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 李克东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2005-12-13. 《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 》 指出: “ 21 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由数量向质量的转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重视质量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和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

Download Presentation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 李克东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2005-12-13

  2.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指出: “21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由数量向质量的转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重视质量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和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 •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即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点,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水平课程,以整体教学内容改革为面,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它是一项以点带面的改革。

  4.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 一、信息时代的学习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应用 三、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 总结

  5. 一、信息时代的学习 • 大学的教学在计算机、互联网、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等新教学方式的影响下不断檀变。大学教学将向何处去?如何将大学教学之深厚精神融合于现代化的技术工具之中?新教学工具将如何促进师生之信息传递与交互?……诸如此类,值得高等学校广大教师深思!

  6. 信息时代的学习特征 •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在冲击着人类社会,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 信息时代的学习特征: • 学习环境网络化 • 学习资源数字化 • 学习方式多样化

  7. 1. 学习环境网络化 通讯 学习者界面 学习者界面 学习空间 资源库 学习平台 学习平台 基础设施(CERNET\城域网\校园网)

  8. 网络化学习环境的特征 • 学习环境的开放性,为学校和教室提供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通道; • 学习资源的共享性,为学习者提供的多样化,可全球共享的数字化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 • 学习界面的人本性,为学习者展现可以个性化选择的学习界面; • 学习过程的协作性,为学习者提供进行远程协商讨论通讯手段; • 学习意义的建构性,为学习者提供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9. 2. 学习资源数字化 • 数字音像制品(CD/VCD/DVD/MP3/MP4) • 多媒体课件(CD-ROM) • 网络资源 ——网络课件 ——主题探究网页(webquest) ——专题学习网站 ——网络课程 ——学科网站 …….

  10. 数字化资源的特征 • 数字化化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多媒体学习材料。 特点: • 多样性——多媒体/超文本结构/友好交互界面/虚拟仿真 • 共享性——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全球共享并随意获取 • 扩展性——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补充、扩展 • 工具性——可以作为知识获取、加工、交流和表达工具

  11. 3. 学习方式多样化 • 资源利用的学习,即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 探究学习; • 自主发现的学习,借助资源,依赖自主发现、 探索性的学习; • 协商合作的学习,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合作 式、讨论式的学习; • 实践创造的学习,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 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

  12.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应用 • 教育信息化的含意 • 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 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13.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标志 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和有效的应用 环境—具有适用的信息化学习支持环境 资源—拥有丰富的共享学习资源; 师资—拥有一批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出一批能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 标准—形成相关规划、规范、标准和管理机制

  14.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和有效的应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和有效的应用 广泛应用: •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课程覆盖面 •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课时覆盖面 •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教师参与覆盖面 •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学生受益覆盖面

  15. 有效应用:促进学生三种能力的形成 • 创新、创业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大学生适应国际竞争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通过学习现有领域的知识以后,学会怎样把知识融合起来,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根据方法用实践来验证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实践找出在推广应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进一步地推广应用发展。

  16. 交流能力 ——交流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的辅助能力,学会怎样把自己的想法或者不懂的地方去与别人沟通清楚,表达出来。 • 协作能力。 ——学会如何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作用,搞好公共关系,更好地与他人协调、协作。

  17. 有效应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两类学习方式:接受式与发现式 • 接受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 发现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 ——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18. 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 • 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 • 探究学习

  19. 应用信息技术,改革高校教学模式 S 学生 教师 书本 粉笔+黑板 S 接受式学习 被动接受 S

  20. 应用信息技术,改革高校教学模式 S 学生 教师 平台+资源 通讯+工具 S 收集/利用/发现/创作/展示/评价/讨论/合作/ S

  21. 三、信息技术与精品(优质)课程建设 •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教学的关系 • 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信息技术与课程管理

  22. 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实验室建设 ——课程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3. 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水平(知识与能力) ——信息素养(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表达) ——国际视野(外语能力与应用)

  24. 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建设 ——网络与多媒体资源建设 ——教学文献资料积累

  25.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水平的优秀课程。 •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 2003年启动,2004年第二届,目前正在进行。 • 目标:2003-2007年,国家建设精品课程1500门

  26. 精品课程建设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 在内容体系上,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 • 在教学方法上,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 在理论与实践上,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7. 精品课程的相对性、发展性和多样性 • 精品课程的相对性,是在众多高水平课程中优势比较全面、特色比较明显的课程。 • 精品课程的发展性。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课程建设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不同的特色。任何一门精品课程都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吸收新成果、适应新形势的动态发展过程。 • 精品课程的多样性。即目标定位的多样化,创建模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

  28. 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 教学队伍(20分) 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8分) 1-2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4分) 1-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8分) 2. 教学内容(25分) 2-1 课程内容(分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11分) 2-2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8分) 2-3 实践教学(6分)

  29. 3. 教学条件(17分) 3-1 教材及相关资料(7分) 3-2 实践教学条件(5分) 3-3 网络教学环境(5分)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8分) 4-1 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教学效果(10分) 4-2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8分) • 教学效果(20分) 5-1 校内外专家评价和声誉(6分) 5-2 学生评价意见(6分) 5-3 课堂实录(8分) 特色及政策支持

  30.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1.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 2. 教学设计与课件开发 3. 网上资源设计与建设 4. 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试验 5. 视频制作质量的保证 6. 网站的运行与监测 7. 精品课程的建设的评估

  31. 1. 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 按网站的形态建设 • 网站一级项目要与评价指标相对应 • 网站二级项目内容要具体,有特点

  32. 2. 教学设计与课件(ppt)的质量 • 课程教案与课件(ppt)对应 • ppt不能纯是文字,要引入多媒体素材

  33. 3. 网络资源设计与建设 • 网络课程 • 专题学习网站 • 主题探究网页(WebQuest) • 资源库 • 链接相关专业或学科网站 • 网络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文本+相关资源 +实验指导+习题考试+讨论答疑+学生作品

  34. 4. 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试验 • 情境创设-问题探究 展示个案-提出问题-资源利用-问题探究-意义建构 • 专题指引-自主学习 提出专题-资源利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 课题研究-问题解决 结合课题-作出假设-资源利用-论证假设-形成结论 • 分组合作-协同学习 收集问题-组织小组-协作活动-资源利用-形成材料

  35. 5. 保证视频的制作质量 • 展示内容:体现教学改革,应用数字资源 • 视频摄录:拍摄环境、图像质量、声音质量 • 网上运行:标准画面、合理压缩、无需下载 可以拖动

  36. 6. 特色和效果评价的佐证 • 特色要认真概括,注意联系与差别 • 特色和评价要有原件佐证

  37. 7. 保证网站正常运行 • 长时间监测 • 保证在公网和教科网上都能运行 • 网站放置在校园网前端,直接链接 • 评审时间绝对不能中断 • 公示期间绝对不能中断 • 批准后,长期接受监测

  38. 总结: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责任 •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要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 •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要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探索者 •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要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促进者

  3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