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知识提纲. 六盘山高级中学 路菊. 2.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①巴黎和会 ②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③华盛顿会议. 1. 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原因 ②经过 ③后果. 3. 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②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③二战的爆发和扩大 ④二战的转折和胜利及影响. → 4.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①雅尔塔体系 ( 形成原因与实质 ) ②冷战的形成 ( 三大对抗 ) ③美苏争霸 ( 三个时段 ). 线索与知识要点概览. 5.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palmer-hal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知识提纲 六盘山高级中学 路菊

  2.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①巴黎和会 ②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③华盛顿会议 1.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原因 ②经过 ③后果 3.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②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③二战的爆发和扩大 ④二战的转折和胜利及影响 →4.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①雅尔塔体系(形成原因与实质) ②冷战的形成(三大对抗) ③美苏争霸(三个时段) 线索与知识要点概览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①朝鲜战争,中东问题的由来,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海湾战争 6.和平与发展 ①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②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3.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3. 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课程标准):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4)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5.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原因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匈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协约国,同盟国)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5.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6.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思考: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些是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6. 思考: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思考: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1.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3.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7. 战争进程: 1914年 东西两线,德计划破产 1915年 重心在东,战事僵持 1916年 重心转西,战事惨烈 1917年 阵营变化, 有入有退 1918年 盟国崩溃, 战争结束

  8. 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 1.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2.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经济联系 3.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

  9. P15: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请举例) 1.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2.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3.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课后探究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10.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1、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 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 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③英法等国受到重创: 美日的崛起: 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 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

  11.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1、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2、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 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 ①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欧洲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 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①原因:列强战争,促进民族觉醒;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掀起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12.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1、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2、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 3、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 ②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 ③一战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

  13. 二、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1、《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认定德国是一战挑起者) ①领土: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 ②殖民地: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③军事: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 ④赔款: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给协约国(未确定总额)。 2、凡尔赛体系的构成: 1、体系=《凡尔赛和约》+对奥、保、匈、土的和约+国联盟约(已列入了《凡尔赛和约》) 2、实质:协约国列强主导的战后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战胜国掠夺战败国)

  14. 凡尔赛体系的含义与实质 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对德签订<<凡尔赛和约>> 及对奥、匈、保和土五个战败国缔结的和约,确定了战 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即凡尔赛体系 2、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安排的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15. 三、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1、体系的进步作用: ①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战后各国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②确立了民族自决的原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民族国家获得独立; 2、体系隐含了四大矛盾,是脆弱的不稳定的。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瓜分德国、土耳其 ②战胜国与战胜国的矛盾: 英法之间、英美之间、美日之间 ③协约国与苏俄的矛盾: 策划武装干涉;苏俄长期遭排斥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列强的矛盾。 战后中国、印度、埃及人民的反抗运动

  16. 华盛顿会议(1921.11.-1922.2.) 1、《四国条约》(美英法日)—— ①各国相互承认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 ②英日同盟解散——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了遏制; 2、《五国海军条约》——美取得了英同样的海军力量 世界现代史上大国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3、《九国公约》:(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 ①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②确立了列强在中国“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质:美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确认,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 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

  17. 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1、建立起列强在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华盛顿体系”。至此,一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凡—华体系”完全形成。 2、美国是最大胜利者:既取得了英国同样的海军力量,又抑制了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的势力。 3、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在亚太、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日本并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太的野心,为后来日本全面侵华和日美战争埋下了祸根。

  18. [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华盛顿体系? 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是列强建立起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该体系的最大赢家。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建立,调整了世界大国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暂时处于和平稳定状态。有利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凡-华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它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但是建立的和平不能长久。

  19. 国际联盟——”一战”后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1920.1.日内瓦成立 ㈠国联初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㈡留下了许多不光彩的记录: ⑴被英法操纵,成为它们维护霸权的工具。 ⑵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放任二战的爆发: ①“九一八”事变后,没有制裁日本,反而提出列强共管东北;“七七”事变后要求各会员国自行制裁日本,结果无人响应。 ②当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20. 思考:如何认识国际联盟的历史地位? ♣ 国际联盟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一方面,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政治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国际联盟宣称它的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具有一定进步性。 ♣ 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的前提下,实际被英法所操纵。它始终是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21.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 ①爆发标志:1929.10. 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股价暴跌 ②主要原因及特点: 2.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 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日:扩军备战,走上法西斯道路 3.经济危机的影响

  22.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原 因 具体原因:市场供求矛盾 直接原因:股市崩溃 经济危机 历史原因:20年代繁荣建立在不稳定 基础上 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社会危机加深,社会动荡不安 影响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西方各国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23. 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大事件: ①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希特勒和纳粹党蛊惑人心的宣传获得了广泛支持 ②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③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体制的确立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④希特勒上台后,确立了一系列服务于战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 ——如一党专政,个人独裁;战争经济体制(要大炮不要黄油);撕毁《凡尔赛和约》和扩军备战等。

  24.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大事件: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②日本法西斯主力-军部崛起,确立武力侵占中国的方针 ③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6年,日本广田弘毅上台,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④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成立的听命于军部的内阁,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体制的确立 ⑤极端民族主义的煽动,促使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25. 德日法西斯的特点和上台方式 特点: 德国法西斯势力以纳粹党为核心 日本法西斯以军部为核心 上台方式: 德国是纳粹党通过议会道路上台 日本是军部逐渐控制政府,进而掌握政权

  26. 一、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局部战争 1、发生时间:20世纪30年代 2、局部战争大事件: 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最早 ②1935-1936年意大利侵入并吞并埃塞俄比亚 ③1936-1939年西班牙由内战转变为抗击法西斯侵略(德意直接干涉)的民族革命战争,最后共和国被颠覆 ④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⑤1938年德国武力吞并奥地利 ⑥1938年德国在捷克挑起事端直至吞并整个捷克 3、三国轴心结盟: 时间:1936-1937年; 标志: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27. 一、法西斯成员国发动的系列局部战争 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局部的反法斯斗争: ①1931年:中国最早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后发展成为全民族的抗战 ②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思想和实践 思想:1935年的共产国际“七大” 实践: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 国际进步人士支持西班牙的“国际纵队” ③坚持游击战争的埃塞俄比亚人民

  28. 一、法西斯成员国发动的系列局部战争 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三、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 《慕尼黑协定》的严重后果: ①背着当事国将其领土割让给德国,出卖弱小国家 ②改变了欧洲的格局(吞并捷克),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③大大增强了德国经济和军事力量,提高了希特勒的国内威望 ④削弱了英法在欧洲大陆的战略地位 ⑤打击了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使苏对英法信任度下降,后于1939年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思考:如何理解《慕尼黑协定》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29. P45思考:概括一下什么是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policy of appeasement)也称姑息纵容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妥协的政策。 有多层含义的一种姑息纵容政策 关于绥靖政策: 下列观点您同意那几种?请说明理由。①绥靖政策是帝国主义的反苏反共政策(祸水东引)。②绥靖政策是以英法为代表的国家避战求和的政策。③绥靖政策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维护本国利益的政策。④绥靖政策是处于守势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政策。

  30. 一、法西斯成员国发动的系列局部战争 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三、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 四、大战的全面爆发和初期阶段 1、加速战争全面爆发的原因: ①《慕尼黑协定》签订后的1939年3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 ②英法与苏联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希望渺茫 ③ 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德国免去后顾之忧加速了战争爆发进程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31. 二战初期阶段的大事件: 1、爆发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2、奇怪战争(静坐战争)的出现: 英法宣战后的按兵不动;实质:战争时的绥靖 3、德国改变进攻方向,侵入西北欧:1940年 北欧:丹麦、挪威;西欧:荷、比、卢沦陷 影响:宣告绥靖政策破产 4、大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 5、法国的投降:1940年6月 6、英国张伯伦下台与主战派丘吉尔出任首相 7、不列颠之战: 特点:以炸迫降;影响:德国计划首次失败

  32. 全面 爆发 标志 欧洲 最大 规模 东侵奥捷波 北上占丹挪 西荷卢比法 匈南希保罗 控制西南欧 进攻莫斯科 战前吞并

  33. 二.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爆发:1941.12.7,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原因: 日美矛盾激化(日本扩张损害美英利益, 美英荷制裁沉重打击日本) 3.珍珠港事件的影响: ①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 ②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全球性战争) ③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4.日军进犯占领东南亚广大地区

  34. 三.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如何逐步建立的? 1.美国修改“中立法案”到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 2.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宣布支持苏联 3.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 1941年8月 影响:苏联表示支持,三大国开始反法西斯联合 4.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1月,华盛顿 影响:26个国家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 意义:1.团结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 2.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 3.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基础

  35.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哪些战役成为 二战的转折点 1.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德战场和二战的转折点 2.中途岛海战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36. 二战的几个主要时间 二战全面爆发: 1939.9.1; 德军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爆发: 1941.6.22; 二战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 1942.1, <联合国家宣言> 太平洋战场转折:1942.6, 中途岛海战 苏德战争转折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北非战场转折点:1942.10, 阿拉曼战役

  37. 三、三个法西斯轴心国的相继投降 1、法西斯的投降: ①意大利投降——1943.9,轴心国开始瓦解 ②德国的投降——1945.5.8,欧洲战事结束 ③日本的投降——1945.8.15,宣布投降 ——1945.9.2, 二战正式结束 2、加速意德日法西斯投降的大事件: ①意:西北非的卡萨布兰卡登陆和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政变与墨索里尼被捕。 ②德:盟军东西配合使德军腹背受敌;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美苏易北河会师;苏军的柏林战役并攻占柏林;希特勒自杀。 ③日:苏美英召开波茨坦会议;美国投下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中国的全面反攻。

  38. 二战后期协调反法西斯行动的四次国际会议

  39. 正义的审判: 1.欧洲国际军事法庭的纽伦堡审判 1945.11—1946.1长达十个多月的审判 判处:戈林等12人绞刑,3人无期徒刑,4人有期徒刑;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和党卫队等为犯罪组织。 2.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东京审判 1946.5—1948.6长达两年多时间的审判 判处:东条英机等7人绞刑,16人无期徒刑,2人有期徒刑;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和党卫队等为犯罪组织。

  40. 四、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意义 1、战争性质: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2、伟大意义: 1)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美苏成为两个世界一流大国,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继续衰落,(美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霸主); 2)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3)二战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的兴起。

  41. 思考: 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②大国的绥靖政策保护自己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的野心,未能阻止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侵略战争; ③战争中一些国家墨守成规,军事思想落后,缺乏创新精神,结果或遭遇亡国或付出了惨重代价; ④人类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终于靠理智和正义,赢得了战争、和平和进步; ⑤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人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

  42. 二战的几个主要时间 二战全面爆发: 1939.9.1; 德军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爆发: 1941.6.22; 二战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战的转折点: 1942-1943,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登陆: 1944.6,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德国投降: 1945.5.8, 欧洲战争结束 日本签投降书: 1945.9.2, 二战结束

  43. 二战后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几种类型: 1.冷战中的热战: 2.世界长期热点: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 4.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 代表性战争: 1.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2.中东战争 3.印巴战争和 两伊战争 4.海湾战争和 伊拉克战争

  44. 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①从战争起因看:是“冷战”的产物(美国认为朝鲜内战是苏联扩张的产物,要遏制苏联); ②从战争过程看:内战→国际性局部战争,是“冷战”中的热战(在亚洲的发展); ③从战争结果看:以“38线”为界,半岛南北分裂,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较量的势均力敌。 第一节朝鲜战争 1.朝鲜问题的由来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10.志愿军入朝鲜 3.经过: 4.1953.7.朝鲜停战协定签字 5.朝鲜战争的影响

  45. 朝鲜战争对交战各国有哪些影响? • 1、对朝鲜半岛上的国家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的影响:①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3。使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军队。取得了对美作战的经验。④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 3、对美国的影响:①粉碎了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②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46. 中东地区(一种说法): 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概念。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7个国家和地区。 中东地区何以会成为世界一热点地区? 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2.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世界” 3.耶路撒冷的独特性:三教圣地 4.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5.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

  47. 二、五次中东战争:

  48. 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1.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针锋相对; 2.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双方仇视; 3.“路线图”计划陷入困境,难以贯彻执行; 4.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使和平进程面临挑战 5.大国插手中东事务,希望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