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课题:用四舍五入法 求近似数

课题:用四舍五入法 求近似数. 郭 见 彩. 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 小学数学第六册 22 页例 10 ,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五的第 1——3 题. 设计理念: 《 数学课程标准 》 指出,数学课程 “ 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 ,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 根据这一理念,我觉得数学教育首先是学生的生活感悟,从这出发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数学知识身边游. 1 、一棵大树高 3 米 左右.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课题:用四舍五入法 求近似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题:用四舍五入法 求近似数 郭 见 彩

  2. 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 小学数学第六册22页例10,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五的第 1——3题

  3.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根据这一理念,我觉得数学教育首先是学生的生活感悟,从这出发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4. 数学知识身边游 1、一棵大树高3米左右 2、教室里黑板的长3米左右, 宽大约2米 3、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

  5. 3米左右 大约2米 大约5千克 我班有学生77人,可以说成我班大约有80人;其中女生有31人,可以说成大约有30人;男生有46人,可以说成男生有50人左右。 80是77的近似数,30是31的近似数, 50是46的近似数

  6. 环 保 之 窗 第四界科技节,我班收集废旧电池926 块,六班收集875块。这两个数大约是 几百? • ≈900 875 ≈ 900 • 读作926约等于900 读作875约等于900

  7. 动脑筋 1、下面各数大约是几百? 694 728 832 问几百,看十位 2、下面各数大约是几十? 69 82 536 问几十,看个位 3、下面各数大约是几千? 6250 3746 问几千,看百位 4、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89 419 8870 看最高位后面那一位

  8. 逗 你 学 1、若4( )05≈ 5000,( )里可以填( ) 5、6、7、8、9 2、若4( )05 ≈ 4000,( )里可以填( ) 0、1、2、3、4 3、5( )8 ≈ 600,( )里最大填( )最小填 ( ) 9 5 5 4、3945大约是几千?,大约是几千几百? 大约是几千几百几十?比一比那一个数更接近3945?

  9. 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看这个数的十位、 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若尾数的最高位 不满5,就把尾数舍去 ,改写成0;如果尾 数的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 向它的前一位进一。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 叫四舍五入法

  10. 实 际 应 用 1、王老师带了200元钱,想买3个篮球, 每个篮球48元,他带的钱够吗? 2、怎样估算一下这张纸上大约有多少字?

  11. 设计反思一、 密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会遇到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在本节课中,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精彩的数学世界,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体验感悟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在写近似数时,对出现的问题老师不必马上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在争论中学习,在寻找近似数的规律时,让学生去想、去猜、去辩。这样,学生对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尽管没有去说、去写,但学生已自己感悟出来了。最后的作业,鼓励学生挑战课本,挑战权威,留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时空,使课堂内容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研究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2. 二、 倡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加呼唤人的相容与合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学习是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形成自己的见解。小组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一个好的时机,是促进学生思维创新的有效手段。本节课中,利用生活素材,给学生大量的探索机会,在出示二个例题后让学生自己写数,找规律,相互讨论、相互启迪,教师也积极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适时点拨,使学生自己探求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同桌学习、四人一组的小组学习交流活动中,能恰当地表现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三、 注重情景创设,建立融洽的教学氛围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小学生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这种欲望,成为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在导入新课时,跟学生聊天、拉家常,创设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但聊中目的明确,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感悟了数学的存在,从而产生探知的需求。在课中,教师语言亲切,一句表扬,一个欣赏的手势与眼神,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自然能激发学习的求知欲。 反思整节课,我深深地感到,数学教育首先是学生的生活感悟,只有上出这样的教学课,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才能给我们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