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數學科實踐篇

數學科實踐篇. 促進學習的策略. 學生在課前自學 搜集資料 自我提問 在教學過程中 1. 配合學習單元,為學生創造不同的學習經驗 2. 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並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自行探索及建構知識. 促進學習的策略. 透過不同的分組方式,提高學生之間的 互動量及相互學習的機會 4. 分組活動時,照顧個別差異 5. 設計開放式 / 高階思維課業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潛能 6. 以評估促進學生的學習. 學生在課前自學 : 軸對稱圖形. 學與教的成效. a. 課堂中 老師是觀察者和促進者 學習氣氛活潑、自由、開放 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nit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數學科實踐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數學科實踐篇

  2. 促進學習的策略 學生在課前自學 • 搜集資料 • 自我提問 在教學過程中 1. 配合學習單元,為學生創造不同的學習經驗 2. 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並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自行探索及建構知識

  3. 促進學習的策略 • 透過不同的分組方式,提高學生之間的 互動量及相互學習的機會 4. 分組活動時,照顧個別差異 5. 設計開放式/高階思維課業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潛能 6. 以評估促進學生的學習

  4. 學生在課前自學 :軸對稱圖形

  5. 學與教的成效 a. 課堂中 • 老師是觀察者和促進者 • 學習氣氛活潑、自由、開放 • 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學生能從活動中學習 活動過程中遇有錯誤時 老師 / 學生即時分析 使能逐步建立正確的概念和建構知識 • 學生對周界的概念掌握得牢固

  6. 長期果效 i. 提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 分析、觀察及溝通能力 ii. 學生能主動探索新知識 iii. 概念掌握得牢固 有助日後學習相關的內容

  7. 課堂實踐 (二) 四年級「LCM」 • 透過不同的分組方式 提高學生之間的互動量 a. 個人 2人小組(A+A)/(B+B) 2人小組(A+B)/(A+B) 全組

  8. 任務(一)

  9. 任務(二)

  10. b. 配對互助學習 2人一組,擬題給對方做, 並互相檢查答案。 2. 老師以學生互相擬題時的難點為切入點,帶領學生進行探討 11, 12 ; 9 , 11的LCM 淺化數字 , 讓學生自行找出計算方法

  11. 3. 運用學生相互擬題的數字, 老師帶領學生把數字分類, 並探究不同類別數字求LCM的方法

  12. 例子一

  13. 4. 分組活動: 按照找LCM的不同方法把多組數字分類 1. 培養學生的數字感 2. 讓學生找到計算的 規律

  14. 5. 課業 : 個別完成 i. 按照指定的分類方法把多組數字填入表中 ,並找出LCM 鞏固知識,評估學與教的成效 ii. 在每組中自行加上2組數字,並找出LCM 2人一組相互檢查,互相評鑑 iii. 開放題 最少寫出3組答案 能力高的可多寫幾組答案 照顧個別差異

  15. 6. 小組表現紀錄 i. 每次分組活動完成後 分析各組的強弱項 並給予回饋 ii. 記錄各組在整個單元中的學習表現 iii. 給予回饋及獎勵

  16. 學與教的成效 1. 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勇於嘗試 樂意完成任務 敢於提問 愛動腦筋思考

  17. 學生的發現 (一) 思言 : 我有一些發現。 老師 : 什麼發現 說給大家聽聽。 思言 : 有2個數,若大數是小數的倍數時,小 數就是大數的因數了。 老師 : 還有嗎 ? 思言 : HCF是LCM的因數,LCM 是HCF的倍 數

  18. 學生的發現 (二) 錦旋 : 其實我有一個辦法,可以很容易就找出 〔30可能是哪兩個數的LCM〕了。 老師 : 是嗎 ? 出來向同學介紹一下,好嗎 ? 錦旋 : 我們只需要列出30 的所有因數 : 1, 2, 3, 5, 6, 10 , 15 ,30 , 然後慢慢再組合就可以 了 , 例如 : 1和30 …… 同學 : 啊 ! 真是一個好辦法 (錦旋的發現,讓其他同學日後面對類似的問題時都能迎刃而解呢 !!)

  19. 學生的發現 (三) 建弘 : 我有一個發現,要找出2個數的公因數時,不一定要用 列舉法的 老師 : 你有何妙計呢 ? 建弘 : 我們可以先用短除法找出2個數的HCF,然後再找出 HCF的因數,這些因數就是這2個數的其他公因數 了。 老師 : 請你用一個例子說明一下,好嗎 ? (建弘在黑板上舉了一個例子) 老師 : 你們認為這個情況是否適用於任何兩個數字呢 ? 同學 : 也許是巧合吧了 ! 老師 : 那麼你們自己再找一些例子試試吧 ! (同學努力的去嘗試) 婷琛 : 你現在還不相信嗎 ? 敬識 : 唔

  20. 學生的發現 (四) 荺晴 : 我發現可以用溫氏圖表示2個數的因數 和公因數,也可以用溫氏圖表示2個數 的倍數和公倍數。 老師 : 真棒 !! 你試 用溫氏圖表示 4和20的倍數 和公倍數,看 看有何發現 ? 荺晴 : 我知道啦 !!

  21. 樂意完成任務 卓憲(雀躍的走出來說) : 老師,我們的組已完成了任務,還有什麼任務要完成嗎 ? 老師 : 有呀 ! 你們繼續去找出……吧 ! 卓憲(又雀躍的走回去說) : 我們還要多完成一個任務 就是…… 其他組員 : 好野!

  22. 敢於提問 建弘 : 6和25是質數,所以它們的HCF是1 。 老師 : 6和25的HCF不錯是1,但它們是互質數,不 是質數呢 ! 卓賢 : 老師,那麼質數是什麼 老師 : 若一個數只有1和自己2個因數,它就是質數 了。你的學號是什麼 ? 卓賢 : 11 老師 : 那麼11是質數嗎 ? 卓賢 : 11只有1和11 兩個因數,所以是質數。 (部份同學加入討論 : 我是23號都是質數了……)

  23. 愛動腦筋思考 敬識 : 挑戰題真好玩 ! 36是哪兩個數的LCM ? 看! 老師,我已找到了很多組合,還有 嗎 ? 老師 : 真棒 !! 想想4吧 ! 敬識 : 4和9 老師 : 對,還有呢 ? 再想想吧 ! (第二天 , 老師一進入課室,敬識就走出來) 敬識 : 我還是想不到呢 (原來他真的想了一晚呢 !!)

  24. 學與教的成效 2. 學生能掌握多於一種的學習策略 有助日後學習相關的單元 3. 能透過不同的分組方式提高學生之間 的互動量及相互學習的機會 4. 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能運用「出聲思維」 有助提昇溝通及批判性思考能力 5. 老師是觀察者、促進者和輔導者 個別能力稍遜的學生遇到困難時 會給予較多的輔導

  25. 學生的意見 • 95%學生表示能理解本單元(LCM) 的教學內容。 • 92%學生喜歡老師設計的分組活動。 • 87%學生認為小組學習有助理解學習內容。 • 85%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結果感到滿意。

  26. 課堂教學建議 1. 課堂秩序需管理得宜  師生應有共識 2. 注意個別差異 3. 小組活動  應具備促進同儕學習的元素  能配合學習目標

  27. 課堂教學建議 4. 小組運作前  要有清晰的指引  需有明確的分工  給予時限 5. 小組運作時  確保人人有工做  注意部份組別成員間的不協調

  28. 促進學習的評估舉隅 • 提問 • 觀察 • 實作評量 • 課業 開放式問題 自擬應用題 數學學誌

  29. 開放式問題

  30. 自擬應用題

  31. 數學學誌(一)

  32. 數學學誌(二)

  33. 閃亮的眼睛 喜悅的臉容 孩子們 愉快學習 動力 有效學習

  34. 學生自我評估檢核表

  35. 學生自我評估檢核表 計劃:我會在教師授課前,先自設提問問題。

  36. 學生自我評估檢核表 監控:我會用另一種的學習方法重溫不懂的知識。

  37. 學生自我評估檢核表 監控:我會檢視自我提問的問題,看看是否已在課堂內中得到答案。

  38. 學生自我評估檢核表 評估:我會用思維圖 / 概念圖將學習過的課題表現出來。

  39. 歡迎賜教 謝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