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第四章 气 浮 (Flotation)

第四章 气 浮 (Flotation). 第 1 节 理论基础. 气浮 是一种 固-液 和 液-液 分离的方法。 具体过程:通入空气→产生微细气泡→ SS 附着在气泡上→上浮 应用: 自然沉淀或上浮难于去除的悬浮物,以及比重接近 1 的固体颗粒 给水处理 中除藻等 废水处理 中去除纤维、悬浮物、油类、脂肪等. 一、界面张力和润湿接触角. 任何不同介质的相表面上都因受力不均衡而存在界面张力。. 气浮的情况涉及: 气、水、固 三相介质,每两相之间都存在界面张力。. 气.  气粒.  水气. 粒. .  水粒.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气 浮 (Flotation)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气 浮 (Flotation)

  2. 第1节 理论基础 • 气浮是一种固-液和液-液分离的方法。 • 具体过程:通入空气→产生微细气泡→SS附着在气泡上→上浮 • 应用:自然沉淀或上浮难于去除的悬浮物,以及比重接近1的固体颗粒 • 给水处理中除藻等 • 废水处理中去除纤维、悬浮物、油类、脂肪等

  3. 一、界面张力和润湿接触角 任何不同介质的相表面上都因受力不均衡而存在界面张力。

  4. 气浮的情况涉及:气、水、固三相介质,每两相之间都存在界面张力。气浮的情况涉及:气、水、固三相介质,每两相之间都存在界面张力。 气 气粒 水气 粒  水粒 三相间的吸附界面构成的交界线称为润湿周边。 :润湿接触角 >90, 疏水性,易于气浮 <90,亲水性

  5. 二、悬浮物与气泡的附着条件 按照物理化学的热力学理论, 任何体系均存在力图使界面能减少为最小的趋势。 界面能 W =σS S:界面面积;σ:界面张力 附着前: W1 =σ水气+σ水粒 (假设S 为1) 附着后: W2=σ气粒

  6. 气粒 水气  水粒 界面能的减少△W=σ水气+σ水粒-σ气粒 三个力之间的关系: σ水粒=σ气粒+σ水气COS(180-θ) △W=σ水气(1-COSθ) 悬浮物与气泡附着的条件:△W>0 △W越大,推动力越大,越易气浮。

  7. θ0, COSθ1, △W= 0 不能气浮 • θ<90, COSθ<1, △W<σ水气 颗粒附着不牢 • --亲水性 θ>90, △W>σ水气 易气浮―疏水性 θ180, △W=2σ水气 最易被气浮 (2) 同时, COS θ =(σ气粒-σ水粒)/σ水气 水中颗粒θ与表面张力σ水气有关。 σ水气增加,θ增大, 有利于气浮

  8. 例如: • 石油废水中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少, σ水气大,乳化油粒疏水性强,直接气浮效果好。 • 而煤气洗涤水中的乳化焦油,由于水中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多,σ水气小,直接气浮效果差。

  9. 气-颗粒吸附 气泡顶托 气泡裹夹 气泡与颗粒的粘附形式

  10. 对于亲水性颗粒的气浮,表面需改性为疏水性 • → 投加浮选剂(松香油、煤油、脂肪酸)

  11. 三、气泡的稳定性 • 气浮中要求气泡具有一定的分散度和稳定性。气泡粒径在100左右为好。 • 空气从水中析出过程分两个步骤: • 气泡核的形成 • 气泡的增长

  12. 洁净水中: • 气泡常不能达到气浮要求的极细分散度。 • 洁净水表面张力大,气泡有自动降低表面自由能的倾向,即气泡合并。 • 稳定性不好。 • 缺乏表面活性物质的保护,气泡易破灭 。

  13. 加入起泡剂(一种表面活性物质),保护气泡的稳定性。 • 有机物含量不多的废水气浮时,气泡的稳定性可能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 适当表面活性剂是必要的。

  14. 表面张力σ水气降低 • 污染粒子严重乳化,表面电位增高。 此时,尽管气泡稳定,但颗粒-气泡附着不好 。 如何控制最佳的投加量? 影响三个因素:稳定性、表面张力、乳化效果 但表面活性物质过多

  15. COO-H O-H 油 四、乳化现象与脱乳 • 疏水性颗粒易气浮,但多数情况下并不好。 • 乳化现象 • 以油粒为例: • 表面活性物质存在: 非极性端吸附在油粒, 极性端则伸向水中 →乳化油 →极性端电离后带电→双电层现象 →稳定体系(阻碍细小油珠之间,油珠和气泡之间的粘附)

  16. 亲水性固体粉末(固体乳化剂)存在:如粉砂、粘土等亲水性固体粉末(固体乳化剂)存在:如粉砂、粘土等 一小部分与油接触,大部分为水润湿。

  17. 带电的稳定体系是不利于气浮的,应 → 脱稳、破乳 → 投加混凝剂→压缩双电层→降低电位 混凝剂: 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等

  18. 第2节 气浮分类与工艺过程 一、气浮分类 1.电解气浮法: 直流电的电解作用下: 正极产生氢气 ,负极产生氧气,微气泡。 气泡小于溶气法和散气法。

  19. 具有多种作用: • 除BOD、氧化、脱色等 • 去除污染物范围广 • 污泥量少,占地少。 • 但电耗大。

  20. 2. 散气气浮法: • 扩散板曝气气浮 • 叶轮气浮法 简单易行,但容易堵塞,气浮效果不高。

  21. 叶轮气浮法 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污染物浓度高的废水。

  22. 3.溶气气浮法 • 溶气真空气浮 • 加压溶气气浮

  23. 二、加压溶气气浮 工艺组成: 空气释放系统、气浮池、压力溶气系统

  24. 全溶气方式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 • 气浮工艺 • 全溶气法:电耗高,但气浮池容积小。

  25. 部分溶气方式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 • 部分溶气法:省电,溶气罐小。但若溶解空气多,需加大溶气罐压力。

  26. 回流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 • 回流加压溶气法:适用于SS高的原水,但气浮池容积大。

  27. 特点: • 水中空气的溶解度大,能提供足够的微气泡。 • 气泡粒径小(20~100um) 、均匀。 • 设备流程简单

  28. 2. 加压溶气气浮工艺的主要设备 工艺组成: 空气释放系统、气浮池、压力溶气系统

  29. 压力溶气系统: • 加压水泵 • 压力溶气罐 • 空气供给设备 • 其他附属设备

  30. 加压水泵:提升污水,将水、气以一定压力送至压力溶气罐。加压水泵:提升污水,将水、气以一定压力送至压力溶气罐。 • 加压泵压力应适当, • 过高:溶解到水中空气增加,经减压后释放的空气多,会促进微气泡的聚集,不利气浮; • 太低:增加溶气水量,气浮池容积增加。

  31. 压力溶气罐: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空气溶解。形式多样。压力溶气罐: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空气溶解。形式多样。

  32.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遵循亨利定律: • V=KT P(L-气/m3-水, 或g-气/ m3-水) • P:空气所受的绝对压力,以mmHg计 • KT:溶解常数,与温度有关

  33.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量与加压时间的关系

  34. 一般水中空气含量约为饱和含量的50-80%。 • 实际气浮操作时,空气量应适当 • 气水比:1-5% • 气固比(重量比):0.5-1% • 空气量与压力有关,所以应选择适当的压力。

  35. 溶气方式:a. 水泵吸气式

  36. b. 水泵压水管射流

  37. c. 水泵-空压机(常用)

  38. 2) 空气释放设备:将空气以极细小(20-100)的气泡释放。

  39. 平流式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流程 1:混合器;2:反应室;3:入流室;4:分离室; 5:泵;6:射流器;7:气体流量计;8:溶气罐; 9:释放器;10:浮渣槽;11:刮渣机 3) 气浮池 平流式和竖流式(HRT:10-20分)

  40. 竖流式气浮池

  41. 组合方式:

  42. 重要工艺参数:气固比a

  43. 采用质量比时 • A=Cs (f P-1) R /1000 • S=QSa • Cs:一定温度一个大气压时空气溶解度,mg/L。 • P:溶气绝对压力,绝对压力 • f:溶气效率, 与溶气罐结构、压力和时间有关 • (0.5~0.8) • R:加压溶气水量,m3/d • Sa: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浓度,kg/m3 • Q:进行气浮处理的废水量,m3/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