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第二部分

四 7 招教你如何得高分. 第一招. 第二部分. 第二招. 第三招. 第四招. 第五招. 第六招. 第七招. 目前高考的竞争虽然激烈,但是高考命题已不再是靠“偏、难、怪”试题来达到选拔的目的,而是趋向基础性、灵活性和能力性。考生的区分度往往是在“细节性”上,即所谓的粗心。这恰恰是由一种能力的缺失导致的,即只注重教材信息的表面性,没有挖掘教材信息的“隐性”,致使考生的能力出现“瓶颈”问题。为此建议同学们在一轮复习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还应该挖掘知识的隐性价值,突破能力瓶颈。. 在解决一些看似束手无策的问题时,拆分法能够起到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部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四 7招教你如何得高分 第一招 第二部分 第二招 第三招 第四招 第五招 第六招 第七招

  2. 目前高考的竞争虽然激烈,但是高考命题已不再是靠“偏、难、怪”试题来达到选拔的目的,而是趋向基础性、灵活性和能力性。考生的区分度往往是在“细节性”上,即所谓的粗心。这恰恰是由一种能力的缺失导致的,即只注重教材信息的表面性,没有挖掘教材信息的“隐性”,致使考生的能力出现“瓶颈”问题。为此建议同学们在一轮复习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还应该挖掘知识的隐性价值,突破能力瓶颈。

  3. 在解决一些看似束手无策的问题时,拆分法能够起到在解决一些看似束手无策的问题时,拆分法能够起到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教材在介绍硅酸盐的书写时提到可以将其书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硅酸钠(Na2SiO3)写成Na2O·SiO2、长石(KAlSi3O8)写成K2O·Al2O3·6SiO2。这一方法就是“拆分技巧”。

  4. [例1] 已知有NaHS、MgSO4、NaHSO3、MgS、NaHSO4 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a%B.2a% C.1-1.75a% D.1-0.75%a

  5. [解析]本题元素众多,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若抓住Na、[解析]本题元素众多,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若抓住Na、 H合起来相当于Mg,将分子式依次拆为NaH·S、Mg·S·O4、 NaH·S·O3、Mg·S、NaH·S·O4,问题就简单了。 n(Mg)∶n(S)=1∶1,m(Mg)∶m(S)=3∶4,即Mg(或者说 是Na、H、Mg三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75a%,则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1-a%-0.75a%=1-1.75a%。 [答案]C

  6.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现在高考试题对实验的考查越来越细致,如仪器构造、实验操作细节,从中可以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态度等。若不注意这类问题,做题时容易出错。

  7. [例2]实验室需要480 mL 1.0 mol/L NaOH溶液,若用固体 NaOH配制,应称取NaOH的质量为() A.19.2 g B.20.0 g C.29.6 g D.39.2 g

  8. [解析]本题隐含了仪器的量程。实验室没有480 mL容量瓶,只能用500 mL容量瓶,故应称取20.0 g NaOH。 [答案]B

  9. [例3]实验室用H2还原m g CuO,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n g,共消耗H2的质量为w g,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A.(m-n)8/9 g B.(m-n)9/8 g C.9w/40 g D.9w g

  10. 利用氢气和固体差量可以得到两个数值,B、D选项均符利用氢气和固体差量可以得到两个数值,B、D选项均符 合题意。而实际上实验室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消耗 的氢气应包括排除装置中的空气、还原氧化铜、冷却铜 三部分,所以题目中所给氢气的质量并不是实际还原 CuO所消耗的氢气的质量,不能以此计算,应采用差量 法计算结果。 [答案]B

  11. [例4] 在教材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取2.3 g钠块用铝箔 包好,再用大头针刺些小孔,投入适量的水中,反应完 毕后,产生H2的质量最多为 () A.0.1 g B.1 g C.小于0.1 g D.大于0.1 g

  12. [解析]本题隐含了化学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解析]本题隐含了化学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 2.3 g钠和水反应生成0.1 g氢气。由此会陷入误区错选A。 本题隐含铝箔(Al)在强碱性溶液中也会反应产生氢气,所 以氢气的质量总和大于0.1 g。 [答案]D

  13. [例5]向50 mL 18 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 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A.小于0.45 mol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D.大于0.90 mol

  14. [答案]A

  15. [例6] 实验室用浓盐酸和足量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若产生35.5 g氯气,则被氧化的HCl和未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之比为() A.1∶2B.2∶1 C.1∶1 D.不能确定

  16. [答案]D

  17. [例7]在一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盛22.4 mL一氧化氮,若通入11.2 mL氧气(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则容器内的气体密度() A.等于1.369 g/L B.等于2.054 g/L C.在1.369 g/L与2.054 g/L之间 D.大于2.054 g/L

  18. [解析]本题若只根据2NO+O2===2NO2进行计算,就会得出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为2.054 g/L,错选B。本题存在一个隐含因素,即产物二氧化氮可转化为四氧化二氮气体。由于反应体系中存在2NO2 N2O4,最终混合气体的体积应小于22.4 mL,而质量是守恒的,故气体的密度应大于2.054 g/L。 [答案]D

  19. [例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钠、氢氧化钠、新制的氢氧化铜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应(反应时可加热煮沸),则消耗钠、氢氧化钠、新制的氢氧化铜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例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钠、氢氧化钠、新制的氢氧化铜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恰好反应(反应时可加热煮沸),则消耗钠、氢氧化钠、新制的氢氧化铜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6∶4∶5 B.4∶6∶5 C.2∶3∶2 D.2∶1∶2

  20. [解析]本题隐含官能团反应后的再反应。根据各种官能团的性质,易误选D。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得到酚和羧基,它们都能和氢氧化钠继续反应,从而消耗氢氧化钠,同时醛基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成羧基后,可继续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解析]本题隐含官能团反应后的再反应。根据各种官能团的性质,易误选D。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得到酚和羧基,它们都能和氢氧化钠继续反应,从而消耗氢氧化钠,同时醛基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成羧基后,可继续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B

  21. 化学知识有若干规律可循,掌握规律对掌握化学知识相当化学知识有若干规律可循,掌握规律对掌握化学知识相当 重要。规律一般会有一定的条件或适用范围的限制,所以 不能涵盖所有的物质或情况。 [例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失电子难的原子,其得电子一定容易 B.碱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C.两种不同的酸液混合,溶液一定显酸性 D.离子化合物也可能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22. [解析] 本题隐含了规律的相对性。A选项,He、Ne等稀有气体的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B选项,碱金属氧化物也包括过氧化物,其不是碱性氧化物;C选项,氢硫酸与亚硫酸会发生反应:H2SO3+2H2S===3S↓+3H2O,溶液可能显中性;D选项,如NH4Cl、NH4NO3等铵盐符合题意。[解析] 本题隐含了规律的相对性。A选项,He、Ne等稀有气体的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B选项,碱金属氧化物也包括过氧化物,其不是碱性氧化物;C选项,氢硫酸与亚硫酸会发生反应:H2SO3+2H2S===3S↓+3H2O,溶液可能显中性;D选项,如NH4Cl、NH4NO3等铵盐符合题意。 [答案]D

  23. [例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键是一种强度介于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的化学键 B.由分子形成的晶体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两 类作用力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4. [解析] 离子键、共价键是化学键,但含“键”字的氢键不是化学键,是一类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由分子形成的晶体中,分子间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分子内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因为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构成的,不存在共价键,B错误;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但是含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甲烷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解析] 离子键、共价键是化学键,但含“键”字的氢键不是化学键,是一类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由分子形成的晶体中,分子间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分子内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因为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构成的,不存在共价键,B错误;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但是含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甲烷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 [答案]D

  25. 概念是化学知识的基础,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十分必要的。如电解质的概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理解电解质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情况:①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如Cu、石墨能导电,但却不是电解质;②必须是自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如SO2、CO2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

  26. SO2、CO2分别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和H2CO3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故H2SO3和H2CO3是电解质,SO2、CO2不是电解质;③Na2O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是NaOH,但Na2O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Na+、O2-,从而熔融状态下Na2O能导电,故Na2O是电解质;④NaOH溶液能导电,但NaOH溶液是混合物而非纯净物,故NaOH溶液不是电解质。SO2、CO2分别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和H2CO3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故H2SO3和H2CO3是电解质,SO2、CO2不是电解质;③Na2O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是NaOH,但Na2O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Na+、O2-,从而熔融状态下Na2O能导电,故Na2O是电解质;④NaOH溶液能导电,但NaOH溶液是混合物而非纯净物,故NaOH溶液不是电解质。

  27. 如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的概念: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为何要强调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例如N2+3H2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增大压强,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如果升高温度,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如果同时升温和增大压强,则对于平衡移动的方向无法作出判断。而改变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也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准,使平衡发生移动的因素并不一定影响化学平衡常数,如浓度和压强等,但是温度既能影响化学平衡,也能影响化学平衡常数。 如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的概念: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为何要强调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例如N2+3H2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增大压强,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如果升高温度,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如果同时升温和增大压强,则对于平衡移动的方向无法作出判断。而改变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也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准,使平衡发生移动的因素并不一定影响化学平衡常数,如浓度和压强等,但是温度既能影响化学平衡,也能影响化学平衡常数。

  28. [例11] 已知酸H2B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 ①H2B===H++HB-;②HB-H++B2-。则下列说法 一定正确的是() A.NaHB溶液一定呈酸性,Na2B溶液一定呈碱性 B.Na2B溶液一定呈碱性,NaHB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 碱性 C.Na2B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B-)+c(OH-) +c(B2-) D.在Na2B溶液中一定有:c(OH-)=c(H+)+c(HB-)

  29. [解析]H2B的电离方程式隐含了其一级电离为完全电离、二级电离为不完全电离的信息,审清题了,容易判断出A正确,B错误;C中是电荷守恒问题,正确的关系式是c(Na+)+c(H+)=c(HB-)+c(OH-)+2c(B2-),D中是水电离出的H+和OH-守恒,所以D正确。[解析]H2B的电离方程式隐含了其一级电离为完全电离、二级电离为不完全电离的信息,审清题了,容易判断出A正确,B错误;C中是电荷守恒问题,正确的关系式是c(Na+)+c(H+)=c(HB-)+c(OH-)+2c(B2-),D中是水电离出的H+和OH-守恒,所以D正确。 [答案]AD

  30. [例12]向FeCl3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溶液,有以下可逆反应存在:FeCl3+3KSCN Fe(SCN)3+3KCl,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少量KCl固体,红色将() A.变深B.变浅 C.不变D.无法确定

  31. [解析]本题隐含“未参加反应的离子不影响化学平衡”的信息。考虑化学平衡的移动,要结合溶液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在Fe3++3SCN- Fe(SCN)3中,加入的KCl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移动。 [答案]C

  32. [例12]氯水存在如下平衡:Cl2+H2O HCl+HClO。 为了增大次氯酸的浓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通入少量H2S气体 B.加入少量CaCO3 C.通入少量HCl气体 D.加入少量NaOH固体

  33. [解析] 次氯酸能够氧化H2S,虽然平衡右移,但是次氯酸的浓度减小,A错;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强于次氯酸,故碳酸钙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次氯酸反应,平衡右移,从而次氯酸的浓度增大,B正确;少量HCl通入氯水中,平衡左移,次氯酸的浓度减小,C错;少量NaOH固体与HCl、HClO均可发生中和反应,D错。[解析] 次氯酸能够氧化H2S,虽然平衡右移,但是次氯酸的浓度减小,A错;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强于次氯酸,故碳酸钙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次氯酸反应,平衡右移,从而次氯酸的浓度增大,B正确;少量HCl通入氯水中,平衡左移,次氯酸的浓度减小,C错;少量NaOH固体与HCl、HClO均可发生中和反应,D错。 [答案]B

  34. 总而言之,避免了少失分,不必要的失分,才能获得高分。以上七条只是简单地给大家提供了几种常见的易犯错误,希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引以为戒,养成细心审题、仔细解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一分”定命运、“习惯”定前程!总而言之,避免了少失分,不必要的失分,才能获得高分。以上七条只是简单地给大家提供了几种常见的易犯错误,希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引以为戒,养成细心审题、仔细解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一分”定命运、“习惯”定前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