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第三章 血 液

第三章 血 液. §1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 血 细 胞 生 理. §3 生 理 性 止 血. §4 血型与输血原则. 血液与内环境的演化. 血液的作用: 运输 作用:呼吸气体、营养物质、激素、代谢产物等。 防御、保护 功能:免疫、止血等。 缓冲 功能:酸碱平衡、体温调节。 维持 内环境稳态 :体液调节。 临床血液检查的意义. §1 血液的组成及特性. 组成: 血浆 + 血细胞 血量 (blood volume) : 人体内血浆和血细胞的总和。 7- 8%, 体重为 60kg 的人,血量约 5L 。. 临床.

thom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血 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血 液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 血 细 胞 生 理 §3 生 理 性 止 血 §4 血型与输血原则

  2. 血液与内环境的演化

  3. 血液的作用: • 运输作用:呼吸气体、营养物质、激素、代谢产物等。 • 防御、保护功能:免疫、止血等。 • 缓冲功能:酸碱平衡、体温调节。 • 维持内环境稳态:体液调节。 临床血液检查的意义

  4. §1 血液的组成及特性 • 组成:血浆+血细胞 • 血量(blood volume):人体内血浆和血细胞的总和。7- 8%,体重为60kg的人,血量约5L 。

  5. 临床 血量恒定 → 血压恒定,是维持全身器官血供的必要条件失血<10% 机体调节机制可进行代偿→恢复失血≥20% 代偿不能维持动脉血压,可导致功能障碍 →临床症状失血≥30% 出现生命危险

  6. Blood cells

  7. 血液的化学组成 • 水: • 血浆:93%-95%;红细胞:65-68%;全血:81-86%。 • 电解质:离子状态 • Na+、K+、Ca 2+、Mg 2+,Cl-、HCO3-、HPO4-。 • 血浆中, Na+、 Cl-含量多,是维持血浆量和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 红细胞内, K+含量多,是维持细胞内液量和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8. 血浆蛋白: • 白蛋白:40-48g/L,作用:胶渗压,载体运输,酸碱缓冲。 • 球蛋白:15-30g/L,作用:参与免疫反应,载体运输。 • 纤维蛋白原:2-4g/L,作用:参与生理止血。 • 血红蛋白(hemoglobin): • 红细胞内,120-160g/L(男), 110-150g/L(女). • 功能:气体运输

  9. 血液的理化特性 • 比重: • 全血1.05-1.06, 血浆1.025-1.034, 红细胞1.09-1.092。 • 粘度: • 粘滞性。相对黏度:血液4-5,血浆1.6-2.4。 • 血浆酸碱度(pH): • pH 7.35-7.45 • 缓冲对:NaHCO3/HCO3,Na2HPO4/NaH2PO4,Hb/Hb钾盐等。

  10. 血浆渗透压:300mmol/L(mOsm/L) • 晶体渗透压:晶体,NaCl,298.5mOsm/L,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 胶体渗透压:蛋白质,白蛋白,1.5mOsm/L,调节血管内外水的移动和分布。 肝炎、肝硬化时……血浆胶体渗透压显著下降,易发生腹水。

  11. 血管 红细胞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12. 注 意  等渗溶液(如0.85%NaCl): 渗透压与血浆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 等张溶液: 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

  13. 等渗溶液 ≠ 等张溶液 1. 1.9% 尿素是等渗溶液,但红细胞置于其中即溶血,因此其不是等张溶液。 2. 0.85% NaCl,即是等渗又是等张溶液。

  14. §2 血细胞 ◆造血过程 ◆红细胞生理 ◆白细胞生理 ◆血小板生理

  15. RBC, WBC 和血小板: • Stage 1, 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s) • Stage 2, 祖细胞(committed progenitor): • 包括红系祖细胞、巨系祖细胞、颗粒系祖细胞、淋巴系祖细胞。 • Stage 3,前体细胞(precursors): • 红系祖细胞RBC • 巨系祖细胞platelet • 颗粒系祖细胞颗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 淋巴系祖细胞T and B lymphocytes.

  16. 粒红巨核巨噬系 红系 巨核系 粒系 粒单系 脾集落形成单位 巨噬系 嗜酸系 淋巴系集落形成单位 嗜碱系 B T

  17. Growth Factors Function: stimulate progenitor of the followings: GM-CSF (granulocyte-macrophage CSF) Granulocyte-monocyte G-CSF (granulocyte CSF) Granulocyte M-CSF (macrophage CSF) Monocyte EPO (Erythropoietin) Erythrocyte IL-1,3,6 (Interleukin-3, 1, 6) Myeloid lineage TPO (Thrombopoietin) Platelet 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

  18. 1. 红细胞 (RBC) • 数量、形态和功能: • 数量:5.01012/L(男), 4.21012/L(女) • 形态:双凹碟形,无核,无线粒体。 • 功能:运输O2和CO2(Fe 2+);对酸碱度有缓冲作用。

  19. 生理特性 • 可塑变形性(deformation): • 表面积/体积比值;胞浆粘度;膜弹性。 • 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 红细胞沉降率(ESR):0-15mm/h(男),0-20mm/h(女)。 • 表面积/体积比值:叠连,血浆蛋白。 • 渗透脆性(fragility): • 等渗溶液:0.9%NaCl,5% Glucose。

  20. 红细胞生成(Hemopoiesis) 珠蛋白+血红素

  21. 红细胞生成原料: • 原料:铁;蛋白质 • 成熟因子: • 叶酸:DNA合成。 • 维生素B12:钴胺素,促进叶酸利用。 • 调节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脏产生,可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释放。 • 刺激红系祖细胞增值和分化。 • 加速前体细胞增值与分化。 • 刺激骨髓细胞释放网织红细胞。 临床

  22. Microcytic hypochromic anemia: Lack of iron Megaloblast anemia

  23. 2、白细胞生理 白细胞分类及功能 名称百分比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胞50~70% 吞噬与消化 嗜酸性粒细胞2~4% 参与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0.5~1% 参与变态反应 淋巴细胞20~40% T细胞细胞免疫 B细胞体液免疫 单核细胞4~8% 吞噬、免疫

  24. 白细胞(WBC) • 形态: • 有核,一般呈球形 • 白细胞的分类与正常值 • 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 趋化性(Chemotaxis) :趋化因子 • 变形性: •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25. 中性粒细胞:2.0-7.0  109/L, 50-70% •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0.02-0.5  109/L, 0.5-5% • 白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0.0-1.0  109/L, 0-1% • 无粒细胞 单核细胞:0.12-0.8  109/L, 3-8% • 淋巴细胞:0.8-4.0  109/L, 20-40% • 总数: 4-10  109/L,平均 7  109/L。 白细胞的分类与正常值

  26. 作用: •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 2.0~7.0109/L, 60-70% • 杀菌 • 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坏死组织、衰老或受损红细胞。 • 单核细胞(monocytes):单核-巨噬系统 • 15~30m, 0.12 ~ 0.8109/L, 3 ~ 8%. • 单核细胞前体(骨髓) 单核细胞(外周血)  巨噬细胞(组织)。 • 吞噬、清除细胞内致病细菌(如结核分支杆菌)、霉菌等。

  27. 清除衰老、受损细胞和细胞碎片。 • 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免疫功能。 • 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 产生集落刺激因子,参与粒细胞生长调节。 • 嗜酸性细胞(eosinophils): • 0.02~0.5 109/L, 0.5~5%. : • 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 •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 嗜碱性细胞(basophils): • 0.0~1.0  109/L, 0~1%. • 释放肝素、组织胺、过敏胺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引起过敏反应。

  28. —淋巴细胞(lymphocytes): • 0.8~4.0109/L, 20 ~ 40%. • 胸腺  T淋巴细胞  致敏淋巴细胞  抗原:异体细胞、 • 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细胞免疫) • 淋巴系祖细胞 • 骨髓  B淋巴细胞  浆细胞  特异抗体  抗原(体液免疫) 抗原刺激 抗原刺激

  29. 3. 血小板(platelet) • 形态与数量 • 形态:活细胞,具新陈代谢。体积小,直径2-4m,无核,椭圆形等。 • α-颗粒、致密体 • 数量: 正常人约为100-300  109/L。 • <50  109/L ,过少出血倾向。 • > 1000 109/L,过多 易发生血栓。 • 生理特性 • 粘附:血管壁内皮下胶原纤维、基底膜上。

  30. 聚集:聚集成团,ADP和血栓烷A2介导。 • 释放:ADP血小板聚集;儿茶酚胺血管收缩;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血小板因子4  中和肝素。 • 生理作用: • 维持血管壁完整性。 • 参与生理性止血。 • 粘附、聚集形成松软血栓。 • 释放ADP、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 • 促进血液凝固,形成牢固血栓。

  31. Fibrinogen GP IIb/III a Phospholipid Va Ca2+ Receptor X GPI vWF

  32. (一)血小板粘附与聚集 ADP的作用 物质cAMP Ca2+ADP释放ADP+ ADP-R(-)ATP酶活性 磷脂表面暴露粘附聚集 Ca2+搭桥 前列腺素类物质的作用 PGI2、TXA2 (二)血小板与凝血

  33. 细胞膜磷脂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PGG2PGH2血栓素合成酶 (血小板)PGI2 TXA2 PGE2 6-酮-PGF1 TXB2 PGF2 临床 前列环素合成酶 (内皮)

  34. 血小板的生成与调节

  35. 血小板生成素(TPO) 作用: 祖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多倍体的 数 刺激巨核细胞蛋白质合成 巨核细胞总数 血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破坏 白细胞的破坏 血小板的破坏

  36. 血管损伤 血管内皮下组织 5-HT TXA2 血小板激活 (粘附、聚集、释放) 凝血系统激活 血管收缩 血小板止血栓(初步止血) 纤维蛋白形成 血凝块的形成(有效止血) §3 生理性止血

  37. 血管破损 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 血管挛缩 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 生理止血:

  38. Platelet function disorders: • Disorders of platelet adhesion: • Bernard-Soulier Syndrome: deficiency of glycoprotein Ib/IX. • Disorders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 Glanzmann-Thrombasthenia, deficiency of glycoprotein IIb/IIIa. • Disorders of platelet secretion: • Alpha or Dense Granules Deficiency. • Disorders of platelet procoagulant activity: • Platelets fail to promote activation of the blood clotting proteins. • Acquired platelet function disorders: • Drugs like aspirin,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like indomethacin, ibuprofe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