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立足校情、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校园信息化工作

立足校情、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校园信息化工作.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 查贵庭 2011年4月. 主要内容. 近年工作回顾 管理模式探索 主要角色定位 建设模式探索 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近年工作回顾.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和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也是我们未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1 、校园信息化组织体系初步建立

sha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立足校情、积极探索 稳步推进校园信息化工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立足校情、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校园信息化工作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 查贵庭2011年4月

  2. 主要内容 • 近年工作回顾 • 管理模式探索 • 主要角色定位 • 建设模式探索 • 主要问题与挑战

  3. 一、近年工作回顾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和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也是我们未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1、校园信息化组织体系初步建立 2009年学校成立了校园信息化专门职能部门——图书与信息中心,并成立了以郑小波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相关的专家咨询小组。校园信息化工作组织体系初步建成,为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4. 2、完成了机关信息化工作评估 为了评价机关部门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管理工作信息化,2008年学校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了“校级机关管理信息化工作评估”。通过“自评”、“专家评审”等环节,摸清了家底、促进了工作,形成了重要的评估成果。

  5. 3、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 升级了教学区核心网络设备、扩大了网络出口、建成了研究生宿舍网络、完成了IPV6驻地网项目和教育部IPV6升级项目等,信息应用条件明显改善。

  6. 校园网流量翻2番

  7. 4、信息应用发展迅速 • 全校数据向数据中心整合度超过了95%、建成了向师生开放的邮件系统、视频组播系统、校务信箱等公共信息服务,校内网络应用系统、信息网站数量急剧增加。

  8. 5、三农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在教育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图书与信息中心联合产学研合作处、继续教育学院,创新了全新的三农信息服务模式。 网络远程教育培训系统

  9. 网络专家工作站系统主要利用网络、手机等通讯平台,实现专家在任何地方就可以感知远程基地动植物生产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该系统还可以实现专家远程会诊、知识库等功能,是物联网技术在三农服务中的重要体现。网络专家工作站系统主要利用网络、手机等通讯平台,实现专家在任何地方就可以感知远程基地动植物生产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该系统还可以实现专家远程会诊、知识库等功能,是物联网技术在三农服务中的重要体现。

  10. “网上科技党日”专家咨询。“科教兴农”是南京农业大学始终坚持的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网络咨询是近年来我校不断探索的“兴农之路”的新模式和新路子。

  11. 二、管理模式探索 管理体制决定着信息化机构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当前各高校校园信息化体制千差万别。如何构筑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1、美国高校体制

  12. 2、国内部分高校信息化体制尝试 • 延边大学: • 主管校长兼CIO • 信息化中心,集管理、协调与技术职能于一体的机构;主任任助理CIO • 北京大学: • 信息化办公室:管理、协调 • 计算中心:技术支撑 • 中山大学: • 现代教育中心:整合几乎校内所有的IT部门 • 上海部分高校: •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与校办、党办并列,组织协调信息化工作

  13. 3、我校信息管理体制的探索 • 我校校园信息化管理体制一直制约着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原仅有网络管理中心(隶属图书馆),起初仅承担校园网建设与管理工作,但随着信息应用的剧增,也常常被额外强加了部分信息化建设的任务。经过调研、呼吁,2009年学校根据校情依托图书馆成立了图书与信息中心。 • 虽然存在争议,但一定程度上也明确了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主体部门,改变了原“网络管理中心”来推进校园信息化工作的困境,构建了以“网络基础”、“信息应用”、“技术服务”三大职能的校园信息化工作部门。

  14. 2010年利用全校机构设置机会,将图书馆部门进行了重新整合,拆除了原来“网络管理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的“中心”部门设置,重新设置了以“部”为名的部门,建立了“网络运营部(原网络管理中心)”、“用户服务部”和“信息应用部”三大校园信息化职能部,且保留未来发展需要的“发展规划部”。

  15. 三、主要角色定位 • 1、管理中的角色 • 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组长为校长) • 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最高决策机构。1)审议、决策校园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重大建设与发展提案;2)协调解决校园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 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专家组(组长为财务副校长) • 校园信息化的重大技术问题的裁定与重大管理事项的咨询机构。

  16. 图书与信息中心 校园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协调与服务部门。1)规划、计划;2)审查、监督;3)组织、协调;4)条件建设;5)服务、培训等。 • 单位信息化负责人(单位行政一把手) 各业务单位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负责人。 • 单位信息主管 全面参与实施业务部门信息化工作,不同于信息员。

  17. 2、建设中的角色 • 学校与企业的关系 • 校企长期合作关系。1)招投标内容不仅包括系统建设费,还包括年度维护升级费;2)先签长期合作框架协议;3)根据发展和上年度实施进展,每年签订年度协议,然后向学校申请年度预算。 • 建设中的三方关系 • “业务单位是主体、信息部门是主导、承建企业是支撑”,努力发挥业务单位的主体作用。

  18. 业务部门:建设的需求单位、使用单位,是应用系统建设思路、功能需求、业务流程、后续改进的提供者,也是开展业务、系统推进、数据维护的管理者,是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核心)。业务部门:建设的需求单位、使用单位,是应用系统建设思路、功能需求、业务流程、后续改进的提供者,也是开展业务、系统推进、数据维护的管理者,是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核心)。 • 图书与信息中心:负责建设过程中的协调与管理,发挥技术及管理优势,帮助与引导用户单位提出思路、明确需求,并推进业务系统与公共平台的对接与共享。 • 承建公司:方案技术实现与后续完善,以及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的提供者。

  19. 四、建设模式探索 • 1、确定建设内容顺序 • “万事开头难”,校园信息化工作开始建设的内容很重要,开头好可体现成效、增强信心。我们的原则“借力强势部门、关注建设效益”,多请专家提建议。

  20. 2010年度建设内容 • 借力部分:OA系统、人事两大业务系统 • 一方面,要做好两办、人事处负责人的公关工作,引导他们提出需求;另一方面,年度建设内容与预算在通过校长办公会预算时,确立校领导层面的共知、共识。 • 实效部分: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完成人事、OA、邮件、汇文系统对接,重点解决校外访问校内资源问题,让师生切身感受到成效)、运程教育培训、网络专家工作站(体现社会效益)。 • 基础部分:数据标准、公共数据平台。

  21. OA系统 一期建设(收发文、校内请示等功能)正在试运行,已实现公文流转电子化。

  22. 人事系统 已完成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教职工网上考核系统、职称评聘系统等建设。

  23. 基础平台---统一身份认证 已实现全校教职工(含租赁人员、博士后、外籍教师等)的统一身份认证。 http://my.njau.edu.cn

  24. 实现校园信息应用的一站式访问,避免了记忆多个域名和用户名密码的麻烦。实现校园信息应用的一站式访问,避免了记忆多个域名和用户名密码的麻烦。

  25. 基础平台---信息标准 建立了规范的校园标准体系,制定了校区编码、组织机构编码、教职工编码、各类学生学号编码规则,目前已完成了校组织机构编码334条,教职工职工号编码3350条,确定了公共标准55条,业务信息标准345条,并编制和颁发了《南京农业大学信息标准规范V1.1》,建立了“信息标准管理系统”,供全校师生在线查阅。

  26. 公共数据平台 数据标准维护平台

  27. 基础平台---公共数据平台 同步生成了校本部教职工、租赁人员、科研助理、博士后、外籍教师及工学院教职工4063人的人事基础信息数据;复制(因系统未集成,采用手动复制并整理的方式)生成了11377名本科生、8231名研究生、13269名成教学院学生的基础信息(包括姓名、院系、班级、专业、照片等)数据。

  28. 社会服务---网络专家工作站

  29. 社会服务---三农远程培训

  30. 2、项目经理与负责人制度 • 1)企业成立专门的项目组,项目经理驻场组织实施; • 2)图书与信息中心根据年度项目要求,组织多部门力量承担项目主管工作,对接业务部门及主管,推进工作; • 3)业务部门指定项目业务主管,对接信息中心主管负责具体业务系统的需求与实施; • 4)图书与信息中心、业务部门主要领导承担项目协调人。

  31. 3、年度项目启动会 • 为了取得全校部门、师生的支持,每年年度计划确定后,由信息化领导小组召集业务部门负责人与项目主管,召开年度项目启动会,会上校长提出具体要求,各业务部门主要领导分别表态。

  32. 4、经费投入模式 • 校园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工作,其经费投入也应是长期的、持续的。为了推进我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经费的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化,我们没有向学校申请类似的“数字校园”、“信息校园”等,需要一次性投入的项目。而是规划了五年左右的信息系统建设、系统集成、升级维护的内容,为了减少商务流程,通过“一次招标、分步实施、适应发展、优化调整”的原则,选择一家合作伙伴(类似总包),签订框架协议,建设、集成与维护费用则根据年度计划,向学校申请常规信息应用日常经费。

  33. 我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经费分3块 • 1)网络带宽租用。网络出口带宽租用费。学校有年度少量拨款,不足部分从网络收费中补贴。 • 2)基础条件建设与发展。网络、存储、服务器、安全系统、系统软件等。主要通过申请项目(三农信息服务、211工程专项、部委的相关专项等)获得经费、基建项目搭便车。 • 3)应用系统建设、集成与发展。公共数据平台、业务应用系统、第三方系统与基础平台的集成、应用系统年度升级维护等。每年向学校报计划,申请年度信息化专项预算(促进信息化专项预算的常规化)。 • 电费、人员工资等则由学校相关部门承担。

  34. 五、主要问题与挑战 • 1、应用系统建设边界 • 在众多的校园信息应用产品中,因高校校情、业务流程、技术发展等,很多产品都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甚至大改,经常因应用系统建设边界,而导致应用系统难以验收、交付。 • 2、业务单位主导作用 • 业务部门在具体业务系统建设中具有主导地位,是需求的提供者、系统边界的确定者,因业务部门人力、精力,大部分业务部门在系统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都不够,主导作用很难发挥。

  35. 3、原有系统与新系统选择 • 由于校园信息化统一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现在学校已建有各类信息应用系统数十个,这些系统对个单位工作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全校信息化整体工作的推进和信息共享的必然趋势,在全校数据标准、基础信息建立后,原有系统必须要与现有标准对接、与基础平台集成。 • 必然的过程将是:有的系统需要改造、有些系统必须推倒重来,原有数据需要清洗、工作流程需要改造。这个过程将可能是“痛苦”的、繁杂的、困难的和“浪费”的。

  36. 敬请批评指正!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