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img
1 / 82

Splanchnology 内脏学

Splanchnology 内脏学. 问题: 为什么心血管、神经系统不是内脏?. 内脏特点: 内脏 多借孔道与外界相通 必要性:新陈代谢(吸收排泄生殖繁衍) 发生:消化呼吸系统来自内胚层 泌尿生殖系统来自中胚层. 比较 中空性脏器与实质性器官 tubular viscus( 中空性脏器 ) 管壁一般为 3-4 层,多有弯曲狭窄(长管状) parenchymatous organ

m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Splanchnology 内脏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Splanchnology 内脏学

  2. 问题: 为什么心血管、神经系统不是内脏?

  3. 内脏特点: 内脏 多借孔道与外界相通 必要性:新陈代谢(吸收排泄生殖繁衍) 发生:消化呼吸系统来自内胚层 泌尿生殖系统来自中胚层

  4. 比较中空性脏器与实质性器官 tubular viscus(中空性脏器) 管壁一般为3-4层,多有弯曲狭窄(长管状) parenchymatous organ (实质性器官)被膜/分叶/门

  5. 研究意义: 自1981年6月美国首次报导了5例艾滋病例以来,这个被称 为超级癌症的世界瘟疫以难以抵挡之势在世界各地蔓延。2006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虽然很低,但感染人数在亚洲位居第2位,在全球居第14位。截至目前,云南省实际艾滋病感染人数超过八万五千人,为中国感染人数最多的省份。估计二00七年至二0一0年,云南省将新增感染人数七万多例。

  6. (一) 胸部的标志线 1.前正中线 Anterior median line 2. 胸骨线 sternal line 3. 锁骨中线 midclavicular line 4. 胸骨旁线parasternal line 5. 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 6. 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 7. 腋中线midaxillary line 8. 肩胛线scapular line 9. 后正中线posterior median line (二)腹部的分区 一般用两个水平面subcostal plane, transtubercular plane 和两个矢状面midclavicular planes(passing from the midpoint of the clavicle to the midinguinal point),将腹部划分成九区。

  7. HIV侵入人体后,能选择性地侵犯表达CD4+分子的细胞,如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巨噬细胞(Mφ)、神经胶质细胞等,从而引起以CD4+T细胞进行性耗竭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在CD4+细胞总数〈300/mm3〉时,发展为临床艾滋病的危险性就增加,Mφ是持续感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因CD4+T细胞减少,而CD8+T细胞相对增多致CD4/CD8倒置。HIV侵入人体后,能选择性地侵犯表达CD4+分子的细胞,如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巨噬细胞(Mφ)、神经胶质细胞等,从而引起以CD4+T细胞进行性耗竭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在CD4+细胞总数〈300/mm3〉时,发展为临床艾滋病的危险性就增加,Mφ是持续感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因CD4+T细胞减少,而CD8+T细胞相对增多致CD4/CD8倒置。

  8. THE ALIMENTARY SYSTEM 消化系统

  9. 消化系的组成 两部分:消化管alimentary canal 和消化腺alimentary gland 消化管包括:口腔oral cavity、咽pharynx、食管esophagus、胃stomach、小肠small intestine(duodenum,jejunum,and ileum)和大肠large intestine(cecum, vermiform appendix, colon, rectum, and anal canal)。 临床上常把口腔至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把空肠至肛门anus称为下消化道。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large salivary glands(parotid gland,submandibular gland, and sublingual gland)、肝liver、胰pancreas;小消化腺:食管腺、胃腺、肠腺等。

  10. 消 化 管 the alimentary canal

  11. 一、口腔(oral cavity) 前壁: 唇oral lips,侧壁:颊cheek,上壁:腭palate,下壁:口腔底。向前以口裂通体外,向后经咽峡isthmus of fauces通咽腔cavity of pharynx。

  12. 硬腭 腭帆 硬腭 腭垂 软腭 软腭 腭舌弓 腭扁桃体 腭垂 腭咽弓 腭舌弓 Isthmus of Fauces 咽峡: 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 腭咽弓

  13. 口腔被上、下颌牙弓upper/lower dental arches分为两部分,称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和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上、下颌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借第3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病人牙关紧闭时,可通过此间隙将导管送入,供给营养。

  14. 唇( lips)上唇外面正中的浅沟,称人中philtrum。上唇的两侧各有一条浅沟,称鼻唇沟nasolabial sulcus。 面神经麻痹病人,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15. 腭palate:前2/3为硬腭hard palate,后1/3为软腭soft palate。软腭后部为颚帆velum palatinum,后缘中部向下的突起为腭垂(悬雍垂)uvula。自腭垂向两侧,各有两条粘膜皱襞:前方的一对称腭舌弓palatoglossal arch,后方一对,称腭咽弓palatopharyngeal arch。两弓之间的凹陷内,有腭扁桃体palatine tonsil。

  16. 牙teeth嵌入上、下颌骨牙槽alveolus/tooth socket内,排列成上/下牙弓upper/lower dental arches; 乳牙deciduous teeth和恒牙permanent teeth

  17. 1.牙的形态及构造 三部分:牙冠crown、牙颈neck和牙根root。牙冠内部为牙冠腔pulp chamber,牙根内有牙根管root canal,开口于牙根尖端的根尖孔apical foramen。牙颈是介于牙冠和牙根之间的部分,外包粘膜称牙龈gingiva/gum。牙冠腔和牙根管合称牙腔/髓腔dental cavity/pulp cavity, 内含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经根尖孔出入。

  18. 牙组织:由牙质dentin、釉质enamel、牙骨质cement和牙髓dental pulp构成。 牙周组织:由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牙槽骨alveolar bone 和牙龈gingiva三者构成。牙周膜为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牙周组织对牙有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

  19. (二)牙的种类和排列 切牙 牙冠扁平 尖牙 牙冠呈锥形 1个牙根 前磨牙 磨牙 2~3个牙根 tooth formula

  20. 2.Tongue 舌 (一)舌的形态 舌分舌尖、舌体、舌根 舌扁桃体 (二)舌粘膜 丝状乳头 界沟 1、背面 菌状乳头 舌盲孔 (1)舌乳头 轮廓乳头 叶状乳头 轮廓乳头 叶状乳头 (2)Lingual Tonsil 舌扁桃体 舌根背部粘膜内,由淋巴组织组成的小结节。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21. 舌粘膜 呈淡红色,舌背粘膜表面有许多小的突起,称舌乳头papillae of tongue。按其形状,分为丝状乳头filiform papillae、菌状乳头fungiform papillae、轮廓乳头vallate papillae和叶状乳头foliate papillae。

  22. 舌的下面正中有一条连于口腔底的粘膜皱襞,称舌系带frenulum of tongue。舌系带下端两侧,各有一小的粘膜隆起,称舌下阜sublingual caruncle。其顶部有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管的共同开口。由舌下阜向外后方延伸一对粘膜隆起,称舌下襞sublingual fold,其深面有舌下腺,表面有舌下腺小管开口。

  23. 舌肌 包括舌内肌和舌外肌intrinsic/extrinsic lingual muscles。舌内肌收缩改变舌的形态,舌外肌收缩改变舌的位置。颏舌肌genioglossus:两侧颏舌肌同时收缩,可拉舌尖向前下(伸舌),单侧收缩时,可使舌尖伸向对侧。

  24. 上纵肌 (三)舌肌 舌横肌 纵肌 舌内肌 横肌 垂直肌 下纵肌 舌外肌: Genioglossus 颏舌肌 两侧同时收缩,伸舌;但侧收缩,使舌伸向对侧。 颏舌肌 上纵肌 舌垂直肌 下纵肌 颏舌肌

  25. 口腔中有三对大唾液腺(great salivary gland),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1.腮腺(parotid gland) 是最大的一对唾液腺,位于耳的前下方。呈三角形由其前缘发出腮腺管向前横过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呈直角向内侧穿过颊肌,开口于口腔内与上颌第2磨牙相对应的颊粘膜上。

  26. Salivary Gland 唾液腺 小唾液腺 :属粘膜腺,有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等 大唾液腺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颊肌 腮腺管 副腮腺 (一) Parotid Gland 腮腺 深部 浅部 呈三角形,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1/3的浅面,后续腺的深部。 腮腺 咬肌 舌下襞 腮腺管穿颊肌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 (二) Submandibular Gland 下颌下腺 下颌下腺 开口于舌下阜 (三) Sublingual Gland 舌下腺 舌下阜 舌下腺 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襞表面

  27. 颊cheek 为口腔前庭的侧壁,由皮肤、颊肌和颊粘膜构成。 腮腺管乳头papilla of parotid duct

  28. 2.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位于下颌体的内侧,其导管开口于舌下阜sublingual caruncle。 3.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位于舌下襞sublingual fold的深面,其大管常与下颌下腺管汇合,共同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小管开口于舌下襞。

  29. 二、咽 咽分三部7开口 上宽下窄咽漏斗 鼻孔成对咽鼓口 食管喉上口咽峡 一)咽的形态和位置 咽(pharynx)是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位于颈椎之前,上起自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延续为食管。食物由口腔至食管要经咽,空气由鼻至喉也经咽,因此咽是食物和空气共同的通道。

  30. Pharynx 咽 咽腔分别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咽扁桃体 Nasopharynx 鼻咽 介于颅底与软腭之间,与鼻腔相通。 咽鼓管圆枕 顶后壁的粘膜下有咽扁桃体 咽鼓管咽口 两侧壁距下鼻甲后端之后约1cm处,有咽鼓管咽口,通中耳鼓室。 软腭 腭扁桃体 会厌 咽口的周围有咽鼓管圆枕、咽鼓管扁桃体和咽隐窝 Laryngopharynx 喉咽 甲状软骨 位于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经喉口与喉腔相通, 食管 梨状隐窝 喉的两侧和甲状软骨内面之间的粘膜下陷形成。

  31. Oropharynx 口咽 介于软腭至会厌上缘平面之间,经咽峡与口腔相通 会厌谷 前壁:舌根后部 舌会厌正中襞 舌会厌正中襞、会厌谷 侧壁: 腭扁桃体 扁桃体窝 扁桃体上窝 扁桃体隐窝 扁桃体小窝 咽淋巴环 由咽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以及前下方的舌扁桃体组成,对消化道和呼吸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32. (二)咽的分部 1.咽腔鼻部(nasal part of pharynx)位于鼻腔后方。侧壁有咽鼓管咽口pharyngeal opening of auditory tube。其后为咽鼓管圆枕tubal torus,圆枕后方的纵行凹陷,称咽隐窝pharyngeal recess ,为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2.咽腔口部(oral part of pharynx)位于口腔后方。腭扁桃体palatine tonsil,向前借咽峡与口腔相通。 3.咽腔喉部(laryngeal part of pharynx )在会厌上缘水平以下,喉的后方,向前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与食管相续。喉口两侧的深窝为梨状隐窝piriform recess。

  33. 三、食管 食管三段颈胸腹 三个狭窄要记牢 (一)食管的位置 食管(oesophagus)上端平第6颈椎下缘接咽,向下沿脊柱前方、气管后方入胸腔,越过左主支气管后方下行,穿膈的食管裂孔至腹腔,续于胃的贲门。

  34. (二)食管的生理性狭窄 食管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 1.第1狭窄 位于咽与食管相接处,正对第6颈椎下缘,距中切牙约15cm。 2.第2狭窄 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平第4胸椎下缘,距中切牙约25cm。 3.第3狭窄 位于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处,平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这三个狭窄处是异物停留和癌症的好发部位。

  35. 四、胃(stomach) 胃居剑下左上腹,两门两弯有四部, 贲门幽门大小弯,胃底体与贲幽部, 小弯胃窦有溃疡,密切观察莫延误。

  36. 四、胃(stomach) (一)胃的形态 两口:入口为贲门cardia,出口为幽门pylorus 两壁:胃前壁/后壁 两缘:上缘称胃小弯lesser curvature of stomach,下缘称胃大弯greater curvature of stomach 四部: 贲门部cardiac part、 胃底fundus of stomach、幽门部pyloric part和胃体body of stomach。 ;角切迹angular incisure与幽门之间为幽门部pyloric part(幽门管pyloric canal和幽门窦pyloric antrum);胃底与幽门部之间称胃体body of stomach。

  37. 胃的位置 胃中等充盈时,约3/4位于左季肋区,1/4位于腹上区。贲门约在第11胸椎的左侧,幽门约在第1腰椎的右侧。胃前壁的右侧部被肝左叶遮盖,左侧部被左肋弓遮盖,只有中间一块三角形区域直接与腹前壁相贴,是胃触诊的部位。

  38. 一、位置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底 贲门切迹 Cardia贲门 胃小弯 胃体 角切迹 胃大弯 Pylorus 幽门

  39. 五、小肠 (small intestine) 小肠分为三大段,十二指肠空和回, 十二指肠绕胰头,左上空肠右下回, 空肠径大管壁厚,环壁高密血管粗, 回肠特点正相反,集合淋巴结相随。

  40. 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约5~7米,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重要部分。小肠由上至下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约5~7米,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重要部分。小肠由上至下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41. (一)十二指肠(duodenum)为小肠起始段,全长约25~30cm,上端起于幽门,下端至十二指肠空肠曲接续空肠。十二指肠呈“C”字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分。(一)十二指肠(duodenum)为小肠起始段,全长约25~30cm,上端起于幽门,下端至十二指肠空肠曲接续空肠。十二指肠呈“C”字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分。

  42. 1.上部superior part 在第1腰椎体的右侧起于幽门,上部肠管内粘膜光滑无皱襞,在X光像上呈三角形或卵圆形,称十二指肠球部duodenal bulb,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2.降部(descending part)沿第1~3腰椎体右侧下行,降部后内侧壁粘膜上有一纵行皱襞,其下端称十二指大乳头major duodenal papilla,乳头的顶端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十二指肠。从中切牙至十二指肠大乳头的距离约75cm,可作为插放十二指肠引流管深度的参考。

  43. Small Intestine 小肠 小肠上起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 一、 Duodenum 十二指肠 胆总管 (一)上部 副胰管 胰管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 (二)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 环状襞 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纵襞 十二指肠大乳头 (三)水平部 (四)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肌 十二指肠悬韧带

  44. 3.水平部(horizontal part)自右向左横过第三腰椎的前方。 4.升部(ascending part)自水平部斜向左上方,至第2腰椎左侧,弯向前下方,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duodenojejunal flexure接续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以十二指肠悬肌固定于腹后壁。该肌及其表面的腹膜皱襞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duodenum,是辨认空肠起点的重要标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