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北京谱仪 (BES) 早期工作的回顾

北京谱仪 (BES) 早期工作的回顾. 郑志鹏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 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报告 ) 2010.11.5. 提纲. BEPC/BES 建造的背景 BEPC/BES 的建造 τ 质量测量 R 值测量. BEPC/BES 建造的背景. 1973 年毛泽东,周恩来会见杨振宁. 1974 年毛泽东会见李政道. 1983 年邓小平会见李政道,确定了对撞机方案. BEPC/BES 的建造. 1982 年 , 批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 1984 年 10 月,奠基.

sidn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北京谱仪 (BES) 早期工作的回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北京谱仪(BES)早期工作的回顾 郑志鹏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在中国科技大学的报告) 2010.11.5

  2. 提纲 • BEPC/BES建造的背景 • BEPC/BES的建造 • τ质量测量 • R值测量

  3. BEPC/BES建造的背景 1973年毛泽东,周恩来会见杨振宁

  4. 1974年毛泽东会见李政道

  5. 1983年邓小平会见李政道,确定了对撞机方案

  6. BEPC/BES的建造

  7. 1982年,批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 1984年10月,奠基

  8.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四人领导小组,(从左至右) 张寿,林宗棠,谷羽(组长),张百发。后由周光召担任组长

  9. 对撞机工地今昔对比

  10. 北京谱仪(BES)结构示意图

  11. BES部件的制造和安装

  12. 都是第一次承担这样的任务 • 工程的难度大于物理的难度 • 主漂移室,量能器,螺旋管线圈的加工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工艺 • 经费少,对有的厂是只赔不赚

  13. 克服办法 • 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精神 • 驻厂保证加工进度和质量 • 严格坚持验收标准

  14. 杨振宁参观中心漂移室

  15. 主漂移室的建造

  16. 宋健参观北京谱仪

  17. 电磁量能器的建造

  18. 螺旋管线圈

  19. 谱仪出现的几个问题 • TOF闪烁体表面龟裂 • 量能能器安装问题 • 线圈水温保护失灵

  20. 丁肇中参观北京谱仪电子学

  21. 1988年10月,对撞机对撞成功, 邓小平参观对撞机。

  22. 邓小平接见对撞机建造者。

  23. 叶铭汉所长向中央领导介绍北京谱仪

  24. 中美会谈

  25. 1989年,江泽民参观北京谱仪。

  26. 1994年,胡锦涛参观北京谱仪。

  27. 学术活动

  28.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四个实验对τ质量进行了测量,给出世界平均值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四个实验对τ质量进行了测量,给出世界平均值为: τ质量测量(1991-1992) 九十年代根据此值得到:

  29. BES中的几位同志建议用测量τ产生阈值的方法,而不是产生截面的拟合方法,得到了合作组的支持。我们写了一个建议书,交北京谱仪学术委员会审批。在1991年8月14、15日召开的审查会上,我和李金,漆纳丁分别报告了拟开展τ质量测量实验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所採取方法及实验误差的估算。经过两天的激烈讨论,建议书最终获得通过。BES中的几位同志建议用测量τ产生阈值的方法,而不是产生截面的拟合方法,得到了合作组的支持。我们写了一个建议书,交北京谱仪学术委员会审批。在1991年8月14、15日召开的审查会上,我和李金,漆纳丁分别报告了拟开展τ质量测量实验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所採取方法及实验误差的估算。经过两天的激烈讨论,建议书最终获得通过。

  30. 探测器处于最佳状况 • 加速器长期稳定运行,与探测器配合默契 • 以J/ψ,ψ(2s)峰值为质量刻度标称 • 拟合时考虑了初态、末态辐射修正,库仑相互作用和真空极化等因素 • 质量-探测效率的双参数拟合 • 离线分析快速反应,短时间给出下一个实验点数值 • 10+2个点,一个多月时间完成最终测量

  31. τ质量的双参数拟合

  32.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四个实验对τ质量进行了测量,给出世界平均值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四个实验对τ质量进行了测量,给出世界平均值为: BES根据产生阈附近扫描的新办法,给出结果: 根据BES结果得到: 九十年代根据此值得到: 确定了轻子普适性的成立

  33. 1992年(BES结果发表之前)到1996年 - 普适性比较

  34. PDG 50年来最重要的数据之一

  35. BEPC/BES 的 R 值测量 1996年开始实验的准备工作,请赵政国从瑞士回国主持该实验,我的博士生祁向荣、黄光顺参加该项工作。在他们及全体合作组的努力下,研究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将实验精度提高了2-3倍,给出了Higgs粒子质量新的上限,被国际高能物理界所关注,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实验之一。

  36. R 值测量

  37. BESIII 优良性能的精密 大型磁谱仪,具 有好的动量分辨 率,能量分辨率 和粒子鉴别本领。

  38. 总结 • BES建造的成功以及在其上获得的一系列成果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 • BES的建造积累了丰富的経验,为BESII, BESIII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BES的建造培养了人材,保证了粒子实验物理亊业薪火相传,不断得以发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