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2

第三章 切削过程及控制

第三章 切削过程及控制.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刀具切削工件和工件材料抵抗切削的矛盾,从而产生一系列物理现象,如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以及有关刀具的磨损与刀具寿命、卷屑与断屑等。. 研究、掌握并能灵活应用金属切削基本理论 , 对有效控制切削过程、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提高切削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合理改进、设计刀具几何参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切削变形的力学本质. 2 .切屑形成过程模型. 第一节 金属切削过程及切屑类型. 一、切屑的形成过程.

rosco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切削过程及控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切削过程及控制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刀具切削工件和工件材料抵抗切削的矛盾,从而产生一系列物理现象,如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以及有关刀具的磨损与刀具寿命、卷屑与断屑等。 • 研究、掌握并能灵活应用金属切削基本理论, 对有效控制切削过程、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提高切削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合理改进、设计刀具几何参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1.切削变形的力学本质 2.切屑形成过程模型 第一节 金属切削过程及切屑类型 一、切屑的形成过程 切削金属形成切屑的过程是一个类似于金属材料受挤压作用,产生塑性变形进而产生剪切滑移的变形过程 (图)。 图3-1

  3. 图 挤压与切削的比较

  4. 图3-1 切屑形成过程模型

  5. 1. 第一变形区 二、三个变形区 根据实验时的切削层变形图片可绘制如图3-2所示的切削变形模型,其变形大致可分为三个变形区。 塑性变形从始滑移面OA开始至终滑移面OM终了,之间形成AOM塑性变形区,由于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是晶格间的剪切滑移,所以AOM叫剪切区,也称为第一变形区(Ⅰ)。

  6. 图3-2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滑移线和流线示意图

  7. 2. 第二变形区 切屑沿刀具前面排出时会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阻碍,在刀具和切屑界面之间存在强烈的挤压和摩擦,使切屑底部靠近前刀面处的金属发生“纤维化”的二次变形。这部分区域称为第二变形区(Ⅱ)。

  8. 3. 第三变形区 在已加工表面上与刀具后面挤压、摩擦形成的变形区域称为第三变形区(Ⅲ)。 由于刀具刃口不可能绝对锋利, 钝圆半径的存在使切削层参数中公称切削厚度不可能完全切除,会有很小一部分被挤压到已加工表面,与刀具后刀面发生摩擦,并进一步产生弹、塑性变形,从而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

  9. 三、第一变形区内金属的剪切变形 实验表明,切屑的形成过程是被切削层金属受到刀具前面的挤压作用,迫使其产生弹性变形,当剪切应力达到金属材料屈服强度时,产生塑性变形。切屑的变形和形成过程如图3-3所示。

  10. 图3-3 第一变形区金属的滑移

  11. 切屑形成本质 • 在第一变形区中,切削变形的主要特征是切削层金属沿滑移面的剪切变形,并伴有加工硬化现象。 • 切削层金属沿滑移面的剪切变形,从金属晶体结构的角度来看,就是沿晶格中晶面所进行的滑移。 • 金属材料的晶粒,可假定为圆形颗粒。晶粒在到达始滑移线OA之前,仅产生弹性变形,晶粒不呈方向性,仍为圆形(图3-4) 。 • 晶粒进入第一变形区后,因受剪应力作用产生滑移,致使晶粒变为椭圆形。椭圆的长轴方向就是晶粒伸长的方向或金属纤维化的方向,它与剪切面的方向不重合,两者之间成一夹角Ψ(图3-5)。

  12. 图3-4 晶粒滑移示意图

  13. 图3-5 滑移与晶粒的伸长

  14. 四、切削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剪切角φ ↑ →剪切面积↓→变形程度↓→切削力↓。 图3-6 1. 剪切角φ 剪切面 pφ与切削速度(主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剪切角,用φ表示

  15. 图3-6 φ角与剪切面面积的关系 图3-7 变形系数ξ的求法

  16. 2. 变形系数ξ • 切屑厚度hch与切削层的厚度hD之比称为厚度变形系数,用ξh 表示,ξh = ach/ac; • 而切削层长度lc与切屑长度lch之比称为长度变形系数,用ξl表示,ξl=lc/lch 。 • 根据体积不变原理, 则ξa =ξl=ξ。 • 变形系数越大,切屑越厚越短,切削变形越大。

  17. 五.前面上的挤压与摩擦及其对切屑变形的影响五.前面上的挤压与摩擦及其对切屑变形的影响 1. 作用在切屑上的力 • 刀具与切屑之间的作用力分析如图3-8所示。 • 在直角自由切削的前提下,作用在切屑上的力有:前面对其作用的法向力Fn和摩擦力Ff,剪切面上的剪切力Fs和法向力Fns,两对力的合力分别为Fr和 Fr′。 • 假设这两个合力相互平衡(严格地讲,这两个合力不共线,有一个使切屑弯曲的力矩),Fr称为切屑形成力,φ是剪切角;β是Fn与Fr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γo是刀具前角。

  18. 图3-8 作用在切屑上的力 a) 切屑受到来自工件和刀具的作用力 b) 切屑作为隔离体的受力分析

  19. 2. 前刀面上的摩擦 • 在粘结区,切屑的底层与前面呈现冷焊状态,切屑与前面之间不是一般的外摩擦,这时切屑底层的流速要比上层缓慢得多,从而在切屑底部形成一个滞流层 。 • 所谓“内摩擦”就是指滞流层与上层流屑层内部之间的摩擦,这种内摩擦也就是金属内部的剪切滑移。其摩擦力的大小与材料的流动应力特性及粘结面积的大小有关。 • 切屑离开粘结区后进入滑动区。在该区域内刀屑间的摩擦仅为外摩擦。 • 刀屑接触面间有二个摩擦区域:粘结(内摩擦)区和滑动(外摩擦)区。 • 金属的内摩擦力要比外摩擦力大得多,因此,应着重考虑内摩擦。

  20. 图3-10 切屑和前面摩擦情况示意图

  21. 六、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1)什么是积屑瘤 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 常在刀具前面刃口处粘结一些工件材料, 形成一块硬度很高的楔块,称之为积屑瘤。 2)积屑瘤的形成原因 产生这种现象,是滞流层金属不断堆积的结果。 3)影响积屑瘤的因素 积屑瘤的产生以及它的积聚高度与金属材料的硬化程度有关,也与刀刃前区的温度和压力状况有关。

  22. 图3-12 积屑瘤高度与切削速度关系示意图

  23. 4)积屑瘤对起削过程的影响 • 实际前角增大(图3-13); • 增大切削厚度(图3-13) ; • 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 • 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一般积屑瘤对切削加工过程的影响是不利的,在精加工时应尽可能避免积屑瘤的产生,但在粗加工时,有时可充分利用积屑瘤。

  24. 图3-13 积屑瘤前角和伸出量

  25. 5)抑制或消除积屑瘤的措施 • 采用低速或高速切削,由于切削速度是通过切削温度影响积屑瘤的,以切削45钢为例,在低速vc<3m/min和较高速度vc≥60m/min范围内,摩擦系数都较小,故不易形成积屑瘤; • 采用高润滑性的切削液,使摩擦和粘结减少; • 适当减少进给量、增大刀具前角; • 适当提高工件材料的硬度; • 提高刀具的刃磨质量; • 合理调节各切削参数间关系,以防止形成中温区域。

  26. 七、影响切屑变形的主要因素 1. 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强度越高,塑性越小,则变形系数越小,切削变形减小(图)。 2.切削用量 (1)切削速度 • 切削速度是通过积屑瘤的生长消失过程影响切削变形大小的。 • 在积屑瘤增长的速度范围内 , 因积屑瘤导致实际工作前角增加、剪切角φ增大、变形系数减小。 • 在积屑瘤消失的速度范围内,实际工作前角不断减小、变形系数ξ不断上升至最大值,此时积屑瘤完全消失。 (图) • 在无积屑瘤的切削速度范围,切削速度愈高,变形系数愈小。 • 切削铸铁等脆性金属时, 一般不产生积屑瘤。随着切削速度增大,变形系数逐渐地减小。

  27. 图 工件材料强度对变形系数的影响

  28. 图 切削速度对变形系数的影响

  29. (2)进给量 (1)前角γ0 (2)刀尖圆弧半径rε 当进给量f增大时,切削层厚度hD增大,切屑的平均变形减小,变形系数ξ减小(图)。 3.刀具几何参数 前角增大,剪切角φ增大,而剪切角越大,则变形系数ξ减小。 变形系数与前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刀尖圆弧半径越大,变形系数ξ越大,切削变形越大。(图)

  30. 图 切削厚度与变形系数的关系

  31. 图 前角对变形系数的影响

  32. 图 刀尖圆弧半径对变形系数的影响

  33. 八、切屑的类型 • 带状切屑 最常见的屑型之一(图3-15a)。 外形特征:它的内表面是光滑的,外表面是毛茸茸的。 形成条件: 一般加工塑性金属材料,当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 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时,会得到此类切屑。 优 点:切削过程平稳,切削力波动较小,已加工表面粗糙 度较小。 缺 点:紊乱状切屑缠绕在刀具或工件上影响加工过程。

  34. 挤裂(节状)切屑 外形特征:刀屑接触面有裂纹,外表面是锯齿形。形成条件:这类切屑之所以呈锯齿形,是由于它的第一变形区较宽,在剪切滑移过程中滑移量较大。大多在低速、大进给、切削厚度较大、刀具前角较小时产生(图3-15b)。 • 单元(粒状)切屑 在挤裂(节状)切屑产生的前提下, 当进一步降低切削速度,增大进给量,减小前角时则出现单元(粒状)切屑(图3-15c)。 • 崩碎切屑 切削脆性金属(铸铁)时,常见的呈不规则细粒状的切屑。产生这种切屑会使切削过程不平稳,易损坏刀具,使已加工表面粗糙。工件材料越是脆硬、进给量越大则越容易产生这种切屑(图3-15d) 。

  35. 图3-15 切屑类型 a) 带状切屑 b) 挤裂切屑

  36. 图3-15 切屑类型 C)单元切屑 d ) 崩碎切屑

  37. 九、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 • 已加工表面的形成与第三变形区的关系密切; • 刀具刃口钝圆半径及刃口磨损形成的磨损棱面,会使已加工表面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图3-16a)。 • 表层剧烈的塑性变形造成已加工表面加工硬化及表面层的残余应力。 • 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影响已加工表面的质量和工件的疲劳强度,并增加了下道工序加工的困难及刀具磨损。 • 钝圆半径的大小取决于刀具材料、楔角大小、刃磨质量等因素。

  38. 图3-16 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

  39. 一、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分力、切削功率一、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分力、切削功率 第二节 切削力 切削过程中,刀具施加于工件使工件材料产生变形,并使多余材料变为切屑所需的力,称为切削力。 1. 切削力的来源 切削力来自于金属切削过程中克服被加工材料的弹、塑性变形抗力和摩擦阻力(图3-18) 。

  40. 图3-18 切削力的来源

  41. 2.切削力的分解 切削力Fz(Fc) 背向力 Fy(Fp) 进给力Fx (Ff) 通常将合力F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三个分力:切削力 Fc、进给力 Ff、背向力 Fp (图3-19)。 (旧称主切削力,用Fz表示)——总切削力在主运动方向的分力,是计算机床切削功率、选配机床电机、校核机床主轴、设计机床部件及计算刀具强度等必不可少的参数。 旧称径向分力,用Fy表示 ——总切削力在垂直于工作平面方向的分力,是进行加工精度分析、计算工艺系统刚度以及分析工艺系统振动时,所必须的参数。 旧称轴向分力,用Fx表示——总切削力在进给方向的分力,是设计、校核机床进给机构,计算机床进给功率不可缺少的参数

  42. 图3-19 切削力的分解

  43. 3.切削功率 • 计算切削功率 Pc是用于核算加工成本和计算能量消耗,并在设计机床时根据它来选择机床主电动机功率。 • 主运动消耗的切削功率 Pc=Fcυc/60×10-3(kW) • 机床电机功率 PE =Pc/ηm(ηm=0.75~0. 85)。

  44. 二、切削力的实验公式 • 切削力的大小计算有理论公式和实验公式。理论公式通常供定性分析用,一般使用实验公式计算切削力。 • 常用的实验公式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指数公式计算,另一类是按单位切削力进行计算。 • 在金属切削中广泛应用指数公式计算切削力。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加工条件下,切削力计算的指数公式可在切削用量手册中查得。车削时的切削分力及切削功率的指数公式见表。 • 若已知单位切削力kc,即可求得单位切削功率ps。表3-1为硬质合金外圆车刀切削常用金属时的单位切削力和单位切削功率。实际切削条件与表中不符时 ,必须引入修正系数加以修正,有关修正系数可参见相关手册。 • 在实际应用工作中,切削力的计算可查阅有关手册。

  45. 三、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ap • 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塑性。 • 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则屈服强度越高,切削力越大。 • 在强度、硬度相近的情况下,材料的塑性、韧性越大,则刀具前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越大,切削力也就越大。 1. 工件材料 2. 切削用量 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ap增加,使切削力Fc增加,但影响程度不同。 进给量f增大时,切削力有所增加;而背吃刀量ap增大时,切削刃上的切削负荷也随之增大,即切削变形抗力和刀具前面上的摩擦力均成正比的增加。

  46. 切削速度υc • 切削速度在5~20m/min区域内增加时,积屑瘤高度逐渐增加,切削力减小; • 切削速度继续在20~35m/min范围内增加,积屑瘤逐渐消失,切削力增加; • 在切削速度大于35m/min时,由于切削温度上升,摩擦系数减小,切削力下降。一般切削速度超过90m/min时,切削力无明显变化。 • 在切削脆性金属工件材料时,因塑性变形很小,刀屑界面上的摩擦也很小,所以切削速度υc对切削力Fc无明显的影响。 • 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刀具材料和机床性能许可,采用高速切削,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减小切削力。

  47. 3. 刀具几何参数 • 前角的影响: γo↑ →切削变形↓→切削力↓。(塑性材料) • 负倒棱的影响:(图3-21)负倒棱参数大大提高了正前角刀具的刃口强度,但同时也增加了负倒棱前角(负前角)参加切削的比例,负前角的绝对值↑→切削变形程度↑→切削力↑; • 主偏角的影响:(图3-22) Fy=FxycosKr Fx=FxySinKr Kr ↑ → Fy ↓, Fx ↑ • 刃倾角的影响:(图3-23) λs ↓ → Fy ↑, Fx ↓,Fz基本不变 • 刀尖圆弧半径rε ↑→切削刃圆弧部分的长度↑→切削变形↑→切削力↑。此外rε增大,整个主切削刃上各点主偏角的平均值减小,从而使Fp增大、Ff减小。

  48. 图3-21 负倒棱对切削力的影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