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新高考应对策略的研究

新高考应对策略的研究. 应对新高考解决三个问题. 人的问题 : 思路决定出路. 课的问题 : 有效高于一切. 题的问题 : 科学对待考研. 应对新高考的策略解读. 两个依靠 : 依靠坚定的方向 依靠有效的计划. 两个坚持 : 坚持合理的定位 坚持科研的引领. 两个阵地 : 狠抓课堂阵地 狠抓训练阵地. 新课程与新高考的关系. 不神秘新课程 不恐惧新课程 不异化新课程 不对立新课程. 一要正确看待. 新课程与新高考的关系. 强化必修是根本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高考应对策略的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高考应对策略的研究

  2. 应对新高考解决三个问题 人的问题:思路决定出路 课的问题:有效高于一切 题的问题:科学对待考研

  3. 应对新高考的策略解读 两个依靠:依靠坚定的方向 依靠有效的计划 两个坚持:坚持合理的定位 坚持科研的引领 两个阵地:狠抓课堂阵地 狠抓训练阵地

  4. 新课程与新高考的关系 不神秘新课程 不恐惧新课程 不异化新课程 不对立新课程 一要正确看待

  5. 新课程与新高考的关系 强化必修是根本 选修靠实防过深 实验问题抓渗透 深度广度要抓准 二要理性思考

  6. 新课程与新高考的关系 分科时间问题 必修选修关系 高考复习节奏 题型变化应对 江苏的实践

  7. 新课程与新高考的关系 方案与效果不匹配 生源与录取不均衡 两个水平测试的问题 方案理解学校有偏差 江苏的教训

  8. 合理才有效 合适才可取 策略安排,最核心是合适 应考过程,最关键是心态 冲刺关头,最重要是坚持 决战前夕,最有效是清醒

  9. 上海卷:稳定中创新 江苏卷:探索中前行 海南宁夏山东卷:坚持合理定位 广东卷:坚持特立独行 福建卷:稳定压倒一切 各地高考卷命题趋势

  10. 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最好诠释 一看:教者如何处理教材(思想) • 教材中提供的是一种教学设计 • 教材中提供的是一种教学思想 • 教材中存在不合理的因素 • 教材需要而且必须进行二度创造 • 教者是否重新组织教材 • 教者是否继承老教材中的好的内涵 • 教者是否建构合理适合的教学体系

  11. 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最好诠释 二看:教者的宏观设计 • 重视教学结构设计 • 重视问题情境创设 • 重视课堂模式创新

  12. 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最好诠释 三看:知识处理的到位度 • 一步到位与多步到位 • 一步到位与一步到高考位 • 到位:把守好基础之门 • 不越位:强调有效教学

  13. 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最好诠释 四看:对探究的理解与处理 • 创新探究方式,优化实验渠道 • 真探究:注重问题的产生与方案的设计 • 伪探究: 贴标签式-虚假式-无意义式

  14. 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最好诠释 四看:对探究的理解与处理 伪探究:异化的实验与实验的异化 大探究:完整的设计与设计的完整 空探究:热闹的过场与过场的热闹 全探究:完美的设计与设计的完美

  15. 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最好诠释 五看:情境创设的科学、合理、有效 虚假情境与生造情境 真的假讨论与假的真讨论 辩论的困惑与交流的造作

  16. 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最好诠释 六看:知识基础的夯实 1、加强针对性、实效性、有效性 2、课堂异化:走秀式课堂 3、教学腐败:样板戏课堂

  17. 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最好诠释 目睹新课堂之怪现象 几种倾向: 开场千篇一律:图片、视频、故事、杂耍 课中千人一声:讨论、辩论、抢答、竞赛 结束千呼万唤:音乐、美图、收获、网站

  18. 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最好诠释 新课程说课存在的价值 1、价值一:选拔的需要(时间、条件等) 2、价值二:课堂延伸的需要(另类、理论)

  19. 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最好诠释 说课的结构思考 1、传统说课:八股化倾向 2、创新说课结构 3、创新说课内容

  20. 新课程复习经典案例 案例1:以NH3为核心的小专题课 以题带点 由点到面 形成网络 案例2:有机合成与推断复习课 案例3:物质制备的研究复习课

  21. 新高考命题的特点 • 选择题:立足基础 适当减少 • 实验题:形式创新 体现探究 • 无机题:稳中求变 渗透情境 • 有机题:信息加工 时代气息 • 计算题:强调运用 数学工具 • 选做题: 重视基础 适当创新

  22. 策略一:循规问律 离子共存问题注意题肢题干变化

  23. 变式预测

  24. 变式预测 定量化方向值得关注

  25. 命题趋势 共存问题多元化 共存问题定量化 共存问题综合化

  26. 特别关注几组离子 沉淀类: Ca2+与F-及C2O42- Ca2+与HPO42- 络合类: Fe3+与SCN- Al3+与F- 氧化还原类: ClO-与S2-\SO32- I-\Fe2+与NO3-(H+)

  27. 策略二:严谨推敲 BD 离子方程式判断注意隐蔽性

  28. 变式预测

  29. 特别关注的技巧 关于量: 不足量或少量的当1mol 关于电极反应: 先电子再电荷再介质 看元素守恒 关注弱电解质

  30. 策略三:整合思考 AC 隐含关系 A

  31. 变式预测

  32. 变式预测

  33. 变式预测

  34. 策略四:关注细节 D 07JS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少状态) B.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 0.3 ×6.02×1023(没考虑水解)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未考虑反应多元化、量的问题) D.4.5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 (一个硅周围4个硅氧键,非均摊) 注意水解\电离\氧化还原等

  35. 策略四:关注细节 C D

  36. 变式预测

  37. 变式预测 注意原理

  38. 05JS3.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05JS3.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2O3 + N2 + 3C 2AlN + 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 AlN,N2得到3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策略五:吃透原理 C 氧化剂:得/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源于教材

  39. 07JS3.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07JS3.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 3HNCO;8HNCO+6NO2 7N2+8C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物质最简式) 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1 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 策略五:吃透原理 C

  40. 策略五:吃透原理 AD 电子\电荷\元素三守恒综合使用

  41. 策略五:吃透原理 C 原电池的最基本原理:电子/离子移动/电流

  42. 策略五:吃透原理 C

  43. 变式预测

  44. 策略六:理清方向 B 基本计算注意技巧

  45. 策略六:理清方向 C 06JS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数值,带单位) 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 (完全燃烧问题,小于) ②S(s)+O2(g)===SO2(g);△H3 S(g)+O2(g)===SO2(g);△H4 (状态问题,大于) ③H2(g)+O2(g)===H2O(l);△H5 2H2(g)+O2(g)===2H2O(l);△H6 (计量数问题,大于) 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 (反应本身,大于)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注意状态和计量数

  46. 策略六:理清方向 D 注意图象含义的理解

  47. 策略六:理清方向 08广东卷:拷问本质理解

  48. 变式预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