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台中市大坑潛在地滑區合理保育利用 示範區建置及營運之探討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台中市大坑潛在地滑區合理保育利用 示範區建置及營運之探討. 課程名稱: 9375 專題討論 ( 四 ) 授課老師:陳文福 教授 指導老師:鄭皆達 教授 學 生:廖煌松. 中華民國 99 年 4 月 23 日.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坡地崩塌 第二節、 土地利用規劃及管理 第三節、 集水區保育治理 第四節、 永續發展 第五節、 生態旅遊. 目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tam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中市大坑潛在地滑區合理保育利用 示範區建置及營運之探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台中市大坑潛在地滑區合理保育利用示範區建置及營運之探討 課程名稱:9375 專題討論(四) 授課老師:陳文福 教授 指導老師:鄭皆達 教授 學 生:廖煌松 中華民國99年4月23日

  2. 目錄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坡地崩塌 第二節、 土地利用規劃及管理 第三節、 集水區保育治理 第四節、 永續發展 第五節、 生態旅遊

  3. 目錄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地區 第二節、 自然環境 (一)地勢地形坡度 (二)地質土壤 (三)水文氣象 (四)空氣品質 (五)交通動線規劃 (六)土地權屬及使用分區 (七)大坑人文

  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ㄧ、潛在地滑合理保育利用示範區設資料蒐集分析對策的研擬 • 二、 坡地保育利用對策 • 三、 合理土地利用之配置及演變 • 四、 整體發展理念及規畫構想 第一節、 坡地穩定性探討 第二節、 坡地保育利用對策 第三節、 合理土地利用之配置 第四節、 重要水土保持措施 第五節、 永續發展願景及策略 --以SWOT分析結果為基礎 • 第五章、 結論

  5. 第五章 結論 • 一、整體發展潛力及限制 • 二、 經營規劃管理及營運內容 • 三、永續發展目標定位及願景 • 四、永續發展課題及策略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緒論 • 台中地區平地發展漸趨飽和,坡地利用需求日益增加。 • 大坑地區屬台中都市邊緣之丘陵地,目前土地利用以 山區農業、休閒農業、大型遊樂區、坡地社區及住宅 為主。隨著土地利用需求的增加受到很大開發壓力。 但受地形、地質、水文及車籠埔斷層通過影響,有地 滑、順向坡移動及豪雨時所造成之崩坍等現象,有多 處被列為山坡地敏感地區。開發利用時一定要先從水 土保持面向做妥善審慎的評估。

  8.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 基本上坡地之合理使用應依地形、地貌、地質、土壤、 水文、氣象及土地利用等自然環境和人文因子瞭解其可 利用方式及限度,並依政府頒布之相關坡地法令,審慎 規劃利用山坡地區域,嚴格管制,以達成環境保育與開 發利用平衡發展。

  9.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緒論 本研究以台中市大坑地區#7號潛在地滑地為對象,探討 : 1.潛在地滑地其特殊地質特性對本研究區域之土地利用 限制及不利的影響。 2.以最低密度的地表擾動及配以妥善的保育措施,達到 兼顧國土保安及環境保育之合理土地利用。 3.以大坑地區特有生態環境特色,推動包括生態休閒旅 遊,密度低且合適的農業多元化之土地利用方式,發 展成為能達到永續發展目標的都市邊緣坡地保育利用 戶外教室。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坡地崩塌 第二節、 土地利用規劃及管理 第三節、 集水區保育治理 第四節、 永續發展

  11. 第一節、 坡地崩塌 文獻回顧 1.水土保持技術規範(2003) 崩塌係指邊坡土石之崩落或滑動現象,主要分為陷落 、山崩及地滑。 2.張石角(1995) 山坡地依其穩定度可分為: (1) 穩定邊坡 (2) 亞穩定邊坡 (3) 不穩定邊坡

  12. 第一節、 坡地崩塌 文獻回顧 3. Varnes D.J.(1978) 以坡面不同之材料種類及移動型態,對崩塌做以下之分類:

  13. 第二節、 土地利用規劃及管理 文獻回顧 1. 李瑞麟 (1985) 指出傳統土地利用規劃過程 (1) 主要透過「調查→分析→規劃」單純的過程。 (2) 初期依據規劃區的社會、經濟等人文環境現況和 土地使用的分析是最重要的規劃基礎。 (3) 以過去及現況資料分析,推測相關之經濟活動及 人口等變遷,進而推求未來土地利用之需求量。 (4) 土地及自然等資源的配合是基本研究不可或缺的 考量。

  14. 第二節、 土地利用規劃及管理 文獻回顧 2. 陳朝龍 (2001) 指出「土地適宜性分析」係就基地範圍劃析環境敏感區位並訂定限制發展區後, 同時考量限制發展區外土地發展限制與潛力二方面因素,透過適宜性分析引導規劃土地資源之合理利用方式。 3. Hill(1961) 指出土地利用係依據氣候、微氣候、次地貌,將土地單元 分為同質性的土地單元,再針對每一土地單元探討其容受力、適宜性及可行性。

  15. 第三節、 集水區保育治理 文獻回顧 1. 鄭皆達(1998) 建議集水區整體保育治理必須依照集水區之生態特性、 水文特性、重要性及穩定性,經由保土、護坡、理水、 淨水功能及合理的土地利用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2. 李錦育(2000) 指出集水區治理過程中,應先將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等 因素分析,再依現地狀況與發展方向結合水土保持治理 相關措施,落實因地制宜且全面性之保育治理工作。

  16. 第四節、 永續發展 文獻回顧 1. 黃書禮(2002) (1) 永續性土地使用規劃內涵,所謂〝適宜的〞土地使  用必須為一地區可永續使用的類別(FAO,1976)。 (2) 土地使用規劃作業必須在政策及執行階段均納入土 地永續利用的考量。 (3) 由環境永續性的觀點決定最適土地使用並保護環境 資源以應長期之需。 (4) 應由社會經濟永續性的觀點滿足當代的需求。

  17. 第四節、 永續發展 文獻回顧 2. Munasinghe(1993) 「永續發展」旨在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體系中的基本關係,確保人類及全球的永續性。 17

  18.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流程 第二節、 研究地區

  19. 第ㄧ節、 研究流程 研究方法 研究緣起及目的 結論 資料蒐集整理及分析 相關文獻回顧 依SWOT分析法探討集水區永續發展之問題、對策及願景 生 態 產 業 地 質 地 形 土 壤 氣 象 現場踏勘 研擬集水區保育治理對策及水土保持措施 自然與人文環境特性探討 探討崩塌地治理對策及合理土地利用之配置 地滑災害問題及原因探討

  20. 豐 原 市 台中縣 潭 子 鄉 新 社 鄉 縣129號 太 平 市 第二節、 研究地區 研究方法 • 地理位置 大坑地區位於台中 市東北隅,行政區 隸屬北屯區;主要 聯絡道路為縣道 129號公路,北面 豐原市,南接太平 市,東鄰新社鄉, 西臨潭子鄉。 研究區域

  21. 第二節、 研究地區 研究方法 • 地文 1. 高程 研究區域高程坡降自北向 南,高度由475 - 390m, 高程變化分佈如圖 研究範圍

  22. 第二節、 研究地區 研究方法 • 地文 2. 坡度 坡度範圍自一級坡至六級 坡,平均坡度為31.10%

  23. 第二節、 研究地區 研究方法 • 地文 3. 坡向 研究區域坡向多為由北 向南,分佈如圖

  24. 城 仔 坑 溪 大 坑 第二節、 研究地區 研究方法 • 水文與氣象 1. 水文 (1) 研究區域水系主要為西南方之大里溪(烏溪支流)。 (2) 區域範圍內之排水沿坡面方向,流入番仔城坑後連 接至大坑溪,再匯集至大里溪。 研究區域

  25. 第二節、 研究地區 研究方法 • 水文與氣象 2. 氣象 • (1) 台中地區屬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少雨之亞熱帶氣候。 • (2) 平均溫約攝氏23.6℃,以一月份平均溫最低,約為 • 17.0 ℃;七月份平均溫最高,約為28.6 ℃。 • (3) 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682.1mm,全年降雨大部分集中 • 於4-9月,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32天。

  26. 第二節、 研究地區 研究方法 3. 研究地區水文氣象統計表 26

  27. 第二節、 研究地區 研究方法 • 地質與土壤 1. 地質 • (1) 卓蘭層 • (2) 紅土台地堆積層 • (3) 頭嵙山層 • (4) 階地堆積層 • (5) 沖積層 頭 嵙 山 向 斜 研究區域

  28. 第二節、 研究地區 研究方法 • 地質與土壤 2. 土壤 • 研究範圍土壤均為崩 • 積土,有機物質含量 • 豐沛,山坡地各類土 • 壤中生產力較好之土 • 壤

  29. 第二節、 研究地區 研究方法 • 人文 • 1. 土地利用 • (1) 區域範圍土地均為私 • 有地 • (2) 東、北側鄰產業道路 • (3) 地表植被大多為闊葉 • 林植被,西側種植檳 • 榔及果樹,東北側有 • 一處果園 • (4) 一座閩式三合院農舍

  30. 四、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坡地穩定性探討 第二節、 坡地保育利用對策 第三節、 合理土地利用之配置 第四節、 重要水土保持措施 第五節、 永續發展願景及策略 --以SWOT分析結果為基礎

  31. 第五節、 永續發展願景及策略 結果與討論 應用SWOT分析探討研究地區永續發展願景及對策 1. Strength:優勢 →讓優勢充分發揮 (1)地點明顯且縣道129號經過,有公車可搭乘,交通便利高。 (2)本區多樣性地形及兼顧國土保安的多元化土地利用可發展成 為坡地保育的示範區,作為良好的戶外教室。 2. Weakness:劣勢 →化劣勢為優勢 (1)面臨道路轉彎處且弧度相當大,易發生交通事故;天然災害 發生之風險。 (2)受地形條件限制,整體環境規劃僅能以坡地加強植生及生態 保育為主,不宜有過多之地表擾動。

  32. 第五節、 永續發展願景及策略 結果與討論 3. Opportunity:機會 →充分掌握 (1)獨特性強,有別於周遭休閒農業之型態。 (2)可結合大坑地區特有農產品行銷與戶外生態體 驗,將動態與靜態活動合而為一,知識與遊憩兼 顧,吸引前往新社地區休閒農業之經過人潮。 4. Threat:威脅 →避開 (1)小黑蚊及小花蔓澤蘭等生態危害。 (2)鄰近新社地區休閒農業知名度較高,可以產業結 盟共同行銷方式合作。

  33. 簡報結束敬請斧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