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1 数学建模的背景及其意义

§1 数学建模的背景及其意义. §2 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 § 3 数学模型的分类与特点. §4 本课程内容介绍与论文写作. §5 数学建模举例. §1 数 学 建 模 的 背 景 及 其 意 义. 一、数学建模竞赛的由来 在中学,有各种层次(国际、国内、省、市)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美国,一个历史悠久、影响很大的全美大学生数学竞赛,称为普特南数学竞赛,它开始于1938年,每年举行. 一次,于每年的1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分两试进行,每试6题,每试各为3小时,主要考核大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训练、.

quyn-case
Download Presentation

§1 数学建模的背景及其意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 数学建模的背景及其意义 §2 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 §3 数学模型的分类与特点 §4 本课程内容介绍与论文写作 §5 数学建模举例

  2. §1 数 学 建 模 的 背 景 及 其 意 义 一、数学建模竞赛的由来 在中学,有各种层次(国际、国内、省、市)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美国,一个历史悠久、影响很大的全美大学生数学竞赛,称为普特南数学竞赛,它开始于1938年,每年举行 一次,于每年的1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分两试进行,每试6题,每试各为3小时,主要考核大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训练、 逻辑推理及证明的能力、思维敏捷性、计算能力等.试题中很少应用题,完全不能用计算机,是闭卷考试的.普特南数学竞赛吸引青年热爱数学而走上数学研究的道路,许多获奖者后来成为数学家.但普特南数学竞赛存在以下问题: (Ⅰ)受训练时间长,获奖队多为名牌大学数学系学生;(Ⅱ)学生对实际问题有兴趣,而对普特南缺乏积极性;(Ⅲ)普特南强调纯粹性、形式方法,缺少应用内容;(Ⅳ)普特南不用计算机,更不能查资料.

  3. 由于普特南数学竞赛的上述问题及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从1983年起,美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讨组织一项应用数学方面的竞赛的可能性.经过论证、争论、争取资助的过程,终于在1985年开始了美国第一届数学建模竞赛由于普特南数学竞赛的上述问题及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从1983年起,美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讨组织一项应用数学方面的竞赛的可能性.经过论证、争论、争取资助的过程,终于在1985年开始了美国第一届数学建模竞赛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简称MCM).竞赛由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和美国运筹学会联合主办,从1985年起每年举行一届,在每年的二月下旬或三月初的某个星期五至星期日举行. 1988年,北京理工大学的叶其孝教授访问美国时,应当时MCM负责人B.A.Fusaro教授的邀请,访问了他所在学校,询问了数学建模竞赛的事情,商定了中国大学生组队 参赛的有关事宜.于是1989年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三所大学的学生组队开始参加美国MCM,后来发展到每年有几十所大学参赛,且历年来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4. 在我国不少高校教师也萌发了组织我国自己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想法.上海市率先于1990年12月7-9日举办了“上海市大学生(数学类)数学模型竞赛”,于1991年6在我国不少高校教师也萌发了组织我国自己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想法.上海市率先于1990年12月7-9日举办了“上海市大学生(数学类)数学模型竞赛”,于1991年6 月7-9日举办了“上海市大学生(非数学类)数学模型竞赛”. 西安也于1992年4月3-5日举办了“西安市第一届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 “199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模型联赛”也于1992年11月27-29日举行,全国有74所大学的314个队参加,且决定每年举办 一次.原国家教委对这项活动十分重视,决定从1994年起由国家教委(现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举办,每年举办一次.

  5. 1994年至2004年全国各高校参赛的校数及队数 二.数学建模竞赛的形式、特点  规则与特色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一种通讯赛,由参赛学校负责拿题、寄题(2002年改为网上发布),其它院校监督. 竞赛是以团体赛进行的,每个参赛队由三个学生组成.每队配一名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赛前培训、 指导等工作. 竞赛地点是学生所在院校,竞赛时间是每年9月下旬的三天时间,共计72小时,即第一天8:00开题,第四天8:00闭题 . 竞赛时,队内可以互相讨论,查阅资料(包括实地考察),使用计算机及各种软件(特别是数学软件).

  6. 题.1999年又设大专组(C、D题),专科学生、文科及医农类本科学生可选做C、D题.答案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包括摘要、问题分析、模型假设和建立、计算方法设计和实现、结果分析和检验、优缺点和改进方向等.题.1999年又设大专组(C、D题),专科学生、文科及医农类本科学生可选做C、D题.答案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包括摘要、问题分析、模型假设和建立、计算方法设计和实现、结果分析和检验、优缺点和改进方向等. 试题与答卷 数学建模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每年分A、B两题,一般一题为连续问题,一题为离散问题,两题中选做一 评奖与公布 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竞赛充分体现: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体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创造力、计算机使用能力、书面表达写作能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上公布.同时由中国数学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年改为中国工业与应用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工程数学学报》),每年的第一期为数学建模竞赛的专辑,专门刊登上一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试题及评述、获奖名单及部分优秀论文.

  7. 1994年~200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的标题1994年~200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的标题

  8. 三.数学建模与数学教学的改革 80年代初,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就开始开设了“数学模型”课. 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在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很早就开设了数学模型这门课. 由于竞赛活动的开展,近年来国内好些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数学模型课. 教育部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把“数学模型”课作为数学类专业的必开课. 数学建模是数学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数学这一重要的基础科学正迅速在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渗透.向着应用数学方向发展, 表现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强大生命力. 从数学自身的发展来看,可以说纯粹数学或数学理论已发展到比较深入、完美的地步.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应放在应用数学上,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的需要推动着数学的发展,亦即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发展数学理论.我们认为:数学发展的两大动力:外部动力(实际问题的推动)与内部动力(对数学美的追求),而归根到底是实际问题的推动,现在的问题是运用数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

  9.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于数学理论、内容的教学,以及严格的逻辑推理的训练.有人形容传统的数学理论教学是“烧(鱼的)中段”,也就是说数学理论主要着眼于数学内部的理论结构及其逻辑关系,并没有着意讨论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问题(鱼头)以及如何使用数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鱼尾).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给学生“烧中段”,而应该给他们“烧全鱼”.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在于:(1)学习数学是数学素质的培养,是数学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2)学习数学是一种知识储备,是为了站得更高,更好地看清中学数学的来龙去脉;(3)学习数学是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前提和条件,是进一步自学、进修的基础. 一般大学数学教育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a)基本知识的传授、 基本方法的训练;(b)数学素质的培养、进一步自学能力的培养;(c)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我们过去的数学

  10. 教学在传授知识方面是比较成功的, 但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上是不够的.现在,开设数学模型课、数学实验课,举行数学建模竞赛就是以“烧头尾”来弥补在数学教学上“烧中段”的不足,使我们的学生不但要学数学,而且要用数学.

  11. 如玩具、照片 直观模型 形象模型 如某一试验装置 物理模型 模型 思维模型 如某一操作 抽象模型 符号模型 如地图、电路图 数学模型 §2 数 学 模 型 与 数 学 建 模 1.原型与模型 原型就是实际对象。模型就是原型的替代物。 所谓模型,按北京师范大学刘教授的观点:模型就是人们为一定的目的对原型进行的一个抽象。如航空模型、城市交通模型等。

  12. (x+y) .30=750 (x-y).50=750 2. 数学模型 引例(航行问题): 甲乙两地相距750公里,船从甲到乙顺水航行需30小时,从乙到甲逆水航行需50小时,问船速、水速各为多少? 用x、y分别代表船速和水速,可以列出方程 此方程组就是航行问题的数学模型. 其解为x=20(公里/小时).y=5(公里/小时). 对某一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假设等对这一实际问题近似刻划所得的数学结构,称为此实际问题的一个数学模型.

  13. 按本德(E.A.Bender)的观点: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为一定目的而作的抽象、简化的数学结构. 例如力学中著名的牛顿第二定律使用公式F=m.d2x/dt2来描述受力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一个成功的数学模型.模型忽略了物体形状和大小,抓住了物体受力运动的主要因素. 又如描述人口N(t)随时间t 自由增长过程的微分方程dN(t)/dt=rN(t).它忽略了性别、年龄、社会经济、自然界等因素,揭示了人口成等比级数增长的结论.它是一个描述人口N(t)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不是新事物,很久以来它就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使用数学语言、方法去近似刻划一个实际问题的数学结构就是此问题的数学模型.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等)、几何图形、导数、积分、数理方程以及广义相对论、规范场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数学模型.运筹学以及统计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数学模型的讨论与分析. 数学模型是架于实际问题和数学理论之间的桥梁.由实际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对数学模型(可以多个模型)建立定义、公理、性质、定理、公式等,并从数学美的角度发展成为数学理论或数学分支.即

  14. 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 数学理论 可以说我们的数学都是这样演变的.欧几里得几何学、概率论、微积分学不正是这样吗? 3. 数学建模 所谓数学建模是指根据需要针对实际问题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数学建模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系统或特定问题,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和简化,建立一个近似描述这个系统或问题的数学结构(数学模型),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以及计算机技术求解模型,最后将其结果接受实际的检验,并反复修改和完善.

  15. 数学建模过程流程图为: 抽象、简化、假设确定变量、参数 归结数学模型 数学地、数值地求解模型,估计参数 实际问题 否 是 检验模型(用实例或有关知识) 评价、推广并交付使用产生经济、社会效益 符合否?

  16. 关于数学模型的几点说明: ①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简化而建立的,它只反映了实际问题某一数量规律.既然是一种模型,它就不可能是现实问题的一种拷贝.它忽略了此问题的许多与数量无关的因素,有时还忽略一些次要的数量因素,因此模型的检验是重要的. ②不同的实际问题,往往有不同的数学模型.即使对同一实际问题,也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或根据不同精度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工具,而归结出不相同的数学模型.另一方面,同一个数学模型又往往可同时用来描述表面上看来毫无关联的几个自然现象或社会规律.例如,抛物型方程是热的传导、物质的扩散等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又如导数是切线斜率、瞬时速度、电流强度、物质比热、线密度等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③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即数学建模题)与“数学应用题”有着显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Ⅰ)数学建模题的来源领域非常广泛;(Ⅱ)数学建模题需要抽象、简化、假设,由建模者理解、观察、分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数学模型;(Ⅲ)同一数学建模题,作不同的假设、抽象,运用不同的数学工具,所得的结果可以不尽相同,各有千秋.无所谓绝对的“对”与“错”之分,它们都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际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评判出他们的优劣;(Ⅳ)评价数学建模的好与坏,重在建模者的想象力、洞察力、判断力和创新意识.

  17. 人口模型 初等数学模型 交通模型 几何模型 环境模型(污染模型) 微分方程模型 数学模型 生态模型 数学模型 图论模型 城镇规划模型 组合数学模型 水资源模型 概率模型 再生资源模型 规划模型 §3 数 学 模 型 的 分 类 与 特 点 (一).数学模型的分类 数学模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类,常见的有: 2、.按建模的数学方法分类 1.按模型的应用领域分类

  18. 确定性模型 • 数学模型 随机性模型 静态模型 2) 数学模型 动态模型 线性模型 3) 数学模型 非线性模型 离散模型 4) 数学模型 连续模型 3. 按模型的表现特性分类 (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 (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 (考虑模型的基本关系) (模型中的变量为离散还是连续的)

  19. 白箱模型 描述模型 数学模型 灰箱模型 分析模型 (相当清楚、确定) 黑箱模型 预报模型 (尚不十分清楚) 数学模型 优化模型 (很不清楚的现象) 决策模型 控制模型 大多数实际问题是随机性的、动态的、非线性的,我们往往把它转化为确定、静态、线性的问题。而确定、静态、线性、连续的模型便于利用微积分求解析解,作理论分析;又离散模型便于利用在计算机上作数值计算. 4.按建模目的来分类 5. 按对模型结构的了解程度分类

  20. (二).数学模型的特点 ①.模型的逼真性和可行性(逼近于研究对象,越逼真越复杂,但未必可行、实用). ②.模型的渐进性(建模要多次反复、不断完善,如牛顿力学到相对论). ③.模型的强健性(好的模型应有下述意义的强健性:当观测数据(或其它信息)有微小改变时,模型结构和参数只有微小变化,求解的结果也微小变化). ④.模型的可转移性(一方面建模借用已知模型,另一方面所建某领域的模型应用于其它领域). ⑤模型的非预制性(问题千变万化,事先没有固定的答案) ⑥.模型的条理性(从建模角度考虑问题可以使人们对现实对象的分析更全面、更深入、更具有条理性). ⑦.模型的技艺性(建模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它有助于建模者想象力、洞察力、判断力以及直觉、灵感等的提高). ⑧.模型的局限性(第一,虽然具有通用、精确性,但它是抽象、近似、简化、假设的理想化产物;第二,实际问题内容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加上测量手段不够完善,很难得到实用价值的数学模型)

  21. (三).数学建模的步骤 1.模型准备(背景、目的、现象、数据、特征) 2.模型假设(合理性、简化性.但过份简单、过份详细都不对,或反映不了原问题或无法表达模型,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判断力,不断修改或补充假设) 3.模型构成(建立数学结构) 4.模型求解(包括推理、证明、数学地或数值地求解) 5.模型分析(数学意义分析、合理性分析、误差分析、灵敏性分析) 6.模型检验(接受实际检验、往往在假设上) 7.模型应用(取决于建模的目的)

  22. §4 本 课 程 内 容 介 绍 与 论 文 写 作 一.本课程主要内容 1、数学建模一般知识 第一章内容   2、数学建模实例 初等模型、静态微分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离散模型、随机性模型的实例 3、数学建模的一些方法和数学基础理论 数学建模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机理分析方法(本课程所讨论的);二是测试分析方法(其研究对象为“黑箱”系统). 数学建模方法:量纲分析法、静态微分法、微分方程法、变分法、差分方程法、层次分析法、图论方法、概率统计方法等. 本课程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微积分学、线性代数、微分方程、运筹学、概率统计、图论等.

  23. 二.科技(数学)论文的撰写 A.科技(数学)论文的写作应包括以下部分内容: 1.题目(题目应体现主要内容,取题要实在不要夸大); 2.姓名、单位、地名、邮编、(e-mail); 3.摘要(一般为50~200字;包括解决了什么问题、使用的方法、结论各是什么;要求简述且客观实际); 4.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 5.正文(一般包括引言、引理(性质)、主要结果、推广、应用、总结等); 6.参考文献: 1.文献是期刊应按以下格式书写: 编号.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期号:起止页码. 2.文献是专著(书籍)应按以下格式书写: 编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年份(起止页码). 注:“编号”按论文中引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并在论文中注明. 7.英文摘要,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地名、邮编、摘要、关键词. 国内的文章(论文)应是:中文论文,英文摘要;英文论文,中文摘要.

  24. B.科技(数学)论文的有关要求 1.论文应该是:创造性论文,研究简报,综述论文,专题论文,应用成果等.创造性论文应是建立某个理论,或某理论的新成果(重要结论、性质等),解决某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如著名人物提出的问题或猜想). 2.论文要求表达清楚、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数据准确. 3.前人的成果与自己的结论要分明. 4.参考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未引用的不列,未公开发表的不能引用,按引用顺序编号. 5.不能一稿多投,投稿要按论文格式打印(最好用激光打印),并付审稿费. 三.数学建模论文的撰写 A.数学建模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25. 1.题目 题目的选取要突出问题和模型(即什么问题,哪类数学模型),反映主题思想.避免出现技术性的术语.例如96—9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其建模论文可取这样的题目:最优捕鱼策略模型、关于洗衣机节水的数学模型、零件参数的优化设计、最小费用切割策略、切割次序的优化模型、风险投资组合的线性规划模型、投资组合方案的模糊规划模型、灾情巡视路线的图论模型等. 2.摘要(200~300字).包括模型的主要思想、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果,论文特色要讲清楚,让人看到论文的新意. 3.关键词(3~5个). 4.正文.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问题的重述或问题的提出. 2.基本假设(模型假设)与符号约定(包括竞赛题中的假设与数据). 3.问题的分析、模型的建立(要求明确写出数学模型). 4.模型的求解,包括计算方法设计与实现(程序及计算机输出的计算结果). 5.结果分析和检验、优缺点和改进方向(包括误差分析). 6.模型的应用与推广.

  26. 5.参考文献.(见前面) 6.附录. 7.(英文摘要). B.数学建模论文的有关要求: 1.假设要以严格、确切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不致于使读者产生任何曲 解;所提出的假设确实是建立数学模型所必需的,与建立模型无关的假设只会扰乱读者的思考;使用的符号在全文中要统一,假设要合理(要与常识、实际、经验、科学相符). 2.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规定:“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达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3.竞赛论文评审的指标说明: 1)假设的合理性:经过抽象、简化,抓住要点,将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建模的创造性:思路的新意和创新在论证及推导中的联想、类比和推广等;

  27. 3.结果的正确性:综合分析、求解,计算机及软件包的使用、程序编制、误差分析; 4.表达的清晰性:答卷的文字表达,规范清楚,相对简炼阐明问题及求解过程. 例如:“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量化标准: 模型40%,求解和结果40%,推广和发挥10%,文字表达10%; “灾情巡视路线”量化标准: 模型与方法40%,结果30%,讨论10%,文字表达20%.

  28. §5 数 学 建 模 举 例 一、建模示例之一:椅子摆放问题 问题的提出 把椅子住不平的地面上一放,通常只有三只脚着地,放不稳,然而只需稍挪动几次,就可以使四只脚同时着地,放稳了.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给出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的数学解释.

  29. 模型假设 • 椅子 四条腿一样长,椅脚与地面接触处可视为一个点,四脚的连线呈正方形; • 地面高度是连续变化的,沿任何方向都不会出现间断(没有像台阶那样的情况).即地面可视为数学上的连续曲面(放稳条件); • 对于椅脚的间距和椅脚的长度而言.地面是相对平坦,使椅子在任何位置至少有三只脚同时着地.(对假设2的进一步加强,排除出现深沟或凸峰的情况)

  30. B B ´ A ´ A C O x C ´ D´ D 问题的分析 中心问题是用数学语言把椅子四只脚同时着地的条件和结论表示出来. ① 用变量表示椅子的位置.注意到椅脚连线呈正方形,且为中心对称图形.设此正方形为ABCD. ② 建立坐标系:对角线AC与x轴重合.用中心点O的转角θ表示椅子的位置. ③ 用某个变量表示椅脚与地面的竖直距离,注意到对称性及有三个脚同时着地,故用距离之和来表示.

  31. 模型的建立 设A、C两脚与地面距离之和为f(),B、D两脚与地面距离之和为g(). ① 显然f() , g()>0. ② 由假设2, f() , g()都是 的连续函数 ③ 由假设3, 至少有一个为零, 即 ④ 为讨论方便起见,不妨设

  32. 于是引进了变量 及函数f() 、g().模型的假设条件就可用简单、精确的数学语言表述. 另外,由假设1,将椅子旋转 对角线AC与BD互换.由 得到 而同时着地可表述为: 这样椅子放稳问题可归结为如下命题(数学模型):

  33. 设f() 、 g()是 上 的非负连续函数,若 有f() g()=0,且 g(0)=0, f(0) > 0, g(/2)>0, f(/2)=0,则 模型的求解 命题的证明: 令h()= f()–g(), 则h(0)= f(0)–g(0) = f(0)>0 , h(/2) = f(/2) –g(/2)= –g(/2) <0.

  34. 再由f(),g()的连续性,得到h()是一个连续函数。再由f(),g()的连续性,得到h()是一个连续函数。 从而h()是 上的连续函数。由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 又因为 『注释』①结论指出至多旋转900就可找到放稳点; ② 问:四条脚不一样长能否放稳?(否) ③ 此模型的巧妙,关键所在是:变量及距离之和f()、g()。而正方形的中心对称性及旋转并不是本质的。

  35. 小船(至多2人) 二、建模实例之二:商人过河问题 问题的提出 三名商人各带一个 随从乘船渡河,一只小船 只能容纳二人,由他们自己 划行.随从们密约,在河的任一岸, 一旦随从的人数比商人多,就杀人 越货.但是如何乘船渡河的大权掌握在商人们手中,商人们怎样才能安全渡河呢?    3名商人    3名随从

  36. 问题的分析 ① 用逻辑思索可得到解决. ② 给出建模示例,由此解决更广泛的问题. ③ 此虚拟问题已理想化了,不必再作假设. ④ 采取多步决策,确定状态变量,建立状态转移方程. 模型构成 记第k次渡河前此岸的商人数为xk,随从数为yk,k= 1,2,……; xk,yk=0,1,2,3.视二维向量sk=(xk , yk)定义为状态,安全渡河的状态集合(允许状态集合); S={(x, y) x=0, y=0,1,2,3; x=3, y=0,1,2,3; x=y=1,2}…….(1)

  37. 记第k次渡船上的商人数为uk,随从数为vk. 将二维向量dk=(uk , vk)定义为决策.易得允许决策集合为 由于k为奇数时船从此岸向彼岸, k为偶数时船由彼岸回此岸. 所以状态sk随决策dk变化的规律是 称为状态转移方程(律) 于是安全渡河方案归结为如下多步决策问题:求决策

  38. y s1=(3,3) s1 3 d7 d9 d1 2 d8 d10 d2 d6 1 d11 d3 d4 0 1 2 3 x d5 模型求解 方法二:用图解法. 方法一:对(1)—(3),用计算机编程求解. 建立平面方格坐标系,允许状态集合S是用圆点标出的10个格子点. 允许决策dk是沿方格线 移动1或2格. k为奇数时向左、下方移动. k为偶数时向右、上方移动. 要确定一系列的dk使由 s1=(3,3)经过那些圆点 最终移至原点(0,0).

  39. 上图给出了一种移动方案.经决策d1, d2, …d11, 最终有s12= (0,0),容易把这一结果翻译成渡河方案:

  40. 评注和思考 1.考虑四名商人问题. 2.用此方法来解决“狼羊白菜问题”.设人、狼、羊、菜分别为令

  41. 又令 3.考虑上述两问题的图论求解(有向图的最短路问题).

  42. 三、建模实例之三:人口增长问题 1.固定增长率离散变化人口公式 设今年人口为x0,人口的年增长率为r,且保持不变, k年后人口为,则人口公式为xk,则人口公式为 (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误差) 2.指数(固定)增长模型(马尔萨斯人口模型) 马尔萨斯(Malthus,1766-1834)英国人口学家. 假设人口的增长率是常数r,即单位时间内人口增长量与当时的人口数成正比,比例系数为r.现考察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数.记时刻t 的人口数为x(t) (一般x(t)是很大的整数),且设x(t)为连续可微函数. x(t) | t=0= x0.

  43. 任给时刻t 及时间增量△t,则t 到t+ △t 内人口的增量为(由假设知): 两边除以△t,并令△t–>0,得到 这是一个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柯西问题),其解为

  44. 注:①将t 以年为单位离散化,并设r<<1,则 得到 就是前面的离散公式,即前面的公式就是指数增长模型 离散形式的近似表示. ②考虑美国人口变化问题. 3.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假设人口增长率r为常量,所得模型与实际不相符合, 设人口增长率函数为r(x)(是x的函数),则所得方程为

  45. 由实际情况分析知: 将r表为x(t)的函数r(x),且设r(x)是x的减函数.最简单的情形:r(x)为x的线性减函数r(x)=r-sx,r,s>0.这里r相当于x=0时的增长率称为固有增长率,又设最大人口容量(即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为xm.则r(xm)=0, 即

  46. 得到得到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这个非线性微分方程是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由分离变量法, 求得其解为

  47. 习 题 一 1. 为了培养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考察对象时除了从正面分析外,还常常需要从侧面或反面思考.试尽可能迅速地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某甲早8时从山下旅店出发沿一条路径上山,下午5时到达山顶并留宿.次日早8时沿同一路径下山,下午5时回到旅店.某乙说,甲必在两天中的同一时刻经过路径中的同一地点.为什么? ②37支球队进行冠军争夺赛,每轮比赛中出场的每两支球队中的胜者及轮空者进入下一轮,直至比赛结束.问共需进行多少场比赛? ③甲乙两站之间有电车相通,每隔10分钟甲乙两站相互发一趟车,但发车时刻不一定相同.甲乙之间有一中间站丙,某人每天在随机的时刻到达丙站,并搭乘最先经过丙

  48. 站的那趟车,结果发现100天中约有90天到达甲站,仅约10天到达乙站.问开往甲乙两站的电车经过丙站的时刻表是如何安排的?站的那趟车,结果发现100天中约有90天到达甲站,仅约10天到达乙站.问开往甲乙两站的电车经过丙站的时刻表是如何安排的? ④某人家住T市在他乡工作,每天下班后乘火车于6时抵达T市车站,他的妻子驾车准时到车站接他回家.一日他提前下班搭早一班火车于5时半抵T市车站,随即步行回家,他的妻子像往常一样驾车前来,在半路上遇到他接回家时,发现比往常提前了10分钟.问他步行了多长时间? ⑤一男孩和一女孩分别在离家2千米和1千米且方向相反的两所学校上学,每天同时放学后分别以4千米/小时和2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回家.一小狗以6千米/小时的速度由男孩处奔向女孩,又从女孩处奔向男孩,如此往返直至回到家中,问小狗奔波了多少路程? 如果男孩女孩上学时小狗也往返奔波在他们之间,问当他们到达学校时小狗在何处?

  49. 2. 在“椅子摆放问题”的假设条件中,将四脚的连线呈正方形改为呈长方形,其余条件不变.试构造模型并求解. (提示:设椅子四脚连线呈长方形ABCD.AB与CD的对称轴为x 轴,用中心点的转角 表示椅子的位置.将相邻两脚A、B与地面距离之和记为f() ;C、D与地面距离之和记为g() .并旋转1800.于是令h()= f()–g(), 设f(0)>0 , g()=0,就有h(0)>0,h() = f() –g()=0 –g() <0.) 3. 夫妻过河问题 有3对夫妻要过河,船至多可载2人,条件 是任一女子不能在其丈夫不在场的情况下与另外的男子在 一起.问如何安排这3对夫妻过河? 4. 假定人口的增长服从这样的规律:时刻t 的人口为x(t ), t到t+△t 时间内人口的增量与xm. –x(t).成正比(其中xm.为 最大容量).试建立模型并求解.作出解的图形并与指数 增长模型、阻滞增长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