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兒童心理學 0~3 歲心理社會發展

兒童心理學 0~3 歲心理社會發展. 第二組. 兒童心理社會四大類. 一、氣質發展 二、情緒發展 三、依附、依戀行為 四、自我認識. 氣質. 父母都知道每個嬰兒都有獨特的“人格”。 氣質包括下面六種成分: 1 . 恐懼性 2 . 易怒性 3 . 正面情感 4 . 活動量 5 . 注意廣度/堅持度 6 . 規律性 氣質的某些差異,受到生物性成熟和經歷的影響,必須經過一些時間才會顯現 。. 影響氣質的因子. 遺傳 :雖然嬰兒期大部分的氣質屬性最多只有中度的遺傳相關,但是氣質的重要成分都受到遺傳的影響。

paulo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兒童心理學 0~3 歲心理社會發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兒童心理學0~3歲心理社會發展 第二組

  2. 兒童心理社會四大類 一、氣質發展 二、情緒發展 三、依附、依戀行為 四、自我認識

  3. 氣質 • 父母都知道每個嬰兒都有獨特的“人格”。 • 氣質包括下面六種成分: 1.恐懼性2.易怒性3.正面情感 4.活動量5.注意廣度/堅持度6.規律性 氣質的某些差異,受到生物性成熟和經歷的影響,必須經過一些時間才會顯現。

  4. 影響氣質的因子 • 遺傳:雖然嬰兒期大部分的氣質屬性最多只有中度的遺傳相關,但是氣質的重要成分都受到遺傳的影響。 • 環境:氣質屬性只是中度的遺傳顯示他也受到環境的影響。

  5. 嬰兒氣質型態 • 有學者認為嬰兒氣質的某些部分特長以可預測的方式群集而成,以此觀點進行實驗後分為三大類: • 1.隨和型(約40%) • 2.難纏型(約10%) • 3.遲緩型(約15%) • (測量嬰兒總數為141個)

  6. 後期發展 • 早期氣質特徵一定會持續到後來嗎? • 面對難纏型嬰兒該怎麼做呢? • 面對難纏型的注意事項?

  7. 情緒 • 發展學者認為情緒(emotions)不只是感覺,它包含下列成分 1.感覺 2.生理效應 3.引發或伴隨感覺及生理變化的認知 4.目標

  8. 嬰兒有感覺嗎? • 研究發現一個月大的嬰兒至少有五種不同的情緒:興趣、驚訝、興喜、生氣和恐懼。 • 輕柔的聲音和心情的視覺刺激都會引發嬰兒的微笑及注視的興趣,而打針或其他痛苦的刺激則引發嬰兒的不安或較大嬰兒的生氣。 

  9. 嬰兒的基本情緒 • 嬰兒要到2到7個月間才會浮現的主要或基本情緒是生氣、快樂、悲傷、恐懼、快樂和驚訝。 • 嬰兒能夠表現這些出生時並未浮現的情緒也許也需要學習。 • 2-8個月嬰兒之喜悅。 • 6-7個月的嬰兒特性:開始將人、物視為威脅。 恐懼是最後才浮現的情緒!!

  10. 正面情緒的發展:快樂 • 在6到10禮拜間的嬰兒,社會性微笑開始出現,到3個月大時,會對向他招手的真實人物報以微笑。 • 在3到6個月大的嬰兒會注視照顧者而和她們愉快的互動時,開懷大笑的情形大為增加,這是嬰兒開始和同伴共享正面情感的表現。

  11. 負面情緒的發展 • 面對飢餓和痛苦或其他不舒服的刺激。 • 兩個月大時,當嬰兒接受預防接種或無法控制玩具時,臉會脹紅出現生氣的表情。 • 在嬰兒對物的控制能力增加時,若失去控制可能出現負面反應。 • 3-4個月大的嬰兒,會期待照顧者對她們的社會性行為有反應。

  12. 自覺情緒的發展 • 尷尬、羞恥、愧疚、羨慕和驕傲等自我評價,這些需要兒童的對於自我的認知,所以比較晚才會分化出來。 • 驕傲和羞恥的表現的出現!

  13. 兒童的依戀行為 • 未滿三個月大的嬰兒:會接近你、對你微笑、和你有目光上的接觸。 • 四個月大左右:他可能見到你就皺眉,看了母親後才會靠近你。 • 八個月大:一看到你可能會到母親懷中,必須以玩具或是其他獎賞的方式來引誘他,但也不必太有把握,他可能會拒絕,令你覺得它可能不再喜歡你。一段時間之後再見面,他卻又開心地對著你笑,拉著你的手,想要離開母親跟著你回家。

  14. 情境程序 第一步驟:介紹(母+子):母親和嬰兒進入遊戲室。 第二步驟:暖身(母+子):母親和嬰兒一同探索遊戲室內的事物。 第三步驟:陌生人加入(母+子+陌生人):一位陌生女性進入遊戲室內。 第四步驟:母親離開(子+陌生人):母親離開房間,陌生女性試圖和嬰兒玩。 第五步驟:母與子重聚(母+子):母親回到遊戲室。 第六步驟:母親再度離開(子):嬰兒獨自一人留在遊戲室。 第七步驟:陌生人加入(子+陌生人):陌生女孩返回遊戲室。 第八步驟:母與子在重聚(母+子):母親返回休息室。

  15. 依戀模式 •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此類嬰兒以母親為安全的基地探索遊戲室,他們意識到母親的同在,會不時的察看,以確保需要之時母親會在身旁。母親離開時,他們會哭或抗議;母親回來後,嬰兒會靠近母親取得安慰,和她有肢體上的接觸。 • 焦慮型依附(anxious attachment):是典型的黏人寶寶,不喜歡探索遊戲室內的事物。母親離開之時,會很生氣,哭了許久。母親回來後,他們雖然尋求肢體上的接觸,但可能即刻推開,甚至打母親,不易被安撫。Ainsworth認為,這類嬰兒不夠信任母親,不相信她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

  16. 迴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這類嬰兒不太在乎母親的離開,不以母親為基地,行為舉止視為母親不在場,眼神不太和母親接觸,也不會試圖吸引母親的注意。對母親的離開更是無動於衷,對她回來也毫無反應。

  17. 影響依附關係的因素 • 嬰兒因素:嬰兒的特質可能會影響母子關係。毒品寶寶的問題和困難型性格特質。 • 父母親因素:在父母親方面,未成年母親可能會影響依附的形成,因為她們不善於與孩子溝通或交流,對孩子行為線索的解讀和回應也有不足之處,以及父母所用的管教態度,此外,母親的憂鬱也影響依附關係的形成 。 • 家庭因素:子女太多會削弱母親和新生兒之間互動的機會。婚姻關係環境的壓力也會影響母子的互動

  18. 評估兒童依附問題:

  19. 自我意識 • 當你在回答「我是誰」這問題的答案時,那難以捉摸的概念,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 • 自我的發展是在個體的整體發展歷程與其他個體的互動中形成 • 自我意識表現為對自己的認識、態度和行為的調節。它包括三種形式,即自我認識(狹義的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內我調節。

  20. 自我認識的發展 • 對自己身體的認識: 1. 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2. 認識自己身体各部分。3. 認識自己的整体形象。4. 意識到身体内部狀態。5. 名字與身体聯繫。 *4~5個月:已能分辨鏡中自己與他人的臉孔。 • 對自己行動的意識: 動作的發展是兒童產生對自己行動的意識的前提條件。

  21. 對自己的心理活動的意識: “我”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識形成的主要標誌。“我”,意味着從行动中實際地成為主体,發展到意識了自己是各種行動和心理活動的主体。嬰兒從知道自己的名字發展到知道“我”,意味著從行動中實際地成為主體,發展到意識了自己是各種行動和心理活動的主體。 *18~24個月:已知實驗時鏡中自己臉上似乎有東西,出現較明顯的自我認識。 *2歲~3歲:自我概念受限於「現在的自我」 。

  22. 自我評價的發展 •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 • 它可以包括三種形式: (一)主要依賴成人的評價 (二)自我評價常常帶有主觀情緒性 (三)自我評價受認識水平的限制四 • 掌握因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社會性比較,即從與別人比較中對自己作出評價,自我檢驗,或狹義的自我評價。自我評價大約從2—3歲左右開始出現。 • 幼兒自我評價的發展和幼兒認知及情感的發展密切聯繫著。

  23. 自我調節的發展 • 自我意識的發展必須體現在自我調節或監督上。 • 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表現在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外部行為和內心活動,並且能夠恰當地評價和支配自己的認識活動、情感態度和動作行為,由此逐漸形成自我滿足、自尊心、自信心等等性格特徵。

  24. 自我與社會認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