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0

第 7 课 汉字与书法

第 7 课 汉字与书法. ■ 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书艺历程 ■印宗秦汉. 导入. 仓颉. 仓颉墓(位于河南省虞城县固堆坡村). 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富,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它经历了约 7000 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它还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艺术、篆刻艺术。. 导入. 上古仓颉为黄帝左史,生而四目,有睿德。见灵龟负图书,丹青甲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语、山川,指掌而拼文字。文字即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 ——《 临汾县志 》.

pres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7 课 汉字与书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书艺历程 ■印宗秦汉

  2. 导入 仓颉 仓颉墓(位于河南省虞城县固堆坡村) 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富,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它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它还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艺术、篆刻艺术。

  3. 导入 上古仓颉为黄帝左史,生而四目,有睿德。见灵龟负图书,丹青甲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语、山川,指掌而拼文字。文字即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 ——《临汾县志》

  4. 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5. 陶器上的符号 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6. 陶器上的符号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7. 陶器上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8. 甲骨文 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 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各种形状的 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 附近。 钻凿卜骨的工具

  9. 甲骨文 这块牛骨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日协田”的卜辞。意思是商王命令众人(农业奴隶)在田地上集体耕作,反映了商代农业生产的情况。 “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10. 甲骨文 这是一块完整的牛胛骨。牛骨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正面刻辞四条,背面2条,花160余字,字内填朱。刻辞所记内容为商王武丁狩猎、祭祖和当时的天象。这片卜骨巨大完整,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的重要资料。 商代狩猎甲骨文

  11. 甲骨文 这块牛骨上的刻辞记载着商王征伐鬼方(方国之一)的内容。目前刻有“鬼方”的甲骨仅有三片。这一片是其中之一。 商王征伐牛骨刻辞

  12. 甲骨文 这块牛骨长约22.5厘米,宽66.6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牛骨上刻有干支表。商代以干支记日,这种计时方法被后代延用。 刻干支表牛骨

  13. 甲骨文 甲骨文字体现的刑罚举例

  14. 甲骨文 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15. 甲骨文 甲骨文中“象形字” “会意字”举例

  16. 甲骨文

  17. 甲骨文

  18. 甲骨文

  19. 甲骨文

  20. 甲骨文 “车”

  21. 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齿”字

  22. 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男”字

  23. 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年”字

  24. 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

  25. 甲骨文 甲骨文与今天文字对照 (注:此面甲骨文,下页今天文字)

  26. 甲骨文 渔家乐舟来去 生鱼酒归莫问 方出射鹿月明 古人而自鸡不 学川朋为今用 洋中百花齐放 鸟山幽门老西 陈出新东雨又

  27. 甲骨文 西周建立前,周人占卜甲骨,主要在陕西岐山(即周原)出土。现在已发 现甲骨约一万七千多片,有刻辞的甲骨二百九十片左右,共九百多字。它们为西 周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

  28. 金文 毛公鼎 毛公鼎铭文 西周宣王时制作。陕西岐山出土 。鼎高 53.8 厘米 ,口径 47.9 厘米。重34.705公斤。腹内铸有铭文 32行、共497 字。它是现存铭文最多的青铜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9. 金文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 大盂鼎,三足圆鼎,西周康王时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鼎高101.9厘米,立耳、鼓腹、三柱足,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鼎腹内壁有铭文19行291字,记载周康王册命贵族盂的史实。 铭文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认为文王、武王能以卓越的业绩立国,主要是由于其臣属从不酗酒,每逢祭祀认真、恭敬对待,而商王的亡国教训就在于沉迷于酒;由此告诫盂要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赐盂命服、车马、酒与邦司、人鬲等。《大盂鼎铭文》是史学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

  30. 金文 散氏盘 散氏盘铭文 散氏盘,口径54.6厘米,重21.1公斤,西周晚期制器,清朝康乾年间在陕西凤翔出土。盘内底有铭文19行357字,记述了散国与矢国两个诸侯国之间移付田地的契约,为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

  31. 书同文 秦朝统一文字(以“马” 、“安”两字为例)

  32. 书同文 云梦睡虎地秦简(部分)隶书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睡虎地秦简为研究隶书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33. 书同文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秦琅邪刻石》

  34. 书同文 甘肃《武威汉简》(隶书)

  35. 汉字的演变 从“鱼”字的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变的过程。 汉字的演变( 以“鱼”字为例)

  36. 书艺历程

  37. 秦小篆和汉隶书 秦始皇在位期间,五次巡视各地,七次刻石,包括绎山刻石、琅邪刻石、泰山刻石等,现保存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以及后人的一些拓本、摹本。 秦琅邪刻石(小篆)

  38. 秦小篆和汉隶书 秦绎山刻石(小篆)

  39. 秦小篆和汉隶书 秦《泰山刻石》邮票 秦《泰山刻石》(局部)

  40. 秦小篆和汉隶书 《熹平石经》,又称汉石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学经本石刻,立于东汉洛阳城南郊太学。熹平四年(175年),蔡邕等人正定儒学经书文字,汉灵帝命蔡邕等人书写经书并刻于碑石,至光和六年(183年),历时9年,刻成46通碑,均为隶书体。汉末战乱殃及太学和石经,故少有整石存在。自宋代以来,时有残石出土。 汉代蔡邕《熹平石经》 (隶书)

  41. 秦小篆和汉隶书 东汉合阳令曹全的墓碑,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刻。1956年藏入陕西省博物馆碑林。此碑独树一 帜,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实为汉隶中的奇葩。 东汉《曹全碑》(隶书)

  42. 秦小篆和汉隶书 此碑立于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522年),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现藏于山东曲阜孔庙中,是魏碑后期佳作之一。 北魏《张猛龙碑 》(楷书)

  43. 秦小篆和汉隶书 北魏《石琬墓志》(局部)

  44.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 王羲之像 王羲之故居——洗砚池 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为古典园林式建筑。

  45.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 王羲之故居——洗砚池一景

  46.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 王羲之故居纪念馆 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为古典园林式建筑。

  47.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 王羲之《临钟繇书宣示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8.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 兰亭 鹅池 曲水 兰亭:在浙江绍兴市西南的兰渚山下。现存建筑和园林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后移此重建的。1980年曾全面整修。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在这里书写的。

  49.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 此碑碑文为清康熙帝亲书《兰亭序》 碑亭

  50.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 《〈兰亭序〉褚遂良摹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