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中華文化和品德情意: 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策略探索

二零零八至零九年協作研究及發展 ( 「種籽」 ) 計畫. 中華文化和品德情意: 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策略探索.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中國語文教育組. 種籽計畫的目的. 發展學習材料 探索有效的學習與教學模式 讓教師參與課程發展的工作 推廣成功經驗. 種籽計畫的主題. 2001-03 加強文學學習 2003-04 綜合聽說讀寫 2004-06 課程試行 – 共同發展學習材料 2006-08 提高學與教效益的探索── 識字 ‧ 文化 ‧ 批判性思考 ‧ 創新 2008-09 中華文化和品德情意: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華文化和品德情意: 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策略探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零零八至零九年協作研究及發展(「種籽」)計畫二零零八至零九年協作研究及發展(「種籽」)計畫 中華文化和品德情意: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策略探索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中國語文教育組

  2. 種籽計畫的目的 • 發展學習材料 • 探索有效的學習與教學模式 • 讓教師參與課程發展的工作 • 推廣成功經驗

  3. 種籽計畫的主題 • 2001-03 加強文學學習 • 2003-04 綜合聽說讀寫 • 2004-06 課程試行 – 共同發展學習材料 • 2006-08 提高學與教效益的探索── 識字‧文化‧批判性思考‧創新 • 2008-09 中華文化和品德情意: 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策略探索 2006年9月

  4. 2006-08 種籽計畫成果 提高學與教效益的探索──識字‧文化‧批判性思考‧創新 識字: 「齊悅讀,識字樂」校本課程、「字得其樂」 文化: 文化深度行(少數民族之旅、中國建築趣談)、 本土文化、漫遊古典文學 批判性思考、創新: 「心有靈思」思維課程、思維技巧及策略探索

  5. 《齊悅讀.識字樂》校本課程 • 中華文化 • 認識節日的由來和習俗 思維 培養觀察、想像和聯想力 思維 培養觀察、想像和聯想力 文學 感受文學之美 • 仿作歌謠 • 聽說訓練 • 朗讀 • 培養想像力 • 仿作詩歌 • 品德情意 • 語文自學 • (小專題) 識字 思維 培養觀察、想像和聯想力 思維 培養觀察、想像和聯想力 品德情意 培養關懷顧念的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培養關懷顧念的品德情意 • 朗讀 • 培養想像力 • 仿作詩歌 • 品德情意 • 語文自學 • (小專題)

  6. 一年級:齊悅讀、識字樂 部首識字 (結合古典文學學習)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春衫袖。

  7. 生活識字 遊花市 閱讀報章、雜誌

  8. 學生感受

  9. 學生感受

  10. 四年級 中華文化 • 中國著名偉人面面觀 • 本土民間信仰與節日風俗 透過讀寫聽說、語文自學,培養溝通、創意、批判性思考等共通能力和研習能力

  11. 「心有靈思」思維課程 課程目的: 透過多元化的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其語文表達能力,並能發揮無限的想像和無窮的創意 對 象:四年級 學習單元:祕密的小房子、 未來世界、人生變色龍、 人生交叉點 學習活動:私隱法庭、思辯會、劇場遊戲、 人生交叉點 創造性思考 + 批判性思考

  12. 「心有靈思」思維課程的特色 • 靈活多變的提問 • 開放的課堂環境 • 還給學生選擇權利、判斷機會 • 鼓勵、讚許、支持、肯定

  13. 2008-09 主題 中華文化和品德情意: 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策略探索

  14. 中華文化的學習目標 • 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語文能力 • 對中華文化進行反思,並了解對世界的意義 • 認同優秀的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 在生活中體現優秀的中華文化 中國語文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頁19-22 《中國語文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頁19-22

  15. 中華文化的學習內容 • 物質方面 • 如飲食、器物、服飾、建築、科學技術等 • 2.制度方面 • 如民俗、禮儀、宗法、姓氏、名號、交通等 • 3.精神方面 • 如哲學、宗教、倫理道德、教育、文學、藝術等

  16. 中華文化的學習層面 認識 反思 認同

  17. 中華文化 教學原則 • 鼓勵自學,重視啟導 • 與語文學習結合 • 與品德情意的培養結合 • 與思維能力的培養結合 • 連繫其他學習領域或學科學習 • 在生活中學習並體現優秀的中華文化

  18. 品德情意的學習目標 • 培養道德認知、意識和判斷力,從而促進自省,培養道德情操; • 陶冶性情,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 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 中國語文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頁23-25

  19. 學習要點 • 個人: • 自我尊重、自我節制、實事求是、 認真負責、勤奮堅毅、積極進取 • 親屬‧師友: • 尊重別人、寬大包容、知恩感戴、 關懷顧念、重視信諾、謙厚辭讓 • 團體‧國家‧世界 • 心繫祖國、守法循禮、勇於承擔、 公正廉潔、和平共享、仁民愛物

  20. 致知達德:傳統美德語文學習軟件特色 動畫故事51個 「多讀一點名句」153句 (附有注釋及語譯) 討論問題 典籍介紹 出自四書五經 (附原文) 粵語、普通話錄音 可供教學及自學使用

  21. 教學原則 • 與語文能力的培養結合 • 與文學、文化學習結合 • 連繫其他學習領域或學科學習 • 學習材料的組織和學習活動靈活多變 • 重視思辨過程和道德實踐 • 以身作則

  22. 建議實施策略 中華文化 文學 品德情意

  23. 建議實施策略 • 中華文化的學習及品德情意的培養同時進行 • 利用古典詩文《弟子規》、《四書》摘錄、唐詩宋詞進行誦讀、理解、欣賞、仿作、默寫等課堂學習活動 • 以跨學習領域模式發展 • 結合全方位學習活動,如中華文化週、德育劇場、早晨誦經、神州行等

  24. 為學校提供的支援 提供課程設計的意見及資源 訪校、觀課 校本專業培訓,如工作坊 分享及經驗交流

  25. 學校的角色 配合計畫的主題 • 參與課程規畫及設計,進行試教、修訂 • 探討有效的學與教策略 • 評估課程設計的成效 • 分享學校的經驗及成果

  26. 借調教師的角色 保良局 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下午校 賴雲鵠老師

  27. 參加種籽計畫的緣起 2003-04 (四年級) 在中國語文課程中的讀寫聽說綜合學習 2004-06 (二、三年級) 小學中國語文「試行課程─共同發展學 習材料」計畫 2006-08 (一、二及四年級) 在新修訂小學中國語文課程中提高學與教 效益的探索─識字、文化、批判性思考、創新

  28. 角色轉變 計畫試教老師 借調老師 • 課程資源發展者 • 校本課程設計者 • 推動校本課程的促進者

  29. 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 教師對課程的投入感和擁有感 • 教師對觀課目的的理解及觀課準備 • 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30. 學生的成長 • 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動機 • 提升說話能力 • 愉快學習 • 擴闊視野

  31. 學校教師的專業成長 • 提升課程設計的能力 • 從教學過程中豐富本科知識 • 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 • 同儕協作,相互成長 • 角色轉變 (課堂主導者 促進者) • 促進教師間、師生間的交流

  32. 借調教師的專業成長 • 加深對新課程的了解 • 提升課程設計的專業知識能力 • 建立借調教師的分享網絡 • 汲取不同學校的經驗

  33. 擬寫計畫書注意事項 教育局通函第41/2008號 第一部分:計畫名稱及編號 中華文化和品德情意: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策略探索 (CH0108) 第二部分:學校資料 第三部分:計畫建議及詳情 第四部分:借調教師 附錄三 申請表格連同副本一份

  34. 連同地址標韱: 黎民樂先生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行政組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 胡忠大廈13樓 1313室 截止日期: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35. 二零零八至零九年協作研究及發展(「種籽」)計畫二零零八至零九年協作研究及發展(「種籽」)計畫 歡迎查詢 中國語文教育組 鄭文亮先生 2892 5869 梁沛民先生 2892 6526

  36. 討論及交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