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國際企業之未來

國際企業之未來. 14-1 多國公司之貢獻 14-2 國際環境趨勢 14-3 全球策略 實戰問答. 14-1 多國公司之貢獻 1/4. 多國公司對於地主國之影響,分為五類: 由 Hood & Young (1982) 及 Daniel & Radebaugh (1996) 所提出: 資源移轉效果 就業效果 國際收支平衡效果 競爭效果 主權效果. 多國公司之貢獻 2/4. 資源移轉效果: 多國公司在地主國投資時,涉及資金、技術與管理知識的移轉,對於開發中國家而言,這些資源的引入特別重要。 就業效果: 直接:雇用當地人士,創造就業機會。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際企業之未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際企業之未來 • 14-1 多國公司之貢獻 • 14-2 國際環境趨勢 • 14-3 全球策略 • 實戰問答

  2. 14-1 多國公司之貢獻 1/4 • 多國公司對於地主國之影響,分為五類: • 由Hood & Young (1982)及Daniel & Radebaugh (1996)所提出: • 資源移轉效果 • 就業效果 • 國際收支平衡效果 • 競爭效果 • 主權效果

  3. 多國公司之貢獻 2/4 • 資源移轉效果: • 多國公司在地主國投資時,涉及資金、技術與管理知識的移轉,對於開發中國家而言,這些資源的引入特別重要。 • 就業效果: • 直接:雇用當地人士,創造就業機會。 • 間接:(1)採購當地零組件;(2)與當地服務性機構互動;(3)員工收入增加,消費上升。 • 缺點:高階人力排擠;影響當地企業生存。

  4. 多國公司之貢獻 3/4 • 國際收支平衡效果: • 指多國公司進入地主國後,對地主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影響。 • 多國公司可能為地主國創造或消耗外匯。 • 競爭效果: • 趨向完全競爭的產業,消費者的福祉越高。 • 多國企業進入地主國後,會增加或減少原產業的競爭狀況~端視地主國產業原有的競爭狀況而定。

  5. 多國公司之貢獻 4/4 • 主權效果 • 多國公司在地主國營業,可能影響其主權。 • 研究顯示,多國公司所帶來的效益: • 已開發國家 > 開發中國家。 • 以台灣為例,僑外投資對台灣的影響與幫助甚大,因此屬正面貢獻。 • 有越來越多的人士要求企業善盡社會責任。 • 多國公司的社會責任,參考pp.429。

  6. 14-2 國際環境趨勢 • 影響多國公司的環境趨勢 • 民營化(Privatization) • 科技變遷 • 國家經濟發展策略 • 影響多國公司的環境因素 • 市場全球化 • 區域經濟整合 • 環境保育

  7. 國際環境趨勢~民營化 1/3 • 國營事業係政府基於政治理念和實際需求,直接介入經濟體系的運作。 • 由於幾乎所有擁有國營事業的國家,都對國營事業的經營績效表現失望,因此有民營化的呼聲。 • 民營化的目的: • 提高經營效率 • 為財政赤字提出對策 • 預算重點主義

  8. 國際環境趨勢~民營化 2/3 • 民營化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 • 民營化過程的不當,導致財團或與政府關係密切人士獲致不當利得。 • 由於民間財力、能力不足,或意願不強,導致國營事業資產為外國人所掌握。 • 民營化後之事業 (或組織) 不願配合政府政策,導致部分國民的福祉受損。 • 民營化之後之事業,未必較民營化前有效率。

  9. 國際環境趨勢~民營化 3/3 • 民營化對於多國公司的涵意有三: • 某些 國營企業早已是多國公司,在國際具有競爭力。民營化後去除政策的束縛,使得經營更有彈性,競爭力更為加強。 • 地主國採行民營化政策後,若地主國投資者受限於財力與技術能力,邀請多國公司參與經營,將有助於多國公司拓展國際版圖。 • 多國公司參與民營化之後的企業經營時,在經營態度上要格外小心,保持低調,以免引起地主國民眾的反感。

  10. 國際環境趨勢~科技變遷 1/2 • 科技變遷對於國際企業具有以下涵意: • 為降低新產品研發的風險及截長補短,企業間的跨國合作(策略聯盟)將更為重要。 • 科技的快速變遷,縮短產品的生命週期,為分攤研發成本,企業國際化的腳步必須加快。 • 新科技破壞原有的競爭平衡,改變產業的競爭原則,誰能洞燭機先,就是未來的贏家。

  11. 國際環境趨勢~科技變遷 2/2 • 新產業必須結合數家企業訂定新的產業(或產品標準),使得多國間的合作重要性提升。 • 為提升本國企業在新科技市場中的地位,政府必須支持研發活動,利用國家資源來推動研發成果。

  12. 國際環境趨勢~國家經濟發展策略 • 許多開發中國家立下目標,要在21世紀成為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國家。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政府在政策上必須有所計畫。 • 以馬來西亞為例:首相馬哈迪於1991年2月28日,提出了「2020宏願」計畫,希望於2020年時,將馬來西亞建立成已開發國家。 • 以台灣為例:政府有鑑於亞洲成為21世紀世界的經濟中心,為掌握台灣在地理上的樞紐位置,希望將台灣塑造成為「亞太營運中心」(APROC)。

  13. 14-3 全球策略 1/2 • 由Ghoshal(1987)所提出。 • 認為全球策略是多國公司可採用的策略,不論此企業所處的產業是否為全球產業。 • Porter(1986)認為:國際經營策略可以兩個構面為基準,予以區分為四類策略。 • 兩構面:地理構形(Configuration)與協調活動(Coordination)

  14. 全球策略 2/2 • 四類策略:即 • 純全球策略 • 分權行銷的出口策略 • 公司高度協調且高度海外投資策略 • 地主國為中心的策略。

  15. 國際經營策略類型 子公司高度協調且 高度海外投資策略 純全球策略 高 協調活動 低 地主國為中心的策略 分權行銷的出口策略 分散 地理構形 集中 圖14-1 國際經營策略類型

  16. 全球策略 • 全球策略的代價: • 總公司協調成本將會增加。 • 子公司主管的工作動機受到影響。 • 標準化的行銷策略無法滿足地主國的特殊狀況 • 子公司的角色將由母公司的全球策略所決定。 • 全球策略的五大構面(Yip, 1992): • (1)所立足的市場、(2)產品和服務、(3)價值活動的配置、(4)行銷活動、(5)競爭行為。

  17. 全球策略~策略聯盟的觀點 1/3 • 策略聯盟是指聯盟成員間為達共同利益,在某段時間內結合資源。 • 策略聯盟四要素: • 成員間有合約明訂聯盟目的(近來網絡亦被認同) • 成員間按相對力量大小分擔責任或貢獻資源。 • 成員間互相交換資源(技術、通路、人員、資訊) • 在一段時間內需達某特定目標。 • 策略聯盟在1980年代後加速成形的理由: • 參考p.437

  18. 全球策略~策略聯盟的觀點 2/3 • 策略聯盟成員所需付出的代價: • 增加協調成本 • 競爭地位的侵蝕 • 利益的分享不均 • 策略聯盟的型態: • 合資、研發協定、分銷協定、技術授權協定、共同製造協定、購買成員的股權、網絡關係 • 網絡關係如:日本的「產業集團」(keiretsu) ,台灣的「中衛體系」等。

  19. 全球策略~策略聯盟的觀點 3/3 • 策略聯盟成功運作的關鍵有三點: • 溝通(Communication) • 承諾(Commitment) • 文化包容(Culture) • 請參考pp.439,表14-3,策略聯盟之規劃與管理

  20. 實戰問答 • 如何增加年青人之國際競爭力?

  21. 三方合作以增加國際競爭力 1/3 • 年青人自身 • 專業能力的培養 • 吸收全球資訊、專業知識 • 培養文化的敏感度 • 增進語文能力,閱讀外國期刊 • 培養國際合作能力 • 持續學習能力 • 個性競爭力的培養 • 工作熱忱 • 對壓力的忍受度

  22. 三方合作以增加國際競爭力 2/3 • 學校 • 課內教育、課外教育、 國際交換等手段以: • 創造一具國際氛圍的學習環境 • 增進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敏感度 • 培養學生之國際競爭力

  23. 三方合作以增加國際競爭力 3/3 • 企業界 • 參與授課以分享經驗 • 參與學校活動以彰顯業界需求 • 提供諮詢 • 扮演學生良師之角色 • 提供交換生獎學金 • 提供國內、外實習機會 • 協助學生赴國外見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