉降量). 差异沉降 (沉降差). 地基厚度. 土的特点 (碎散、三相). 建筑物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 沉降具有时间效应-沉降速率. 影响结构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概述. 外因: 1. 建筑物荷载作用,这是普遍存在的因素; 2. 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相当于施加大面积荷载;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土质学与土力学 》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土质学与土力学》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2. 第六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沉降计算 ★概述 ★土的压缩性 ★地基沉降量计算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3. 概述 土具有压缩性 荷载作用 荷载大小 地基发生沉降 土的压缩特性 一致沉降 (沉降量) 差异沉降 (沉降差) 地基厚度 土的特点 (碎散、三相) 建筑物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 沉降具有时间效应-沉降速率 影响结构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4. 概述 外因: 1.建筑物荷载作用,这是普遍存在的因素; 2.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相当于施加大面积荷载; 3.施工影响,基槽持力层土的结构扰动; 4.振动影响,产生震沉; 5.温度变化影响,如冬季冰冻,春季融化; 6.浸水下沉,如黄土湿陷,填土下沉。 地 基 土 产 生 压 缩 的 原 因 内因: 1.固相矿物本身压缩,极小,物理学上有意义,对建 筑工程来说没有意义的; 2.土中液相水的压缩,在一般建筑工程荷载 (100-600)Kpa作用下,很小,可不计; 3.土中孔隙的压缩,土中水与气体受压后从孔隙中 挤出,使土的孔隙减小。

  5. 压缩性 无粘性土 粘性土 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压缩量的组成 • 固体颗粒的压缩 • 土中水的压缩 • 空气的排出 • 水的排出 占总压缩量的1/400不到,忽略不计 压缩量主要组成部分 说明:土的压缩被认为只是由于孔隙体积减小的结果 透水性好,水易于排出 压缩稳定很快完成 透水性差,水不易排出 压缩稳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土的固结:土体在压力作用下,压缩量随时间增长的过程

  6. 压缩性 三联固结仪 研究土的压缩性大小及其特征的室内试验方法,亦称固结试验 一、压缩试验

  7. 压缩性 荷载 加压活塞 透水石 刚性护环 环刀 土样 底座 透水石 • 1.压缩仪示意图 注意:土样在竖直压力作用下,由于环刀和刚性护环的限制,只产生竖向压缩,不产生侧向变形

  8. 压缩性 p p s H0 H1 H0/(1+e0) H1/(1+e) 研究土在不同压力作用下,孔隙比变化规律 • 2.e-p曲线 土样在压缩前后变形量为s,整个过程中土粒体积和底面积不变 Vv=e0 Vv=e Vs=1 Vs=1 土粒高度在受压前后不变 整理 其中 根据不同压力p作用下,达到稳定的孔隙比e,绘制e-p曲线,为压缩曲线

  9. 压缩性 e 曲线A 曲线B p e0 曲线A压缩性>曲线B压缩性 e p e-p曲线 • 二、压缩性指标 压缩性不同的土,曲线形状不同,曲线愈陡,说明在相同压力增量作用下,土的孔隙比减少得愈显著,土的压缩性愈高 根据压缩曲线可以得到三个压缩性指标 • 1.压缩系数a • 2.压缩模量Es • 3.变形模量E0

  10. 压缩性 e p • 1.压缩系数a 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少量与竖向压应力增量的比值 e0 利用单位压力增量所引起得孔隙比改变表征土的压缩性高低 M1 e1 △e M2 e2 △p p1 p2 在压缩曲线中,实际采用割线斜率表示土的压缩性 e-p曲线 《规范》用p1=100kPa、 p2=200kPa对应的压缩系数a1-2评价土的压缩性 • a1-2<0.1MPa-1低压缩性土 • 0.1MPa-1≤a1-2<0.5MPa-1中压缩性土 • a1-2≥0.5MPa-1高压缩性土

  11. 压缩性 • 2.压缩模量Es 土在侧限条件下竖向压应力与竖向总应变的比值,或称为侧限模量 说明:土的压缩模量Es与土的的压缩系数a成反比, Es愈大, a愈小,土的压缩性愈低 • 3.变形模量E0 土在无侧限条件下竖向压应力与竖向总应变的比值。 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之间关系 土的泊松比,一般0~0.5之间 其中

  12. 地基沉降量计算 p 可压缩层 σz=p 不可压缩层 最终沉降量S∞: t∞时地基最终沉降稳定以后的最大沉降量,不考虑沉降过程。

  13. 地基沉降量计算 H/2 H H/2 一、单一土层一维压缩问题 1、计算简图 p γ,e1 σz=p 侧限条件 压缩前 压缩后 (a)e-σ´曲线 (b)e-lgσ´曲线

  14. 地基沉降量计算 e e1 e2 p1 p p2 一、单一土层一维压缩问题 2、计算公式 (a)e-σ´曲线

  15. 地基沉降量计算 一、单一土层一维压缩问题 2、计算公式 (b)e-lgσ´曲线 • 可使用推定的原状土压缩曲线; • 可以区分正常固结土和超固结土并分别进行计算。 优点: 正常固结土: 超固结土(并假定p2>p): p

  16. 地基沉降量计算 p γ,e1 以公式 为例 H/2 σz=p H H/2 侧限条件 e e1 e2 p p1 p2 一、单一土层一维压缩问题 3、计算步骤 • 确定: • 测定: e-p曲线或者e-lgp曲线 • 查定: • 算定:

  17. 地基沉降量计算 二、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1、基本假定和基本原理 (a)假设基底压力为线性分布 (b)附加应力用弹性理论计算 (c)只发生单向沉降:侧限应力状态 (d)只计算固结沉降,不计瞬时沉降和次固结沉降 (e)将地基分成若干层,认为整个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为各层沉降量之和: 理论上不够完备,缺乏统一理论; 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是一个半径验性方法。

  18. 地基沉降量计算 地面 p d 基底 p0 d 二、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2、计算步骤 (a)计算原地基中自重应力分布 σsz从地面算起; (b)基底附加压力p0  p0 = p - d 自重应力 (c)确定地基中附加应力z分布 σz从基底算起; σz是由基底附加应力 p-γd 引起的 (d)确定计算深度zn 附加应力 ① 一般土层:σz=0.2 σsz; ② 软粘土层:σz=0.1 σsz; ③ 一般房屋基础:Zn=B(2.5-0.4lnB); ④ 基岩或不可压缩土层。 沉降计算深度

  19. 地基沉降量计算 地面 p d  基底 p0 d 自重应力 附加应力 沉降计算深度 二、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2、计算步骤 (a)计算原地基中自重应力分布 (b)基底附加压力p0 (c)确定地基中附加应力z分布 (d)确定计算深度zn (e)地基分层Hi ①不同土层界面; ②地下水位线; ③每层厚度不宜0.4B或4m; ④z 变化明显的土层,适当取小。 Hi szi zi (f)计算每层沉降量Si (g) 各层沉降量叠加Si

  20. 地基沉降量计算 地面 e p d  基底 p0 d 自重应力 e1i Hi szi zi e2i 附加应力 沉降计算深度 szi zi p2i 二、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3、计算公式 (a)e-σ´曲线

  21. 地基沉降量计算 地面 p d  基底 p0 d 自重应力 Hi szi zi 附加应力 沉降计算深度 二、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3、计算公式 (b)用e-lgσ´曲线计算 正常固结土

  22. 地基沉降量计算 地面 p d  基底 p0 d 自重应力 Hi szi zi 附加应力 沉降计算深度 pi 二、地基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 3、计算公式 (b)用e-lgσ´曲线计算 超固结土

  23. 地基沉降量计算 代入 三、《地基设计规范》方法 • 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提出 • 分层总和法的另一种形式 • 沿用分层总和法的假设,并引入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和地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均质地基土,在侧限条件下,压缩模量Es不随深度而变,从基底至深度z的压缩量为 深度z范围内的附加应力面积 附加应力面积 附加应力通式σz=Kp0 引入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因此附加应力面积表示为 因此

  24. 地基沉降量计算 p0 p0 1 2 b 1 2 1 2 zi-1 zi-1 5 6 5 6 zi zi ai-1p0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 3 4 aip0 3 4 △z 三、《地基设计规范》方法 Ai-1 Ai 第i层 第n层 利用附加应力面积A的等代值计算地基任意深度范围内的沉降量,因此第i层沉降量为 根据分层总和法基本原理可得成层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基本公式

  25. 地基沉降量计算 ai、ai-1——基础底面至第i层土、第i-1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三、《地基设计规范》方法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应该满足的条件 当确定沉降计算深度下有软弱土层时,尚应向下继续计算,直至软弱土层中所取规定厚度的计算沉降量也满足上式,若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zn可取至基岩表面为止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30m范围内,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可以按简化公式计算 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地基沉降量乘以一个沉降计算经验系数ys,可以查有关系数表得到 地基最终沉降量修正公式 zi、zi-1——基础底面至第i层土、第i-1层土底面的距离(m)

  26. 地基沉降量计算 四、地基沉降计算中的有关问题 • 1.分层总和法在计算中假定不符合实际情况 • 假定地基无侧向变形  计算结果偏小 • 计算采用基础中心点下土的附加应力和沉降  计算结果偏大 •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误差,但精确误差难以估计 • 2.分层总和法中附加应力计算应考虑土体在自重作用下的固结程度,未完全固结的土应考虑由于固结引起的沉降量 • 相邻荷载对沉降量有较大的影响,在附加应力计算中应考虑相邻荷载的作用 • 3.当建筑物基础埋置较深时,应考虑开挖基坑时地基土的回弹,建筑物施工时又产生地基土再压缩的情况

  27. 地基沉降量计算 四、地基沉降计算中的有关问题 回弹在压缩影响的变形量 计算深度取至基坑底面以下5m,当基坑底面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取10m 式中: sc——考虑回弹再压缩影响的地基变形 Eci——土的回弹再压缩模量,按相关试验确定 yc——考虑回弹影响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取1.0 Pc——基坑底面以上土的自重应力,kPa

  28. 地基沉降量计算 e 压缩曲线 塑性变形 再压缩曲线 弹性变形 b c 回弹曲线 p 五、沉降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1.土的回弹与再压缩 • 1.土的卸荷回弹曲线不与原压缩曲线重合,说明土不是完全弹性体,其中有一部分为不能恢复的塑性变形 • 2.土的再压缩曲线比原压缩曲线斜率要小得多,说明土经过压缩后,卸荷再压缩时,其压缩性明显降低 a d b 2.粘性土沉降的三个组成部分 • 1.sd ——瞬时沉降 • 2.sc ——固结沉降 • 3. ss ——次固结沉降

  29. 地基沉降量计算 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对其固结程度和压缩性有明显的影响,用先期固结压力pc与现时的土压力p0的比值描述土层的应力历史,将粘性土进行分类 五、沉降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3.土的应力历史对土的压缩性的影响 土的应力历史:土体在历史上曾经受到过的应力状态 先期固结压力pc:土在其生成历史中曾受过的最大有效固结压力 讨论:对试样施加压力p时,压缩曲线形状 p<pc 再压曲线,曲线平缓 p>pc 正常压缩曲线,斜率陡,土体压缩量大

  30. 地基沉降量计算 五、沉降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先期固结压力: 历史上所经受到的最大压力p(指有效应力) s= z:自重压力 p= s:正常固结土 p> s:超固结土 p< s:欠固结土 超固结比: OCR=1:正常固结 OCR>1:超固结 OCR<1:欠固结 相同σs 时,一般OCR越大,土越密实,压缩性越小

  31. 地基沉降量计算 e 五、沉降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A 先期固结压力σp的确定:Casagrande 法 (a) 在e-lgσ’压缩试验曲线上,找曲率最大点 m C B 1 m (b) 作水平线m1 3 rmin (c) 作m点切线m2 2 (d) 作m1,m2 的角分线m3 (e) m3与试验曲线的直线段交于点B D (f) B点对应于先期固结压力p p

  32. 地基沉降量计算 五、沉降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原位压缩曲线及原位再压缩曲线 ab ——沉积 bb’——取样 b’cd ——室内试验 正常固结土: e 超固结土: 地下水位上升 土层剥蚀 冰川融化 引起卸载, 使土处于回弹状态 ? 原状土的原位压缩曲线: 客观存在的,无法直接得到

  33. 地基沉降量计算 五、沉降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原位压缩曲线的近似推求 假定: a. 正常固结土 • 土样取出以后e不变,等于原状土的初始孔隙比e0,因而,( e0, σp)点应位于原状土的初始压缩曲线上; • ② 0.42e0时,土样不受到扰动影响。 推定: ① 确定先期固结压力σp ② 过e0作水平线与σp作用线交于B。由假定①知,B点必然位于原状土的初始压缩曲线上; ③ 以0.42e0在压缩曲线上确定C点,由假定②知,C点也位于原状土的初始压缩曲线上; ④ 通过B、C两点的直线即为所求的位压缩曲线。

  34. 地基沉降量计算 五、沉降分析中的若干问题 原位压缩曲线的近似推求 假定: b. 超固结土 ① 土取出地面后体积不变,即(e0,σs)在原位再压缩曲线上; ② 再压缩指数Ce为常数; ③ 0.42e0处的土与原状土一致,不受扰动影响。 推定: ① 确定σs ,σp的作用线; ② 过e0作水平线与 σs作用线交于D点; ③ 过D点作斜率为Ce的直线,与σp作用线交于B点,DB为原位再压缩曲线; ④ 过0.42e0作水平线与e-lgσ’曲线交于点C; ⑤ 过B和C点作直线即为原位压缩压缩曲线。

  35.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p 一、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1、物理模型 p p 附加应力:σz=p 超静孔压:u = σz=p 有效应力:σ’z=0 附加应力:σz=p 超静孔压:u <p 有效应力:σ’z>0 附加应力:σz=p 超静孔压:u =0 有效应力:σ’z=p 渗流固结过程

  36.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一、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2、数学模型 (1)基本假定: ①土层均匀且完全饱和; ②土颗粒与水不可压缩; ③变形是单向压缩(水的渗出和土层压缩是单向的); ④荷载均布且一次施加;——假定z = const ⑤渗流符合达西定律且渗透系数保持不变; ⑥压缩系数a是常数。 (2)求解思路: 有效应力原理 总应力已知 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时空分布

  37.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饱和压缩层 不透水岩层 一、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2、数学模型 (3)建立方程: z 微小单元(1×1×dz) 微小时段(dt) 土骨架的体积变化= 孔隙体积的变化=流出的水量 达西定律 土的压缩特性 有效应力原理 超静孔隙水压力 超静孔隙水压力 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时空分布

  38.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一、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2、数学模型 (3)建立方程: 固体体积: 孔隙体积: 孔隙体积的变化=流出的水量 dt时段内:

  39.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一、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2、数学模型 (3)建立方程: dt时段内: 孔隙体积的变化=流出的水量 达西定律: 孔隙体积的变化=土骨架的体积变化 土的压缩性: 有效应力原理:

  40.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一、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2、数学模型 (3)建立方程: 固结系数 Cv反映了土的固结性质:孔压消散的快慢-固结速度; Cv与渗透系数k成正比,与压缩系数a成反比; (cm2/s;m2/year)

  41.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一、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2、数学模型 (4)方程求解: a.求解思路: • 线性齐次抛物线型微分方程式,一般可用分离变量方法求解。 • 给出定解条件,求解渗流固结方程,就可以解出uz,t。

  42.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p 饱和压缩层 不透水岩层 σz=p 一、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2、数学模型 (4)方程求解: b.边界、初始条件: z 0  z  H: u=0 0  z  H: u=p z=0: u=0 z=H: uz

  43.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一、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2、数学模型 (4)方程求解: c. 微分方程的解 基本微分方程: 初始边界条件: 0  z  H: u=0 z=0: u=0 z=H: uz 0  z  H: u=p 微分方程的解: m=1,3,5,7······ 时间因数 反映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固结程度

  44.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H H H u0=p u0=p 一、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c. 微分方程的解 2、数学模型 (4)方程求解: m=1,3,5,7······ 时间因数 排水面 排水面 Tv=0.05 Tv=0.05 渗流 Tv=0 渗流 Tv=∞ Tv=0.7 Tv=0.2 Tv=0 Tv=0.2 Tv=∞ Tv=0.7 渗流 不透水层 排水面 z z 单面排水时孔隙水压力分布 双面排水时孔隙水压力分布

  45.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二、固结度的计算 1、基本概念 M 固结度 Uz,t=0~1:表征总应力中有效应力所占比例 平均固结度

  46.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二、固结度的计算 2、平均固结度Ut与沉降量St之间的关系 t时刻: 在时间t的沉降与最终沉降量之比 • 确定St的关键是确定Ut • 确定Ut的核心问题是确定uz.t

  47.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三、有关沉降-时间的工程问题 1、求某一时刻t的固结度与沉降量 2、求达到某一固结度所需要的时间 3、根据前一阶段测定的沉降-时间曲线,推算以后的沉降-时间关系

  48.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三、有关沉降-时间的工程问题 1、求某一时刻t的固结度与沉降量 t Tv=Cvt/H2 St=Ut S

  49.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三、有关沉降-时间的工程问题 2、求达到某一沉降量(固结度)所需要的时间 Ut= St /S 从 Ut 查表(计算)确定 Tv

  50. 饱和土体渗流固结理论 三、有关沉降-时间的工程问题 3、根据前一阶段测定的沉降-时间曲线,推算以后的沉降-时间关系 对于各种初始应力分布,固结度均可写成: 已知: t1-S1 t2-S2 公式计算, 计算t3-S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