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宝钢集团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

宝钢集团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 赵静. 宝钢集团简介. 宝钢集团信息化建设概述. 陈庆 余. 宝钢的企业系统创新工程 ESI. 刘铧冬. 宝钢集团 ERP 系统的应用. 施琳琳. 从宝钢经验透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张同斌. 一. 二. 三. 宝钢集团的成立. 宝钢集团的组成. 宝钢集团简介. 宝钢集团简介. 四. 宝钢集团钢铁产业子公司简介. 报告人:赵静. 宝钢集团的成立.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宝钢集团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宝钢集团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

  2. 赵静 宝钢集团简介 宝钢集团信息化建设概述 陈庆余 宝钢的企业系统创新工程ESI 刘铧冬 宝钢集团ERP系统的应用 施琳琳 从宝钢经验透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张同斌

  3. 二 三 宝钢集团的成立 宝钢集团的组成 宝钢集团简介 宝钢集团简介 四 宝钢集团钢铁产业子公司简介 报告人:赵静

  4. 宝钢集团的成立 “宝钢集团” 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单位,是中国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在上海浦东揭牌成立,它是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吸收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上海梅山(集团)有限公司参加,经联合重组而成的,是“世界钢铁十强”之一。

  5. 宝钢集团的组成 公司内部实行母子公司体制。通过组建三年来的资产重组和整合,现有全资子公司26家,控股子公司24家,其中钢铁业子公司18家,贸易业子公司12家,金融业子公司3家,另有参股子公司25家。 依据公司经营业务的不同,可将宝钢集团的钢铁生产与贸易业务划分为三部分: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钢股份”),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宝钢国际”)及其他企业。

  6. 宝钢集团 宝钢股份 宝钢国际 其他企业 宝钢组成结构示意图

  7. 宝钢荣誉 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2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2004年12月6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宣布将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的信用评级从“BBB”调升至“BBB+”。公司信用评级的前期展望均为“稳定”。 2004年7月,宝钢被《财富》杂志评为2003年度世界500强企业第372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

  8. 宝钢集团企业战略 • 宝钢实施钢铁精品战略,将建成钢铁精品基地,建成中国钢铁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基地。 • 宝钢实施适度相关多元化战略,除钢铁主业外,还涉足贸易、金融、工程技术、信息、煤化工、钢材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多元产业。 • 宝钢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与国际钢铁巨头合资合作,广泛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 宝钢注重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着力打造绿色宝钢。

  9. 宝钢集团钢铁产业子公司简介 宝钢集团主要钢铁生产企业由七个企业组成,它们分别是: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 • 宝钢集团上海第二钢铁有限公司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 • 上海宝钢益昌薄板有限公司 • 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10. 宝钢股份情况简介 宝钢股份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是宝钢集团公司钢铁业的核心企业。宝钢股份是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独家发起、经国家经贸委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宝钢集团的国内全资子公司。

  11. 一钢情况简介 一钢公司原属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随宝钢、上钢、梅山联合加入新组建的宝钢集团,并更名为“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公司债转股后将变成多元投资企业;企业属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企业综合指标排名第十位。目前公司总资产71.31亿元,销售收入50亿元左右。

  12. 二钢情况简介 二钢前身为上海第二钢铁厂,现隶属于宝钢集团公司。公司创建于1942年,系国内第一线材生产企业,素有“中国线材工业的摇篮”之称。1958年起,公司在大力发展线材生产的同时,积极开拓线材制品的生产,成为国内集线材和线材制品于一体的重要生产基地。

  13. 五钢情况简介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第五钢铁厂)创建于1958年,是专业开发、生产、销售特殊钢材的特大型国有企业。1998年五钢正式加入宝钢集团,成为集团内部唯一的特钢企业。

  14. 浦钢情况简介 上海宝钢集团浦东钢铁有限公司是全国中厚板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我国最早生产不锈钢的大型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有:各类普碳钢、低合金钢等,为我国造船、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钢板,产品覆盖全国。

  15. 益昌薄板有限公司简介 上海宝钢益昌薄板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1991年正式投产,1998年9月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增资实现资产重组。公司是一家专业开发、生产和销售冷轧薄钢板、镀锡原板和电镀锡钢板的大型冶金企业。其主要设备冷轧机组,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16. 梅山有限公司简介 宝钢集团梅山有限公司是一个总部在上海、生产基地在江苏南京的集产业、贸易、科研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基本形成了以钢铁为主业,高新技术、工程管理、技术服务、内外贸易、房地产运输、饭店旅游等行业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17. 一、宝钢信息化建设的理念 二、宝钢管理信息化建设历程 三、宝钢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四、宝钢信息系统的结构 宝钢集团信息化建设概述 报告人:陈庆余

  18. 从一期工程到三期工程,宝钢历届领导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全面支撑企业管理业务的变革和创新,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从一期工程到三期工程,宝钢历届领导的回答归纳起来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全面支撑企业管理业务的变革和创新,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 宝钢采用“集中一贯”的管理模式,所谓“集中”是指管理功能的集中,即企业的主要管理业务集中到公司的职能管理部门;所谓“一贯”是指对工程管理的一贯,即企业从接到合同开始到合同完成为止,从原燃料进厂到产品出厂为止的所有工序的管理业务,统一由公司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 • "集中一贯"管理是宝钢取得成功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集中一贯"管理的优势还在于它能有力地支持企业的过程重组和再造,能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管理的变革和创新。 宝钢信息化建设的理念

  19. 宝钢管理信息化建设历程

  20. 宝钢信息化建设历程的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 面向用户的中心阶段 第二阶段 财务管理为中心阶段 第一阶段 生产为中心阶段

  21. 宝钢信息化建设历程的三个阶段 (一)生产为中心阶段 宝钢提出了“三高一流”的战略目标,主动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集中一贯管理体制 (二)财务管理为中心阶段 宝钢认识到财务管理和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性,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决定开发公司级管理计算机系统,达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同步的管理目标。 (三)面向用户,以提升竞争力为中心阶段 宝钢股份提出了要"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宝钢股份从注重内部资源的管理转向注重外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从注重企业内部业务的集成转向注重企业间业务的协同。面向企业管理业务,全面实施企业系统创新工程(Enterprise System Innovation,简称ESI工程),全力构建快速决策的企业经营运作系统。

  22. 宝钢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一)规范化的信息资源管理 坚持“就源输入,数出一源”的数据采集原则,确保资料的及时性和一致性。就宝钢而言,生产线上的实绩资料全部是自动采集的,做到了“资料不落地”。 (二)统一的代码设计和数据字典 信息资源的管理必须从基础数据抓起,从建立代码系统到定义各个数据项的一系列属性,这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基础工作,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有条件去理顺物流和信息流。代码系统和数据字典的建设也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这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和保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持久生命力的基本保障。 (三)应用规范的标准化 企业实现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实施手工工作的计算机化,而必须首先重组和再造企业的业务,要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流程的工作程序,对各项作业实施标准化。

  23. 宝钢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四)企业光纤主干网络建设 第一阶段:于94年9月底建成投运,主要覆盖宝钢一、二期工程地域,简称为宝钢一、二期主干网络。该网络采用TDM环技术构成网络主干,使用路由器连接到各个主机和用户终端。 第二阶段:于97年9月中建成投运,作为宝钢ERP系统的配套工程,主要覆盖范围为宝钢三期工程地域,简称为宝钢三期主干网络。该网络使用ATM技术构建,主干层为ATM交换机,接入层使用路由交换机连接到主机和用户终端。并且逻辑上形成了一个融合世界上不同时期先进技术的企业光纤网络。 第三阶段:于2000年8月底建成投运,这是作为宝钢设备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的配套工程而建设的,仍采用和三期主干网络相同的技术方案和设备。1998年宝钢还建成了自己的Internet站点,2000年10月15日作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宝钢在线"。

  24. 宝钢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五)集中的数据库/数据仓库建设 从一期工程到三期工程,宝钢管理层面上各类微机网络系统此起彼落,信息“孤岛”制约了信息资源效益的发挥。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只有建设企业级集中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数据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源”的作用,才能实现由数据到信息,再由信息到知识的转变,才能更好地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 宝钢主干网的集成,以及数据仓库的建设等,形成了覆盖全公司范围的信息公路,为宝钢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 宝钢信息系统的结构 • 四级计算机体系结构 • 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分担 • 宝钢公司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26. 宝钢信息系统的结构 四级计算机体系结构 • L1--基础自动化 • L2--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 • L3--(分厂级)生产控制计算机系统 • L4--公司级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27. 宝钢信息系统的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分担 L1/L2是面向生产设备的,主要实施对设备的检测和控制。L3是面向生产区域的,主要实施对该区域的物流跟踪管理、产副品仓库的三维动态管理、工序的作业计划和命令的管理以及对该区域内L2级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生产实绩数据采集等功能。L4是面向全公司的,是各个生产单元、各种产品的生产计划管理、产副品存货管理、技术质量管理、销售业务管理、产品运输管理、设备综合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等的集成。

  28. 宝钢信息系统的结构 • 宝钢公司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 ①一个核心系统——面向企业的业务流 销售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以上的功能模块实现了“在线事物/交易处理系统”(OLTP--On 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的功能。 • ②两个支持系统 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系统 应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和专家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建设提供信息和知识支撑的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系统。 目前正在实施的数据仓库规划。 面向工作流的系统 用Intranet技术改造现有的OA/人事系统,建设面向公司和二级厂部的工作流管理(含项目管理)的信息服务系统,支持企业的工作流。

  29. 提出 实施 效果 宝钢的企业系统创新工程ESI ESI 报告人:刘铧冬

  30. 企业系统创新工程ESI的提出 上海宝钢集团的“秘诀”就是把生产、财务、销售、技术等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物流、财务流信息同步集成到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然后根据平台上所遇到的新问题,调整业务流程,再根据新的业务流程设置企业组织和支持新组织的信息系统。最后依靠产、销、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实现从“以财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宝钢决定启动企业系统创新工程(ESI)。

  31. 企业系统创新部的成立 • 案例故事 • 2001年春节刚过,宝钢领导层就找宝钢生产部部长李庆予谈话,要求他在原来企业管理处的基础上组建一个新的部门——企业系统创新部,并由他亲自担任部长。当时,虽然对于宝钢信息化早晚会有大动作的说法,李庆予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是以这种方式拉开序幕还是令他有些吃惊。在中国的企业发展史上,“企业系统创新部”恐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部门,其职能更是新得出奇:根据宝钢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目标。优化、重组业务流程并重新设置企业组织和支持新组织的信息系统。在宝钢设立企业系统创新部虽然有些新奇,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这是宝钢20多年持续信息化建设和对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探索的结果

  32. ESI工程的含义 • ESI工程有三层含义: • 第一层是按照“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战略目标,对宝钢现有业务流程实施彻底的重组、再造,提出全新的、有效的业务流程解决方案; • 第二层含义是依据重组后的业务流程,重建企业组织; • 第三层含义是为使重组再造后的新业务流程得以实现,建立相应的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

  33. ESI工程的基本思路 再造业务流程 供应链管理系统 学习型组织 进行细致的业务流程分析,按供应链管理思想,再造业务流程,构建流程化的企业组织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面向客户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内高效协同、对外快速响应 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企业内部的高效沟通氛围,建立创新型的强势企业文化

  34. ESI模型图

  35. ESI工程的规划 企业经营运作系统的建立 企业系统创新工程ESI的实施 企业系统创新工程ESI的实施

  36. ESI工程的规划 按照ESI工程的规划目标,宝钢将在业务结构上真正实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具体表现为:快速应答用户询问,把多部门、分散应答改为集中快速应答,应答时间由一周缩短为3分钟;大大缩短交货周期,热轧产品两周交货,冷轧产品三周交货;优化异议处理流程,加大对用户使用技术的研究,组建产品工程师队伍,提高用户服务技术含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从三年来缩短到两年等。

  37. 企业经营运作系统的建立 • 实施ESI工程后,集中一贯管理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和延伸:由管理功能或职能的集中,演化为着重信息和知识的集中与共享;由企业内部的一贯,延伸到从客户需求开始到满足客户需求为止的产销供应链管理的一贯,从上游供应商管理开始到下游客户管理为止的全程供应链管理的一贯。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定位从"以财务为中心"向"面向用户,以提升竞争力为中心"转移,建立和完善了6个子系统,初步形成了对外快速响应、对内快速决策的企业经营运作系统。

  38. 企业级制造管理系统(ERP)示意图

  39. 企业经营运作系统的建立 • (1)企业级制造管理系统(ERP)。 • 该系统是宝钢管理信息化的核心 • (2)企业级统一的数据仓库系统。 • 把由制造管理系统收集的大量来自各产线的实绩数据、来自各业务处理阶段的过程数据传送到数据仓库系统中,运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实现各种功能,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平。 • (3)基于智能质量设计知识库的技术询单快速应答系统。 • 对于客户提出的新钢种或新材料要求,可利用智能质量设计知识库进行智能化质量设计。利用关键输入变量(KIV)和关键输出变量(KOV)统计建模,智能质量设计知识库提供了大量产品和工艺的集成数据。利用该项技术,既可以快速应答客户技术询单,回答能否生产的问题,又有力地支持了宝钢新产品的开发及技术进步,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40. (4)客户驱动的综合销售/优化排程/交货期快速应答系统。(4)客户驱动的综合销售/优化排程/交货期快速应答系统。 • 即运行物料优化计划、订单优化排序、基于产能的交货期应答功能模块,实现合同的全程动态优化排产。既使机组产能得到精确占用,又对交货期进行实时应答。 • (5)"宝钢在线"网上营销系统。 • “宝钢在线”是管理信息系统在英特网上与客户交互的“窗口”。客户可在网上进行询单和订货,查询所订合同的生产、发货、运输、质保书和结算信息,缩短了宝钢与客户的时空距离。 • (6)面向战略客户的协同商务系统 • 宝钢与一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协同商务平台。一汽大众的钢卷库委托宝钢管理,每天根据一汽大众的生产计划和实绩,动态平衡从长春到上海的整个供应链的库存状况,及时调整钢材生产计划,满足一汽大众的生产要求。这是一种典型的产销供应链协同商务模式。

  41. ESI的实施效果 • 快速应答客户询单,提高客户满意度。基于合同优化排程系统,数秒内完成客户交货期确认;以客户服务知识库为支撑,一般技术问题即席应答;利用“宝钢在线”,分日提供客户订单的交货期预报。 • 缩短订交货周期,加快加快市场响应速度。2001年,缩短订交货周期25%;2002年,在2001年的基础上缩短了12%;2003年,继续缩短15%以上。 • 提高交货期精度,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向所有重点客户提供按周交货服务;按周交货精度:2003年比2002年提高23%。

  42. 降低在制品库存,降本增效明显2003年降低在制品库存3.5%,生产节奏加快,产品制造周期缩短10%以上。降低在制品库存,降本增效明显2003年降低在制品库存3.5%,生产节奏加快,产品制造周期缩短10%以上。 • 缩短质量异议处理周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产品异议处理周期2003年比2002年下降20%以上;2003年提供了网上产品异议服务,消除了宝钢与客户时空距离,预计2004年产品异议处理周期将继续下降。 • 建立供应链的协作关系,提供客户增值服务。与客户生产计划协同,建立供应链同盟;实施钢材的剪切配送,提供看板服务;借助“宝钢在线”,让客户享受低成本的现代物流成果。

  43. 一、宝钢冶金ERP系统的概况 宝钢集团ERP系统的应用 二、宝钢冶金ERP系统的管理技术 三、实施冶金ERP系统后的效果 四、建设宝钢冶金ERP系统的体会 报告人:施琳琳

  44. 宝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 是我国现代化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始建于1978 年,经过一、二、三期的不断建设与发展,现今已成为一个年产超过1 100 万t 钢的特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冷、热轧各类薄板、高速线材、无缝钢管等。目前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成了宝钢自己的冶金ERP 系统,构造了快速、有效的业务流程,设计了扁平、精干的流程型组织和协同、高效的经营运作模式,取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反应速度和技术创新等关键绩效上的突破性进步。

  45. 宝钢冶金ERP 系统的概况 • ERP 系统不是手工管理的简单计算机化,而是要运用业务流程再造的理念,彻底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基础,重新设计企业组织和管理过程。手工管理的计算机化只是帮助人们提高了一定的工作效率,并没有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而目前各国企业都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面临着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只有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重组、再造,以业务流程为基础,重新设计企业管理过程,才能在反映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 宝钢在一、二期引进、消化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大胆地进行管理创新,于2001 年底全面建成宝钢冶金ERP 系统。

  46. 宝钢冶金ERP系统的主要功能 • 1) 销售管理子系统,包括:销售资源管理、用户合同管理、用户管理、货款管理、销售帐务管理等; • 2) 生产管理子系统,包括:合同处理、合同归并、合同计划、材料转用充当、材料申请、合同跟踪、各区域作业计划、产能计划等; • 3) 质量管理子系统,包括:冶金规范管理、产品规范管理、质量判定、质量统计分析、检化验记录管理、质保书管理等; • 4) 产品运输管理子系统,包括:产成品存货管理、成品仓库发货管理、出厂计划管理、出厂资源平衡管理等; • 5) 财务管理子系统,包括:产副品帐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年度成本预算和报支系统等; • 6) 设备及维修综合管理子系统,包括:基准管理、点检管理、工事管理、备件管理、材料管理等10 个子系统; • 7) 信息作业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上述各应用系统的管理,包括:用户授权、通信管理、报表管理等功能模块。

  47. 宝钢ERP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环境 • 宝钢ERP 主机系统采用IBM 大型机390 系列9672 计算机两台,构成双机Cross - Domain 体系结构。主机的处理能力为458MIPS ,内存为5GMB ,配有48条光纤通道和3 条并行通道,主要外存是413TB 的磁盘子系统,六套磁带机和两台91ppm 激光打印机,系统同时以155Mbps 的ATM 接口和两个10Mbps 的以太网接口与公司主干网相连。主机系统运行的操作系统为OS/ 390 ,开发工具采用IBM CICS 环境下的COBOL , 数据库采用IBMDB2 ,环境监控软件采用CANDLE 公司OMEGMONII ,通信规约是TCP/ IP。

  48. 宝钢冶金ERP 系统的主要管理技术 • 宝钢冶金ERP 系统是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分阶段建设的。 • 第一阶段的开发是覆盖三期工程各生产单元的管理功能,但是在产销的两头即合同和发货两部分是覆盖全公司的。它的核心技术是:MIC ——LINE ——BACKLOG(即:冶金规范码——产线——合同加工途径码) 体系、全自动的合同处理技术、连铸预定板坯号和流炉设计技术、实时动态的合同跟踪管理技术、合同——材料——计划状态控制技术、各生产活动的“实时抛帐”和动态成本帐目计算等。 • 第二阶段的开发对一、二期工程各生产单元原有的生产管理方式作了大量的改造和创新,使其完全融入到三期生产管理方式之中,实现了“功能覆盖全部产线”设计思想。如下图所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