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台灣東部區域 :主要由 SSW(○) 、 KSW( + ) 、 CW(▲) 、 SSW+KSW(□) 與 KSW+LCC(▽) 等五種類型組合而成 ( 如圖三 (a)) 。

(a). (b). CW. 2006 年夏季台灣周遭海域碳化學參數之空間分佈特性 謝秀苓、許德惇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 研究目 的. 過去針對台灣周遭海域進行的研究多為片段式的調查,且大多數測站均集中分佈於台灣海峽、海峽北部與西南部,對於台灣東部太平洋及南海北部海域的探測則相對稀疏。有鑑於此,於 2006 年 5 月執行第一次聯合探測作業,利用四艘研究船同時探測台灣東部、西部 、 南部、北部以及南海北部海域 ( 如圖一 ) 。本研究之採樣站位圖如圖二所示 ( 圖中●:代表僅採集表水之站位;○:表示有採集垂直剖面之測站 ) 。. 研究區域、材料與方法.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東部區域 :主要由 SSW(○) 、 KSW( + ) 、 CW(▲) 、 SSW+KSW(□) 與 KSW+LCC(▽) 等五種類型組合而成 ( 如圖三 (a))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 (b) CW 2006年夏季台灣周遭海域碳化學參數之空間分佈特性 謝秀苓、許德惇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 • 研究目的 過去針對台灣周遭海域進行的研究多為片段式的調查,且大多數測站均集中分佈於台灣海峽、海峽北部與西南部,對於台灣東部太平洋及南海北部海域的探測則相對稀疏。有鑑於此,於2006年5月執行第一次聯合探測作業,利用四艘研究船同時探測台灣東部、西部、南部、北部以及南海北部海域(如圖一)。本研究之採樣站位圖如圖二所示(圖中●:代表僅採集表水之站位;○:表示有採集垂直剖面之測站)。 • 研究區域、材料與方法 • 本研究採用首次聯合探測計畫之樣本,共採集90個測站,分析項目包含:酸鹼值(pH)、溶解態無機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鹼度(titration alkalinity; TA) 等碳化學參數。分析參數之精確度分別如下: ±0.003 pH、DIC和TA均<0. 1% (標準品由A. G. Dickson實驗室提供)。 • 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壓(fCO2oc)值的計算方式是利用實測之DIC與TA值,分別帶入Lewis and Wallace (1998)所建立之二氧化碳系統程式(CO2 system)中計算。計算過程中所使用的碳酸解離常數則是採用Dickson and Millero (1987)重新修訂於Mehrbach et al. (1973)所提出之K1和K2值。 • 大氣中二氧化碳分壓(fCO2atm)值是由NOAA網站的Mauna Loa觀測站(19.54oN; 155.58oW)所提供,2006年5月平均大氣pCO2值為381.79 ppm (http://esrl.noaa.gov/gmd/ccgg/trends/),經由扣除水蒸氣壓的影響後(Guggenheim, 1967; Levelt-Sengers et al., 1971),fCO2atm為366.82 matm。 • 海氣交換之二氧化碳通量(CO2 Flux)計算公式:F = kav × s × (ΔfCO2) ;式中kav之計算方式詳如 Wanninkhof and McGillis (1999),風速資料則感謝龔國慶教授提供。式中,s為氣體溶解度,ΔfCO2即為fCO2oc減去fCO2atm,所以當ΔfCO2為負值表示海水吸收CO2,反之則為釋放CO2至大氣中。 圖一、聯合探測作業採樣位置圖 圖二、採樣位置圖 • 結果與討論 圖三、(a)依水文性質所區分之空間分佈圖與(b)各類型之溫鹽性質分佈圖 因測站分佈面積廣泛,故依照各水文性質的不同,區分出10種不同水文性質之類型,分別為:(1) 黑潮表層水 (Kuroshio Surface Water;KSW,以+標示)、(2) 陸棚表層水 (Shelf Surface Water;SSW,以○標示)、(3) SSW與KSW之混合水 (SSW + KSW,以□標示)、(4) 沿岸水 (Coastal Water;CW,以▲表示)、(5) KSW與LCC之混合水 (KSW + LCC,以▽標示)、(6) 呂宋沿岸流 (Luzon Coastal Current;LCC,以▼標示)、(7) 湧升水 (Upwelled Water;UW,以■標示)、(8) 南海表層水 (South China Sea Surface Water;SCSSW,以◆標示)、(9) SCSSW與UW之混合水 (SCSSW+UW,以△標示)、(10) SCSSW與LCC之混合水 (SCSSW + LCC,以◇標示)。依各水文性質所區分之溫鹽及依據詳見表一,其空間分佈圖如圖三(a) ,各類型之溫鹽性質如圖三(b)。 (a) (b) • 台灣東部區域:主要由SSW(○)、KSW(+)、CW(▲)、SSW+KSW(□)與KSW+LCC(▽)等五種類型組合而成(如圖三(a))。 • SSW (○)區域之碳化學性質為低pH(如圖四(a))及高DIC值(如圖四(b))。因湧升作用同時帶來額外的營養鹽以及富含DIC之次表層水,所以造成此區域有fCO2的高值存在(如圖四(d)),但由於受生物作用的影響較為顯著,此區域呈低fCO2值。SSW是台灣周遭海域主要吸收CO2的區域(如圖四(f))。 • KSW (+)區域之碳化學參數分佈大致為高pH (如圖四(a))、TA (如圖四(c))以及低DIC (如圖四(b))。 由圖五(a)可以看出此區域fCO2含量變化不受溫度影響,且大多數低於fCO2atm。由fCO2與TA/DIC比值的關係圖顯示兩者呈負相關的趨勢(如圖五(b))。推測是受生物作用的影響消耗掉較多的DIC,導致此區域的TA/DIC比值提升且fCO2含量降低,所以呈一微弱吸收大氣CO2的區域(如圖四(f)) 。 • CW (▲) 區域呈低pH (如圖四(a))、TA (如圖四(c))且高DIC (如圖四(b))之碳化學特性。因接收淡水輸入額外的營養鹽,提升了此區之生物生產力,進而降低海水中fCO2的含量,使得此區域吸收大氣中的CO2 (如圖四(f))。 • 本研究期間在台灣東部外海區域均呈現吸收大氣中CO2 (如圖四(f)) 。 • 南海北部海域:主要由LCC(▼)、SCSSW(◆)、UW(■)、SCSSW+UW(△)與SCSSW+LCC ◇)等五種類型組合而成(如圖三(a))。 • UW區域呈低pH(如圖四(a))且高DIC(如圖四(b))、TA(如圖四(c))的現象,推測因湧升作用帶來額外的營養鹽,刺激此處生物生長,降低海水中fCO2的含量(如圖四(d)),呈一微弱吸收大氣CO2之區域(如圖四(f)) 。 • LCC區域因受到沿岸淡水輸入的影響,碳化學參數特性呈低DIC(如圖四(b))、TA(如圖四(c))。因海水中fCO2的含量與溫度呈正相關(如圖五(a)),所以推測受到高溫的影響使得此區域為主要釋放CO2至大氣(如圖四(f)) 。 • 南海北部區域海水中fCO2含量變CO2至化主要受溫度的影響,兩者呈現正相關(如圖五(a)),由於海水水溫較高,所以整體而言是釋放大氣中(如圖四(f)) 。 pH DIC (mmol kg-1) (d) (c) fCO2 (matm) TA (mmol kg-1) (f) (e) ΔfCO2 (matm) CO2 Flux (mmol m-2day-1) 本研究於2006年5月夏季聯合觀測結果顯示,於整個台灣周遭海域之ΔfCO2平均為-1.8 matm,CO2 Flux平均為 -0.12±0.43 mmol m-2 day-1。概括而論,台灣周遭海域是一個微弱吸收大氣CO2的區域 。 圖四、(a) pH、(b) DIC、(c) TA、(d) NDIC、(e) NTA、(f) fCO2、(g) ΔfCO2與(h)CO2 Flux表層(2m或5m)分佈圖 表一、各類型溫鹽特性與依據來源對照表 (a) (b) 圖五、表層fCO2與(a)溫度及(b)TA/DIC之關係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