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大肠癌微转移的实验研究及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大肠癌微转移的实验研究及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王锡山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大肠癌的分期与五年生存率. 局部复发: 1. 吻合口 2. 淋巴结 3. 软组织. 转移: 1. 肝脏 2. 腹膜 3. 肺 4. 骨 5. 脑. 术后复发、转移. 复发率高达 30% ~ 50% ,是死亡的重要原因. 一、肿瘤因素: 位置与大小,类型与分期 二、治疗因素: 新辅助化疗,术中干预,术后治疗 三、手术因素: 上下切缘,淋巴结清扫,全系膜切除,无瘤操作. 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国外资料. 实验 --- 三部分.

mil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大肠癌微转移的实验研究及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肠癌微转移的实验研究及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王锡山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 大肠癌的分期与五年生存率

  3. 局部复发: 1. 吻合口 2. 淋巴结 3. 软组织 转移: 1. 肝脏2. 腹膜 3. 肺 4. 骨 5. 脑 术后复发、转移 复发率高达30%~50%,是死亡的重要原因

  4. 一、肿瘤因素:位置与大小,类型与分期 二、治疗因素:新辅助化疗,术中干预,术后治疗 三、手术因素:上下切缘,淋巴结清扫,全系膜切除,无瘤操作 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

  5.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国外资料

  6. 实验---三部分 • 应用抗细胞角蛋白19(简称为CK19)及抗细胞角蛋白20抗体(简称为CK20)对 64例大肠癌淋巴结内微转移灶进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94例大肠癌病人淋巴结内CK20与MMP-7抗原的表达。 • 应用PCR检测62例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MMP-7的表达

  7. 一 部 分 结 果 结肠癌微转移淋巴结,箭头所为 转移癌细胞胞浆着色,边缘显著 CK19阳性 SP×400 结肠癌微转移淋巴结,箭头所为 转移癌细胞胞浆着色,边缘显著 CK19阳性 SP×400 淋巴结内微转移,箭头所示为转移 癌细胞,胞浆着色,细胞核未着色 CK20阳性 SP×400 淋巴结内微转移,箭头所示为转移 癌细胞,胞浆着色,细胞核未着色 CK20阳性 SP×400

  8. 64例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与微转移关系

  9. 第二部分结果 结肠癌微转移淋巴结,箭头 结肠癌微转移淋巴结,箭头所示 所示为微小癌细胞团 转移癌细胞,胞浆着色 CK20阳性 SP×100 CK20阳性 SP×400 箭头所示为淋巴结内转移癌细胞,胞浆着色区,边缘显著 MMP-7 阳性 SP×400 箭头所示为淋巴结内癌细胞团,癌细胞胞浆着色,周边显著,呈棕黄色 MMP-7 阳性 SP×400

  10. 微转移检出总结果 CK20 + MMP-7 + 合计 病例数 28 24 32 淋巴结数 28 24 32 转移率% 29.79 25.53 34.04 转移度% 6.88 5.90 7.86 P>0.05 注:共94例,407枚淋巴结 20 4 8

  11. Dukes A 期微转移结果 CK20 + MMP-7 + 合计 病例数 2 1 3 淋巴结数 2 1 3 转移率% 8.70 4.35 13.04 转移度% 2.25 1.12 3.37 注:共23例,89枚淋巴结 2 1

  12. Dukes B 期微转移结果 CK20 + MMP-7 + 合计 病例数 10 8 10 淋巴结数 10 8 10 转移率% 21.28 17.02 21.28 转移度% 4.81 3.85 4.81 注:共47例,208枚淋巴结

  13. Dukes C 期微转移结果 CK20 + MMP-7 + 合计 病例数 2 1 3 淋巴结数 2 1 3 转移率% 8.70 4.35 13.04 转移度% 2.25 1.12 3.37 12 3 4

  14. 外周血中MMP-7与临床病理关系 第三部分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M MMP-7 —1000 -400 —100 1,3,5,7,9为时试验组;2,4,6,8,10为内对照;M为M-Maker

  15. 组织中MMP-7与临床病理关系 1 2 3 4 5 M —700 MMP-7— —400 —100 组织中MMP-7mRNAPCR产物凝胶电泳图:1~5为试验组,M为M-Maker

  16. 组织中与外周血中MMP-7表达 总例数 阳性 均数+标准差 P 组织 60 34 2.020+1.3730 外周血 60 16 0.654+0.04330.0137 • 1.外周血循环中可检测到MMP-7mRNA,可能提示微转移存在。 • 2.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MMP-7阳性率为25.8﹪(16/62),而正常人中未检测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的MMP-7mRNA表达量远高于外周血,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3.MMP-7的阳性表达率无论是在组织还是血液中均与分化程度无关,但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显著(P<0.05)

  17. 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 微转移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体分型、肿瘤最大长径以及是否浸出浆膜无关。 • 微转移的发生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有关(P<0.05)。 • 肿瘤分化程度较低者,易发生微转移。 • DukesA、B期与DukesC期微转移的发生率差异显著。 DukesC期肿瘤更易发生微转移。

  18. 微转移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 微转移阳性病人,随访5年,由Kaplan-Meier曲线法比较分析微转移阳性组与微转移阴性组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 • 微转移阳性组与微转移阴性组五年生存率、复发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9. 126例大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的临床分析

  20. 一、一般资料 • 我院1 9 9 5年1月~2 0 0 2年1月通过手术确诊的大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126例, 22例同时切除肝转移灶,104 例同期手术未切除肝转移灶。

  21. 二、手术方法 • 非根治性大肠癌切除术(肝转移灶未切除) • 根治性大肠癌切除术+肝转移灶切除术(规则性肝叶切除、不规则性肝切除)

  22.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

  23. 三、统计学方法 • 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 0.05。P<0.05时判定差异有显着性意义。

  24. 表3 生存率的比较(n=126) 临床资料 n >1年 <1年 >3年 <3年 >5年 <5年 肝转移灶 切除 22 15 7 9 13 4 18 未切 104 57 47 17 87* 0 104* 转移灶切除 单个 12 11 1 7 5 4 8 多个 10 4 6* 2 8 0 10 单个转移灶 手术 12 11 1 7 5 4 8 未手术 30 20 10 5 25* 0 30* 注:* P<0.05

  25. 表-4 影响生存期的因素

  26. 临床资料 n >3年 <3年 χ2 P值 术前CEA (ng/ml) ≤20 48 19 29 >20 78 7 71 17.00 <0.05 病理类型 高中分化 93 23 70 低分化 33 3 30 3.63 >0.05 肝转移灶大小(cm) ≤5 62 20 42 >5 64 6 58 10.07 <0.05

  27. 大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的治疗 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为16%~45%,而未行肝转移灶切除的病例5年生存率为0,其自然生存期多为6-10个月。因此,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保证病人长期生存的较好手段。肝转移灶不论是单发还是多发,都应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术后积极进行综合治疗

  28. 携手同心 抗击肿瘤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