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 高考有效教学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 高考有效教学探讨. 广州市执信中学 王万里. 对学生的研究、调动和管理程度 对考纲、教材的研究和把握程度 对高考命题的研究和对复习方法的把握 对各复习环节整体效能的发挥程度. 影响复习效 果的因素. 教师. 准确的目标,强大持久的内在动力 信心 / 决心 / 毅力 良好的心态、规范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 原有基础和能力 能否不断调整,不断改善. 学生. 高三地理有效教学策略. 一、研究命题趋势,把握高考方向 二、研究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复习计划 三、高三教学安排和各阶段复习方法. 一、研究命题趋势,把握高考方向.

mikko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 高考有效教学探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 高考有效教学探讨 广州市执信中学 王万里

  2. 对学生的研究、调动和管理程度 对考纲、教材的研究和把握程度 对高考命题的研究和对复习方法的把握 对各复习环节整体效能的发挥程度 影响复习效 果的因素 教师 准确的目标,强大持久的内在动力 信心/决心/毅力 良好的心态、规范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 原有基础和能力 能否不断调整,不断改善 学生

  3. 高三地理有效教学策略 一、研究命题趋势,把握高考方向 二、研究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复习计划 三、高三教学安排和各阶段复习方法

  4. 一、研究命题趋势,把握高考方向 • 1。2008年全国文综卷I的特点 • 2。近两年文综地理高考的考察内容 • 3。2008年全国文综卷I地理试题的特点 • 4。2008年地理高考对高三复习备考的启示

  5. 1。2008年全国文综卷I的特点 • (1)难度加大 • (2)分值集中 • (3)综合性加强

  6. 2。近两年文综地理的考察内容 表5:2008年文综卷I考察的主干知识

  7. 表6:2007年全国文综Ⅰ卷考查的主干知识

  8. 3.2008年全国文综卷I地理试题的特点 • 2008年,人们普遍关心的地理热点和难点问题没有考,如我国南方的雪灾、汶川地震、嫦娥一号卫星、太湖蓝藻暴发、京沪高速铁路、武汉城市圈、拉尼娜现象等。同时在模拟试题中出现的地方计算、太阳光照图及其联系实际的推算、气候资料统计及变式图等难点问题也没有。 • 从整个试题看,无偏、繁、怪、难和超纲题,考查基础知识的意图十分明显,对中学地理教学起着一种正面的导向作用。本次地理试题突出表现以下特点:

  9. 3.2008年全国文综卷I地理试题的特点 • (1)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 (2)注重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应用 • (3)体现地理特色

  10. 4.2008年地理高考对高三复习备考的启示 • (1)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和主要思维方式的整合与训练 • 近年来,高考地理的命题以“问题立意”、“能力立意”为宗旨,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和主要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复习时要突出地理主干知识和主要思维能力的整合和训练。 • 如在复习区域自然地理时,可以采用“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的模式来进行整合,既落实了地理主干知识,也突出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思维模式。以第39题为例,“在哪里”(区域定位)——欧亚大陆内部或中亚,“有什么”(区域特征分析)——自然威胁有哪些,“为什么”(自然特征产生的原因)——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 (2)突出微观区域的空间定位,建立区域空间概念 • 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区域地理”一般以大比例尺局部区域图的形式出现,然后进一步考查学生对该区域内重要原理、规律的理解程度及应用能力。由于区域轮廓的不规则性,因此应建立中国、世界内的基本经纬网,并结合区域内重要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形、河流、湖泊、城市等进一步定位。例如,以0°经线和赤道为主线,把沿途经过的地理事物“串”起来,形成知识结构,并熟记重要的地理区域。

  11. (3)精练精讲,提高学生举的知识迁移能力 • 在地理复习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三轮复习,第一轮是“地毯式复习”,第二轮是“专题复习”,第三轮是“综合复习”。无论是哪一轮复习,都应注意精选习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例如,对于河口三角洲的复习,可以抓住某个典型案例进行特征、成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再推及其它三角洲。反过来,对于某些河口没有典型的三角洲形成又可以反方向进行思考。但无论怎样分析,必须从基本地理要素(河流泥沙含量、河口泥沙淤积条件),掌握地理思维方法要远胜于对个别案例的简单记忆。 • (4)有针对性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 高考阅卷采取电脑流水作业的形式,老师要在短时间内阅完一定数量的试卷,因此学生对于地理简答题的解答,就应该尽可能做到书写逻辑严密、文意顺畅。就比较容易判断考生的解题是否“踩点”或“答了哪些点”。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也很重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对文字的组织、层次的划分以及措辞的准确等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不断地加以总结,从而真正提高思维方式的科学性、思维过程的严谨性,减少由于文字表述不当而造成的失分。

  12. 二、分析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复习计划(以执信中学08届高三地理班为例)二、分析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复习计划(以执信中学08届高三地理班为例) • 1.教学基础:在高二一学年我们已经完成必修三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球地图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对地理的空间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和归纳方法、答题思路及描述方法、地理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方法已经有了基本的掌握。 • 2.能力基础:高二第一学期我们从世界地理开始,一边讲解,一边训练学生填图,要求学生熟悉世界和中国区域的位置及主要地名,掌握了地理分析的基本方法。高二下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必修三区域地理,通过案例分析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表述能力。在下学期我们还专门进行地球地图的教学和有关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地图应用能力和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 3.成绩基础:高二期末我用07年6月广东省地理高考题作为期末考试题,学生平均达到122分,高三毕业班平均129分,全省地理高考平均分105分,广州市地理高考平均106分,所以整体来看,我们有一定的实力。 • 4.学生学习情况:本班地理生人数少,共12人,其中有一名美术生,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态度认真,而且因为人数少,可以经常进行单独辅导,培优补差都很方便。12名学生中有四名可以作为优生培养对象,有一名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基础差,需要耐心辅导。

  13. 三、高三地理教学安排

  14. 1.高三一轮复习从07年8月至08年3月一模考试前(共6个月)1.高三一轮复习从07年8月至08年3月一模考试前(共6个月) •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让学生初步明确高考要求,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 在一轮复习中我紧扣课程标准,让学生掌握高考的基本要求。在这一阶段我把必修地理三个模块分成20个专题,及时进行单元知识的梳理和能力检测。 • 在复习中我建议学生在时间安排上“六四开”,即看书归纳用60%的时间,练习用40%的时间。

  15. 一轮复习的知识结构 1.地图——地图三要素、地图判读(等值线图、统计图、景观图) 2.地球基础知识——经纬线、经纬度 3.地球运动及其意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和意义 一、地球地图 1.天体和天体系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二、宇宙环境 1。大气的组成和分层 2。大气的热力状况 3。大气运动 4。天气和气候 三、大气环境 自然地理 1。水循环 2。陆地水和水资源 3。海洋水 四、地球上的水 1.地球的圈层划分 2.地壳物质的组成和循环 3。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 4。地表形态的形成及对人类的影响 五、陆地环境 六、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整体性: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差异性: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七、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6. 1。人口的数量变化 2。人口的空间变化 3。人口容量 一、人口 • 城市区位(包括外部形态、内部空间结构和区位) • 城市的等级和服务功能 • 城市化 二、城市 三、农业 • 农业区位选择 •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 中国农业 人文地理 1。工业区位 2。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3。世界工业类型 4。中国工业 四、工业 1。交通运输方式及发展 2。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选择 3。交通运输对人类的影响 五、交通 1。人地关系及思想演变 2。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分布 3。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六、可持续发展

  17. 一、区域空间位置的判断(世界、中国) 二、中国的区域差异 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区域生态建设(荒漠化及森林保护等) 五、区域开发(资源开发和河流开发) 六、区域发展(农业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区域联系(资源调配和产业转移) 区域地理

  18. 在一轮复习的最后一个月,我还给学生归纳和分析了热点问题,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07-08年世界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世界能源及资源问题;08年中国雪灾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问题;中国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人口问题;中外的友好关系;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在一轮复习的最后一个月,我还给学生归纳和分析了热点问题,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07-08年世界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世界能源及资源问题;08年中国雪灾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问题;中国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人口问题;中外的友好关系;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 • 通过热点问题分析引领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问题或热点区域联系起来,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的国情。

  19. 2。高三二轮复习从08年3月至08年4月二模考试前(共2两个月)2。高三二轮复习从08年3月至08年4月二模考试前(共2两个月) • 这一阶段是进行专题复习,知识整合,构建主干知识的结构,分层突破,查漏补缺,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的线索和规律,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使学生现有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同时加大训练量,让学生感悟答题技巧,培养和提高应试能力。 • 专题设置既要突出主干知识的覆盖,也要照顾现实热点问题,要注重专题立意要新颖,注重基础和创新,加强知识与原理融合,注意知识整合和能力提升。 • 在二轮复习中,我建议学生在时间安排上“ 四六开”,即用40%的时间看书归纳,60%的时间做练习。

  20. 地球运动 大气运动 水体运动 地壳运动 1.地理环境的物质运动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灾害及防御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人类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二轮复习的专题设置 2.人地关系 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开发 区域联系 3.区域地理专题 地图基础 经纬网图 日照图 等值线图 统计图 地形剖面图 景观图等。 4。地理图表系统 5.地理热点问题专题:自然灾害、环境问题、 奥运会、中外关系、台湾等) 6.高考命题趋势与应试技巧

  21. 二轮专题复习的思路 1。考纲要求 2。知识结构 3。高考例题 4。重点难点分析 5。典型例题 6。专题训练

  22. 二轮复习的要点归纳 • 在地理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类型: • 1、地理特征 • 2、地理分布 • 3、地理变化 • 4、地理成因 • 5、区位因素 • 6、存在问题 • 7、解决措施

  23. 1。地理特征归纳

  24. 2。地理分布归纳 •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的分布规律。 • 1.“点”状分布:一般有 “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 2.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又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 3.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面积64万平方千米。

  25. 5。区位因素分析

  26. 其他要点归纳 • 成因类——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需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和“人地关系”去把握 • 措施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 效益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 意义类——经济意义、生态意义、政治意义、战略意义

  27. 图型类型 图象功能 审图要求 区域分布图 区位分析为主 ①识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 ②分析要素空间区位联系。 ③从主题要求出发评介区位优势或劣势,说出对策结题。 概念图 概念形象化 ①抓住线条和箭头的含义。 ②类比概念的相关联系或本质差异结题 原理图 说明地理事物成因 ①紧扣符号含义及要素间的联系;扣其物质流和能量流。②分析该事物的影响结题; 图表判断方法归纳

  28. 景观图 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征 ①描述事物的区位、季节变化、阶段变化。 ②分析外貌特色的形成的原因结题。 流程图 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 ①熟悉工艺流程,认识该产品的上下游联系。②分析区域经济结构特点及影响结题。 联系图 反映生产工艺流程 ①抓住核心内容和根源等分析其关系。 ②以整体性特点和意义分析结题。 统计图 表格统计图 以纵横时空比较为主,应约算勿精算 扇状统计、三角坐标统计图 表达为“以要素结构组成分析为主” 柱状统计图 以时序和空间对比分析为主

  29. 图表解读方法 1。看图名定主题2。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3。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4。分析、归纳、综合出答案要点 5。完整表述,罗列①、②、③。

  30. 如统计图表判读方法 变化型统计图表—— 直线图、 曲线图、 折线图、 柱状图 (一般以时间为横坐标) 结构型统计图表—— 扇形图、 累加百分比图、 正三角坐标图、 (一般以百分比为纵坐标) 雷达图、 金字塔图 相关型统计图表—— 点状图 属性型统计图表—— 气泡图 同一坐标,多组相同图形 同一坐标,多组不同图形 组合型统计图表 多个坐标,多组相同图形 多个坐标,多组不同图形 多幅统计图表的组合

  31. 曲线图 直线图 柱状图 折线图

  32. 扇形图 正三角坐标图 累加百分比图 雷达图 金字塔图

  33. 气泡图 点状图 同一坐标,多组相同图形 同一坐标,多组不同图形

  34. 多个坐标,多组相同图形 多个坐标,多组不同图形 多幅统计图表的组合

  35. 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 • 看图名 • 读图例 • 找极端值(最大、最小) • 找规律,分析原因 5. 读题目,画关键词,明确所问 6. 解题:读数、计算、描述、判断、分析等

  36. 3。高三三轮复习08年4月底至5月底(共1个月) • 这一阶段按照高考能力要求进行集中训练,提升能力。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够从题目的文字和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 •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进行作答。 •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图形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自己的见解。

  37. 这一个月的时间是学生的强化训练时期,时间安排“三七开”,70%的时间做题,20%的时间总结解题的方法和规律,10%的时间查漏补缺,回归课本。这一个月的时间是学生的强化训练时期,时间安排“三七开”,70%的时间做题,20%的时间总结解题的方法和规律,10%的时间查漏补缺,回归课本。 • 本阶段的练习主要是各地区的高考模拟题,教师要做好每次考试和练习的分析,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耐心讲评,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能力。 •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通常失分的原因有: • (1)审题不细,不会从题干和材料中提取信息 • (2)概念不明,不能明白题目所问; • (3)表述不清,思路混乱,答题要点不清晰。

  38. 例:(08年广州二模)31.在不同发展阶段,自然地理条件(格局)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也不相同。材料一:图13是我国不同时期自然地理条件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示意图。 (13分)

  39. 例:08年广州二模)31.在不同发展阶段,自然地理条件(格局)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也不相同。材料一:图13是我国不同时期自然地理条件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示意图。 (13分)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自然条件对农业产值的贡献大小明显存在_________和_________空间的差异现象。请分别叙述引起其差异现象的农业区位原因(6分)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我国东部主要为平原和盆地、丘陵,属于季风气候区(1分);西部为高原山地属于非季风区(1分);(或者可回答为:地形因子与气候因子差异(2分) 南北:南部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1分);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热条件较差(1分) I或者可回答为:气候条件或水热条件差异(2分) (2)我国不同时段自然地理条件变化引起了农业产值的变化。在空间差异上:自然条件变化引起农业产值增长最明显的地区是;在时间上,从1979-2002年我国自然条件中,区位因素引起了农业产值的波动变化(2分)。 北方地区 气候变暖 (3)2002年,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西南、华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外)自然条件对农业产值的贡献值基本相同。这是由于区位因素变化的缘故(2分)。 A。全球变暖 B.市场条件 C。科技水平 D.交通条件 E .农业政策 (4)图14中M地区是我国自然条件对第二产业贡献率最大的地区,请分析其主要区位优势(3分)。 资源丰富,如铁矿石、煤炭、有色金属、水能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丰富 (任讲出3个资源即可满分)。 (3分)

  40. 例:(08年广州二模)32.(14分)由于资源和经济、人口空间分布的差异,全球各国都需要实施资源调配的策略。分析下面案例,回答下列问题:例:(08年广州二模)32.(14分)由于资源和经济、人口空间分布的差异,全球各国都需要实施资源调配的策略。分析下面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的大平洋沿岸地区, 面积约41.1万平方千米,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 材料二:图15是加利福尼亚州水系及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

  41. (1)读图15,从水系特征分析加利福尼亚州东中西三部分地形格局;从调水工程分析中部地势特征(4分)。 (1)读图15,从水系特征分析加利福尼亚州东中西三部分地形格局;从调水工程分析中部地势特征(4分)。 (2)影响加利福尼亚州河流与水系形成的自然因子有 (2分)。 A 背斜 B.向斜 C 地堑 D 地垒 E.板块碰撞 F 板块张裂 (3)试分析加利福尼亚州水资源空间差异的状况及原因(4分)。 (4)试分析近三十多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人口大州的原因 (4分)。 加利福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州水系的流向是由两侧向中间,所以其地形格局是西部为山地,中部为河谷,东部是高原; 从调水工程可以看出加利副尼亚中部地势南高北低。 CE 水资源空间差异:北多南少(2分) 原因:从北向南,降水量逐渐减少;从地中海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2分)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高度发达如美国硅谷;环境优美,阳光充足,污染较少

  42. 选择题答题方法  做选择题,要求学生从四步做起: • 第一步读题,从整体把握考察的知识范围; • 第二步审题,找出关键字眼,明确所问; • 第三步解题,从四个答案中按要求找出正确的答案; • 第四步反思,分析其余答案的错误之处。 • 经过反复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仔细审题,严密分析,认真做答的习惯,减少了粗心大意的错误,做选择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43. 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例1。(08年文综卷Ⅰ,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44. 例2。 08年文综卷Ⅰ,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①向西南 ②向东南 ③变化不大 5.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45. 做选择题的能力要求 •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够从题目的文字和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找到解题的条件。 •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分析问题,做出判断,选出正确的答案。

  46. 综合分析题答题方法 • 对于综合题我要求学生分四步做: • 第一步读题,把握考察的知识范围; • 第二步审题,圈出关键字眼,明确所问; • 第三步看清每小题的分值,大致分清答题要点; • 第四步按照规范的语言来表述,逻辑清晰,字迹工整。

  47. 例.08年文综卷Ⅰ,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例.08年文综卷Ⅰ,36.(36分)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⑵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离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②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48. 做综合题的能力要求 •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 •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 •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图形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自己的见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