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2

正常人体结构学课件

正常人体结构学课件. 肌学. 躯干肌. 背肌 胸肌 膈 腹肌 盆底肌. 一、背肌. (一)浅层 1、 斜方肌 :位于项背部,呈三角形, 起 :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 止 :锁骨的外侧1/3段、肩峰、肩胛冈。 作用 :上提、下降、内收肩胛骨;若肩胛骨固定,可使头后仰。 2、 背阔肌 :全身最大的扁肌, 起 :下6个胸椎、所有腰椎棘突、骶中嵴、髂嵴后部。 止 :肱骨小结节峭。 作用 :内收、内旋、后伸肱骨;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 3、 肩胛提肌 :上提肩胛骨。 4、 菱形肌 :可使肩胛骨向内上方。. (二)--深层

Download Presentation

正常人体结构学课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正常人体结构学课件 肌学

  2. 躯干肌 • 背肌 • 胸肌 • 膈 • 腹肌 • 盆底肌

  3. 一、背肌 • (一)浅层 • 1、斜方肌:位于项背部,呈三角形,起: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止:锁骨的外侧1/3段、肩峰、肩胛冈。作用:上提、下降、内收肩胛骨;若肩胛骨固定,可使头后仰。 • 2、背阔肌:全身最大的扁肌,起:下6个胸椎、所有腰椎棘突、骶中嵴、髂嵴后部。止:肱骨小结节峭。作用:内收、内旋、后伸肱骨;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 • 3、肩胛提肌:上提肩胛骨。 • 4、菱形肌:可使肩胛骨向内上方。

  4. (二)--深层 • 1、竖脊肌:位于脊柱两侧背侧沟,从骶部一直延伸至枕部,可使脊柱后伸。 • 2、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下份的深筋膜增厚形成,分浅、深两层,向内附着于棘突。

  5. 二、胸肌 • (一)胸上肢肌 • 1、胸大肌:扇形,♂比较发达。起:锁骨内侧半、胸骨、1~6肋软骨。止:肱骨大结节嵴。作用:内收、内旋肱骨;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 • 2、胸小肌:起:3~5肋;止:喙突;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 3、前锯肌:位于胸廓侧壁,以肌齿形式起于上位8~9肋,止于肩胛骨内侧缘、肩胛下角。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使其紧贴胸壁,下部肌束可使肩胛下角外旋,助臂上举。

  6. (二)胸固有肌 • 1、肋间外肌:起:上位肋的下缘,肌纤维斜向前下方,止于下位肋的上缘。作用:上提肋,助吸气。 • 2、肋间内肌:起于下位肋的上缘,肌纤维斜向内上方,止于上位肋的下缘。作用:下降肋,助呼气。 • 3、肋间最内肌:位于肋间隙的中1/3段,肌纤维走向和作用同肋间内肌。

  7. 三、膈 • 1、形态:呈穹隆形,位于胸腹腔之间。起于胸廓下口、第二、三腰椎体前面(形成膈脚),止于中心腱。有三个裂孔:①主A裂孔,内有主A通过;②食道裂孔,内有食管通过;③腔V孔,内有下腔V通过。 • 2、膈的作用:①呼吸肌:收缩时,膈顶下降,胸腔扩大,胸内压下降,产生吸气;呼气正好相反。②与腹肌同时收缩,产生腹压,协助排便、分娩、呕吐等生理活动。

  8. 四、腹肌 • 概述:位于胸廓与骨盆之间,分腹前外侧群和腹后群,腹前外侧群包括腹直肌和两侧的三层扁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腹后群有腰方肌。 • (一)腹肌的组成 • 1、腹直肌:上宽下窄,全长有3~4个腱划,起于耻骨结节、耻骨联合,止于5~7肋软骨的前面 • 2、腹外斜肌:起于下位8个肋。肌纤维斜向前下方,止于髂嵴,上中部移行为腱膜,参与组成腹直肌鞘,下部移行为腱膜,并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约1cm处形成一三角形裂孔为腹股沟管皮下环。

  9. 3、腹内斜肌:起于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2/3,肌纤维向内上方,上部止于下位3个肋,中部移行为腱膜,参与组成腹直肌鞘,下部形成弓状下缘,向内移行为联合腱(腹股沟镰),止于耻骨梳内侧端,并与腹横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形成提睾肌。3、腹内斜肌:起于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2/3,肌纤维向内上方,上部止于下位3个肋,中部移行为腱膜,参与组成腹直肌鞘,下部形成弓状下缘,向内移行为联合腱(腹股沟镰),止于耻骨梳内侧端,并与腹横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形成提睾肌。 • 4、腹横肌:起于下位6个肋、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1/2,肌纤维横行向内,上中部移行为腱膜,组成腹直肌鞘,下部形成弓状缘→联合腱→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 • 5、腰方肌:位于腰椎体两侧,起于髂嵴,止于第十二肋,作用:降第十二肋,单侧使脊柱侧屈。 • 腹肌的作用:①保护内脏②与膈同时收缩产生腹压③运动脊柱。

  10. (二)腹肌的形成结构 • 1、腹直肌鞘:包裹在腹直肌周围的鞘状结构,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腹横肌腱膜构成,在脐平面以下4~5cm处,后层消失,消失处为半环线。 • 2、腹白线:左右腹直肌鞘纤维交织而成,上宽下窄,中部有一腱环为脐,为胚胎时脐带的遗迹。

  11. 3、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一斜行的肌肉裂隙,长4~5cm。3、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一斜行的肌肉裂隙,长4~5cm。 • 两口:内口(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上方,由腹横筋膜形成;外口(皮下环)---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约1cm处,由腹外斜肌腱膜形成。 • 四壁: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形成,外1/3有腹内斜肌起始;后壁---腹横筋膜形成,内1/3有联合腱;上壁---弓状缘;下壁---腹股沟韧带。 • 内容:♂:精索;♀:子宫圆韧带

  12. (三)腹部的筋膜 • 1、浅筋膜:LCT+脂肪组织,在脐平面以下分两层:①浅层---Camper筋膜,脂肪层,厚,向下与大腿浅筋膜相续;②深层---Scarpa筋膜,膜性层,由弹性纤维组成,向下与大腿阔筋膜相连,向内下与会阴浅筋膜相续。 • 2、深筋膜:有腹横筋膜与膈下筋膜、髂腰筋膜、盆筋膜相续。

  13. 五、盆底肌 • 1、定义:封闭小骨盆出口所有肌肉总称。 • 2、组成: • 1)肛提肌:呈前缺的漏斗形,起于小骨盆前壁和侧壁,止于会阴中心腱、尾骨尖、阴道壁、直肠壁。作用:承托盆底,紧缩肛门与阴道。盆膈---肛提肌+盆膈上、下筋膜形成,有直肠通过。 • 2)会阴深横肌:起于会阴体,止于耻骨支。 • 3)尿道阴道括约肌:环绕在尿道、阴道周围。 • 4)尿生殖膈:会阴深横肌、尿道阴道括约肌+盆膈上、下筋膜形成,♂有尿道通过;♀有尿道、阴道通过。

  14. 人体解剖学课件 第三节 头颈肌

  15. 一、头肌 • 1、面肌:又称表情肌,为一扁薄的皮肌,特点:①起于颅骨的不同部位,止于皮肤,牵动皮肤产生不同皮纹,形成表情(喜怒哀愁悲思惊)。②语言的发展,人类比较发达。③分环形和辐射状。环形的肌肉有眼轮匝肌、口轮匝肌;辐射状有枕肌、额肌、颊肌等。

  16. 2、咀嚼肌 • 1)咬肌:位于下颌支的外面,起于颧弓,止于下颌支、下颌角,作用:上提下颌骨。 • 2)颞肌:位于颞窝内,呈扇形,起于颞窝,止于冠突,作用:上提下颌骨。 • 3)翼内肌:起于翼突,止于下颌支内面,作用:上提下颌骨,与对侧翼外肌交替收缩,可使下颌骨左右侧方运动。 • 4)翼外肌:起于翼突,止于下颌颈,作用:使下颌骨向前,协助张口。

  17. 二、颈肌 • (一)浅群 • 1、颈阔肌:位于浅筋膜内的皮肌,有紧张皮肤和降口角作用。 • 2、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锁骨的胸骨端,止于乳突,作用:一侧收缩头歪向同侧,脸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头后仰。 • 3、舌骨上肌群:位于舌骨、下颌骨、颅骨之间。组成: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作用:上提舌骨,协助吞咽;舌骨固定,下降下颌骨,产生张口。 • 4、舌骨下肌群:位于胸骨与舌骨之间,颈中线两侧,喉与甲状腺的前面。组成: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甲状舌骨肌、甲状舌骨肌。作用:下降舌骨,并使喉上下活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