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 左傳 》 寫晉惠公的忌刻偏狹 以及其對比應用

《 左傳 》 寫晉惠公的忌刻偏狹 以及其對比應用. 史記晉世家說:「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行。」可是左傳卻多記記其忌刻偏狹,與晉文公重耳的恢弘器度,成為顯著的對比。就左傳的人物刻畫而言,這就是使用兩種不同的造型,成為對比,相互烘托,而運用極為成功的典例。. 一、夷吾訴築城,重耳不校君命 二、以面對獻公派出的軍隊為對比 三、夷吾應允割地,重耳退避三舍 四、夷吾背信、重耳重然諾 五、為君後對待 對異臣的態度 六、夷吾背恩,重耳報恩。. 僖公四年,申生被誣陷而自殺,重耳和夷吾同時被譖為謀弒君父的同黨,於是分別奔蒲和屈。次年寫重耳出亡。.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左傳 》 寫晉惠公的忌刻偏狹 以及其對比應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左傳》寫晉惠公的忌刻偏狹以及其對比應用

  2. 史記晉世家說:「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行。」可是左傳卻多記記其忌刻偏狹,與晉文公重耳的恢弘器度,成為顯著的對比。就左傳的人物刻畫而言,這就是使用兩種不同的造型,成為對比,相互烘托,而運用極為成功的典例。史記晉世家說:「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行。」可是左傳卻多記記其忌刻偏狹,與晉文公重耳的恢弘器度,成為顯著的對比。就左傳的人物刻畫而言,這就是使用兩種不同的造型,成為對比,相互烘托,而運用極為成功的典例。

  3. 一、夷吾訴築城,重耳不校君命 • 二、以面對獻公派出的軍隊為對比 • 三、夷吾應允割地,重耳退避三舍 • 四、夷吾背信、重耳重然諾 • 五、為君後對待對異臣的態度 • 六、夷吾背恩,重耳報恩。

  4. 僖公四年,申生被誣陷而自殺,重耳和夷吾同時被譖為謀弒君父的同黨,於是分別奔蒲和屈。次年寫重耳出亡。僖公四年,申生被誣陷而自殺,重耳和夷吾同時被譖為謀弒君父的同黨,於是分別奔蒲和屈。次年寫重耳出亡。

  5. 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且其繇曰:『專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必不可。」弗聽,立之,生奚齊,其娣生卓子。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且其繇曰:『專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必不可。」弗聽,立之,生奚齊,其娣生卓子。

  6. 及將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姬謂大子曰:「君夢齊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歸胙于公。公田,姬寘諸宮。及將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姬謂大子曰:「君夢齊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歸胙于公。公田,姬寘諸宮。 • 六日,公至,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姬泣曰:「賊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殺其傅杜原款。

  7. 或謂大子,子辭,君必辯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十二月,戊申,縊于新城,。遂譖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或謂大子,子辭,君必辯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十二月,戊申,縊于新城,。遂譖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8. 初,晉侯使士蒍為二公子築蒲與屈,不慎,寘薪焉。夷吾訴之。公使讓之。 • 及難,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讎也。」踰垣而走。披斬其袪。遂出奔翟。

  9. 一、以築城之事為對比 • 同樣的「築城不慎」,兩人反應不同,就顯現重耳渾厚,而夷吾忌刻。 • 寫夷吾訴之於始,寫重耳不校君父之命以逃為終,顯示重耳深明大義,夷吾忌刻自保,二人優劣,不言而喻。

  10. 僖公二十三年 • 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晉人伐諸蒲城。蒲城人欲戰,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於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

  11. 二、以面對獻公派出的軍隊為對比 • 重耳雖受冤屈,仍不忘其本,惟義是取﹔但夷吾則盱衡利害,唯利是圖。 • 「不能守」,所以出亡是武力不足迫不得已﹔這和重耳不校君父之命而流亡,其被動和主動完全不同。

  12. 「盟而行」,是唯恐屬下背叛他,以後不再擁戴他;又與重耳唯恐屬下為他而抗其君父,其心態截然有異。說他因「梁近於秦而幸」,於是奔梁,更見其處處留意於自己的地位前程,防備他人,算計他人,忌刻之心,躍然紙上。「盟而行」,是唯恐屬下背叛他,以後不再擁戴他;又與重耳唯恐屬下為他而抗其君父,其心態截然有異。說他因「梁近於秦而幸」,於是奔梁,更見其處處留意於自己的地位前程,防備他人,算計他人,忌刻之心,躍然紙上。

  13. 夷吾重賂秦以求入 • 晉郤芮使夷吾重賂秦以求入,曰:「人實有國,我何愛焉﹖入而能民,土於何有﹖」從之。齊隰朋帥師會秦師納晉惠公。 • 秦伯謂郤芮曰:「公子誰恃﹖」對曰:「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讎。夷吾弱不好弄,能鬥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

  14. 公謂公孫枝曰:「夷吾其定乎﹖」對曰:「臣聞之:唯則定國。《詩》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文王之謂也。又曰:『不僭不賊,鮮不為則』,無好無惡,不忌不克之謂也。今其言多忌克,難哉!」公曰:「忌則多怨,又焉能克﹖是吾利也。」公謂公孫枝曰:「夷吾其定乎﹖」對曰:「臣聞之:唯則定國。《詩》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文王之謂也。又曰:『不僭不賊,鮮不為則』,無好無惡,不忌不克之謂也。今其言多忌克,難哉!」公曰:「忌則多怨,又焉能克﹖是吾利也。」

  15. 左氏藉夷吾的心腹──卻芮,這位最能投契夷吾心意的人,說出「人實有國」四句話,以為晉國現在還在別人手上,沒有什麼好愛惜的,只要將來能取得權位,哪那怕沒有人民和土地?於是求助強鄰,不惜割地重賂,真是忌刻而無所不用其極。夷吾的聽從,便告訴讀者,這些話正符合他的心意。左氏藉夷吾的心腹──卻芮,這位最能投契夷吾心意的人,說出「人實有國」四句話,以為晉國現在還在別人手上,沒有什麼好愛惜的,只要將來能取得權位,哪那怕沒有人民和土地?於是求助強鄰,不惜割地重賂,真是忌刻而無所不用其極。夷吾的聽從,便告訴讀者,這些話正符合他的心意。

  16. 此處對惠公夷吾的刻畫,是運用借賓形主的手法。卻芮說話藏頭露尾,所謂「能鬥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標榜其渾厚不忌不克,其實說這話就充滿的算計之心、忌克之情。此處對惠公夷吾的刻畫,是運用借賓形主的手法。卻芮說話藏頭露尾,所謂「能鬥不過,長亦不改,不識其他」,標榜其渾厚不忌不克,其實說這話就充滿的算計之心、忌克之情。

  17. 公孫枝以「其言多忌克」,而認為夷吾難以定國。不知其主,但視其臣使,卻能觀人於微。公孫枝是秦國的賢大夫,左氏藉其口對夷吾作了明確的批評。公孫枝以「其言多忌克」,而認為夷吾難以定國。不知其主,但視其臣使,卻能觀人於微。公孫枝是秦國的賢大夫,左氏藉其口對夷吾作了明確的批評。

  18. 夷吾背信 • 晉侯之入也,秦穆姬屬賈君焉,且曰:「盡納群公子。」晉侯烝於賈君,又不納群公子,是以穆姬怨之。 • 晉侯許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南及華山,內及解梁城,既而不與。晉饑,秦輸之粟;秦饑,晉閉之糴,故秦伯伐晉。

  19. 這和以後重耳答楚成王,是鮮明的對比。

  20. 重耳重然諾 • 及楚,楚子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

  21. 兩人胸襟器識,判若霄壤。後來重耳一一履踐,而夷吾以割地外賂強秦,又內賂里克(見僖公十五年),都背言無信恩將仇報,無怪乎內外惡之,終於無後於晉。兩人胸襟器識,判若霄壤。後來重耳一一履踐,而夷吾以割地外賂強秦,又內賂里克(見僖公十五年),都背言無信恩將仇報,無怪乎內外惡之,終於無後於晉。

  22. 夷吾對異臣的態度 • 「晉侯殺里克以說」,表示夷吾殺里克,是在表白自己和奚齊、卓子被殺的事,並沒有牽連,擺出討賊除害的嚴肅面孔,其實還是忌克心理作祟,想除去心腹之患,由丕鄭聘于秦,故不及禍,就透露了真相。

  23. 里克和丕鄭是他入主晉國所許賂的內應,是有功於他的大臣,但親於重耳,所以他必殺之而後心安。這和文公重耳返國,「斬其袪」的寺人披,和「竊藏以逃」的頭須,分別求見,都獲見納,一以忌克偏狹,一以恢弘容納,都是明顯的對比。里克和丕鄭是他入主晉國所許賂的內應,是有功於他的大臣,但親於重耳,所以他必殺之而後心安。這和文公重耳返國,「斬其袪」的寺人披,和「竊藏以逃」的頭須,分別求見,都獲見納,一以忌克偏狹,一以恢弘容納,都是明顯的對比。

  24. 重耳對有二心臣子的態度 • 重耳回國後,夷吾的心腹──卻芮和呂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同因忌克心理作祟,想先發制人,為秦所誘殺,這又是極有趣的對照。 • 忌克的人,始終猜忌別人會算計他,於是心惶惶地去陷害別人,但人算總不如天算,他們永遠都算計不到,也勝不了「不識不知,順天之則」的人。

  25. 重耳對異臣的態度 • 重耳回國後,曾經在蒲城斬過他衣袪的寺人披請見。重耳原本回絕,但在寺人披的辯解之下,仍然接見了他,。這種不計前嫌、寬以待人的舉動,也為他免除了一場災難。

  26. 夷吾在韓原之戰剛愎褊狹 • 韓原之戰的夷吾,在慶鄭極言直諫、韓簡分析情勢之後,依然命使者去請戰。對昔日之恩,沒有一句感謝之詞﹔對無信背施之舉,也沒有任何說解;而口氣托大,簡直目中無人。

  27. 又只因慶鄭出言不遜,於是卜之為車右,也不肯任使,足見其剛愎偏狹,毫無容人的雅量,甚至不聽其有關鄭小駟的勸諫,於是自陷泥濘,取其敗辱,真是頑鈍至極!這和文公能對臣言聽計從、對戎事戒慎恐懼,完全是相反的典型。又只因慶鄭出言不遜,於是卜之為車右,也不肯任使,足見其剛愎偏狹,毫無容人的雅量,甚至不聽其有關鄭小駟的勸諫,於是自陷泥濘,取其敗辱,真是頑鈍至極!這和文公能對臣言聽計從、對戎事戒慎恐懼,完全是相反的典型。

  28. 重耳念念不忘舊恩 • 文公圍原示信,侵曹伐衛以救宋,一向恩怨分明,終其身不與秦穆公為敵。秦晉圍鄭,秦國背約以助鄭,晉文公還說:「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略早於此的城濮之戰,文公信守退避三舍的諾言,姑不論他是否真心,卻始終流露出念念不忘楚子之惠的樣子。顯示文公的念恩懷德、屢言重信,在其仁至義盡之後,無奈被動應戰,還為楚君訓誡了楚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