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 MCLS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 MCLS. 安徽省立医院儿科 倪 陈.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又称川崎病(K awasaki disease ,KD).病因不明,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特征.最常见于婴幼儿 . 易侵犯冠状动脉,有形成冠状动脉瘤的倾向.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描述.近年其发病增多,在许多国家,KD超过急性风湿热而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位原因..

ma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 MCL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 MCLS 安徽省立医院儿科 倪 陈

  2.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又称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病因不明,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特征.最常见于婴幼儿.易侵犯冠状动脉,有形成冠状动脉瘤的倾向.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描述.近年其发病增多,在许多国家,KD超过急性风湿热而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位原因.

  3. 未及时诊断治疗的KD15%-25%发生冠状A瘤或冠状扩张.其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和突然死亡.及时给予适当治疗者,冠脉病变可降至<5%.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至关重要.未及时诊断治疗的KD15%-25%发生冠状A瘤或冠状扩张.其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和突然死亡.及时给予适当治疗者,冠脉病变可降至<5%.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至关重要.

  4. 病因 • 病因未明。 由于KD发病呈一定流行性、地方性,临床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推测与感染有关。感染病因近10年来提示与EB病毒、柯萨基病毒、逆转录病毒、人细小病毒B19等;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研究较多,但病原均未得到证实

  5. 发病机理 • 未明。现多认为是多种感染病因触发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  1、免疫系统过度活化  2、病原微生物毒素超抗原致病   3、血凝系统变化 总之,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血管炎症,继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持续存在的血管炎是导致内膜纤维性增厚,血管腔狭窄的原因。

  6. 六大特征 1、不明原因发热5天以上。 2、双侧球结膜弥漫性充血。 3、口唇潮红,皲裂,口咽粘膜充血,杨梅 舌。 2+3(川崎面容) 4、病初(1-9天)手足指趾肿胀,掌跖潮红。 恢复期(9-21天)出现指趾端膜状脱屑。 5、躯干,四肢多形充血性红斑。 6、颈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直径达1.5㎝或更 大。

  7.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1、发热:多在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2、皮疹:发热后2-4天出疹,持续4-5天后消 退。 3、眼睛改变:双眼球结合膜充血 4、口腔改变:唇红、干燥、皲裂、口咽粘膜充 血、杨梅舌。 5、手足改变:硬肿、指趾末端沿甲床膜状膜片 状脱屑。 6、非化脓性淋巴结炎:

  8. Rash

  9.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1、发热:多在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2、皮疹:发热后2-4天出疹,持续4-5天后消 退。 3、眼睛改变:双眼球结合膜充血 4、口腔改变:唇红、干燥、皲裂、口咽粘膜充 血、杨梅舌。 5、手足改变:硬肿、指趾末端沿甲床膜状膜片 状脱屑。 6、非化脓性淋巴结炎:

  10. congestion of ocular conjunctivae

  11.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1、发热:多在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2、皮疹:发热后2-4天出疹,持续4-5天后消 退。 3、眼睛改变:双眼球结合膜充血 4、口腔改变:唇红、干燥、皲裂、口咽粘膜充 血、杨梅舌。 5、手足改变:硬肿、指末端沿甲床膜状或膜片 状脱屑。 6、非化脓性淋巴结炎:

  12. Dry and cracked lips

  13. “Strawberry ” tongue

  14.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1、发热:多在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2、皮疹:发热后2-4天出疹,持续4-5天后消 退。 3、眼睛改变:双眼球结合膜充血 4、口腔改变:唇红、干燥、皲裂、口咽粘膜充 血、杨梅舌。 5、手足改变:硬肿、指趾末端沿甲床膜状膜片 状脱屑。 6、非化脓性淋巴结炎:

  15. Redding and indurative edema of hand

  16. Desquamation at fingertips

  17.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1、发热:多在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2、皮疹:发热后2-4天出疹,持续4-5天后消 退。 3、眼睛改变:双眼球结合膜充血 4、口腔改变:唇红、干燥、皲裂、口咽粘膜充 血、杨梅舌。 5、手足改变:硬肿、指末端沿甲床膜状或膜片 状脱屑。 6、非化脓性淋巴结炎:

  18.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19. 诊断标准 • ① 持续发热5天以上; • ②双眼球结膜充血; • ③唇和口腔所见:口唇发红、草莓舌、口腔和咽喉粘膜弥漫性充血; • ④  四肢未稍变化:(急性期)手足硬性肿胀、掌跖及指趾端充血;(恢复期)指趾端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状脱皮 • ⑤  多形性红斑性皮疹; • ⑥ 急性期出现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胀。 • 以上6个主要症状中只要出现5个就可以诊断本病。

  20. 诊断 • 如上述6个症状中只出现4个症状,但通过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可排除其它疾病,也可确诊为本病。

  21. 诊断 冠状动脉内径与年龄及体表面积 成正相关 • ~3岁 <2.5mm • ~9岁 <3mm • ~14岁 <3.5mm • 冠脉内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之比值,不受年龄影响,各年龄组均<0.3

  22. 重视川崎病的其他临床表现: • (1)卡疤改变:卡介苗接种疤痕周围红肿,在病程3天内即可出现,常随体温升高而更明显,一般在接种过卡介苗2~3年内的小儿中出现。3岁以下儿出现卡疤改变有早期诊断价值。 (2)肛周脱皮:出现早(5天左右),特异性强,发生率较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23. 辅助检查 1、白细胞增高,分叶高、核左移。 2、血小板早期正常,第2-3周显著增高。 3、血沉快、C反应蛋白阳性。 4、心电图改变: 5、心脏B超或冠状动脉造影: 轻度<3 ㎜ 、中度4-7㎜、重度≥8 ㎜ 6、其他:

  24. Coronary enlarge

  25. 鉴别诊断 1、猩红热 2、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3、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4、急性淋巴结炎 5、败血症 6、药疹

  26. 治疗 • )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治疗  目的为控制炎症和预防发生CAA及血栓性栓塞

  27. 治疗 1、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 2g /㎏,用1天或400㎎/㎏ · d,连用5天或1 g /㎏,连用2天 2、阿司匹林: 80-100㎎/㎏· d(50 ㎎/㎏· d),热退 后2-3天减为3-5㎎/㎏· d,再用6-8周。 有冠状动脉病变者用到冠状动脉病变 恢复正常。 3、潘生丁:3-5㎎/㎏ · d 4、其他治疗:

  28. 治疗 •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IVGG药源有限,费用高,不能普遍应用,且有少数患儿应用IVGG不反应者,即大量IVGG治疗后仍发热>38℃,>48h者,可以适当应用。

  29. 冠状动脉病变发生高危因素 1、年龄<1岁,男性 2、红细胞压积<0.35 3、血浆白蛋白<35g/L 4、血C反应蛋白强阳性 5、血小板数第一周低于200×109 /L 随访 6-12个月,有冠状动脉病变随访至病变消失后数年。

  30. 由于不完全或不典型川崎病例出现,使早期及时诊断更加困难..现将我们诊断的1例临床表现既不完全也不典型的KD病例介绍如下:由于不完全或不典型川崎病例出现,使早期及时诊断更加困难..现将我们诊断的1例临床表现既不完全也不典型的KD病例介绍如下:

  31. 患儿,男,六岁。因发热伴右颈部包块5天入院。先出现右颈部包块,疼痛明显,之后发热,包块渐增大。入院时体检发现全身皮肤细小红色皮疹,疹间皮肤正常,伴痒感。右颈部可及一5×5平方厘米大小的包块。表面皮肤温度高,压痛明显。颈部活动受限。余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给予仙力素、磷霉素等治疗

  32. 体温在入院第五天降至正常,颈部包块缩小红肿明显消退,疼痛减轻,复查WBC及N及ESR的仍明显增高。于入院第6天做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左冠脉内径3.4毫米,右冠脉内径3.5毫米。管径回声偏厚,右冠脉内见可疑絮状回声。家长拒用丙球,给予阿斯匹林及潘生丁治疗,于住院第17天见指端轻度脱皮。体温在入院第五天降至正常,颈部包块缩小红肿明显消退,疼痛减轻,复查WBC及N及ESR的仍明显增高。于入院第6天做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左冠脉内径3.4毫米,右冠脉内径3.5毫米。管径回声偏厚,右冠脉内见可疑絮状回声。家长拒用丙球,给予阿斯匹林及潘生丁治疗,于住院第17天见指端轻度脱皮。

  33. 实验室检查 • wbc N Hb Bpc HCT CRP ESR ALT A DB • 第1天 20.3 0.95 121 31.7 0.35 168.4 119 114 29.8 14.2 • 第5天 21.9 0.75 112 43.5 0.32 125.6 111 90 34.4 • 第10天 14.6 0.87 113 46.5 0.34 31.9 60 • 血培养(-) 两次心电图:正常 免疫球蛋白:正常 胸片:正常

  34. 此病例带给我们的教训是: • 1:对诊断条件不完全的川崎病认识不足: • 此病例在起病后的10天内都没有出现川崎病特有的双眼球结膜充血.嘴唇干,红,肿,皲裂,杨梅舌等"川崎面容"也没有手掌足底的红,肿,硬及触痛和肛周皮肤的脱皮.早期仅有发热、一过性皮疹及不典型的淋巴结肿大。

  35. 谢谢

More Related