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創意校園對教師教學的啟示

2008 東區新進教師專業知能研習營-合作與創新. 創意校園對教師教學的啟示. 陳淑芳 幼兒教育學系. 內容綱要. 個人. 學門. 領域. 何謂「創意校園」 ?. 創造力展現 問題解決者. 契克森米海( Csikszentmihalyi, 1988 )系統觀點 探究師生創造力特質、及在學校環境中的創造力展現 關注可能影響師生創造表現的學校體制與文化等環境因素,以及影響師生創造動機和持續表現創意的守門人之實際影響作用。. 創造性教育生態. 學生. 老師. 學科. 新觀點 新見解 創新產品. 創意教學者 創造力守門者. 知識觀. 教師角色.

prem
Download Presentation

創意校園對教師教學的啟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08東區新進教師專業知能研習營-合作與創新2008東區新進教師專業知能研習營-合作與創新 創意校園對教師教學的啟示 陳淑芳 幼兒教育學系

  2. 內容綱要

  3. 個人 學門 領域 何謂「創意校園」? • 創造力展現 • 問題解決者 • 契克森米海(Csikszentmihalyi, 1988)系統觀點 • 探究師生創造力特質、及在學校環境中的創造力展現 • 關注可能影響師生創造表現的學校體制與文化等環境因素,以及影響師生創造動機和持續表現創意的守門人之實際影響作用。 創造性教育生態 學生 老師 學科 • 新觀點 • 新見解 • 創新產品 • 創意教學者 • 創造力守門者

  4. 知識觀 教師角色 課程取向 教學者的信念 • 強調自我發展(self-development)--課程和學習者之間應該有有意義的關連,課程以適合個人的興趣為主,即「個人的」課程 (pers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 • 如Connelly, Clandinin, Elbaz 和Weiss等學者,強調個人價值觀、需求和經驗在課程中的重要性; • 教學目的在於提昇學生專業權能(empowerment),使具自主(autonomy)、省思(reflection)能力,以從事有意義的選擇(significant choice),然後才會運用個人力量去改變(Nodding, 1990)。

  5. 教學 關係 人 環境 制度 創造性教育生態之特性 • 動機/內在驅力 • 冒險 • 信任與開放 • 有效的領導 • 容忍異議 • 支持新想法 • 挑戰性 • 強調研究發展 • 無社會環境外在限制 • 動態的/有互動的環境 • 資源設備器材的支持 • 自由/非僵化的環境 • 同時重視個人和團體的生產力 • 肯定創造的價值 • 激盪想法的時間 ~簡楚瑛、陳淑芳、黃譯瑩(2001)幼兒教育創造力教育政策規劃研究。「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計畫子計畫研究報告書。教育部顧問室。

  6. 人的創造常會受限於形式, 但是想像力卻能提供足夠的活力 去掙脫形式限制, 體驗到突破的喜悅。 ~創造的勇氣 May

  7. 我的敎與學的經驗 • 陳淑芳 (2001)。一群「實習幼兒」的短期就學經驗-另類教育實習方式和方法省思。應用心理研究,12期,133-173。 • 陳淑芳 (2006) 在通識教育中與「童年」相遇。通識教育績優計畫主持人心得分享專書。教育部顧問室。 • 陳淑芳 (2007) 創意、探遊、移動—Enrich幼教師資培育課程。96年師資培育典範彙編,21-43頁。教育部出版。

  8. 問題 學科課程已經提供學生許多關於「幼兒是什麼」的知識了,但這不代表真正的瞭解幼兒,如何增加學生與幼兒互動的機會,並讓其由實際接觸中發展深入的瞭解和學會欣賞幼兒,讓學生在職前實習階段能更充分的瞭解幼兒的特性和思想呢? 策略 一群大四學生以幼兒身份到幼稚園實習的經驗,嘗試透過幼兒的視框來看幼兒園的世界,體驗幼兒在學校之生活,並重新省思成人與幼兒在學校之關係。  行動 採用民族誌取向的質性研究法和合作行動研究歷程,由幼教系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入10所幼稚園34個班級教室。扮演者本身即為研究的工具,以參與式觀察法(participant-observation)體驗現場,並以撰寫田野札記的方式記錄和收集資料。 幼稚園教育實習之創新教學

  9. 一群「實習幼兒」的短期就學經驗:一個另類教育實習方式和方法省思一群「實習幼兒」的短期就學經驗:一個另類教育實習方式和方法省思 本文乃是「以師資培育者的角色說學生另類實習的故事」 為敘說架構,報導一群師院學生以幼兒身份到幼稚園實習 的歷程,和學生對此經驗的詮釋,藉以探討角色置換實習 對「學習成為老師者」專業發展的可能成效。 本研究乃是由1位師院老師指導34位幼教系大四學生,進 入東部地區10所幼稚園(34個班級教室)進行民族誌取 向的質性研究,並透過合作行動研究的歷程,師生共同探 究幼兒文化,並學習從幼兒角度瞭解幼稚園生活的意義。 其中學生以參與性觀察(participant-observation)體驗幼 兒在幼稚園的生活;師資培育者則透過觀察與討論,與扮 演者共同詮釋、理解和重建現場事件之意義

  10. 如果希望對自己的工作領域或對人際世界產生影響力,最好規律地進行內省活動;找出自己的優勢領域,並且儘可能利用這些優勢;最後要認為每天遭遇到的『高潮』與『低潮』經驗,都具有啟發意義,而不是挫敗。」如果希望對自己的工作領域或對人際世界產生影響力,最好規律地進行內省活動;找出自己的優勢領域,並且儘可能利用這些優勢;最後要認為每天遭遇到的『高潮』與『低潮』經驗,都具有啟發意義,而不是挫敗。」 ~《超凡心智》(Gardner,1997,p.228-229)

  11. http://pw.nttu.edu.tw/childhood/child/nindex.php 屬於社會科學與當代議題類,以「童年」為主題統整社會學科知識,以「時間與空間」為經緯,從現象學觀點出發,探討童年經驗與人的存在之關連。 1.由個人童年經驗回顧,檢視過去、現在與未來,了解人在時間與空間中的成長軌跡對個人存在的意義。 2.透過尋找兒童圖像的過程,了解社會之價值塑造與文化風潮對人存在之影響,並反思個人成長之歷程。 3.思考各學術領域對童年之定義與童年相關研究之成果,重新定義童年經驗與人的存在之關連。 4. 建立對當代兒童存在的關懷心,並探討兒童文化及兒童權利之相關議題。

  12. 在通識教育中與「童年」相遇 您的計畫無論在課程設計、小組討論、助理訓練、師生互 動或網站經營等各方面都有相當優異之表現,因此獲得評 審委員推薦為績優計畫。本室特此向您致上最高敬意,並 感謝您為改進我國通識教育所付出的努力。 「童年」是個啟發性高的課程,對於成年的大專教育而言, 提供了重要但常被忽視的討論空間。授課人表意清晰,授課 耐心,循循善誘。分組討論時,助教盡責、耐心,學生傾聽 且有秩序。在所偏重的「童年憶往」課中,該課程初步對人 童年各種受傷、驚駭、失望的心緒與記憶,給予了參與者回 憶與面對的勇氣與思索。 -期末評審意見

  13. 相較於其他績優課程所獲得的評語,如 「觸及當前知識界不同學科間的爭議點」、 「關涉全球化政治、經濟的視野」、「在知 識上該課程從藝術視角出發,提供政、經、 社會現代性以外,另一面向與內涵的現代性 介紹」等,童年這門課被看見的似乎是其成 功的教學方法,至於其嘗試統整社會科學知 識的企圖,以及作為一門課社會科學通識教 育課程的意義與價值則仍混沌未明。 省思 雖然很多學生表示最初是被科目名稱所吸引而 選修這門課,以為這門課將可以做許多好玩有趣 的活動來回憶快樂童年,沒想到最後卻發現童年 的多元複雜面向,其中也包含許多悲哀沉重的面 貌,以及許多重要的社會議題值得關心,這些與 他們原先以為「童年就是快樂單純的代名詞」有 很大的差距。以上顯示出大學生對於社會中自身 經驗以外的認識與關懷不足,很高興在通識教育 能有這樣一門課,讓學生重新認識童年,帶領他 們穿越學科疆界獲得相關知識滋養,並引發他們 對社會中兒童的處境與待遇之批判與關懷。

  14. 學習覺察自己從事創造時的意識狀態,鼓勵每個人以各種方式學會從我們必須去做的事情當中獲得暢流的經驗。學習覺察自己從事創造時的意識狀態,鼓勵每個人以各種方式學會從我們必須去做的事情當中獲得暢流的經驗。 如果工作與家庭生活都變成是自發導向的,那麼生命不會有任何浪費,而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本身也就有了代價。 ( Csikszentmihalyi, 1988 )

  15. 一個跨科目整合的課程

  16. 問題 分科教學的限制 培養創意人才的需求 策略 藉由跨科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兒童博物館主題設計與製作的歷程,擴展學生對另類學習的思考,讓學生從學習設計兒童博物館教育展示和主題式探索學習活動中,瞭解探究式學習的特性,進而能整合先前學習經驗,設計互動式、引導式的主題學習教材教具。 行動 以「幼兒教育專題研究」為核心,進行跨科目統整創意教學課程。

  17. 全人教育 創意師資 師培創新 優質教學 統整學習 創意產業 終身學習 協同教學 科際整合 規劃理念

  18. 建立適用於本系的創意教學模式,以達成提昇幼教人才創造力之目標。建立適用於本系的創意教學模式,以達成提昇幼教人才創造力之目標。 1. 以「兒童博物館」為主軸,幫助學生統整應用各學科所學,從體驗中從事創造性的活動。 2. 引導學生體驗和設計「動手做」活動,增進學生對於探索式建構教學模式之興趣、知識和能力。 3. 藉由服務學習方案將研發成果送至偏遠地區,以豐富偏遠兒童多元創意的體驗學習資源。 4. 規劃目的

  19. 以「幼兒教育專題研究」為核心,進行跨科目統整創意教學課程

  20. 準備期(Preparation):搜集與問題有關的訊息,結合舊經驗和新知識;準備期(Preparation):搜集與問題有關的訊息,結合舊經驗和新知識; 幼兒教育專題研究 必修上 2/2 幼兒語文教材教法 選修 2/2 教具計與製作 選修 2/2 收集兒童博物館主題相關文獻及探究式主題展示案例,進行研究探討,並以個案評析進行問題探求和解決之腦力激盪。草擬下學期之製作計畫。 帶領學生賞析一系列「創意兒童文學作品與語文活動設計」,從中發現問題進行修正解決省思回饋,探索創造之特性與技巧面向。 帶領學生探究教材教具之材質利用和製作技法,從中發現教具問題,進行修正解決腦力激盪,探索製作面向。 增進教具與素材領域知識 增進創造思考知能 暑假:醞釀期(Incubation) 第二學期:豁朗期(Illumination):經過醞釀期之後,對於所思考的問題豁然開朗,在意識層面出現解決的方法,獲得所謂的靈感(inspiration); 幼兒教育專題研究 必修下 2/2 幼兒科學教學研究 選修 2/2 幼兒遊戲與教學 選修 2/2 驗證期(Verification):在得到靈感之後,思考者試圖驗證其想法,並將其邏輯化,賦予實現。 兒童博物館 動手做主題設計與製作 創造成果展示 (專家與同儕評量) 一個跨科目統整創意教學課程

  21. 成品診斷問題發現激盪創意形成改進方案產品改造製作發表成品診斷問題發現激盪創意形成改進方案產品改造製作發表 • 圖3 以問題解決歷程為主之教學模式 (創意腦力激盪小組討論與回饋) (班級創意同儕小組回饋) 教學歷程 • 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引發其創造構想,教學歷程均以問題解決歷程為主,即在課程中先提供實際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思考

  22. 促進學生創造力表現之行動策略 • 以明確的任務導向引發強烈的創造動機 • 提供創意範例讓想像力飛揚 • 以問題解決的過程激發創意的不斷精進 •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營造創造的支持團隊 • 以個人創造手札增強個人在創造過程中的省思與後設認知 • 以團體分享的過程促進創意的互動溝通 • 以適時資訊和知識補給提供創意活水來源 • 提供展演的舞台體驗創造的成就感

  23. 問題與解決 • 突破師資培育課程中財力、物力、人力、和時間的限制

  24. 文教資源整合 史前文化博物館、文化局、教育局、各文化團體、各社區資源 幼教系、兒文所 美術系、音樂系、自科系、…… 師生合作 理論與實務 社區資源整合 社區資源 台東大學 人才培育 校內合作 社區服務 在地文化認識 幼稚園、托兒所、小學、家庭、教師、社會人士、觀光家庭… 兒童探遊館 學校與大學合作 親子互動 教育成效 多元探索知能 家庭教育 在職師資進修 學校家庭幼兒 打造創意空間

  25. 回顧與省思 • 走在玫瑰與荊棘的路上 • 我的美麗與哀愁

  26. 感謝經費補助 創造力計畫 MOE 科學志工 NSC 通識教育計畫 MOE 專案研究 NSC 台東大學 校務基金

  27. 真正珍貴的創造力理念或產物乃是融合多種來源,且是經年苦心經營的結果。真正珍貴的創造力理念或產物乃是融合多種來源,且是經年苦心經營的結果。 能崁入原有知識的創意才是創造力,而這種創造力的養成需要各種系統的互相配合。 培養和維持對於自身環境超乎敏銳的好奇心,對於生命神秘性的濃厚興趣與解惑的努力,常是造就創造性人物有所成就的重要動力來源。 當興趣呈現出來的時候,要認識它、培養它、並為它提供機會,栽植到開創性的生活中。 創造力

  28. 人生的本質就是處於「張力」或緊張狀態中,進而不斷創新,如果一個人避開張力,就是放棄創新,也遺忘了人的存在特質。人生的本質就是處於「張力」或緊張狀態中,進而不斷創新,如果一個人避開張力,就是放棄創新,也遺忘了人的存在特質。 有創造力的活動來自人類面對限制時所作的搏鬥。 與限制的搏鬥實際上就是創造事物的源頭。 真正的創作來自於「遭遇」,而非僅是才華的有無而已,唯有在與世界有所關聯時能將自己投入其中,用盡心思去表達,創造力才會湧現。遭遇的「強度」則影響創作的歷程。 當代社會高度的資訊與媒體刺激,常使得一個人身不由己、心神不寧,就難以體驗來自潛意識的洞見,除非想辦法讓自己進入孤獨之境。 創造的勇氣

  29. 創造心靈/超凡心智 • 真正的創造力的個體,不會是僅有一次偶發的創造表現,而應該是會有規律地、一連串有創造性的非凡成就 。 • 創造性人物常「『棲息』於變化無常的時代,在精神智慧的混亂邊際上經歷個人焦慮不安與分離的痛苦。 • 三個與超凡成就連結的元素:內省、扭轉、建構。

  30. 謝謝聆聽,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