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十七章 自然的文化塑造

第十七章 自然的文化塑造. 王志弘 摘要 反思多元文化課程. 自然是什麼?. 我們一般認為「自然」便是與「人造」相對的那些東西,動物、植物、礦物、地質、水文、氣象、天空等。自然便意味「天然」、渾然天成,而與人類的文明、文化、人工等成為對比。 然而 , 這種自然與文化二元對立的界線,經常被跨越。這兩個範疇的區隔有時候很模糊,例如被人類豢養的動物,如家禽家畜等,甚至是人類刻意交配產生的物種,例如騾子,算是自然 , 還是文化的一部份呢?. 自然與文化的相互穿透.

tareq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七章 自然的文化塑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七章 自然的文化塑造 王志弘 摘要 反思多元文化課程

  2. 自然是什麼? • 我們一般認為「自然」便是與「人造」相對的那些東西,動物、植物、礦物、地質、水文、氣象、天空等。自然便意味「天然」、渾然天成,而與人類的文明、文化、人工等成為對比。 • 然而,這種自然與文化二元對立的界線,經常被跨越。這兩個範疇的區隔有時候很模糊,例如被人類豢養的動物,如家禽家畜等,甚至是人類刻意交配產生的物種,例如騾子,算是自然,還是文化的一部份呢?

  3. 自然與文化的相互穿透 • 文化經常跨越到自然那一邊,而使得自然不是被抹滅,馴養、人文化,就是以人類的眼光去看待;例如太空算是自然的一部份,但所謂太空的意義,也是由人類文化所界定,星象學便是最好的例子。 • 此外,人類是具有血肉身體的動物,是否也依循自然法則而生存,因此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呢?這裡涉及了內在自然和外在自然的區分,以及所謂人性(human nature)的概念。

  4. 「自然」的文化塑造與建構 • 自然的概念和特質可說是一種人為建構。即使是人煙罕至的地方,也是經過人為建構的自然,是一種在有關自然的論述下,獲得意義與內涵的「自然」。因此,雖然深層生態學者認為要去除人類中心的觀點,而以萬物平等的觀點來看待世界,但這種觀點本身也是一種人類觀點,而非人類以外其他物種的觀點。 • 自然和環境是論述的建構,至少我們對於自然環境的理解已經有了特定論述的中介,而非只是物質實體、物理和生化法則的產物。

  5. 動物和植物的人文化成 • 若自然總是已經是文化論述下的自然,那麼動物與植物作為自然的一部份,也是人類文化建構下的範疇。不過,不同的植物與動物,和人類文化的關係也不一樣。根據植物和動物與人類的關係,我們替植物和動物做了各式各樣分類,例如野生動物與馴獸的差別,野生植物與稻麥的差別,牽涉的是馴化程度的不同,以及與人類生活關係的緊密度。

  6. 動物和植物的人文化成 • 動物與植物作為一個象徵體系而存在於人類生活之中。例如,我們會賦予貓和狗不一樣的價值與意義,然後反過來以貓和狗來表示其他事物與現象的意義,例如人的性格。植物方面,例如花語是一套複雜的表意系統。越是熟悉的動植物,我們會賦予它們深刻而多樣的意義。牛、狗、雞、豬、魚;梅、蘭、竹、菊等等,我們都可以說出很多相關的象徵與價值(牛刻苦耐勞,豬多產懶惰…?)。 • 稻米與小麥,玉蜀黍與馬鈴薯,世界各地的主食,一方面被以千變萬化的方式烹調與食用,進入人類的腸胃,成為人體的一部份,另一方面,被賦予繁複的象徵,而進入人類的溝通領域,傳遞著各種意義。這些意義經常是根源於實際的用途,例如食用與藥用,但有時則純屬想像的世界。

  7. 動物與文化

  8. 人類與動植物關係的轉化 • 簡言之,動物與植物因其與人類社會的關係,而獲得在人類表意系統裡的文化意義。當然,動物與植物不僅是文化層面的存在,它們相對應著人類的各種經濟、政治與物質實踐。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對於動物和植物的關係顯然不同,殊異的生產營生方式,使他們與動植物發展出不同的關連。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我們與動植物的關係是什麼呢?

  9. 人類與動物關係的轉化 • 例如過去我們吃的雞鴨豬魚等,通常是自家養的,在某些特殊時刻宰殺來吃,跟儀式節日很有關係。但隨著人口增長、城市發展,以及專業分工,我們的肉食來源日漸是專業化的養殖,不是我們自己養的,也不是自己宰殺,而是有專人負責,我們所面對的作為肉食的動物,現在是以屠體姿態出現(早期市場還有活雞現殺,但現在多是超市的冷凍雞肉),並且是以小塊包裝出現,甚至很多漢堡的絞肉餅,已經分不出動物的模樣了。 • 這種發展的過程意味了什麼呢?我們比較仁慈了,還是比較不敢面對殺戮場面,或者,這根本就是資本主義追求利潤的結果。

  10. 人類與動物關係的轉化 • 以下試擬人與動物關係的演變過程與類型: 1.馴養的食用動物﹕與食用者生活在一起的家禽家畜,以剩菜或糧草餵養—→專業的養殖場與屠宰場,飼料業出現,傳統市場販售屠體(跨國的專業養殖與貿易,例如阿根廷的畜牧業)—→更專業的養殖、宰殺,以及屠體加工(分割、燒烤、絞碎),超市販售肉塊,動物形體的消失。 2.野生動物:打獵的對象,對人類的威脅,害蟲—→獲得資源的來源,例如肉食、皮毛製品、骨製品、藥用—→供觀賞的珍奇異獸,動物園的出現,作為研究對象的動物(動物學、獸醫學)—→保育的對象,「瀕臨絕種」動物的觀念出現。 3.寵物動物,以及勞力動物(農耕、雜耍等):狗、鳥、馬、牛、驢、駱駝、犛牛、象—→被機動交通與農耕工具取代後,成為觀賞或遊憩的對象(騎馬、騎駱駝)—→貓取代狗成為美國最多的寵物,新型寵物的出現,如蜥蜴、蛇等等—→在電腦裡養寵物,虛擬寵物。 4.實驗犧牲品:白老鼠、天竺鼠、豬、猴子等。

  11. 童稚=自然? 跨物種之愛?

  12. 「原始」與「童真」:自然的象徵意涵

  13. 植物與文化 • 傳統社會裡有許多植物與人類有密切關係,現在失去了其作用。例如台灣的鹹草,原是以前菜市場常用的包裝材料(綁縛用);竹子是許多器具的原料,還可以成林防風防盜;各地的相思樹林,是以往最佳的木炭材料,因此被廣為種植,成為台灣低矮丘陵的常見樹種。這些相思林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人類與植物互動的結果。 • 植物政治學:國花和市花;某些植物的象徵意義;種樹作為一種政治姿態。

  14. 民俗植物學 竹葉 鹹草

  15. 城市裡的自然與樣板自然 • 盆栽、行道樹、森林公園 • 寵物、流浪動物、食用動物和野生動物 • 精心打造的自然意象和感覺VS.雜亂的荒地或廢墟 • 刻意保存的自然VS.原住民的生計與文化:國家公園與生態保留區的保育和開發衝突,以及出路

  16. 水與文化 • 水的命運與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以淡水河系為例——一萬到五千年前,台北是個湖,先民在湖岸營生。清朝時,淡水河系有舟楫之利,可上溯到大溪以上,運送各種物資,便利茶的出口。 • 隨著河流淤積(市鎮發展人口增加,茶園破壞水土),日據時期已無航行之利,縱貫鐵路與公路完成,取代了橫向的溝通管道,市鎮間的關係隨之轉變。 • 迄今,淡水河系成為一個邊緣地帶,圍堵在堤防外,以防洪考量為主。而原來清代與日據時期開鑿,流經市區的灌溉溝渠,也都加蓋成為道路。都市的「自然」水系被掩蓋,而以人工的排水溝、地下水道、自來水管線取代。

  17. 水與文化 • 水是城市的血脈、生機與映照,水流也是城市界定方向與界線的重要標誌。 • 羅蘭.巴特曾說:「有許多調查強調人群匯聚的廣場的想像功能,在每個城市裡,這種地方的體驗是河流、運河或是水流。在道路和水流之間有某種關係,我們也都熟知,最堅決地抗拒表意作用,因而讓居民在適應上遭遇困難的城市,正是沒有水的城市,是沒有海岸、水面、湖泊、河流、溪流的城市:這些城市都有生活的困境,有易讀性的困境」。

  18. 平等古圳生態工法

  19. 性別、種族、國族與自然化的文化再現 • 自然經常被女性化,例如處女地,大地之母等,將不均等的性別關係透過陰性化象徵而轉譯為對自然的征服。反過來,女性也常被自然化,或者認為和自然比較接近(有生育力),因而較為原始、不開化,離精緻文明比較遠。 • 非洲被稱為黑暗大陸,意味了原始蠻荒的國度,有待白種人來教化,便涉及具有種族意涵的自然再現。 • 至於國族象徵與自然的關係,參見前一講的討論。

  20. 生態危機、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的文化向度 • 生態危機與環境意識的文化再現:萬物反撲的論述(病毒和傳染病);脆弱的地球(從太空中看見的藍色星球)與生命共同體感受;地球號太空船;綠黨的向日葵標誌等。 • 生態保育的動物明星:鯨豚、貓熊、大象、老虎等VS.一般動物,尤其是食用動物。 • 動物保育和文化價值的衝突(如飲食習慣,蛇肉和狗肉) 。

  21. 生態思考的各種範型

  22. 延伸閱讀書目 • 馬以工(2000)《城市生態》。台北:天培文化。 • 高雄市綠色協會(1996)《南台灣綠色革命》,台中:晨星。 • 陳玉峰(1994)《土地的苦戀》,台中:晨星。 • 陳玉峰(1996)《生態台灣》,台中:晨星。 • 黃耀雯(2001)《築夢荒野:台灣國家公園的建制過程》,台北:稻鄉。 • Bulloch, John and Adel Darwish (1994)《水的戰爭》(Water Wars),台北:新新聞。 • McNeill, William H. (1998)《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Plagues and Peoples)(楊玉齡譯),台北:天下文化。 • Tenner, Edward (1998)《科技反撲: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Why Things Bite Back)(蘇采禾譯),台北:時報。 • Caras, Roger A. (1998)《完美的和諧:動物與人的親密關係》(A Perfect Harmony: The Intertwining Lives of Animals and Humans through History)(陳慧雯譯),台北:天下文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