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A. B. C. D. 其实,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圆形, 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 三角形, 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 。 半圆形, 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 。 第三个图形也可以, 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 。.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就会 “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 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A B C D

  3. 其实,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其实,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 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 • 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 。 • 半圆形,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 。 • 第三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 。

  4.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5. 横看成岭侧成峰 条条大路通罗马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6. 一: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文体。 课前准备

  7.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 是文章的灵魂。 。 2:论据分两种: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有:现实生活中的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像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事情。及报刊杂志上的报导、史实、典故、寓言、奇闻异事等。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作论据,事实必须正确,有代表性。 道理论据有基本理论,和人民公认的真理。还有成语、警句、名言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理、公式等。

  8. 3: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或单一用或两者用。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3: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或单一用或两者用。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9.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a、例证法 b、比喻论证 c、对比论证 d、引证法

  10. 学习目标: 1、继续了解、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学会阅读议论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结构,学习、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 3、理解“创造性思维”的含义,通过创新小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11. 罗迦·费·因格及其作品简介 •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 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12. 预习检测 加拼音并解释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不言而喻 汲取 推敲 dì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zī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 qiè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jí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13. 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2)一件事都没有做成功,形容事业上毫无成就。() (3)实行起来有成效。多指方法或措施被实践证明生效。() (4)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 一事无成 行之有效 不言而喻

  14.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是怎样的?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首先找出本文中两个过渡段。

  15. 过渡段:第四段: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新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第九段: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16. 这两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 设问。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7. 课文的结构层次 •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非常重要。 •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 • 怎样成为有创造性的人。 1-3段 4-8段 9-13段 层层深入

  18. 本文是怎样开头的?这种开头方法有什么好处?本文是怎样开头的?这种开头方法有什么好处? • 画出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用问题引出论点。 • 好处:新颖别致,通俗易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9. 问题探究一:你认为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个?问题探究一:你认为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个? • 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关键”说明最重要)

  20. 为了证明这些要素,作者举了哪些事例? 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 举例有两处 (举例论证) 罗兰·布歇尔发明游戏机 此处举例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 通过具体事例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更有说服力。

  21. 创造性思维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创造性思维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 • 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 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22. 非凡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出自何处? • 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往往”一词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 不可。“往往”表示常常如此,但又不都如此。如果删去就太绝对化了。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3.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什么? • 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 “之一”可否去掉?为什么? • 不可。因为“之一”是说其中一个根据,还有其他“主要根据”。去掉就太绝对化了。

  24. 怎样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25. 课堂小结 由一道几何题引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非常重要 一(1-3)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 拥有渊博的知识 二(4-12) 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 举两例来证明 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13) 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只要具有以上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6. 六、多角度语言思维训练① 例: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生活是。 请仿照例句,再写出至少3句。

  27. 生活是一份试卷,写满了人生的功过是非。 生活是一把伞,承受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生活是一支笔,描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生活是一团线,编织着人生的纵横交错。 生活是一条路,布满了人生的荆棘坎坷。 生活是一场戏,上演着人生的喜怒哀惧。

  28. 达标训练 1、、判断下列文章题目哪些是论点,哪些是论题(只写序号)。 (1)《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想和做》(3)《理想的阶梯》(4)《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5)《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6)《团结就是力量》(7)《谦受益,满招损》(8)《科学无世袭》(9)《论自由主义》(10)《反对党八股》(11)《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1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4)《谈读书》(1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可以作为论点的是,只给出了论题的是 ___________

  29. 答案:可以作为论点的是:(1)、(4)、(5)、(6)、(7)、(8)、(10)、(12)、(13),其余的是论题。解说:因为论点是有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鲜明态度的,一般用肯定判断句表达。答案:可以作为论点的是:(1)、(4)、(5)、(6)、(7)、(8)、(10)、(12)、(13),其余的是论题。解说:因为论点是有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鲜明态度的,一般用肯定判断句表达。

  30. 2、指出下面两个论据的类型,并说说在文中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2、指出下面两个论据的类型,并说说在文中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论据一、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牙扎吉和硬币打制器组合成印刷机,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论据二、罗兰·布歇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游戏。 答:都是事实论据。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个观点。 分析论据类题目的题型有:能辨识文中论据的类型;指出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说出论据的论证作用;为文中观点补写论据。事实论据有实例、史实、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一般有名人名言、社科理论、格言俗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社会公理。道理论据往往因为它与论证过程联系得十分紧密而不容易辨认。一般来说,议论文的段落相对独立,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要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

  31. 3、拥有创造力的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请你举一两个事例加以证明。3、拥有创造力的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请你举一两个事例加以证明。 答: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产生兴趣,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被一片带锯齿的叶子划破衣服,发明了钢锯;瓦特由开水的蒸汽能鼓动茶壶盖儿,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32. 一、读一读、想一想 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有哪些?中心论点应该是那一句?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与《敬业与乐业》有何不同?通过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议论文论点的提出方式) 2、作者在文首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 4、最后,作者是如何总结的?

  33. 二、分析与研讨: 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有哪些?中心论点是哪一句?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很重要。 任何人都有创造性思维,你一定能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2、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由对四个图形分类的不同答案引出,这样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4. 3、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 (一)创造性的思维需哪些必需的因素?(二)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提出这两个问题,作者运用什么句式? 设问句。它的作用有:引出下文,引发思考。在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35. ①、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 a、学识渊博、精通各种知识。 b、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C、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36. ②、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37. 4、最后,作者是如何总结的? 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a.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38. 三、小 结 一、文章结构 提出问题 ( 1-3段)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 重要。 分析问题(4-12段) 第一层(4 -8段):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第二层( 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解决问题(13段) 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39. 四。找出本文所运用的两种典型的论证方法并说说他们的作用?四。找出本文所运用的两种典型的论证方法并说说他们的作用? * 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创造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 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举例论证 有力地证明了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40. 富有创造力的人缺乏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自信) (不自信)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 一闪念的想法, 进行自我压制 并对它反复推敲, 逐渐充实。 对比论证

  41. 同步练习 • 一、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 汲取(  ) 孜孜(  ) 锲而不舍(  ) 根深蒂固( ) • 二、解释词语。 • 1.孜孜不倦— • 2.根深蒂固— • 3.锲而不舍— • 4.不言而喻— •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cusan/74789.htm

  42. 三、选词填空 • 。 •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   (汲取、吸收、学习)知识,使自己   (学识、学问、才学)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    (创造、创意、创造性)。 • 2.知识就是形成创意的    (材料、素材、原始材料),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拥有    (创造性、创造力、创新)。

  43. 四、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 ①时代呼唤 的创新型人才。 • ② 当前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科研、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他们充满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具有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的勇气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哥白尼变革?没有对亚里斯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能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③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日益增强,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也应当是多功能的。他们不仅一专一能,而且多专多能,具有多才多艺的特点。仅以当前迅猛兴起的信息网络而言,它就熔铸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传输、卫星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多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人才。

  44. ④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他们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等关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同心协力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④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他们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等关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同心协力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45. 1.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的横线处补人准确的文字,使第①段成为全文的中心论点。1.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的横线处补人准确的文字,使第①段成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 时代呼唤     的创新型人才。 • 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的,它的位置应当在第  段的末尾。 • 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四合一”人才计划,要求培养有“科技内涵、艺术气质、经贸才干、外语本领”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类社会活动全球化的需要。 • 3.这篇文章是   式结构,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论证的方法。 • 4.第④段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 5.汉语中许多成语都表达了创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别具匠心”等,请你再写出两个表达创新意思的成语。 • ①       ②______________

  46. 【同步练习答案】 • 一、jízīqièdì • 二、1.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2.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3.比喻有恒心,不毅力 4.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三、1.汲取 学识 创意 2.素材 创造性 • 四、1.最具创意和活力的、多功能的、善于协作2.③(“3”或“三”) • 3.总分(或:总论—分论)举例(或:事实;列举事实) • 4.先提出本段论点,然后进行道理论证(回答“先提出本段论点,然后加以论证”的也对) • 5.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独出心裁、自出心裁)、独树一帜(别树一帜)、别开生面、不落窠臼、独辟蹊径,等等。

  47.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