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6

第四篇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第四篇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第十一章 信息系统规划 第十二章 信息系统开发综述 第十三章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十四章 信息系统实施与运行. 第十一章 信息系统规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第三节 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过程 (一)信息系统规划 (二)信息系统开发   (三)信息系统管理 (四)信息系统控制. 二、 IS 建设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企业的实际情况

thano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篇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篇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第十一章 信息系统规划 第十二章 信息系统开发综述 第十三章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十四章 信息系统实施与运行

  2. 第十一章 信息系统规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第三节 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3. 第一节 概述 一、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过程 (一)信息系统规划 (二)信息系统开发   (三)信息系统管理 (四)信息系统控制

  4. 二、 IS建设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企业的实际情况 (二)制定中长期规划 (三)明确开发内容 (四)部署开发工作 (五)控制开发过程 (六)建立系统的运行机制

  5. 三、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一)诺兰阶段模型 初装 蔓延 控制 集成 数据管理 成熟 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开发大量的应用程序,事务处理效率有所提高。 成立领导小组对整个组织的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 对各子系统的软硬件重新配置,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数据真正成为组织的重要资源。80年代美国处于第四阶段,诺兰对此无详细描述。 信息系统可满足各管理层次的要求,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多发生于财务统计部门.

  6. (二)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要素 1.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磁带  分布式计算机 2.应用方式: 批处理方式  联机实时处理方式 3.计划控制: 短期、随机的计划  长期、战略计划

  7. 4.IS在组织中的地位: 附属  独立 5.领导模式: 技术领导  联合领导 6.用户意识: 作业管理级用户  中、上层管理级

  8. 四、开发信息系统的策略 (一)“自下而上“策略 从现行系统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由低级到高级建立IS。 (二)“自上而下“策略 从总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局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设计信息系统。

  9. 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一、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 (一)定义 IS战略规划是关于IS长远发展的计划,是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10. (三)内容 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确定IS应实现的功能 含IS实现的环境、条件 指明信息的主要类型和主要的子系统

  11. 2.组织的现状 3.业务流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业务流程重组 包括软硬件情况、人员配备情况、费用投入情况 据IT的特点,对原有的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TQSC)。 企业活动的集合

  12. (1) BPR涉及的内容 a.制订业务的视野和目标; b.明确需要再设计的业务流程; c.了解并评价已有业务流程的执行结果; d.找出利用信息技术的机会; e.设计并构造业务流程的原型。

  13. (2)BPR遵循的原则 a.以过程管理代替职能管理; b.以事前管理代替事后监督,取消不增值的管理环节; c.取消不必要的信息处理环节; d.以计算机协同处理为基础的并行过程取代串行和反馈控制管理过程; e.用信息技术实现过程自动化,尽可能抛弃手工管理过程。

  14. (3)BPR的工作步骤 a.发动; b.选择重组过程; c.流程分析; d.重新设计; e.评估; f.执行。

  15. 4.对影响规划的IT发展的预测结构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

  16. 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 (一)成立规划领导小组 组织主要决策者+各部门业务骨干+IS开发人员(辅助) (二)进行人员培训 掌握制定IS规划的科学方法 (三)规定进度   以便对规划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17. (四)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 规划基本问题的确定 收集相关信息 进行战略分析 定义约束条件 明确战略目标 提出未来战略图 选择开发方案 提出实施进度 形成规划文档并审批

  18. 第三节 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了解企业目标 识别CSF 识别性能指标 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 识别联系于系统目标的 主要数据类及其关系 注:识别关键成功因素的工具是树枝因果图。 关键成功因素法在高层应用效果比较好。

  19. 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加工质量 降低原料价格 减少人员 检验 提高产品竞争力 疏通商业渠道 改善售后服务 市场服务 树枝因果图:

  20. 二、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 将整个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它战略变量等组成。IS的战略规划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IS战略目标的过程。

  21. 识别组织的战略集 将组织的战略集转化成IS战略 对应组织战略集的每个元素识别对应的IS战略约束,然后提出整个IS结构

  22. P:公用事业 组织目标  组织战略 战略属性 年增收入 增新产品  复杂管理 O110% S1A1 (S,Cr,M) (O1, O6) (M) 改进现 O2 金流S2…A2 (S,Cr,G) O3 S3…A3 ( Cu ) (O3, O4 , O5) O4A4 O5A5 O6 MIS目标   约束  战略 改进结 作好 模块 MO1 账速度 C1 模型D1 设计 (S2) (A1) (C1) MO2 …C2…D2 … MO3 …C3…D3 … MO4 …C4…D4 … MO5 …D5 … Cu: 顾客 S: 股东 G: 政府 Cr: 债权人 E: 雇员 M: 管理者

  23. 三、企业系统计划法(BSP) BSP法主要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作的思想。BSP法是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全过程,它所支持的 目标是企业各层次的目标,实现这种支持需要许多子系统。

  24. 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 企业过程 企业过程 数据分析 信息结构 数  据

  25. 任 务 下 达 准 备 工 作 动 员 会 定 义 企 业 过 程 定 义 数 据 类 分析企业 / 系统关系 确 定 经 理 的 想 法 评价企业问题和收益 评价原IS 定义 信 息 结 构 定义结构优先序 开发建议书及行动计划 报 告 结 果 BSP法步骤:

  26. 第十二章 信息系统开发综述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信息系统开发方式 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27. 第一节 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可行性分析的任务 任务:确定项目开发是否必要和可行

  28. 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 基础:可行性调查(初步调查) (一)系统调查原则 1.自顶向下全面展开 2.先弄清管理工作存在的道理再分析有无改进的可能性 3.工程化的工作方式 4.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结合 5.主动沟通和亲和友善的工作方式

  29. 企业的性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物流生产过程、公司办公地点、生产车间布局、企业近期预计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等。企业的性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物流生产过程、公司办公地点、生产车间布局、企业近期预计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等。 (二)初步调查的内容 1. 用户需求分析 2.现有企业的运行状况 3.管理方式 4.现有信息系统运行状况 企业整体管理状况的评估、组织职能机构与管理功能、重点职能部门的大致管理方式及这些管理方式今后用计算机系统来辅助人管理的可行性、可预见到的将要更改的管理方法及这些方法将会对新系统和实现管理问题带来的影响及新的要求等。 现有系统的运行状况、特点、所存在的问题、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可利用的技术力量、可利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等。

  30. 功能、性能、输入要求、输出要求、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安全性、保密性等。功能、性能、输入要求、输出要求、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安全性、保密性等。 5.调查新系统的基本要求 6.调查与新系统有关的资源  7.条件、假定、限制的调查    人、财、物、设备。 系统运行寿命的最小值、经费投入来源及限制、硬软件环境的限制、系统投入运行的最晚时间、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方面的限制等。

  31. (三)信息收集方法 1.查阅书面资料 2.实地观察(直接观察法)  3.面谈 4.发放调查表 5.业务专题报告

  32. 三、可行性研究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 将采用的IT技术能否满足用户要求 两个方面        技术人员水平

  33. (二)经济可行性分析 设备购置费、软件开发购置费 数据加工费、消耗品费用、维护费用 支出的费用 人员工资、培训费

  34. (二)经济可行性分析 直接效益(可用钱衡量) 如:加强库存管理后,加快流动资金周转,减少资金积压等。 取得的效益  间接效益(无法用钱衡量)   如:比原系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缩短取得信息的时间。

  35. (三)各种社会因素的可行性分析 外部环境 主要领导和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态度 两个方面        内部环境 管理基础工作 管理制度、方法是否科学;规章制度是否齐全;原始数据是否正确。

  36. 四、可行性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对应用项目的概况描述;项目目标;开发所需 资源和预算安排;期望的效益;关于结论的意见。

  37. 第二节 信息系统开发方式 一、各类开发方式 (一)自行开发   优点:可以得到适合本单位的满意的系统,通过系统开发培养自己的力量。   缺点:往往开发周期较长。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有足够的技术力量,需要进行一定的咨询。

  38. (二)委托开发    优点:比较省事(从用户角度)。    缺点:必须配备精通业务的人员参加,经常检查、协调。开发费用较高,系统维护困难。

  39. (三)委托开发购买现成软件包   优点:最省事(从用户角度)。   缺点:要买到完全适合本单位的、满意的系统不太容易。需要有较强的鉴别能力,谈不上系统维护。

  40. (四)委托开发购买现成软件包联合开发   优点:对于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最为有利,系统维护比较方便。   缺点:双方要精诚合作,自己有一定系统分析和设计力量

  41. 一、各类开发方式比较

  42. 第三节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一)基本思想 自行开发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即先将整个开发过程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分析、设计、实施),在前二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设计,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

  43. (二)特点: 1.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2.用户至上 3.深入调查研究 4.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5.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 6.开发过程工程化

  44. (三)阶段划分 系统规划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系统运行

  45. (四)优缺点: 1.优点: (1)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化的前提下来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的观点。 (2)强调严格地区分开发阶段,强调一步一步地严格地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每一步工作都及时地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地反馈和纠正,从而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

  46. 2.缺点: (1)起点太低,所用的工具落后,致使系统开发周期过长,会带来许多问题。   (2)要求开发者在调查中就充分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太符合人们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有一定的困难。

  47. 二、原型化法 (一)基本思想 首先用户提出开发要求,开发人员识别和归纳用户要求,根据识别、归纳的结果,构造一个原型,然后同用户一道评价这个原型,若根本不行,则重新构造原型;若不满意,则修改原型,直到用户满意为止的最终原型即实现的系统。

  48. (二)特点: 1.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易为人们接受。 2.在分析初期引入模拟手段,沟通了人们的思想,缩短了用户和分析人员间的距离,解决了结构化方法中最难于解决的一环。 3.充分利用最新的软件工具,摆脱老方法,使系统开发时间、费用大大减少,效率、技术等方面大大地提高。 

  49. (三)阶段划分 确定基本要求 开发初始原型 征求修改意见 修改原形 形成系统

  50. (四)优缺点: 1.优点: (1)开发周期短,费用相对少。 (2)提供初始原型给用户,使用户参与更实际,更富建设性。    (3)易于用户使用,减少对用户的培训时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