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商周數位學院

先進觀念 • 輕鬆掌握. 商周數位學院. 《 細節裡的競爭力 》.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 powerpoint 2000. 細節裡的競爭力 鄭和下西洋 600 週年. 600 年前,鄭和七下西洋,率領近 3 萬人, 260 艘船,展開橫跨亞、非兩洲的世紀航行,總航程相當繞地球三圈,比哥倫布領先近一世紀。這個史上最偉大的航行,紀錄無人能破。 從鄭和,我們看到管理的高難度,來自細節的競爭力。. 鄭和七下西洋路線. 4 1413-1415 年,首次到東非,當地使節送上長頸鹿,此次航行發生蘇門答臘戰役.

sh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商周數位學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商周數位學院 《細節裡的競爭力》 建議最佳閱讀版本:powerpoint 2000

  2. 細節裡的競爭力 鄭和下西洋600週年 600年前,鄭和七下西洋,率領近3萬人,260艘船,展開橫跨亞、非兩洲的世紀航行,總航程相當繞地球三圈,比哥倫布領先近一世紀。這個史上最偉大的航行,紀錄無人能破。 從鄭和,我們看到管理的高難度,來自細節的競爭力。

  3. 鄭和七下西洋路線 41413-1415年,首次到東非,當地使節送上長頸鹿,此次航行發生蘇門答臘戰役 31409-1411年,遇到唯一一次大型海戰-錫蘭山國之役,並俘虜國王 21407-1409年,船隊把先前第一次來中國的外國使節送回蘇門答臘及印度等地 11405-1407年,208艘船從江蘇劉家港出發,並在麻六甲海峽擊敗海盜 5 1417-1419年,首次造訪非洲肯亞 6 1421-1422年,把在中國待數年的使臣送回自己國家 7 1431-1433年,最後一趟旅程,在回程中鄭和過世

  4. 縝密的造船工程  第一次航行前,鄭和籌畫三年,綿密計算所有風險中的細節。打造寶船的基地在江蘇南京的龍江寶船廠,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造船廠,廠裡共有三十六個閘道,相當於生產線上的三十六道流程,每個閘道負責船體不同部份。  船廠的生產與庫存管理功夫令人嘆為觀止,錨及其他配件都會刻上號碼,讓每個零件清楚知道是由誰生產,可供日後追查。 (左)鄭和寶船長125公尺,(右)哥倫布主船長25公尺  他們甚至建立人員資料庫,每人領取工具前都要登記,嚴格把關,可說是一套完整的後勤管理系統。

  5.  在沒有電腦建檔流程的情況下,鄭和透過網絡的仔細切割,把每個流程、工匠和零件,放在龍江廠這個超級大抽屜裡,每個事先規畫的小格子裡,井然有序。所以當有一個格子出問題,他可以立刻發現。這是六百年前最先進的作業管理系統。 在沒有電腦建檔流程的情況下,鄭和透過網絡的仔細切割,把每個流程、工匠和零件,放在龍江廠這個超級大抽屜裡,每個事先規畫的小格子裡,井然有序。所以當有一個格子出問題,他可以立刻發現。這是六百年前最先進的作業管理系統。  在寶船的製造流程分工上,共有三十二種工種,每一個人都有專門負責的工作。為了不讓工作太疲累而影響造船品質,還會定其工時上限與輪班制度,在船隻建造完成後,官員會駕著小船沿著船壁一一檢查,確定無誤後才能交貨蓋章。

  6. 獨特的航行隊形 確保船隻的品質,只是技術的突破,人的管理才是更高難度的挑戰,尤其在海上要管理上萬人,難如登天,而且,在鄭和的船隊裡,罪犯比率占了八成以上。首先,在船隊航行方式上,他們設計出一個大雁隊形,居中者為鄭和的主船隊,也就是寶船,負責發號施令。  中軍帳 右哨列 《首創大雁隊形》 寶船:最大的船,作戰指揮中心 馬船:搭載中層官員及軍需品 糧船:裝載糧食及種植蔬菜 坐船:士兵與幕僚乘坐 戰船:作戰用,噸位小機動靈活 前營 後哨 前哨 前營 左哨列

  7. 船隻之間的溝通也有標準流程。白天用紅色的旗幟,晚上則掛燈籠,前營以兩盞平列,後營兩盞一高一低。如遇下雨視線不佳,則以鼓與鑼代替,傳達出前進、後退、集合等命令。每一艘船必須清楚這些旗號與燈號的標準流程,才能確保所有船隻在最短時間內收到命令,如神經般無礙傳達。船隻之間的溝通也有標準流程。白天用紅色的旗幟,晚上則掛燈籠,前營以兩盞平列,後營兩盞一高一低。如遇下雨視線不佳,則以鼓與鑼代替,傳達出前進、後退、集合等命令。每一艘船必須清楚這些旗號與燈號的標準流程,才能確保所有船隻在最短時間內收到命令,如神經般無礙傳達。 赴遍全球宣揚鄭和的吳京(中研院院士) 鄭和下西洋可說是中國管理史上,最值得研究的一次事件。

  8. 明確的決策紀律  隊形確定後,如何進行決策?翻開鄭和的海上組織,核心決策是由約六十位太監所組成,每遇重大事件彼此要合議,由於海上管理需要面面俱到,透過合議可以降低決策失敗的風險。  第二層則有六百位軍官,做為下層水手與上層太監的溝通橋樑,只要有新命令下達,他們就會負責執行命令。  決策後要貫徹,就需要賞罰分明,才能產生鐵的紀律。鄭和對違反軍令者立刻處理,嚴厲執行,他曾為了未能如期完成造錨,殺了四十八位工匠,但對於有功者,封官加爵絕不吝嗇。

  9. 嚴密的分工組織  為了平均兩年的航行順利,船隊配有超過五十種的職業人員,甚至連媽祖都有專職的香公,如遇颱風則誦經祈求媽祖保佑,以安定民心。  鄭和連隨行翻譯官若不幸死在海上的變數,都考慮進去,他會根據造訪國家而挑選的翻譯官,都是會說二種語言以上者。  此外,平均一百五十位水手配一位醫生,還按咽喉、接骨等科分類。分工之精細,較之現在的大型遠洋艦隊,有過之而無不及。鄭和綿密的完美管理布局,甚至讓船隊安然度過二次危機。

  10. 和諧的團隊關係  帶領二萬名罪犯的鄭和,除了千絲萬縷的細節管理外,他更深諳人和的重要性,這可從他行經麥加的朝聖決策看出。  鄭和為回教徒,每次有機會朝聖他都按捺著,將機會讓給下屬,此舉一則鞏固了團隊向心力,再者淡化領導不同宗教信仰的衝突,很有智慧的避掉了鼓譟叛變的風險。  一次航行成功是僥倖,七次成功呢?從鄭和,我們看到管理的高難度,其背後複雜的管理流程,所形成的組織能耐、企業文化。

  11.   一般人容易簡化成功,但如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說:「魔鬼都在細節裡。」要成就一個龐大如鄭和船隊的組織,就必須用繁複的細節去堆砌出競爭力。湯明哲說:「即便對方模仿自己99%的細節,但卻有1%沒模仿到,一樣不會成功。」  一般人容易簡化成功,但如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說:「魔鬼都在細節裡。」要成就一個龐大如鄭和船隊的組織,就必須用繁複的細節去堆砌出競爭力。湯明哲說:「即便對方模仿自己99%的細節,但卻有1%沒模仿到,一樣不會成功。」 TIPS 鄭和的管理與效率  鄭和,對現代企業的學習是,他管理大型組織的能力與細節。鄭和會有效率是因為科層體系,而且有明確的流程,每個零件都是責任制以保證品質。

  12. 企業啟示: 把一件事做深還不夠 在產業廝殺激烈的微利時代,注意細節還不夠,注意細節中的細節才有競爭力,看看以下的企業啟示,就知道該如何從注重細節中,讓企業本身具有領先的競爭力。  過去,企業只要把一件事做深就會有競爭力,但現在,一定是靠細節。當每個環節都顧慮到,別人就很難學,變複雜,才會有進入障礙。

  13. 啟示一:7-ELEVEN複製獲利方程式  電視台說天氣會下雨,7-ELEVEN就會把雨傘送到門口賣,模仿的人雖然照抄,卻忘了這個簡單動作背後的複雜運算,包括要送多少支、要誰送等,連產品如何擺、光線要如何照射產品會好看都注重,有人因此多買一件,一千個店就多賣一千個,這就是競爭力。雖然7-ELEVEN的店面多,但是重視細節可以讓他在擴充時,重複這些細節,加強競爭力。

  14. 啟示二: 西南航空靠檢討流程降低成本  台灣廠商策略是低成本,但是方法卻很簡單,就是砍員工、減供應商成本。西南航空也是低成本,但是卻會從顧客停留時間、與旅行社之間的訂票系統等去執行,而且細節背後還有細節,這些統合起來就是別人無法模仿的。

  15. 啟示三: 星巴克連「眼神」都列入訓練  細節也要分,如果盡是節省能源,少用日光燈或影印紙重複使用等,都很容易被模仿。何種細節是有用的?例如星巴克咖啡,一個微笑眼神、一句話,這都是細節,星巴克遇到嫌咖啡貴的顧客,絕不會給你白眼,還會跟你解釋因為咖啡豆比較好。一個眼神的訓練背後是細節,這是一般人所看不到的地方。

  16.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 934期封面故事 本數位檔所有內容文字版權屬      所有 本檔案由商業周刊新事業中心製作 歡迎轉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