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中国美术史 —— 原始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 —— 原始时期美术. 旧石器时代美术. 打制石器: 原因: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制造劳动工具是人类的特点 概念:打制石器是当时人们利用天然砾石(鹅卵石)稍加打制而成的生产工具。 分类: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用途) 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球状器(形状) 特点:原始人在生产中对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喜好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美术史 —— 原始时期美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美术史——原始时期美术

  2. 旧石器时代美术 • 打制石器: 原因: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制造劳动工具是人类的特点 概念:打制石器是当时人们利用天然砾石(鹅卵石)稍加打制而成的生产工具。 分类: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用途) 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球状器(形状) 特点:原始人在生产中对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喜好 打制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石核石器次之

  3. 新石器时期美术 • 大约在拒今1万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其标志是农耕时代和畜牧业的产生以及磨制石器、陶器和原始纺织的出现。 • 新石器时代遗址重要的有: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

  4. 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

  5. 新石器时代美术 • 磨制石器与玉器 • 彩陶和黑陶 • 岩画与建筑

  6. 磨制石器与玉器 • 大汶口文化:玉兽面纹锛和玉铲 • 红山文化:玉龙 • 良渚文化:玉琮

  7. 图片欣赏 • 玉龙

  8. 图片欣赏 • 玉琮

  9. 彩陶和黑陶 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

  10. 陶瓷的区别:

  11. 陶器的产生 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12. 陶器的造型 • 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 1.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 2.炊器,有罐、鼎、鬲等; • 3.饮器,杯、角、觚(gu)、(gui)等; • 4. 食器,有碗、钵盘等 • 5.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13.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4500—前2500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和甘肃东部,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地带。 陶器基本为手 制,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 陶质以细泥红陶、夹砂红陶为 主,灰陶、黑陶较少,出现白 陶;陶质松软,烧成温度约 900—1000℃。 彩陶艺术是仰韶文化的杰出 成就,烧前彩画,不易脱落, 以黑彩为主、兼用红色。主要 器型有碗、钵、杯、罐、瓮、瓶、 、尖底瓶等。陶器常饰以线纹、 绳纹、弦纹和附加堆文等。

  14. 仰韶文化图示 仰韶文化 公元前5500—前3000年 半坡型彩陶 庙底沟型

  15. 半坡型彩陶:因在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而得名。人面与魚形的组合是它的代表性纹饰。常见的器形有平底钵,直口尖底瓶、卷沿浅腹圈底(或小平底)盆半坡型彩陶:因在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而得名。人面与魚形的组合是它的代表性纹饰。常见的器形有平底钵,直口尖底瓶、卷沿浅腹圈底(或小平底)盆 网船形彩陶壶 陕西宝鸡出土 人面魚纹彩陶盆 陕西西安出土 底陶瓶 陕西临潼出土 几何纹彩陶盆

  16. 彩陶钵 山西垣曲出土 • 庙底沟型彩陶:是因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发现而得名,它晚于半坡型彩陶。器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最典型。此外还有敛口浅腹盆、敛口罐、长颈罐、重唇尖底或平底瓶等。彩绘主要用黑或紫黑色,纹饰有几何形图案,如圆点、勾叶、弧线、三角带状纹、平行条纹、回旋钩连纹、网格纹等。同时也有仿生纹和植物纹等。 庙底沟型 蜥蜴纹彩陶瓶 甘肃武山出土 鹳衔魚纹彩陶缸 河南邓汝出土

  17. 马家窑型彩陶: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马家窑型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造型有侈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底瓶等。彩陶底以飞橙黄为主,常绘黑彩,也有黑白两色和黑绘中加绘红彩的。仿生花纹仍多鸟纹及鸟纹变形纹,波纹线很多,螺旋线最为出色,具有柔和均匀,流利生动,结构巧妙和强烈的动感。另外,有不少彩陶的通体画满花纹,又有内彩,内彩即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马家窑型彩陶: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马家窑型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造型有侈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底瓶等。彩陶底以飞橙黄为主,常绘黑彩,也有黑白两色和黑绘中加绘红彩的。仿生花纹仍多鸟纹及鸟纹变形纹,波纹线很多,螺旋线最为出色,具有柔和均匀,流利生动,结构巧妙和强烈的动感。另外,有不少彩陶的通体画满花纹,又有内彩,内彩即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 鸭形彩陶壶 青海民和出土 人形纹彩陶罐 青海乐都出土 谷纹方格彩陶壶 甘肃景泰出土 菱形纹彩陶罐 甘肃永昌出土 旋纹双耳彩瓶 甘肃永靖出土 束腰彩陶罐 甘肃永登出土 带盖菱形纹陶壶 青海乐都出土 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大通出土 漩涡纹尖底瓶 甘肃陇西出土 双联彩陶罐 青海民和出土 波折纹有流彩陶壶 青海乐都出土

  18. 大汶口文化 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省泰安县 大汶口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 4040—前2240年。分布于山东 、江苏北部、河南东部等地.有泥 质、加砂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 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 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 制陶器,烧成温度900—1000℃。 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 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八角星形彩陶豆 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 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

  19.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 元前4360年—前3360年。因1973年首次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而得名。以夹炭黑陶为主,加砂、泥质灰陶, 均为手制,烧成温 度800—930℃。器 型有、罐、杯、 盘、钵、盆、缸、 盂、灶、器盖、支 座等。器表常有绳 纹、刻划纹。有一 些彩绘陶,绘以咖啡色、黑褐色的变体植物纹。 猪纹黑陶长圆形钵

  20. 龙山黑陶 •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品种,是距今4千多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它以黑色陶器为其特征,所以称之为“黑陶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所以又称“龙山文化”。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黑陶工艺主要利用陶轮轮制的方法。它不以装饰取胜,而是以造型见长。黑陶的造型品种除了尖底瓶、罐、盆等外,还出现了鬲(Li)、豆、杯、鼎、等品种。 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董的渗炭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称蛋壳陶,代表看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

  21. 龙山遗迹 陶罐 龙山遗迹 陶瓮 龙山遗迹 陶豆 龙山遗迹 陶碗 陶 山东日照出土 细柄高足镂孔黑陶杯 山东日照出土

  22. 彩陶艺术 中国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为著名。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优美见长, 或是以纹饰丰富引人喜爱,或者是 型和纹饰都很优美

  23. 图片欣赏 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 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 使图案灵活多变。

  24. 图片欣赏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 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 成与器形相协调。

  25. 图片欣赏

  26. 拟形陶器与原始雕塑 • 概念:拟形陶器是指有动物或人物外形的陶器容器。

  27. 图片欣赏 • 人头形器口彩瓶陶 • 彩塑女神头像

  28. 图片欣赏

  29. 龙山文化 陶杯 仰韶文化陶碗 印纹陶文化残片几何形纹 半坡形彩陶人头魚纹 庙底沟型彩陶植物纹 几何形纹 仰韶文化陶器几何形纹 仰韶文化陶器几何形纹 马家窑文化半山型陶罐 彩陶文饰及形状 龙山文化 陶豆 龙山文化陶鬵 仰韶文化半坡型尖底陶瓶 龙山文化陶鼎 龙山文化陶高足杯

  30. 岩画与建筑

  31. 我们现在对史前绘画的了解都是从出土的彩陶及遍布全国的岩画遗存中得来的,而今天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作品的创作大多出于宗教和巫术的目的,并不是出于审美和欣赏的需要。

  32. 绘画的萌芽 •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在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称宏幅巨制。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在那里,我们的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这类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连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据推测,是宗教或巫术的感召促使先人们不辞辛劳地创作了这些图像。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在苏北的连云港孔望山将军崖岩画遗址中见到。

  33. 云南沧源岩画 太阳神巫祝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