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數位影片製作 攝影機

數位影片製作 攝影機. 電影影片格式. 格式 電影影片格式 見圖 3-2 。 類比電子影像格式 數位電子影像格式 高解像度電子影像格式. 電影影片格式. 最原始的電影影片格式是 35mm ,由愛迪生 (Thomas Edison) 和伊士曼 (George Eastman) 所發明的,和當今各戲院所使用的影片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 在影片兩側有片孔 (perforations,sprocket holes) ,大部分區域是影像使用,也就是畫框 (frame) , 每秒使用 24 格 畫格;之後的聲音軌,也很快就標準化。.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數位影片製作 攝影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數位影片製作 攝影機

  2. 電影影片格式 • 格式 • 電影影片格式 • 見圖3-2。 • 類比電子影像格式 • 數位電子影像格式 • 高解像度電子影像格式

  3. 電影影片格式 最原始的電影影片格式是35mm,由愛迪生(Thomas Edison)和伊士曼(George Eastman)所發明的,和當今各戲院所使用的影片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 在影片兩側有片孔(perforations,sprocket holes),大部分區域是影像使用,也就是畫框(frame),每秒使用24格畫格;之後的聲音軌,也很快就標準化。

  4. 1920年代,柯達(Eastman Kodak)公司推出了16mm新的格式,用意是要鼓勵業餘的電影攝製者使用。 這格式對許多業餘者來說仍然太貴,但已成為許多影片教育訓練機構的選擇。 格式大小愈大(70mm),影像解像度愈佳,不過製作經費也愈貴。

  5. 類比電子影像格式 類比式的錄影,會根據所拍攝的畫面,產生持續帶有波形的電子訊號。數位器材錄製影像訊號的方式,則是採用一系列區隔開的開、關脈動訊號,並且以0與1來代替。數位技術帶來優異的影音品質,而且影帶素材在複製數次之後,也不會有品質的減損,這是因為數位開與關的脈動訊號可以被重複而不會劣化,但類比訊號的波形,在拷貝過程中都會有些微的改變。 (圖)類比訊號和數位訊號的差別。 類比訊號是連續性的,而數位訊號則是取樣(sample)聲波。

  6. 高解像度電子影像格式 所有的高解像度格式,都比標準解像度的格式,有更高的清晰鮮明度。 一個影像的鮮明度,是由橫過螢幕的畫素(pixel)數目,也就是水平解像度(horizontal resolution),乘上垂直通過螢幕的數目,也就是垂直解像度(vertical resolution)而決定的。 VSH─200×480 Hi-8─400×480 Mini DV─720×480 24P─1,920×1,080 35mm影片─4,000×3,000

  7. 畫框比 2.35:1派娜維馨體

  8. 畫框比 學院比例(academy ratio),也可用1.33:1來表示,就成為8mm、16mm和35mm的標準。 有時寬螢幕會在傳統電視上播放,或以錄影帶或光碟發行,這時就會採上下黑框是(letter box,也有人直譯為信箱式)的格式,也就是在1.33:1畫框比的電視上,播放完整的寬螢幕影像,然後在影像上、下加上黑邊框。不過一般較普遍的作法,會對原始電影影像帶來減損或甚至是重新構圖,這過程被稱為搖攝後掃描(pan and scan)。

  9. 畫框比 數位HDTV的畫框比是16:9也就差不多是1.78:1,極接近寬銀幕的形狀。大多數的數位格式攝影機,都可以選擇是以4:3或16:9來拍攝。

  10. 錄影帶 攝影機的品質和靈敏度,決定了是否可在低照明的情形下拍攝,以及影像的整體銳利度和質感。 錄影帶是由聚酯(polyester)構成,在一側塗有薄的的金屬氧化物塗層。比較貴的的錄影帶,通常(但不完全是)在影像品質和色彩重現上稍佳,以及較不易脫磁(dropouts,因錄影帶表面的不完美而導致的訊號損傷)。 錄影帶當然可以被反覆錄影使用極多次,不過也因為錄影帶再使用幾次後,不可避免地會有磨損,所以許多專業者在重要的拍攝上,從不考慮使用已用過的錄影帶。

  11. 電子攝影機 光線會啟動CCD的感應器,把進來的光線轉換成電的訊號,而能在錄在錄影帶上。CCD感應器是一種電晶體裝置(也就是晶片,chip),其中有光感應的小點(pixel), 如果影像聚焦到感應器上,那每個小點就會產生帶有彩色和亮度訊號的電流。 通常會有三個CCD,各負責主要的原色:紅、綠、藍。色彩會被鏡頭後的稜鏡(prism)所分解,也當然是依照每個顏色所佔的比例而完成的。

  12. 時間碼 時間碼(time code)是一種數字系統,可以提供電子影像的每一個圖框,一個位址的數字(address number)。大多數電子影像系統都會在錄影帶上錄製SMPTE時間碼,就可為每個圖框提供位址數字。例如01:02;15:10的時間碼,指的就是1小時、2分、15秒、10個圖框。 有的電子影像格式,時間碼會錄在其中一條聲音軌中,其他的就錄在垂直遮沒期(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中,或是影帶特別保留要錄製時間碼的區域。也還是有些攝影機並不再拍攝時提供時間碼的錄製,但是可以在後製作時期補錄進去。時間碼在剪輯上是非常有用的。

  13. 時間碼 時間碼也可以錄在錄音帶或影片上,也可以出現在拍板(slate)之上。

  14. 顏色的呈現 有個極相關的功能,稱為白平衡(white balance),可以讓攝影機操作者做更多細微調整,讓攝影機可以在不同色相的情況下,也能正確地錄到白色。 有些攝影機會感應是在室內或戶外拍攝,就自動地調整白平衡,只不過更細微的調整就需要操作者的控制。要做白平衡時,必須把畫面拍滿白色的物體,再壓下白平衡的按鍵。開啟攝影機迴路解讀白色,在白色設定好之後,所有顏色也都會正確。

  15. 顏色的呈現 如你要有創意上的表現,也可以使用黃色來使攝影機做白平衡,這樣會使攝影機誤認黃色為白色,而逐一地改變其他顏色。

  16. 增益-電子式地加強畫面訊號的亮度 藉由加大電子上攝影機上的增益(gain)控制,可以電子式地加強畫面訊號的亮度。雖然這功能可是攝影機在極低照明度的光線下拍攝,不過同時也會產生更多的影像雜訊(就像是影片影像粒子的變大)。通常在加大增益上會有兩個或三個切換選擇,類似+9dB(decibel)或+18dB。 0dB、3dB、6dB、9dB、12dB、15dB、18dB 當快門、光圈都開到最大時,還不夠亮時使用。主要採數位補光的方式,讓整體變光亮。 *不過會破壞畫質,儘量不要開到9dB以上。

  17. 快門速度 電子快門可以減低曝光量,使細節變得銳利,並降低快速移動物體的模糊感。電子快門不應該與影片攝影機上的快門混淆,因為影片拍攝影機上的快門,是在影片移動時阻隔光線用的。 4、 8 、 15 、 30 、 60 、90、100、125 、180、 250 、350、 500 、 725、1000…10000 快門是一組做在相機機身內的一個裝置,用來控制光量進入底片的感光時間的長短,並且會影響畫面的動感。快門速度S分為: *其中4代表1/4秒,8為1/8秒……10000為1/10000秒…。

  18. 光圈 除了焦點環外,鏡頭還會有一個決定多少光線可以進到攝影機的轉圜。這轉環控制著口徑(aperture)的大小,也就是鏡頭允許光線通過的開口。這口徑有著可調整的光圈(diaphragm或iris),可以開合控制著光線多寡。口徑打開程度,是以檔(f-stop)來做單位,檔的數字也會出現在光圈轉環上。

  19. 光圈 光圈的數字是極易令人感到混淆的,以奇特的數字順序出現:1.4、2、2.8、4、5.6、8、11、16、22。這看起來不相關的數字,其實是來自數字公式,也就是乘上2的平方根(square root)所得來的結果。在這關聯下,每檔光圈就是相連光圈的一倍大,或是一半的光亮度。換句話說,也說是種逆轉的關聯性。f/8的光圈,只有f/5.6光亮度的一半,f/11就比f/16多了一倍的光亮度。 f 1.6、f 2、f 2.4、f 2.8、f 3.4、f 4 、f 4.8、 f 5.6 、f 6.8 、 f 8 、f 9.6 、f 11 光圈是藉由控制葉片開合的大小,控制光線在一定時間內,進入相機內光量的多寡,即為光圈。 *f值小則光圈孔大,f值愈大則光圈孔愈小。所以一般我們在說大光圈時,就是指號數越小的光圈值。

  20. 鏡頭 鏡頭收集反射自物體的光線,並集中在感光元件上。在鏡頭最前方會裝有遮光罩(lens hood),可以防止光線直射入鏡頭表面,導致不理想的光斑。在運送時,遮光罩也可以用來保護鏡頭表面。在影片攝影機中,聚焦點的位置就是影片;在電子攝影機中,則是CCD晶片之上。

  21. 焦距 絕大多數電視攝影機和電子攝錄放影機,都是配備變焦鏡頭(zoom lens),更正確地說,是可以改變焦距的鏡頭(variable focal length lens),能夠在同一位置拍到特寫、全景,或是兩者之間的所有畫面。 另一種鏡頭,稱為定焦鏡頭(fixed lens或prime lens),則只能拍攝到一個透視感。

  22. 焦距 所有的鏡頭,包含變焦和定焦鏡頭,都是以焦距(focal length)的測定長度來制訂的。一個定焦鏡頭可能是25mm,另一個就可能是50mm。 可變焦距的鏡頭,範圍可能是10mm到100mm。焦距的長度,就是鏡頭的光學中心點到攝影機中影像聚焦位置的距離。焦距愈長,畫面愈可放大。 一個50mm,比起25mm鏡頭,會有較多內容細節,但拍攝到的場景較少。變焦鏡頭在100mm的位置,就會比再50mm時,也更緊縮的畫面。即數字越小,視野越寬廣

  23. 變焦鏡頭由可拍到最特寫和最廣角畫面間,會由一個比值來代替。就像有的鏡頭是5:1,有的是10:1。如果5:1鏡頭最廣角是20mm,那特寫就會是100mm。10:1的鏡頭,最廣角是20mm,最特寫就是200mm。比值愈大,變焦的範圍也愈大,只是在價格上也會更貴。變焦鏡頭由可拍到最特寫和最廣角畫面間,會由一個比值來代替。就像有的鏡頭是5:1,有的是10:1。如果5:1鏡頭最廣角是20mm,那特寫就會是100mm。10:1的鏡頭,最廣角是20mm,最特寫就是200mm。比值愈大,變焦的範圍也愈大,只是在價格上也會更貴。

  24. 可以把物體拍的比較大的鏡頭,稱為望遠鏡頭(telephoto),差不多和人類視野相等的叫標準鏡頭(normal),可以有比人類視野更寬的叫廣角鏡頭(wide-angle)。可以把物體拍的比較大的鏡頭,稱為望遠鏡頭(telephoto),差不多和人類視野相等的叫標準鏡頭(normal),可以有比人類視野更寬的叫廣角鏡頭(wide-angle)。 標準鏡頭拍到的是最自然的透視感;望遠鏡頭會讓物體看起來變大,同時也會縮小距離深度,使物體和物體間感覺上非常接近。如果是移動的物體,感覺起來就會比實際速度要來得慢。 廣角鏡頭正好相反,會使物體看起來變小,和其他物體間較分離,再物體相攝影機接近或後退時,速度會感覺比較快。

  25. 變焦鏡頭通常會有近攝影(macro)的裝置,可以讓幾乎是在鏡頭最前方的被攝主體仍有清楚焦點。會有旋紐或其他控制,讓你可以選擇近攝的位置,讓鏡頭能把及小的物體(如硬幣或指甲),拍成充滿銀幕的大特寫。數位攝影機有時也會有數位變焦(digital zoom),可以藉由數位方式延長光學變焦(optical zoom)的範圍,只不過會帶來品質的損失。 變焦鏡頭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輕易地改變拍攝視野。和定焦鏡頭比起來,又較能有在彩色呈現上的一致性。每個鏡頭在色彩重現上多少有些差異,如果使用完25mm鏡頭,再換上50mm鏡頭拍攝,所錄到的畫面顏色或許有些不同。

  26. 焦點 鏡頭上也會有控制焦點(focus)的轉環,在上面會標示有公尺、英呎距離的刻度。如果拍攝物體在焦點上,看起來就會是銳利且清楚;如果失焦,就是模糊且不易辨識的。當透過觀景器觀看時,同時轉動焦點環,就可以察覺何時畫面是在焦點上。 許多攝影機都有自動對焦(auto focus)的功能,會判斷攝影機和主體間的距離,並予以調整,只不過自動對焦往往會被誤導。如果你要對焦的主體是在畫框右邊,當有其他物體出現在中間時,鏡頭的焦點就可能對錯了主體。就像攝影機中其他自動的功能,自動對焦也經常要關閉才好。

  27. 鏡頭光圈中的金屬薄片,會打開或關小成不同的檔位。開口愈小,光圈檔位的數字愈大,進到攝影機的光線也愈少。鏡頭靈敏度是在最大光圈時,有多少光線可以進來而決定。也就是說,一個最大光圈f/1.2的鏡頭,就比最大光圈f/2的鏡頭要更靈敏。鏡頭光圈中的金屬薄片,會打開或關小成不同的檔位。開口愈小,光圈檔位的數字愈大,進到攝影機的光線也愈少。鏡頭靈敏度是在最大光圈時,有多少光線可以進來而決定。也就是說,一個最大光圈f/1.2的鏡頭,就比最大光圈f/2的鏡頭要更靈敏。 鏡頭是以最大光圈數值,也就是可以進來的最大光亮度來分級的。f/1.4的鏡頭,會被認為是感光度高的鏡頭,因為可以讓極大量的光線進來。f/4就只有較少量的光線,所以是感光度低的鏡頭。

  28. 景深 景深(depth of field)指的是攝影機所拍攝的焦點前後,清楚的範圍距離。景深會因為光圈、鏡頭焦距、攝影機和主體間的距離而有所改變。鏡頭焦距越長,光圈開得越大,景深就越淺。廣角鏡頭(短的焦距)就比望遠鏡頭(長的焦距)有較深的景深。一般來說,物體越靠近攝影機,景深也就越淺。 (圖 景深三分之一大原則。)

  29. 焦距也會影響景深,因為廣角鏡頭有比望遠鏡頭看起來更自然的景深。廣角鏡頭可用來拍攝廣闊、有深度的場景。焦距也會影響景深,因為廣角鏡頭有比望遠鏡頭看起來更自然的景深。廣角鏡頭可用來拍攝廣闊、有深度的場景。 光圈越小(也就是數字越大),景深也就越深。f/22的光圈,比起f/2.8的光圈,有著極深的景深表現。這個特性,可以使畫框中僅有焦點清楚的單一主體,成為被強調的對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