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泌尿生殖系统的发生

泌尿生殖系统的发生. (development of urogenital system). 杨志文. 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 间介中胚层. 1. 第 3 周, 间介中胚层: 头侧,分节 → 生肾节 ( nephrotome ) 前肾的原基 其余,不分节 → 向腹侧移动、增生形成从头侧到 尾侧的左右两条纵行间充质索 生肾索 ( nephrogenic cord ) 中肾、后肾的原基. 2. 尿生殖嵴( urogenital ridge )

shaw
Download Presentation

泌尿生殖系统的发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泌尿生殖系统的发生 (development of urogenital system) 杨志文

  2. 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间介中胚层

  3. 1.第3 周,间介中胚层: 头侧,分节→生肾节(nephrotome) 前肾的原基 其余,不分节→向腹侧移动、增生形成从头侧到 尾侧的左右两条纵行间充质索 生肾索(nephrogenic cord) 中肾、后肾的原基

  4. 2.尿生殖嵴(urogenital ridge) 生肾索继续增生,在胚体后壁背主动脉两侧出现左 右对称的纵行隆起 中肾、生殖腺、生殖管道的原基 中央出现纵沟: 内侧→生殖腺嵴(gonadial ridge, 生殖嵴) 外侧→中肾嵴(mesonephric ridge)

  5. 一、泌尿系统的发生 • 肾和输尿管的发生 肾的发生:前肾 中肾 后肾:人的功能肾,终生存在 • 膀胱和尿道的发生 • 先天性畸形 ※※ 生物进化过程的重演

  6. 1.前肾(pronephros, 原肾)(人:无功能) 前肾小管(pronephric tubule, 原肾小管)→退化 第4 周初,第7~14 体节外侧的生肾节形成7~10 对 横行细胞索,之后索的中央出现管腔 内侧端┄开口于胚内体腔 外侧端┄均向尾侧延伸,并互相连接成一条纵行管道 前肾管(pronephric duct) 与前肾小管相连部分→退化 其余部分→保留,向尾端延伸,开口于泄殖腔

  7. 2.中肾(mesonephros)(人:有否功能,尚无定论)2.中肾(mesonephros)(人:有否功能,尚无定论) 中肾小管(mesonephric tubule)→大部分退化 第4 周末,前肾尾侧第14~28 体节外侧的生肾索细胞 相继发生约80 对横行小管,呈“S”形弯曲 内侧端:膨大并凹陷→杯状的肾小囊 内有毛细血管球←背主动脉分支 肾小囊+ 毛细血管球→肾小体 外侧端:与前肾管相连通 中肾管(mesonephric duct, “沃尔夫管”Wolffian duct) 中肾管及尾端部分中肾小管: 男性胚胎→输出小管、附睾管、输精管 女性胚胎→完全退化,残留为若干附件

  8. 3.后肾(metanephros, 永久肾) 第5 周初,起源于输尿管芽及生后肾原基 (1)输尿管芽(ureteric bud) 中肾管末端近泄殖腔处向背外侧长出的盲管。 向胚体背、头侧方向长入生后肾组织内。 主干→输尿管 末端膨大及分支→肾盂、肾大盏、肾小盏、 乳头管、集合小管 集合小管:末端为盲端,呈“T”形分支 诱导生后肾组织分化出肾单位 (2)生后肾原基(metanephrogenic blastema)

  9. (2)生后肾原基(metanephrogenic blastema) 生肾索在骨盆的部分特殊叫做生后肾原基(是后肾的原基)。 在输尿管芽的诱导下分化,呈帽状包围在输尿管芽的末端 外周部→被膜 内侧部:在集合小管诱导下→细胞团→小泡→S形小管 S形小管:一端:与集合小管盲端接通 另一端:膨大并凹陷→肾小囊 毛细血管伸入囊中→血管球 肾小囊+ 血管球→肾小体 肾小管 肾单位

  10. 1.髓旁肾单位发生早于浅表肾单位 2.胚胎第3 个月时,后肾开始产生尿液, 排入羊膜腔 3.胎儿出生后,肾单位的数量不再增加, 但肾小体的体积和肾小管的直径与长 度不断增加,直到成年。

  11. 肾的上升和旋转: 随胎儿的生长及输尿管的伸展:盆腔→腰部 沿纵轴旋转→肾门从朝向腹侧转向内侧

  12. 泄殖腔:直肠:背侧 尿生殖窦:腹侧 尿生殖窦: ①上段→膀胱。顶端与尿囊相连。 连接膀胱与脐之间的尿囊部分缩窄┄脐尿管(urachus) 闭锁形成脐中韧带 ②中段:女性→尿道的大部分 男性→尿道的前列腺部和膜部 ③下段:女性:小部分→尿道下段;大部分→阴道前庭 男性→尿道海绵体部 尿生殖窦扩大→中肾管尾端的输尿管开口处以下部分并入膀胱壁内→输尿管与中肾管分别开口于尿生殖窦 尿直肠隔(第4~7 周)

  13. 先天性畸形 1.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 集合小管盲端和远端小管未接通或集合小管发育异常,管腔阻塞→肾单位产生的尿液不能排出→肾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泡,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14. 2.异位肾(ectopic kidney):肾上升受阻,停留于盆腔或腹腔低位 3.马蹄肾(horseshoe kidney) 后肾发生过程中左右肾的下端互相愈合 肾的上移受肠系膜下动脉阻挡,位置较低 4.肾缺如(renal agenesis, 肾不发生agenesis of kidney) 中肾管未长出输尿管芽 输尿管芽未能诱导生后肾原基分化为后肾 多缺一侧 马蹄肾

  15. 5.脐尿管的畸形 (1)脐尿管瘘(urachal fistula):脐尿管未闭锁,尿液可从脐漏出 (2)脐尿管囊肿(urachal cyst):部分脐尿管未闭锁并扩张 (3)脐尿管窦(urachal sinus):脐尿管一端未闭锁

  16. 6.双输尿管(double ureter) 输尿管芽过早分支(完全或部分) 两条输尿管,或输尿管分叉

  17. 7.膀胱外翻(exstrophy of bladder) 表面外胚层与尿生殖窦之间无间充质长入→下腹正中部与膀胱前壁的结缔组织及肌组织缺如→变薄、破裂→膀胱粘膜外露

  18. 二、生殖系统的发生 • 生殖腺的发生 • 生殖管道的发生 • 外生殖器的发生 • 先天性畸形 ※※ 发生特点:发生阶段: 性未分化→性分化 生殖管道: 2套→1套 固有趋势: →女性

  19. 睾丸和卵巢均从生殖腺嵴发生 • 包括下述三部分: • 生殖腺嵴表面的体腔上皮 • 上皮下方的间充质 • 迁入的原始生殖细胞

  20. 性腺的发生及其性别分化 1.第5 周,尿生殖嵴→中肾嵴、生殖腺嵴(生殖腺) 2.初级性索(primary sex cord, 髓质索) 第6 周,生殖腺嵴表面上皮长入其下方的间充质而形 成的不规则的上皮细胞索 3.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 第3~4周,靠近尿囊根部的卵黄囊内胚层内出现的大 圆形细胞,于第6 周,沿后肠的系膜迁入生殖腺嵴的 初级性索内。

  21. 性腺的发生及其性别分化 4.Y染色体短臂 性别决定区(sex determining region of Y, SRY)基因 编码睾丸决定因子(testis determining factor, TDF) 男胚:原始生殖细胞内有Y染色体→TDF 生殖腺→睾丸 女胚:原始生殖细胞内无Y染色体→无TDF 生殖腺→卵巢 5.生殖腺的分化→生殖管道和外生殖器的性别分化

  22. 睾丸的发生 1.第7~8 周,TDF→初级性索增殖并与表面上皮分离 →睾丸索(testicular cord)→生精小管 2.第8 周,表面上皮下方的间充质→白膜 3.分散在生精小管之间的间充质→睾丸间质 →间质细胞(→雄激素) 4.生精小管:至青春期出现管腔 管壁构成:精原细胞←原始生殖细胞 支持细胞←初级性索

  23. 卵巢的发生 1.第10 周后,初级性索退化消失,表面上皮增殖形成次级性 索(secondary sex cord, 皮质索cortical cord) 2.第16 周,皮质索分离成孤立的细胞团并形成原始卵泡 周围:单层扁平卵泡细胞←皮质索细胞 中央:一个卵原细胞←原始生殖细胞 胚胎早期: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分裂增殖 胚胎第5 个月后:生殖细胞不再分裂且大量退化消失, 仅小部分卵原细胞分化为初级卵母细胞 出生时:卵巢内均为初级卵母细胞,全部进入第一次成 熟分裂并停止在分裂前期 3.卵泡之间的间充质细胞→卵巢间质 4.表面上皮下方的间充质→白膜

  24. 睾丸的下降

  25. 睾丸和卵巢的下降 1.生殖腺最初位于后腹壁上部,借睾丸(卵巢)系膜悬于腹腔 2.引带(gubernaculum):生殖腺尾端到阴囊或大阴唇之间的 长索状结构,随胚体长大相对缩短,导致生殖腺下降 第3 个月,卵巢停留在骨盆缘下方 第7~8 个月,睾丸抵达阴囊 睾丸下降通过腹股沟管时,腹膜形成的鞘突随睾丸进入 阴囊形成鞘膜腔 睾丸降入阴囊后,腹膜腔与鞘膜腔之间的通道闭锁 3.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调节睾丸下降

  26. 生殖管道的发育 原基:中肾管、中肾旁管

  27. 中肾旁管 (paramesonephric duct, Müller duct) 位于中肾管外侧,由体腔上皮凹陷形成纵沟,沟缘愈合而成 头端:漏斗形,开口于腹腔 上段:居中肾管外侧,与之平行 中段:越过中肾管腹面弯向内 下段:在正中合并 尾端:盲端,凸入尿生殖窦背侧壁,在窦腔内形成一 小隆起(窦结节sinus tubercle, Müller tubercle)

  28. 生殖管道的发生 1.未分化期:中肾管、中肾旁管 2.男性生殖管道的发生和分化 生殖腺→睾丸 间质细胞→雄激素→中肾管发育→附睾管、输精管、射精管 支持细胞→抗中肾旁管激素→中肾旁管退化 与睾丸相邻的中肾小管→附睾的输出小管

  29. 生殖管道的发生 1.未分化期:中肾管、中肾旁管 2.女性生殖管道的发生和分化 生殖腺→卵巢 中肾旁管发育→上段和中段→输卵管 下段合并→子宫 窦结节→阴道板(vaginal plate) 中央的细胞凋亡→阴道 阴道末端薄膜→处女膜(hymen) (分隔阴道腔与尿生殖窦下段) 残留的中肾管与中肾小管→ 卵巢冠(epoophoron) 卵巢旁体(paroophoron)

  30. 外生殖器的发生

  31. 外生殖器的发生 1.未分化期 尿生殖窦膜: 头侧形成的隆起┄生殖结节(genital tubercle) 两侧发生的隆起: 内侧:小,尿生殖褶(urogenital fold) 褶间凹陷为尿道沟 沟底为尿生殖窦膜 外侧:大,阴唇阴囊隆起(labio-scrotal swelling)

  32. 外生殖器的发生 2.男性外生殖器的发生:睾丸→雄激素 生殖结节→阴茎 两侧尿生殖褶→从后向前在中线愈合→尿道海绵体部 两侧阴唇阴囊隆起→相互靠拢在中线愈合→阴囊 3.女性外生殖器的发生 生殖结节→阴蒂 两侧尿生殖褶→不合并→小阴唇 两侧阴唇阴囊隆起→ 阴蒂前方愈合→阴阜 后方愈合→阴唇后联合 未愈合的部分→大阴唇 尿道沟扩展,与尿生殖窦下段→阴道前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